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_分节阅读_第42节
小说作者:冰莲清妍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83 MB   上传时间:2020-02-25 18:45:20

  这个学期,曾文芳以多给其他同学一个锻炼机会的理由退出了广播站,但向负责老师保证每天提供一篇稿件。

  她要做的事情太多,感觉时间不够用。上一世想做却又没有做成的事情,她都想尝试尝试。她要把自己的人生过精彩,可是,当务之急还是要把生活质量提上去。

  租下镇府的三间店铺,把批发部开起来,无疑是现在最重要的事。

  开学后,曾文芳提着年礼去了刘小玲家。这次她找的不是小玲,而是小玲的父亲刘东升。她要向刘东升打听镇府对面那几间门店出租的事情。

  刘东升很快打听到了消息,告诉曾文芳:“那几间铺子,镇府确实想出租,元宵节后,就会贴出招租告示。但是镇府不想麻烦,想三间全部租给一个人,并且要先预付半年租金。租金以后都是半年一收,合同一签三至五年。文芳,这可是大事,你能一下子全部租下吗?这么多间铺子,租金可不便宜。”

  曾文芳这才知道,上一世为什么这几间店会被那对兴文小夫妻租下。青山镇人以农耕为主,没有多少人有这种一下子租下三间铺子的大气与胆识。

  其实这个位置真的很不错,近车站、近街镇,又是全镇的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用来做批发部再好不过。大家只是一时没有想通,往后看到别人把店开起来了,后悔也就迟了。

  “刘叔,我就是想把三间都租下来。不过,如果可以,我想延长租期,您帮我问问可不可以。”

  刘东升有些讶异,但见曾文芳一副认真谈事的模样,也没说什么就应下了。

  负责这事的工作人员是位年轻人,看在刘东升的面子上,爽快地把五年的合同改成了七年,并写明,续租的话会优先曾文芳。

  曾文芳暗自开心,没想到这么顺利就租下了店铺。对那对兴文小夫妻有些不好意思,在心里作了个揖,念了句:“温姨温叔,对不起了,你们去别的镇做生意吧。”

  三间店铺,半年的租金是五百元,曾文芳眼也不眨地一次性付了。曾文芳让小舅准备木料做各种货柜,大约花去了一百元,还让小舅做了一块牌匾,请黄老师写了 “国生杂货批发部” 几个大字。

  当然,进货渠道曾文芳上一世就知道了。一切筹备好后,曾文芳年前卖服装赚的钱全部砸进去了,还欠下了好几百元货款。

  曾国生夫妻见女儿的手笔这么大,有些担心。

  曾文芳安慰道:“爸,妈,你们别担心,我们这个生意其实付出的本钱并不多,就是租金与货柜而已,其他的,只是把钱换成了货。你们看,这么多货在这儿呢,这些都是钱,卖出去了,不就能换回钱了吗?”

  王娟英还是一副担忧之色,道:“可是,这货也太多了,万一没有人来我们这里买怎么办?”

  曾文芳笑了:“我们青山镇,有十六七个自然村呢,每个自然村都有小卖部。这些小卖部以前都要去县城进货。如今,我们把批发部从县城搬到了镇里,他们省下人工、运费,拿货又方便。一样的产品,一样的进货价,谁会舍近求远?”

  其实,曾国生夫妻也做了近半年生意,对这些略懂一些。只是见店里堆满的货物,手里又没有了钱,心里有些着慌罢了。

  曾国生问:“我们这里是批发,如果别人来买少量的东西,我们是按批发价卖吗?”

  曾文芳道:“不是,要量大才按批发价。比如说盐,如果人家一次性拿十包,无论他家有没有小卖部,我们都可以按批发价销售。当然,有些相熟的小卖部老板,即使拿货不多,也要按批发价给他。”

  “还有,大伯他们来买东西,我们按零售价卖,但可以给他们送些合用的物品。不要让他们知道每样货品的批发价,免得他们逢人就说,弄乱价格,又去猜测我们家的收入。”

  曾文芳一一交代好父母。三间店铺的后面,还有一间小厨房,一个卫生间。曾国生砌了个简易灶台,锅碗瓢盆一应俱全。

  三间铺子中有两间都是做仓库的,只不过有一间放置了一张木板床。小舅子还体贴地给他们做了一个简易衣柜,让他们放置衣物。

  租下店铺不到半个月,“国生杂货批发部”便正式开始营业。就如曾文芳所预料的那样。各家小卖部老板看了货物质量,又问过批发价后,根本没有犹豫,直接就在这里拿了货。

  没多久,就连离青山镇较近的其他乡镇的小卖部老板,也来这里批发。

  批发部大部分时间,有一个人看着就可。至于“谁看店”、“谁忙家里的事”这个问题,曾文芳让父母自己商量着办。

  “我在家里,农闲的时候就来店里帮你。”王娟英担心曾国生照顾不好家里,直接说自己要留在家里。

  曾国生不同意:“看店的活轻松些,阿娟,还是你看店,我在家里干活吧?”

