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_分节阅读_第246节
小说作者:冰莲清妍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83 MB   上传时间:2020-02-25 18:45:20

  汪志坚所研究的课题与沈琅的研究有交叉,也有分歧。不过,在凌老太太这个病例上,竟然可以取其长补之短。京都医院专家会诊会议上,出现了一名比沈琅更为年轻的专家,他提出的建议被沈琅所接纳,最后两人一起进了手术室。

  五个小时后,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手术室,身体疲倦,脸上却带着喜色。沈琅对等在外面的凌父凌母道:“手术非常成功,你们就放心吧。多亏来自南方的汪小神医,他的医术比我有过之无不及。”

  院长见他们迟迟没有出手术室,也守在外面,听到沈琅的话,也不管汪志坚手里还戴着手套,急急地上前拉住他:“汪医生,留在我们医院吧?我代表京都人民医院欢迎你的加盟。”

  汪志坚被院长的大手抓得有些紧,有尴尬,不过更多的是感动。这是学术型的领导,比起南方一些医院领导只注重效益,这样的领导应该更适合他。但是,他想起年迈的爷爷,思想还是有些摇摆。

  他沉思了一会,笑着对院长道:“谢谢院长对我的厚爱,不过,我还要跟家里人商量商量,我父母倒没什么,只是我爷爷奶奶年迈,京都离南方着实太远。”

  院长急忙笑道:“理解、理解,汪医生这么孝顺,我们这些老人只会感到温暖。你先跟家里人好好商量,争取能早些来我们这里工作。医院多一些年轻人,学术研究才会有更多的中坚力量。”

  沈琅见院长一直握着汪志坚的手不肯放,提醒道:“院长,我们饿了!”

  “哦,饿了?对,你们应该饿了。我已经让食堂的师傅为你们准备好了晚餐,还有其他助手,都一起去吃饭吧。”

  院长这才松开抓住汪志坚的手,急忙招呼着大家一起去吃饭。

  凌父凌母看到被推出手术室的母亲,心里百感交集。他们没想到,沈琅不但不计前嫌亲自为母亲主刀,还请来另一位小神医做帮手。硬是把原本没有多少把握的手术做得如此成功。

  凌父眼眶里的泪水在打转,终是强忍住,没敢在这个时刻流下。他是家里的支柱,不能让妻子与母亲看到自己流泪。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叔与小罗莉?

  沈琅与汪志坚回到沈园时,家里人自然已经吃过晚饭了。除了陈志越夫妻与陈志光夫妻,还有陈文干没有走,汪家其他人都已经回家了。

  沈琅微笑地对大家说:“今天还有一件大好事,就是汪小神医已经得到我们院长的青睐,可以随时来京都人民医院上班。”

  “啊?真的?”

  众人惊喜不已,视线都投向汪志坚。汪志坚不好意思地道:“你们别看我呀,是沈叔叔故意给我机会,让我在院长面前表现,所以,才有院长的挽留。”

  沈琅摇头道:“你小看自己,也小看我们院长了。我们院长也是内科专家,会诊时,听到你的建议,已经对你动了心。后面手术成功,也只是水到成罢了。”

  曾文芳端了水过来,一杯给沈琅,一杯给汪志坚,还笑道:“师傅,你真厉害!”

  她确实是打心底里这么认为的,上一世,汪志坚是阳光县的神医。她也没想到,鼓励他读高中考大学,能让他的命运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不过,只要是变好了,她就开心!

  “师傅?”

  沈家众人都好奇曾文芳喊出的这个称呼。

  陈文干环视众人,不由得笑道:“你们以为文芳那点医学知识是从哪里来的?都是我表哥与我外公教的。她呀,刚上青山中学,就缠着我表哥教她医学知识。

  我以为她的梦想是做医生,还曾经试着说服我外公收她为徒。哪里知道,人家的梦想大着呢,她说要做政府官员,对医学只是感兴趣而已。

  后来,我外公担心表哥乱教人,就让表哥带文芳去见她。谁想到,她竟然投了我外公的眼缘,外公把祖上传下来的药膳方子都传给了她。而她也不负外公的教导,对药膳方子作了改进,如今,外公那边都在用她改进后的药膳方子呢。”

  沈琅听后,乐得不行:“原来还有这个渊源,我还说她一个农村小丫头是怎么研究出药膳来的呢。听说汪家祖上是太医。如今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

  沈家众人与汪依桐夫妻这才明白,不由感叹:他们俩这是从小的缘分,怪不得任谁也拆不散他们的姻缘。

  因为此事,沈家人对与陈家的这门亲事更加看重了。

  陈文干悄悄问汪志坚:“表哥,你到底要不要来京都工作呀?”

