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返1985_分节阅读_第121节
小说作者:元月月半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99 KB   上传时间:2021-01-02 11:07:34

  门卫的妻子道, “向前这一走就是十年, 现在咱们村二十来岁的人, 那时候才十来岁, 跟他都不熟, 他哪知道谁合适谁不合适。”

  门卫想想,他老伴儿说的有道理, “过几天镇上的商店开门,我再去买点东西,你给老村长送去。”

  “爹, 开啥玩笑。”林向前不禁皱眉,“老村长都快七十了,你咋能让他跟——”

  门卫忙打断他的话,“不是让老村长跟你一道去。”

  林向前松了口气。

  门卫道:“以前食品厂招工,和平让老村长出面,我跟你娘还不懂干啥让他掺和一脚,后来进了食品厂才搞明白。”

  离家十年,家乡变化太大,林向前不好插嘴,就等着他爹继续说。

  门卫道:“咱们村上千口人,按照食品厂的要求,有上百人符合条件,但食品厂起初只需要几个。她不论招谁,都会得罪其他人。

  “老村长出面,村里人不服气也是埋怨老村长。可咱们村识字的人不多,红白喜事都得找老村长安排,就是恨他,也不敢让旁人知道。”

  林向前听明白了,“你想让老村长帮我找几个人?可是我这个又不是食品厂,不用这么麻烦吧。”

  门卫这几年的门卫可不是白当的,“你没懂。正规的工厂不骗人,路上把钱放好,到那什么甬城换成衣服,回来一定能赚钱。听周同志的意思,一件衣服至少赚七成。夏天的衣裳便宜,一天卖三四件,也比厂里上班多。

  “到冬天,一天卖一件羽绒服,一个月就能赚大几千。咱们村这两年最有钱的当属和平的二叔,他们一家一年到头顶多剩三千块,其中一半还是靠和乐的技术赚的钱。村里人想羡慕都没法羡慕,因为让给他们也干不好。买衣服除了进货要脑子,卖的时候会吆喝就行了。咱们村的人都会吆喝。”

  林向前怀疑自己听错了,“都会吆喝?”

  “年轻的小伙子小媳妇,都帮和平发过广告,还去食品厂当过临时工,县里建厂房赶工,还去当过小工,脸皮锻炼出来了。”门卫道。

  林向前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又不知该从何说起,他以为变得只是钱包——比以前鼓了。

  万万没想到人也变了。

  门卫见儿子不吭声,就当他默认了。

  以前到镇上买半斤饼干都得思前想后,如今有了钱,年初六镇上的店开门,门卫搬一箱有家方便面和方便面搭档——火腿肠。

  晚上八点左右,门卫带着儿子去老村长家。

  央求老村长找人,老村长肯定不会要他的东西。

  门卫活了大半辈子也不傻,就对老村长说,是林向前孝敬的,早该来给他拜年。

  当初林向前能当兵走掉,是老村长忙活的,老村长听闻这话就没跟他客气,随后就问林向前有什么打算。

  门卫担心儿子不会说话,就对老村长说,想去南方看看,进点货在师范学校门口卖。

  老村长误以为去市里卖小吃给他的灵感,也没往林和平身上想。

  门卫接着就说,想找几个人跟他一道儿去,也不知该找谁。

  老村长想也没想,就让林向前的弟弟跟他一起去。

  林向前就说家里孩子小,两个弟弟不敢走太久。

  林家老三的孩子刚满百天,一个女人照顾不来,食品厂开工,门卫两口子搬到食品厂,林家老三是不能再出去。

  门卫见老村长点头赞同,就顺着老村长的话求他帮帮忙。

  儿子媳妇都在家,孙女孙子不用照顾,老村长是个闲不住的,这几天啥事没有,都快闲出病了,当即就答应,明儿就帮他们问问。

  门卫带着儿子告辞,老村长的老伴儿指着方便面和火腿肠问,“那爷俩其实是来求你帮忙找人吧。”

  老村长心大,“又不是让我去国营单位找技术工,也不是让他们出钱,跟着向前那孩子跑一趟,而且还按照食品厂的工资给他们跑腿费,哪用得找给咱们买这个。”

  村长老伴儿想想,是这个道理,“那我给儿子送去。”

  “给谁?”老村长没听清。

  “几个孩子啊。”

  老村长皱眉,“那就放这儿。”

  “你又不吃。还说方面便有一股塑料味儿。”老村长的老伴儿疼孩子,听闻这话不高兴,又不敢跟老村长叨叨,就小声嘀咕,“真该让和平听听。”

  老村长道:“和平听见也不生气。她自个就一边吃一边说,方便面是什么垃圾食品。要不是太方便,她才不吃。”冲桌上的东西道,“收起来,收起来,别让你儿子看见。”

  老村长的老伴儿正想说什么,忽然想到她儿子已经不是以前的林丰收。

  以前家里不富裕,这些东西给林丰收吃,林丰收都不敢吃。

  自打食品厂的拖拉机变成小货车,林丰收的工资涨了,用老村长的话说,就开始作了。

  三天两头买几斤五花肉,让他娘做红烧肉。

  仗着老婆在市里,儿女不敢管他,偶尔还要跟老村长喝两杯。

  老村长和他老伴儿又不好告诉儿媳妇,担心两口子干架,再伤着孩子,只敢私下里数落他。

  林丰收天天出去送货,见过大老板,见过小商贩,脸皮练的特厚,爹娘的话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老村长的妻子听到“儿子”二字,忙把东西放他们卧室。

  次日清晨,老村长看到儿子推着车子出来,就问,“干啥去?”