  两人争执不下,这个问题又抛回给了曾文芳。见父母这么恩爱,曾文芳心里乐开了花。

  她想了想,道:“同年爷不是说要去县城买电视机吗?爸,我们买部自行车吧。”

  “自行车?不行,那玩意可贵了。”王娟英立刻摆手反对。

  曾文芳挽着母亲的手,撒娇道:“妈,您不是常说‘贵前不贵后’这句话吗?买自行车也是如此,有了自行车,您和爸爸可以换着看店。农忙的时候,就您看店,爸力气大,去挑谷子正合适。农闲的时候,就换爸看店,您呀,就回家给我们姐弟三人做饭。骑自行车回家,不到半小时就到家了,您说是不是很方便?”

  “你呀,倒是会算账。”王娟英嗔怪女儿,又偷偷看了一眼丈夫,见曾国生一脸乐呵呵的样子,丝毫没有觉得女儿哪儿说得不对,心里有些动容。

  曾文芳见母亲意动,又道:“还有,有了自行车,您和爸爸上街买菜、回家摘菜,您在家里做了好吃的,可以给爸爸送到店里。还有,自行车轻巧,去看外婆、去同年家里商量事情、去田里看庄稼都方便得很。”

  曾国生看着妻子,笑着拍板:“听女儿的,我们就买一部自行车。今天下午,我就去一趟同年家,看他什么时候去县城。”

  这事就这样定了下来。再说罗明友本来就想着近期跑一趟县城,买部电视机。他眼馋电视机好久了,但年前一直忙,没时间去买,这次听说好友要买自行车,立刻约好第二天一起去县城买。

第八十七章 自行车(1)

  这段时间,曾家看似平静,其实内里还是风起云涌。曾文芳隐隐觉得爷爷奶奶似乎积着一肚子气,只要有根导火钱,就会引爆。

  外出打工的人陆续离开了家,曾昌安夫妻俩给外出的儿孙都封了利是,祝愿他们事事顺利。

  大伯曾国卫在大年初十这天,就向弟弟要了店铺钥匙,打听开店事宜。

  曾昌安夫妻心里暗自欢喜,眼看着大儿子就能开店赚钱了,赚了钱。大孙子文辉再娶回媳妇,生个胖小子,他们家可就四代同堂了。

  二伯娘黄春莲原本对早餐店转给大哥的事情耿耿于怀,但开学之后,见曾文芳愿意领着儿女去卖文具,心里好受了些。

  文兰与文波也如愿挣到了一套足够一个学期用的文具。曾文芳还对大家说:“学期中间卖出的文具,到时候我会算出大家各自赚的钱。该给文兰姐与弟妹的,我一分都不会少,大家就放心卖吧。”

  曾文兰很开心,她没想到,上学期她只是挣了文具,这个学期她还可以挣钱。与曾文芳的关系好了不少,在母亲那儿,也说了不少曾文芳的好话。

  可是,这看似皆大欢喜的状态,被曾国生夫妻租店开批发部这样的大动作硬生生地破坏了。

  “你家阿生真争气,听说他夫妻俩一下子租下了镇府对面三间铺子,也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大生意。”

  “什么?三间铺子?”

  “昌安叔,这事您不知道吗?”

  曾国民有些惊讶:“我以为阿生告诉您了呢。去年,镇府对面不是刚建好三间店铺吗?我有个朋友去问过,想租一间做些小生意。可是,镇府的负责人员却说,这三间店面要全部租,半年500元租金还要一次性付清。我朋友一听,吓得连连摆手,逃也似地走了。”

  曾国民话说得有些快,看得出心情有些激动,他看着一脸惊愕的曾昌安,自然也很惊讶,他以为这事曾昌安知道。看来,自己这么一说,还成了挑拨是非的了。

  不过话已说到这里,他只好继续道:“昌安叔,您老想想,三间店全租下来,半年就500元租金,还要一次性付清。这事搁哪个人身上,都不会愿意的呀。您说阿生,他想做什么呢?一下子花下那么多钱,都能起一间钢筋水泥屋了。”

  曾昌安脸色铁青地从村长那里回来,心里那个憋闷呀,就甭提了。

  “这个败家子,真要气死我了。”

  曾昌安把屋里的凳子摔得咚咚响,还砸碎了一个杯子。曾老太太不知道谁惹恼了老伴,有些怯怯地看着他。

  “看什么看,还不是你生的孽子。拿了五百元去租店面,竟然还瞒着我。国民不说,我还不知道。事事不与我们商量,这不是明着要气死我吗?”

