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_分节阅读_第48节
小说作者:冰莲清妍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83 MB   上传时间:2020-02-25 18:45:20

第九十六章 读你

  有了电视机,曾文芳可以通过电视节目,把上一世发生的事情与这个时代的政策、发展以及各种信息都关联起来。

  比如渔港的发展比起荔园更快,如今那里的地皮与房子价值相当,可是再过十年,渔港的地皮与房子却要比荔园高出好几倍。相比之下,省城的房子本来就贵,升值的空间并不大。

  如果有钱,首先要考虑在渔港买块地皮,然后建厂房。还可以买店铺租出去,直接当收租婆,这样来钱更轻松。

  曾文芳暂时没有计划在寨下村建房子。家里的房子虽然旧,但添置了些生活用品之后,并不影响生活质量。再说,父母又经常在店里住,家里有三个房间、一个厨房,刚好够用。

  文芳家里到底有没有赚到钱?村里众说纷纭:

  “阿生家哪赚有什么钱呀,都没建新房子。如今谁家赚了钱不是建钢筋水泥房?”

  “是啊,看阿军家,阿军在镇上开间‘理发店’,都建起了二间水泥房了。还有阿房家,要供晓如姐弟读书,还建起了两层楼,那才叫有钱!”

  “那可不能比,晓如她爸以前是供销社的干部,镇上还分有一个房间呢。虽然如今供销社的店铺都租了出去,阿房也外出打工了,可是,家里底子好着呢。”

  “那也是,听说晓如成绩不错,还当了班长。如果她考出去了,那她家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阿生家的文芳成绩也好。不过,按说他们夫妻也做了好几年生意了,怎么就没赚到钱建房子呢?”

  曾文芳并不理睬村里人的议论,有钱没钱自己家人知道就行。家里的宅基地没建房子也会好好地在那里。新房子嘛,她家也会建,但她不会在这个时候建。

  这个时代,几万元就能在离渔港市区远一点的镇上买块地皮建房子,这房子若干年后,就会翻几十倍。可是,如果在青山镇建一座好点的别墅,也得花几万元,除了省去了地皮钱,其他材料钱可没什么大的差别。

  村里人不知道,已经活过一世的曾文芳还能不知道吗?

  王娟英把几个月的账盘算一遍后,也曾生起建房子的念头。

  “阿生,你说我们是不是建几间新房子来?”

  曾国生摇摇头道:“听女儿的吧。我听她的意思,可能她还要办什么厂,这些都需要本钱。如果建了房子,就做不了什么事业了。”

  听丈夫这样说,王娟英当即歇了建房子的念头。这些年,他们已经习惯事事听从女儿的安排了。没有女儿的主意,凭他们夫妻也置不下这些业,女儿怎么说就怎么做吧。

  有了电视机,周末的时候,曾文芳还会关注电视节目上的歌曲。这样,就能知道哪些歌曲已经流行起来,她唱起来也就没有顾忌了。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浪漫的季节,醉人的诗篇,唔……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喜悦的经典,美丽的句点。唔……”

  前些天,她在电视上听到蔡琴在唱《读你》,她喜欢这首歌,觉得这首歌旋律轻快,歌词特别、有诗意。轻轻哼唱的时候,有一种叫“甜蜜”的东西会涌上心头。

  “少女情怀总是诗”,曾文芳想起这句话,心里有些感慨:有了少女的怀想,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的灵魂也回到少女时代了呢?

  “文芳,这首歌真好听,你能不能教大家唱?”曾文芳正哼得兴起呢,冷不防背后窜出一个人,却是班上的文娱委员陈雪花。

  “教唱歌?我怕教不好!”曾文芳有些迟疑。

  “怎么会教不好?你刚才就唱得挺好。文芳,这首歌名叫什么?好好听的样子。”

  “这首歌叫《读你》,我在电视上学的。”

  “哦,《读你》,歌名也好听。文芳,你就教大家唱嘛!我们班同学好久没有学过新歌了,大家都在抗议呢!”