  汪志坚想了想,道:“我回去看看爷爷再说,奶奶身体还好,就是爷爷因为摔过一跤,身体差了许多。如果爷爷的身体还能坚持几年,那我年后就来京都吧!”

  黄茜听了这话,不由头痛不已:“阿坚,如果你来了京都,我担心琳琳那丫头会不依。你不知道她对你有多依赖,我与她爸都得靠边站了。”

  曾文芳惊讶:“不会吧?小婶,琳琳长大了还这么粘阿坚吗?我以后小姑娘大了之后,就会忘记这位小神医呢。”

  黄茜摇头叹息:“我也是这样想的,谁知道只要阿坚一个周末不来我家,她就不依。有时阿坚要回老家,都只能跟其他人调班,争取星期中间回去。如果到了周末,琳琳见不到阿坚,铁定会闷闷不乐。我与你小叔都拿她没办法。”

  说起这事,陈志光就无比后悔。因为前几年他要开拓市场,忙得没有时间照顾家里。许多重要的事情都是阿坚帮忙解决的,因此,女儿琳琳对阿坚的依赖甚至超过了他这位父亲。

  后来,他意识到了这样不好,已经尽量抽时间回家了。可是,女儿这个习惯已经养成,很难改变。不过,他转念一想:说不定阿坚来京都工作还是一个契机,能让女儿从对阿坚的依赖中摆脱出来。

  因此,他对汪志坚道:“说不定你来了京都,琳琳就不会这么依赖你。我支持你来京都,如果琳琳还是想来找你,那我也支持她,让她努力学习,像她哥哥一样考京都大学。”

  黄茜眼前一亮:“我觉得这个方法好,既可以鼓励琳琳,又能让阿坚摆脱那个丫头。你们不知道,我见到她这样,都为阿坚叫屈。人家哪个年轻人在这个年纪不是想着去跟恋人约会呀!

  这两年,我为阿坚牵了几条红线,偏偏我家那个丫头每次都要做电灯泡,还说这个姑娘不漂亮、那个姑娘不温柔。弄得阿坚跟哪个都没成,你们不知道,这丫头其他方面都好,就是这事,让我头疼死了。”

  大家听了哈哈大笑,只当笑话来听。

  只有曾文芳心里微微一动,她可是个作家,对那些小姑娘的心思比起这些做母亲的都要敏感得多。她觉得,琳琳应该是喜欢上阿坚了,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已经对异性有感觉了。

  当然,这个时候的感觉还是朦胧而不自知的,只是不喜欢别的姑娘靠近自己喜欢的偶像,对喜欢的人有着一种带着崇拜与偏执的爱。

  她抬头看向汪志坚,心里暗暗叹息:一个25岁,一个12岁,相差13岁。如果如今汪志坚32岁,琳琳20岁,那大不了上演一幕“大叔与小罗莉”的恋情,事情也会变得简单些。

  夫妻相差十多岁的,并不稀奇。可是,关键是如今汪志坚才25岁,即使琳琳20岁就跟他结婚,也还得再等7年。

  7年,对一个适婚的男孩来说,实在太长。当然,如果汪志坚来了京都,能专注于医学研究,说不定这7年也不算长。

  如果琳琳在18岁就能考上京都大学,那汪志坚只需要等5年,就能每天与心上人相守,不过不能领证结婚而已。就是往后的事很能预料,谁也不能预料往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比如,汪志坚能否守得住?再比如,琳琳会不会被年轻阳光的男孩所吸引?

  唉,这样的感情着实有些危险,曾文芳心里有些不安,要不要提醒一下汪志坚,让他不至于陷进去。或者,等汪志坚来了京都工作,就多介绍几个合适的女孩子给他,让他尽快结婚?

  曾文芳发现了不得了的秘密,可是,她可不想把这事跟大家分享。这事说不得,再说,她不由唾弃起自己来:呸呸,琳琳如今才几岁呀,她想什么呢!

