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冰莲清妍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83 MB   上传时间:2020-02-25 18:45:20

  曾文芳喜不自胜,看来,这个春节注定能赚一大笔钱。有了这笔资金,得想想,明年开春能做什么生意。这样一来,“哈哈……”后年,她就可以在镇里筹备一间毛织厂了。

  这种生活确实相当美好,这是曾文芳的心声。

  周日傍晚,曾文芳与罗明友一起去车站。果然,还是那部四轮小货车,还是那位年轻的小伙子司机。货车的货厢里,堆得满满的,都是衣服。

  “一共七大包!”小伙子拿出一封信交给曾文芳,“你看看信,就是上次那个送你坐车的大姐给的。”

  曾文芳一看,果然是梅姨的笔迹。一封信,写了这次进货分摊的费用,告诉曾文芳她店里卖得最好的几种款式,还说了下次进货的时间。信封里面还有两张进货单,除了曾文芳托上去的一张,还有一张是梅姨自己写的,是她积压的货单。

  曾文芳收好这些单据,要给小伙子付运费。小伙子嘿嘿地笑道:“那位大嫂已经付了运费,还说,以后你要托信,还是托我拿给她。”

  曾文芳感激地道:“好,这位大哥哥,谢谢你哦!”

  “小姑娘,你叫文芳吧,我叫黄小武,你就叫我名字吧。”

  “小武,这名字好听。我还是叫你武哥吧。”曾文芳虽然是四十多岁的灵魂,可如今也不过十四五岁,让她叫一位二十多的小伙子名字,她还是不好意思。

  “好的,文芳妹妹。”小伙子乐呵呵地说。

  通过几次接触,他对这位小姑娘印象特别深。除了托信、托衣服,他记得这位小姑娘还与另两位小姑娘托运了几次柿子。柿子钱,还是他收了再交给曾文芳的呢。如今,他们也算熟人了。

第六十章 两家聚餐

  曾文芳与罗明友回到石阶村,曾国生夫妻与文峰兄妹都已在罗家。同年娘朱秋容与王娟英正在准备晚餐,小红与文雪也在帮忙洗菜。三个小男孩却不知道跑哪里玩去了。

  曾国生在清点卖剩的服装,听到拖拉机的“突突”声,急忙跑到院子里来。

  罗明友把车停在院子里,曾文芳从车上跳下来,喊道:“爸,我们回来了!”

  “啊,这么多货?比上次还多?”

  曾国生没想到拖拉机里装得满满的都是袋子。

  曾文芳解释道:“不多,我们上次的货才卖了一周,就剩下不多了。还有一个月八天才过年,估计还要进几次货才够卖呢。”

  “可是,那么多人已经买了新衣服,后面买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到时候这么多卖不出去怎么办?”曾国生还是有些担心。

  罗明友却道:“那有什么关系?卖不完就明年再卖呗,衣服又不是水果,放不坏。”

  曾文芳笑了,也没有反驳。爸爸与同年爷比,确实缺了点气度。人家日子过得比自家好,肯定是有原因的。

  “还有三包是梅姨积压的货,她只需收回成本。我们可以看看情况,能卖高点价当然最好,如果不好卖,就低价卖出去。”

  “哦!”曾国生恍然,原来还有三包不需要本钱的货在那里呢。

  两家人一起吃过晚饭,罗明友把一盏亮晃晃的大灯接出来,在院子里高高挂起,大家在灯下清点服装,把服装分好类,准备好第二天要摆卖的货物。

  这一次进货主要是补货,但据梅姨这些天观察,今年男装还特别流行“夹克”和化纤面料的西装。所以,曾文芳还想亲自去进一次货,再拿一些不同款式的货来。

  最好,能带母亲一起去,让母亲慢慢熟悉行情,以后,即使自己在外面读书,家里人也能做好这个生意。

  回到曾家时,已是晚上九点。

  “一家人都跑哪去了?”曾国生回到房里,刚开了灯,外面就传来老太太满是埋怨的声音。

  “妈,我们去我同年家吃饭了。”曾国生解释道。

  “吃饭?他家杀猪了?”老太太奇怪,罗家这么早就杀猪了?

  往年,曾国生也会到罗明友家去做客,但全家人一起去的,一般都是罗明友家杀猪这一天,客家人俗称的“杀猪菜”。

  客家人一般是请人来杀猪,留下猪血(客家人称为猪旺)、猪杂、猪头、猪尾等给主人家,其他的就拿去卖钱。而主人家往往也会趁这一天,摆两三桌,请亲戚朋友来吃一顿。

  “妈,他家的猪还没有杀呢,不过,明友他、他今天买了些好菜,邀请我们一起去吃。”

  曾国生是敦厚之人,不太会撒谎,这话说得不甚流畅。

  “妈,您就别问了。他们分明是一起合伙做生意,赚钱了,所以在一起庆祝呢!”