  曾文芳想了想,应下了:“行,晚自习的时候我教大家唱,我先把歌词默出来,下午放学的时候,你让班长抄到黑板上。”

  “好,太好了!文芳,谢谢你。”

  陈雪花文化科成绩一般,但体育成绩好,唱歌也好听。如果在21世纪,她可以选择特长班,考体校或音乐学院都可以。只是,这个时代,还没有特长生。

  陈雪花虽然也住在街镇,但性子纯良,心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曾文芳很喜欢她。

  晚自习前,吴友敬把《读你》的歌词抄在黑板上,大家非常默契地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班上好些同学有一本专门抄歌曲的笔记本,预备钟响起,大家就会拿出笔记本,看着歌词唱歌。

  “你的眉目之间,锁着我的爱怜。你的唇齿之间,留着我的誓言。你的一切移动,左右我的视线。你是我的诗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陈文干默默念着歌词,总觉得这歌词里面描述的东西有些熟悉,但又说不出哪里熟悉。

  到晚自习,曾文芳软软甜甜的嗓音响起时,陈文干才惊觉,这歌词好像就是写自己,写自己对文芳的感觉。

  班上有人教唱歌,大家都非常开心。曾文芳唱一句,大家跟着唱一句,学得特别起劲。几遍过后,就由曾文芳一个人唱,其他人轻声和着唱。再然后,就由曾文芳起音,让大家齐唱。

  教唱歌的流程一般都是这样,曾文芳觉得这样挺好,见大家齐唱两遍,唱得还算整齐响亮,曾文芳就没再教了。往后,文娱委员多起音唱这首歌,大家自然就熟了。

  陈文干心里翻起了些波浪,他没想到自己对曾文芳的情感会越来越深。特别是拍了那些照片后,他经常会翻出照片来看,看着里面的人发呆。

  再这样下去,会不会难于自拔?如果以后非她不可,那对母亲的承诺又该怎么办?

  陈文干读小学的时候,就接过不少小女生的情书,他不理睬,并不是他不懂情感,而是那里根本没有他看得上的人。

  他看过很多小说,虽说武侠小说居多,可是,哪本武侠小说里面没有爱情?宝剑配英雄,英雄配美人,里面描写的爱情有时比起言情小说更纯粹、更浪漫。

  比如郭靖与黄蓉,比如杨过与小龙女,比如小李飞刀里的李寻欢……

  说起来,陈文干也没特别喜欢哪一种类型,他觉得如黄蓉那般古灵精怪的女子最好,似小龙女那般纯真的女子也不错。像小婶子那样知书达礼、优雅大方的女子似乎也挺好。

  但是,曾文芳是属于哪一种女子呢?好像与他想象中的三种类型都不一样。

  陈文干心里的滋味难以言说,只是机械地跟着大家唱,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唱这首歌。

  反而,曾文芳停下来,班上同学静下来做作业时,曾文芳甜美柔软的声音还仿佛在耳边缭绕。

  陈文干觉得自己魔怔了,心里一直念叨着“曾文芳”、“曾文芳”,怎么会?怎么会这样呢?

第九十七章 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初一初二两年,青山中学全级第一、二名一直被曾文芳与陈文干占着。陈文干在青山中学读完第二学期时,母亲汪依桐在省城的进修也结束了。

  陈文干不想走,但也由不得他不走。母亲刚从省城回来,就给他联系了东湖一中。说继续在青山中学读,以后未必能到东湖最好的高中上学。

  陈文干向来孝顺,也很懂事,因为他知道母亲过得很辛苦。他觉得,老家的事情已经让母亲很难过,自己就不能再让母亲为难了。

  另外,陈文干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并且他也感受到一种压力,那是曾文芳身上散发的耀眼光芒。他心里隐隐感觉到曾文芳有很大的抱负,他觉得,自己要得到更多的机遇,到更好的环境去发展,或许才能跟上曾文芳的脚步。