  “去厂里看看车有没有冻上。”林丰收道。

  老村长摆摆手,等儿子走远,就朝隔壁喊,“三毛,快过来!”

  “啥事啊?”三毛从厕所里出来。

  老村长问:“你哥你姐呢?”

  “在乐乐家里,我姐跟我哥还有乐乐,要跟和乐学做蛋糕。”三毛道。

  老村长皱眉,“不上学了?”

  兄妹之前在清潭中学读初中,后来复读一年,依然没能考上中专,老村长做主让他们上高中,试试能不能考上大专,顺便照看一下只知道学习的小三毛。

  三毛道:“乐乐说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他们不知道食品店要不了那么多人?”老村长道。

  三毛点头,“知道。他们要自己开店。还说为了不抢姑奶奶的生意,就把店开在,开在百货商店那边。乐乐还要她妈给她哥买房,然后店铺给她用。她结婚前不给房租,结婚后让她丈夫给她妈房租。”

  林乐乐虽说已有十九,但她才上高二,就想这么多。

  老村长忍不住问:“谁的主意?”

  “乐乐和我哥我姐的主意啊。”三毛看到他爷眉头紧锁,“咋了?爷。”

  老村长道:“和乐家没烤箱,她们咋做的?”

  “电饭锅啊。”三毛说到这儿跑到他爷跟前,“爷,我才知道电饭锅也能做蛋糕。爷,有没有钱啊?我们也去买个电饭锅做蛋糕。”

  放在以往,老村长得朝他后脑勺一巴掌,除了学习就知道吃。

  大孙女和大孙子这么有主意,老村长没心情收拾小孙子,“他们不知道除了大学还有大专?”

  “他们考不上大专。”三毛不相信他哥他姐这么笨,拉着老村的小臂,“爷,我怀疑哥和姐故意的。还有乐乐,就是不想学习想赚钱。”说着,顿了顿,“爷,他们太傻,赚不到钱的,跟我爹说,别给他们钱开店。”

  老村长也不赞同俩孩子开蛋糕店,并不是觉得做生意低人一等,而是把生意做好,比考上大专难。

  有天赋的人除外。

  老村长并没看出孙子孙女有做生意的天赋,但小三毛是咋知道的。

  老村长问:“你咋知道他们赚不到钱?”

  “上大学不要学费,学校还给钱,毕业后还给安排工作。每天就屋里呆着,不用招呼客人,也不用干重活,动动脑子就有钱了。”三毛掰着手指说给老村长听,“做蛋糕要动手,还要动脑。不然被人学来去,就没人买他们的了。他俩连这点都想不明白,拿啥赚钱啊。”看向他爷,您不会也没想到吧。

  老村长呼吸一窒,从牙缝里挤出一句,“我没想到你也想到了。”

  “你不了解我。”三毛松开他,“爷,刚才叫我啥事?”

  老村长真不想说,但三个孙子就数他最懂事,指着屋里,“我和你奶房里有方便面和火腿肠,吃多少拿多少。”

  三毛以前吃方便面都是干吃,自打在林和平那里吃过一次番茄鸡蛋煮的方便面,就觉得干吃特难吃。

  看到方便面是煮的,不是干脆面,就拿两个火腿肠,蹦蹦跳跳出去,“爷,我玩儿去了。”

  老村长下意识问:“去哪儿?”

  “找宁宁小爷。”

  老村长正想同意,忙说:“你姑奶奶再给你好吃的,不准——”

  “姑奶奶不在家。”三毛打断他爷的话。

  老村长不禁问:“你怎么知道?”

  “我给姑奶奶拜年的时候,宁宁小爷说的。姑奶奶去部队,厂里开工再回来。”小三毛算一下日子,“明天上午。”

  农历初八上午,林和平并没有回去,因年前她把厂里的事安排好了。

  刚过完年,人不馋,不用走亲戚,学生也没开学,不论是方便面还是蛋糕面包生意都一般般。

  林和平打算在部队多过几天。

  初九晚上,夫妻二人头挨着头看电视剧,周建业问林和平,“虽说宁宁那小子该操心的事不操心,不该他操心的瞎操心,我觉得有件事说的很对。”

  林和平的注意力全在电视里,听到他的话也没上心,随口问:“什么事?”

  “我们必须得算一下日子。”周建业转向她,“万一预产期是夏天,不是要命吗。”

  林和平瞥他一眼,“你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

  “我先前说指不定已经有了,是跟你开玩笑。”周建业的手抚在她的小腹上,“万一这孩子就喜欢七八月份,秋高气爽的时节,等他出来,正好酷暑。”

  暑假坐月子是要命,林和平不得不认真起来,“不可能吧。你可没少说自己很行。”

第79章

  周建业想笑, “媳妇儿,容我提醒你,你也没少说我不行。”

  “不错。但每次你都信誓旦旦保证一定行。”林和平打量他一番, “周团长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自信?”

  周建业叹了口气, “三十岁的我有这个自信, 也相信二十六岁的你可以。可岁月不饶人啊。媳妇, 你三十有一了。按照虚岁, 三十二了。”

  “嫌我老?”林和平横眉。

  周建业忙安抚,“哪能啊。我媳妇永远十八,一枝花。可孩子这事得看天意。”

  林和平关上电视,递给他一张纸和一支笔, “你算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1页  当前第1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1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返1985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