  可是,这个想法入了她的心,她也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不去想。所幸时间已晚,陈志越看了看厅里的挂钟,拉着妻子站起来,率先向沈家人告辞。

  沈琅挽留不住,陈文干则拉着曾文芳一起走。

  沈琅拦在前面道:“这可不行,如今只是订婚,文芳不能跟你们一起去。”

  陈文干拉长声音喊:“小叔……”

  沈琅轻咳一声,轻拍了一下陈文干的肩膀,严肃地道:“你撒娇也没用,人家程成等了十几年,你才等几天呀,这都等不及了?”

  陈文干涨红了脸,不由轻声辩驳:“小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与成哥的事情不一样嘛!”

  沈琅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上次的事,心想,你这小子占了便宜还卖乖,就更不愿意便宜他了。于是板起脸道:“有什么不一样?程成与你一样是我们沈家的女婿。沈家的规矩就是没有办结婚典礼,就不能把我们沈家女儿带走。”

  “唉呀,小叔,文芳很少跟我家里人相处。您就给一个机会让他们多相处几天嘛!”

  “文芳过两天都得跟你爸妈一起回南方了。她跟我们沈家亲人才少相处,我们才要利用这几天时间跟她多多相处呢!再说……”

  沈琅贴在陈文干耳边,轻声责问:“难道你真的想文芳未婚先孕?”

  “我!”

  “这不就得了?”沈琅又拍拍他的肩膀,道:“去吧!”

  又回头对曾文芳道:“文芳,出去送送你未来的公公婆婆,泽铭,你也帮忙提东西送一送。”

第四百四十四章 送别

  文芳兄妹提着东西送客人出去,当然,文芳手里是空的,东西都拿在陈文干手里了。

  沈泽铭手里提着沈老爷子准备的名贵龙井茶与两瓶珍藏多年的酒。沈老爷子向陈文干打听,得知亲家好这口,前几天就准备好了,今天正好送出。

  其他送给客人的东西,都已经送到每个人手里。陈志越夫妻也有,不过,沈老爷子为表郑重,又准备了一些。还有陈文干心心念念的外公外婆,沈老爷子也送了不少东西。至于陈文干一直没有提过的爷爷奶奶,却自然而然地忽略了。

  曾文芳倒没忘这事,她还在想,明天要去逛街,把该买的东西买好。家中父母弟妹的东西就不用她准备了,沈家每人都给他们准备了不少礼物。曾文芳想起二楼小厅里放着的大包小包,就觉得头疼。

  记得她也曾经抗拒过:“爷爷、小叔,你们弄了这么多东西,我回去怎么拿?再说,明年他们就要来京都了,到时候再送不行吗?”

  “当然不行,明年来了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现在送的,是给他们现在用的。”

  说不通,曾文芳也无奈,幸亏这次回南方人多,到了海州机场又有司机来接。这事就交给陈文干处理了,毕竟,讨好岳父岳母,任务艰巨。

  对了,还忘了一个人,那就是战友,他也闹着要去东湖提亲。不过,被陈文干阻止了。理由很简单:“你排在下一位,等我的事情办好了,才能轮到你。沈家答应我,算是不得已,毕竟人家刚刚嫁出一个女儿。你再来凑热闹,我怕连我的事都会黄。”

  战友气急,不过,只要他想到他的雪儿明年就能来京都工作生活,他心里就美滋滋的,也不跟陈文干过于计较了。

  陈家一行人在京都呆了四五天,曾文芳的假期又一次告罄,大家才不舍地要回南方。

  回程的时候,沈老爷子亲自来机场送别,还一脸期待地对曾文芳道:“文芳啊,之前爷爷做得不好,你千万不要跟你爸妈说爷爷做的糊涂事。你尽早带你爸妈与弟妹来京都,你小叔已经跟东湖那边的领导打了招呼,只要你拿着资料去办理,无论是户籍调出还是工作的调动,都不会有问题。”

  曾文芳第一次拥抱了沈伟明,心里觉得温暖,说出的话也让沈老爷子温暖。

  “爷爷,我会的,您放心吧。我爸妈上次就想跟我一起来看您,他们可担心您的身体了。你要记得每天喝李嫂煲的汤,那是我们南方的小神医重新给您开的,多喝一些,您肯定会长命百岁。到时候,我爸妈见到您,才不会担心您的身体。”