  这两年与曾文芳学习成绩的比拼,让陈文干憋着一股劲。读小学的时候,市里高手如云,他也没有这般吃力。没想到来到这个小小的青山镇,却遇到了一个劲敌。

  他想,即使两人一起上到初三,中招考的时候,自己也未必能考赢曾文芳。既然如此,不如到条件更好的市里去,凭借市级初中的师资力量,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或许能有更好的发展。

  初二暑假,陈志光让侄儿来公司见习,接触企业管理。陈文干答应得很爽快,他觉得自己除了学文、习武,还要多长见识,不能让曾文芳比下去。

  这两年,陈文干眼见曾文芳卖文具、摆摊卖衣服、租店铺开杂货批发部。一步一步走来,虽然与小叔的大生意没法比,可也做得有模有样。

  听街镇的人说,青山镇的街上要开毛织厂,还有,厂长叫王丽青,是曾文芳的表姐。陈文干隐隐觉得:这事,肯定与曾文芳脱不了关系。说不定这厂就是她开的,不过请她表姐管理厂子罢了。

  这个农村小姑娘,怎么会这么有见识呢?陈文干有时也会恍惚,他偶尔会产生一种想法:曾文芳不是青山镇人,好像是哪个大家族的千金流落到农家。无论是她的气质还是能力,都与这个偏僻的小镇不相匹配。

  不能不赞扬陈文干的直觉还挺有谱。这间毛织厂当然是曾文芳开的,去年她去做了一个多月的暑假工,已经摸清了开毛织厂的门路。再配上表姐王丽青的技术,初二暑假,曾文芳就在街镇租下一栋小楼的第二、三层开办毛织厂,取名为“芳华毛织厂”。

  同时,她也没有忘记把厂名取为“芳华”的初衷,派遣小舅到大城市培训木工新技术,为开办“芳华家具厂”做准备。

  曾文芳学习与事业都很顺利,不过,她没想到的是,在改变自己命运轨迹的同时,也有人因她而改变了命运。

  首先是曾文胜,自从那次与曾文芳交流了学习方法后,曾文胜每次回来,都要找曾文芳交流。曾文芳单靠自学,有些理科内容确实也弄不明。曾文胜肯来找她,她求之不得。

  可是,曾文胜看她的目光怎么会越来越让人不懂了呢?曾文芳上一世虽然不懂爱情,但她好歹看过那么多言情小说呀。曾文胜眼里闪过的赞赏、爱慕,让曾文芳有些发懵:唉呀呀,上一世不是这样的呀!

  曾文胜长得一表人才,又是村里的高材生。镇上有几位在阳光中学读高中的女孩都对他有好感。

  每到周末,这些女孩经常会借口问问题来找曾文胜,可是,曾文胜偷偷让弟弟为他挡驾,自己则跑到曾文芳那里,说是交流,其实是辅导曾文芳高中功课。

  曾文芳忙着开办芳华毛织厂的当口,曾文胜接到了“荔园教育学院”的通知书。

  曾文芳从镇上回到村口时,已是傍晚。远远地,便看到一位长身玉立的年轻人站在榕树下,定睛一看,原来是曾文胜。

  曾文胜兴奋地道:“文芳,明天请你上馆子吃饭。”

  “上馆子?有什么好事?”曾文芳有些惊讶,也没多想。这个时代,上馆子有些奢侈,农村人一般都不会上馆子吃饭。

  “你猜?”曾文胜脸上带着期待。

  曾文芳略一思索,更是惊讶:“你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了?”

  这一次,竟然真的不用复读就考上大学了?曾文芳又惊又喜,惊的是自己无形中改变了曾文胜的命运轨迹,喜的是上一世邻居小男孩教的学习方法真的有用。这样,不是意味着自己上了高中学习会更轻松?