  黄春莲走过来,眼里流露出羡慕嫉妒之情,语气里满满的嘲讽:

  老太太讶然:“真赚钱了?”

  曾国生一怔,低下头道:“妈,还没回本呢,哪有什么钱赚?”

  曾国生这也是太实话,因为曾文芳又把本钱与盈利都拿去进货了。这次补的货都是比较贵的,本钱要得也多。

  “没钱赚做什么生意,看你们每天早出晚归。做饭、喂猪、喂鸡都交给了小孩子,也不怕他们弄出什么事来。”

  听得儿子这么一说,老太太更不满了。她看不惯三儿媳妇早出晚归的样子,好像做什么大事。

  这些天来,老太太最不习惯的,是这个三儿媳妇越发大胆了。以前,只要自己眼睛一瞪,三儿媳妇就低下头,唯唯喏喏。如今,面对自己却能面不改色。晚归也不心虚,仍大大方方的,自己训斥她,她也不低头,还学会了顶嘴与辨解。

  以前这个时候,村里妇女和自己几个儿媳妇都要上山割草、砍柴。今年秋收之后,不见三儿媳妇跟着大家一起去割草。她以为三儿媳妇不满自己每次都拿她家的柴火,她还为此事训斥过。

  可是,后来,三儿媳妇去了两三天娘家。过了七八天又回了一趟娘家,竟然让罗明友用拖拉机运回了两大车柴火。

  那天,她看到坪里堆得像小山似的柴火,惊得目瞪口呆。

  “一个冬天的柴火就这样备足了?”她喃喃自语,好半天回不过神来。

  大儿媳妇与二儿媳妇眼红得不得了,争着来到她跟前说:“妈,以后你就拿阿娟家的柴火烧吧,她家一下子就弄回这么多柴火,半年都烧不完。”

  老太太白了两个儿媳妇一眼,气道:“这还用你们提醒?这么多年,哪一年我不是烧她家的柴火?有时拿你们一点,只是意思一下,免得村里人说我偏心。也免得人家说你们不孝顺。”

  两个儿媳灰溜溜地走后,老太太的心思也不定起来。她没想到,自己最看不上的三儿子一家,半年不到,似乎变了一个样。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他们的生活倒有越过越好的倾向。

  如今,见三儿子一家这么晚才回来,心里有些不舒畅,有一种被隐瞒与欺骗的感觉,但是,又不知道要拿什么理由来发作。

  “妈,如今是农闲,阿娟也不用备柴火。我们想着到罗家去帮衬一下,过年也能拿些辛苦钱。妈,您知道,我家的猪都卖了,现在养的这头太小,指望不上。一个年,再多的钱都不够花,何况,年后就要开学报名,三个孩子都要上学呢。”

  这时,曾国生已经回过神来,想起女儿之前教自己说的话。这话他可是背了好几遍,这下说起来流畅多了。

  黄春莲撇撇嘴,心想,如今这位小叔子也圆滑多了,老拿上次她故意弄那个臭丫头受伤卖猪来说事。

  只可惜自家与罗家搭不上边,要不,让文兰放假后去帮忙,说不定也能赚点钱呢。

  曾文芳与母亲在厨房里烧水,大家伙忙了一晚,得洗个热水澡再睡才舒服。她们早听到老太太与黄春莲的质问,母女俩相视一笑,意料之中的事情,才没空理她们的挑衅呢。

  “文雪,过来洗澡。”曾文芳走出厨房门口,朝上房喊。

  曾文雪头伸出窗外,朝这边应:“姐,我在找衣服呢,就过来。”

  外面一片漆黑,曾文芳见不到妹妹,只是催促道:“快点,让你哥也快点找好衣服。”

  “姐,我帮你也找到衣服了。”曾文雪拿着手电筒过来的时候,抱着一大堆衣服,原来,她把曾文芳要换的衣服也一起拿来了。

  “嗯,文雪真棒,都能为姐着想了。”曾文芳赞道。

  曾文雪把衣服放在凳子上,不好意思地道:“姐,我都长大了。姐对我好,我也要对姐好。”

  “嗯!文雪真厉害!”

  厨房里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曾国生在上房听着,心里一阵舒畅。找碴的人走了,他坐在凳子里嘿嘿地直笑:还是闺女教的法子好使,那段话说完,母亲与二嫂都没话说了。

第六十一章 闲言碎语

  “听说阿娟在市场摆摊卖衣服呢,阿莲,你怎么不去帮忙?你小叔子家生活越过越好了,怎么也得拉扯一把你们吧?”