  “啊?五百元?是阿生吗?他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大儿子开早餐店,二儿子外出打工了,家里就只剩曾国生。曾老太太扳着手指头,也知道老伴说的是小儿子了。不过,她惊讶的重点是儿子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曾昌安没好气地道:“谁知道?要么就是年前摆服装摊赚的,要么就是借罗明友的。”

  曾老太太仍是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不会吧?我们年前还叮嘱过他,说他大哥要攒钱建房子,他怎么能一下子花这么多钱呢?五百元,差不多都能起一间屋子了。”

  曾昌安轻哼一声:“哼,还不是当面应承,转身就把我们的嘱咐丢在一边。”

  曾老太太急道:“这事可不能这么算了,肯定是那个败家女人背后唆使的。”

  曾昌安又叹了一声,道:“唉,先看看他租下店干什么吧,毕竟他把那间正赚钱的早餐店转给了他大哥。”

  发了一通火,曾昌安的脸色平静了一些,心里也没堵得这么紧了。想起曾文芳大年三十说的话,当时,她好像是说要另外开店,还说如果早餐店不转给她大伯,就另外找一间店给她大伯开。

  记得还是大儿媳妇急忙阻止,说他们不要另外找,只要那间早餐店,这事才定了下来。小儿子没了早餐店,又没外出打工,为了生计,总要做点什么。只是,拿出五百元租店,那是多大一笔数啊,想想就心肝儿疼。

  曾昌安叮嘱老伴先忍忍,看看情况再说。这一忍,就忍到了曾国生买回一部自行车的时候。如果说租店一事是埋在地下的地雷,那这辆自行车,就是导火线,让埋在地下的地雷,一下子炸了。

  二月初八,曾国生与罗明友从阳光县城回来,罗明友买回一部十七寸的黑白电视机,而曾国生则推回了一辆自行车。

  曾国生把自行车推回村里,才到村口,就被一群人围了起来。村里人都像看新娘子一样,稀罕得不得了。

  “哇,阿生发达了,连自行车都买回来了。”

  “可不是吗?我们村也只有昌平叔公家和阿民有自行车,他们的都是旧的,如今阿生这部崭新锃亮,要好多了。”

  “我看看是什么牌子的?哇,是永久牌的,估计要一百多元呢。”

  “一百多元?天啊,差不多抵一头猪的价格了。”

  “太奢侈了,阿生,你到底做了什么生意这么赚钱啊?”

  “你那早餐店这么赚钱,怎么又转让给你大哥开呢?可惜了。”

  ……

  村里人围着曾国生及那辆自行车议论纷纷,好半天,曾国生才推着自行车回到家里。

  曾家人看到曾国生一脸喜气推着自行车回来,全都呆住了。这,这是什么节奏?不是说没挣什么钱吗?前面才说花了五百元租店,如今又买回了一辆自行车,怎么会这样?

  “那、那是你买的?”

  老太太扯着儿子的手,瞠目结舌。

  “败家子,你买这么贵的东西做什?”曾老爷子怒目而视。

  黄春莲刚从外面回来,路上恰好遇到罗明友的拖拉机停在一旁,听他与朋友聊天,说去城里买了电视机回来。她心里正闷得慌呢,回来就见小叔子推着一辆锃亮闪光的自行车,当即变了脸,再也压不住心里的嫉妒。

  “还说没挣钱,年前那服装生意肯定挣了钱,让你拉扯我们一把,就不愿意,听说罗明友都买回电视机了。”

  曾国生没有辩解,也不知道如何辩解。女儿说,他们以后的生活会越过越好,开批发部、买自行车,只是第一步,以后,他们家还要买摩托车、买小轿车、建别墅,要过上城里人那样富裕的生活。

  要让家里人适应自己家的变化。如果家里其他亲人要求上进,曾文芳会想办法让一大家子的生活都好起来。如果家里其他亲人只是一味地胡闹,那他们早就分家了,也犯不着事事处处都要看他们的脸色行事。

  “哼,没话说了吧?难不成这也是罗明友借钱给你买的?”老太太也忍不住怒意。

  “我同年他是挣了些钱,年前没有盘账,我们也不清楚赚了多少。年后得空了,我去他家,他才把账算给我听。他要给我分红,这我之前是不敢想的,但他硬要给。今天他去县城买电视,让我一起去,就给我买了自行车。”

  曾国生这番话也是曾文芳事先教的,这样说也合情合理,毕竟年前忙碌到大年三十,没有时间盘账也是情有可原。

  老太太脸色变了几变,言辞有些犀利:“阿生,你有钱也不是这种花法。眼看文辉都要娶媳妇了,如今娶亲,女方都要看家里有没有钢筋水泥房。你就不能把钱存着,以后借给你大哥做房子?”

  “妈,我买这自行车有大用。”

  “能有什么用?不能吃不能穿,不行,你把自行车退回去,换回钱来。”

  曾文芳一脸晦涩地看着老太太,这老太太,心都不知偏往哪里去了。为什么自家赚的钱不能花,还要积攒起来借给大伯建房子用呢。

  “妈,这自行车是在县城买的,退不了。”

  “怎么可能退不了?一百好几呢,这都差不多能起半间屋子了!”

  “阿生,你过来!”老太太还要说什么,也被曾老爷子拉回了房。曾文芳在一旁瞅着,还是觉察到了曾老爷子压抑的怒火与暗沉的脸色。

第八十八章 自行车(2)

  曾文芳扯着父亲的衣袖,轻声道:“爸,你就如实说吧,就说因为要兼顾家里与店里活,这自行车不得不买。前面租店的钱,就按我们商量的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5页  当前第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4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