  “文芳,你真聪明,因为你的帮助,我接到‘荔园教育学院’通知书了。”

  “文胜哥,那是你努力学习的收获,与我可没有太大关系。”

  曾文胜眼角飞扬,笑意从唇边溢出:“文芳,我考上大学有你的一份功劳。”

  曾文芳很为这位大哥高兴:“文胜哥,你真的太厉害了,你可是我们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不如,我们在村里摆几桌酒席好了。”

  “你不是说等我考上了大学,就请你上馆子吗?”

  “那只是开玩笑的啦。再说,文理哥不在家,你只请我上馆子,到时候你不怕他骂你?算了,我觉得不如让你妈妈置办几桌酒席,我们全村人都乐呵乐呵。”

  “我妈会肯吗?”

  曾文胜有些不好意思,他知道他母亲那副德性,背后肯定说了不少文芳的坏话。文芳不计前嫌,把自己的学习秘诀都告诉了他。曾文胜心里对曾文芳有感激、有佩服,还滋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爱情。

  “你妈肯定会乐意的,文胜哥,明天村长会去找你妈,为了鼓励村里的孩子更努力学习,村里面特置办了几桌酒菜,庆祝文胜哥考上大学。这样,你妈还会不乐意吗?”

  曾文胜看着一脸笃定、散发着自信光芒的曾文芳,难以移开目光。他私心里更想与文芳两个人一起分享快乐,这段时间他积攒了一些零花钱,就等着有一天能请曾文芳上馆子。

  可是,文芳这么说,好像也很合情理。作为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村里人肯定会来道贺,不如村里摆几桌酒席,大家一起庆祝。

  说起村里摆酒席,其实也花不了家里多少钱。因为哪家有好事,村里人都会自觉得地买一些肉食、礼物送过来,算起来不叫宴请,应该叫聚餐。这个时代,哪家日子都过得都不容易,如果要一家子掏钱买菜,那谁也不敢请餐。

  “好,就听文芳的。”

  回村的路上,曾文胜与曾文芳说起他的同学中有谁考上了大学,有谁落榜了,自己估算分数有多么准确等等。曾文芳一路认真地听着,感慨命运的变化莫测。

  曾文胜能够因为自己改变命运的轨迹,那其他人呢,也能改变吗?妈妈、爸爸、弟弟、妹妹,这些人的命运,她都有把握改变。当然,她自己的命运更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我命由我不由天!”曾文芳暗暗握紧拳头。

  晚饭后,曾文芳去找了村长,对曾文胜考上大学一事,表述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拿出了五十元钱,让村长买肉食、准备明天的酒席。

  村长叫曾国民,与曾国生同辈,但比曾国生要大上十多岁。曾文芳读书了得,他早就知道了。曾国生在镇里开批发部,虽说他有些嫉妒,但作为一村之长,村里出了人才,他还是很高兴的。

  如今听说曾文胜考上了大学,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要摆酒席!一定要好好喝一顿。那是我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以后,我们寨下村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考上大学。”

  见曾文芳出手那么大方,曾国民大为惊讶:“是你爸让你交给我的吗?你一家人拿出这么多钱不好吧?”

  “大伯,是我爸让我拿的。你明天可以看着买东西,如果觉得肉多了,也可以买点酒,总之,把这酒席办隆重一些,让村里人都高兴。”

  村长见曾文芳如此说,便也不再推托,接下钱,找华婶子一家商量去了。

  华婶子并不能当一个家的主,当家作主的是曾文胜的爷爷曾昌良。村长来到曾文胜家时,他们一家人正在商量要不要摆酒席。听说曾国生为了明天的酒席,拿出五十元钱,大家都非常惊讶。

  特别是华婶子,她以已度人,觉得肯定是曾文芳想嫁给他家文胜。或许曾国生也有这个意思,所以才肯大出血,拿出这么多钱来庆祝她儿子考上大学。

  “呸,你们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我辛辛苦苦养大儿子,供儿子读书,才不会便宜了那个小狐狸精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5页  当前第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4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