  华婶子是个大嘴巴,上次圩日见到王娟英在市场上摆摊卖服装,不到半天工夫,村里上上下下的人全知道了。

  大早上的河边,一群妇女正在洗衣服,华婶子见黄春莲在,又提起了这茬。

  “人家说是帮罗明友的忙,唉,人家能交到有钱有能力的朋友,哪像我们‘死田螺不会过墟’。只会耕种一亩三分地,什么都不会,只能挨穷了。”

  黄春莲虽然被曾文芳的“本钱论”与“亏本论”吓到了,可是,这些天,见小叔子一家人忙活着做生意,心里还是特别不舒服。

  菊花婶子拿起滴着水的衣服直起身子,有些黄瘦的脸上流露出羡慕之情:“可不是吗?话说罗明友这人确实好。上次帮阿生家运了两车柴草呢,阿巴天!那柴火都堆成小山了。估计都能用大半年吧。”

  “还是阿娟有福气啊。嫁给了国生这么个老实人,还肯求朋友帮忙老婆运柴草。哪像我们……唉,我们还是快点洗好衣服去砍柴吧!”

  头发有些花白的福大娘叹了一声,去年,王娟英还是那个最常跟自己作伴的人。今年冬天上山砍柴,她却找不到伴了。

  福大娘今年四十六岁,身体有些虚弱,两个闺女嫁出去了,儿子还没有娶回媳妇。丈夫曾国运好吃懒做,不要说上山砍柴了,家务活都一点不肯沾手。

  村里的妇女嫌她走路慢、手脚不利索,上山砍柴割草都不愿同她作伴。也就王娟英心软,会帮她、等她。

  这段时间王娟英不用去砍柴,福大娘就能一个人慢慢走了。有时回到家,别人都已经换好衣服、吃过饭在休息了。

  还要多亏王娟英担心福大娘挨饿,经常会拿一些包子塞给她,让她上山的时候填填肚子。

  河水很冷,福大娘想起善良的王娟英,心里暖暖的。

  福大娘觉得阿娟是好人有好报。以前,阿娟与她一样也是可怜人。丈夫太老实、妯娌太精明、小姑又难缠,公婆还偏心。有点好的东西都被身边的人顺走了,她也只会认做、认命。

  什么时候,阿娟家就变了呢?阿娟笑容多了,丈夫也敢挺起胸膛帮她说话了。如今,还会想办法减轻她的负担。如果自家男人也能这样,该多好啊!

  福大娘边用力搓着衣服,边想着,其他人的话都没听进去。

  这时的河边其实比开始更热闹。来洗衣服的人更多了,大家还在说砍柴割草的事情。

  “我看啊,你们也别羡慕阿娟了,都让你们男人去交个有拖拉机的朋友,不是什么都解决了吗?”

  “切,全镇也找不出几辆拖拉机,你让他们去哪里找这样的朋友?”

  华婶子又把话绕到黄春莲身上,摆明要挑拨两妯娌的关系:“那也是,还是要足够好的朋友才肯帮这个忙。我们啊,想都别想了。不过啊,莲嫂子倒是可以想想,你也让你家小叔子帮帮你呗。”

  梨花的娘家在古山镇最大的一个村庄。这个村比较富裕,相对来说,见识也要广些。梨花最看不惯华婶子这种没见识又喜欢挑拨是非的人。这时,她忍不住道:“你们也不想想,娟婶子是娘家的山离公路近,娘家的人又肯帮忙。像我娘家,山本来就少,又离得远,哪来的柴草给我运?”

  另一位年轻媳妇也道:“我觉得大家也不必羡慕娟婶子,如果谁娘家有柴草,也可以回娘家备好干柴草,请拖拉机去运。只不过给些运费罢了。”

  “说得也是,莲婶子,国章叔与文理都出去赚钱了,你还怕出不起这点运费吗?”

  黄春莲心里憋了一肚子气,说话火气也大了:“我可没有那金贵身子,男人在外面辛苦挣钱,我们做妻子、做母亲的哪里能这样浪费?我还想攒着钱娶儿媳妇呢。”

  “呵呵……”

  华婶子的笑声传得很远,话也说得大声,说起这事,还有谁有她的底气呢。

  “莲嫂子说得有理,我们啊,得攒钱娶儿媳妇。别跟阿娟比,她家文峰才几岁,现在享福,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

  村里另一位妇女,也生了三个男孩,她却不同意这个观点:“不过,我看她家的文芳变得有主意了,说不定比我们家的男娃子还能干呢。”

  “听说那丫头还陪着她同年爷去批发服装,可能干了。”

  “就是,成绩又好,这样的女儿说不定比儿子还要好。”

  “说起来,文兰比起文芳还要大一岁吧,都成大姑娘了,长得也比文芳好看,只可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5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4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