  沈伟明呵呵地笑,拍着孙女的背,道:“嗯,我最相信南方的小神医了。你不知道,五年前,京都的医生就断定我只能活一年了。幸亏你小叔按着你的方子给我煲汤喝,我才好好地活到了今天。

  他们老是自命不凡,说自己的医术有多厉害,哼,还比不上我这个跟着南方的小神医学了几招的孙女呢,哈哈,他们前几天看到我,哪个不是惊得目瞪口呆?我就喜欢看他们惊讶的样子,所以,我要活得比别的老头子都长命。”

  沈伟明口里的小神医当然是汪志坚了。凌老太太手术后,身体恢复很快。汪志坚又根据她的身体情况,给她开了药膳方子。昨天,凌家人特意提了礼物来感谢沈琅与汪志坚,语言里的尊敬与感激,听在沈伟明耳里,让他心里无比熨帖。

  后来,又得知自己一直在喝的药膳竟然出自汪家祖上,沈老爷子对汪家这个百年世家很感兴趣。他说,沈家祖上为官、汪家祖上为太医,说不定几百年前,他们就已经交好。如今,两家更应该互相往来,成为世交。

  陈文干打圆场:“爷爷,汪家是我妈妈的娘家,如今,沈汪两家是姻亲,比起以前同朝为官,还要更亲近呢。”

  沈伟明想起这一茬,觉得也对,才没有一直缠着汪志坚说百年前的祖宗之事。

  陈家一行人要回南方,沈伟明坚持要亲自来送行。曾文芳劝不动,沈琅兄弟更劝不动,便也只好随他。也因此,才出现了如今祖孙相拥,互相叮铃的感人场面。

  也幸亏沈老爷子来了,不然,就上次文芳受的委屈,陈文干估计很难原谅沈老爷子。也就这几天的相处下来,亲眼看到沈老爷子的改变,陈文干才在心里原谅了他。

  沈老爷子也一直记得被自家这个准孙女婿骂过,还骂得挺狠。可是,他觉得陈文干骂得好、骂得巧。如果不是这一通骂,他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错事呢。

  这会儿,他又拉着陈文干的手,叮嘱道:“你没有经过文芳父母的同意,就拐走了他们的女儿。回到南方,如果他们骂你,你不要反驳。让他们骂一阵,然后就说是我做的主,他们也就没话说了。记住啊,千万不要跟他们顶嘴。”

  “爷爷,我会的。”

  “嗯,你们要好好的!”

  沈伟明拍拍陈文干的手,又跟大家挥了挥手,这才转身回到自己车上。沈琅今天有手术,没有来机场送行,沈珲夫妻与冯月都要上班,就连沈美琪也因为婚假,堆积了很多工作。

  因此,这次来送行的,只有沈老爷子与沈泽铭。沈老爷子话多,沈泽铭话也不少,不过,他一直围绕着云峰山建山庄一事说。

  陈志光也知道沈家要在郊区建山庄,给他们提了不少建议。曾文芳还问他要不要入股,陈志光闻言笑道:“你有股份就行了,你的股份不就等于我们陈家有了吗?”

  曾文芳这些天才从陈志光口里知道,陈志光所有的产业都有陈文干的一份。为此,陈文干还跟他辩驳,说不要分小叔创下的产业。

  可是,陈志光却坚持,他说,他的创业本金全都是陈志越夫妻给的。不给,他过意不去。

  曾文芳为他们叔侄的感情之深厚而开心。钱不重要,但是这份情谊却是难得的。多少家族子弟因为财产而产生纷争,可是,陈志光创下的家产,一定要给一份给侄子。

  而陈文干,却觉得自己占了小叔的便宜,一直不愿意要这份产业,他自初二那年暑假便开始接触公司的运作,想凭着自己的能力为公司尽一份力。当然,他更想自己创下一份产业,来证明自己并不是靠家族生存的“富二代”。

  “富二代”这个词是曾文芳无意中说出来的,可是,也不知怎么搞的,陈文干总觉得这个词说的就是自己,特别是在得知小叔要把所有的产业给自己一半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加明显。

  他觉得,文芳家里一无所有,可是文芳能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从最初卖文具到后来卖衣服,再到后来开杂货批发部、芳华毛织厂、芳华家具厂,再有菁华服饰公司。这一点点,无不是文芳脚踏实地,用双手与智慧创出来的。

  自己与文芳相比,不就是文芳口里的“富二代”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5页  当前第2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6/4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