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返1985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元月月半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99 KB   上传时间:2021-01-02 11:07:34

  林宁宁想到这点,移到他娘身边,小声问:“娘,你说我姐会不会已经有了?”

  “有——有了?”孙氏掐指一算,他俩结婚快仨月了,有可能,“有了,你姐得告诉我,我可是她娘。”

  林宁宁:“我姐那么忙,说不定忘了。”

  “我回头问问。”孙氏说出来,犹豫起来,因她闺女现在主意大,不见得告诉她。

  让别人出面也不行,村里人都指望林和平把食品厂搞起来,她这时候催林和平生孩子,左邻右舍都得埋怨她。

  半个小时后,林宁宁从村委会回来,告诉他娘,喊大伙儿开会的人不是村长,是他姐——从一群女人当中挑了八名工人。孙氏不禁庆幸,还没问林和平。否则,这事传出去,大伙儿能撕了她。

  孙氏一想闺女二十有六,再过几年就三十了,哪怕不敢跟旁人说,也忍不住跟她老伴儿念叨。

  次日,傍晚,林和平到家看到桌子上的菜,就朝西看——今儿的太阳是打哪边出来的啊。

  孙氏大怒,“你啥意思?”

  “鱼头炖豆腐,红烧鱼?”林和平勾头看看,确定没错,“娘,您是被我奶奶附身,还是我奶奶昨晚找你聊天了?”

  孙氏瞪着眼睛看着她,“吃不吃?”潜意思不吃滚!

  林和平连忙说:“我吃,可是我怕鱼——”

  “我还能给你下药?”很是心虚的孙氏没好气地问。

  林和平:“我没这么说。我是怕您的鱼来历不明。你忘了,我们小时候,有人给你一块猪肉,您高兴地跟什么似的。要不是我奶奶发现猪肉生虫,吃了极有可能生病,及时拦住你,我不死也得变成大傻子。”

  “我呢?”林宁宁下意识问。

  孙氏:“那时还没你。”

  林和平道:“看来您还记得。”不待她娘开口,就问她爹,“娘买的?”

  “我跟村里人去河里网的。”林老汉嫌鱼肉寡淡刺多,很不爱吃鱼。但他老伴儿想试试闺女闻到腥味会不会吐,又不舍得花钱,林老汉只能吃过早饭就去找会抓鱼的人请教。

  林和平顿时放心地吃了。因为如果是买的,她娘极有可能买的死鱼。

  食品厂还没走上正轨,她不想在医院里挂着水,还得操心厂里的事。

  孙氏见她非但没吐,还喝一大碗鱼头炖豆腐,忍不住心疼被林和平吃下去的鱼,和红烧鱼用的油。偏偏不能表露出来,别替多难受。以致于连着给林和平做三天馒头就咸菜,吃得林和平和林宁宁一脸菜色,孙氏心里憋得那股气才出来。

  林宁宁不知道他娘的小心思,阳历九月六号,周五傍晚,林宁宁去厂里找他姐。

  去年上面确定每年的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今年的九月十日就是第一个教师节。

  林和平跟《青州日报》签了两次广告,第一次投放就是阳历九月九日,周一。

  学校都有订《青州日报》,这天早上老师们看到报纸上的广告,必然建议学校把教师节福利改成有家食品厂的糕点。

  学校不同意,老师也会去一中斜对面的有家食品店买点蛋糕犒劳一下自己。毕竟,第一个节日,很有纪念意义。

  林宁宁到有家食品厂,林和平刚交代好工人们,九号下午多做点面包和蛋糕。

  看到林宁宁过来,林和平一边喝水一边问,“你怎么来了?娘又使你喊我回家吃饭?我跟娘说了,今天忙,在厂里吃。”

  “娘知道。”林宁宁道。

  林和平:“那是啥事?”

  林宁宁往四周看了看,除了忙忙碌碌的工人,就只有坐在拖拉机上聊天的林丰收和林和乐,而他们离这边比较远,“我也想在你们厂里吃。”

  “什么?”林和平反应过来,“闯祸了?”

  林宁宁摇头,“没有。我听娘问爹,饿不饿。爹说不甚饿。娘说,那就热几个馒头。姐——”

  “知道了,晚上喝白开水,馒头就咸菜。”林和平跟她娘说忙,正是因为吃够了咸菜。

  上个月月底,林和平让她堂弟林和乐辞职,白天跟林丰收送货,晚上跟林丰收一起睡在保安室,每月多给他俩十块钱。

  钱这事除了林丰收和林和乐家人,以及冯会计,没人知道。包括林和平的爹娘。

  保安室一共三间,另一间还是林和平在住。她在厂里吃,就去镇上买些菜,做给她和林丰收以及林和乐吃。

  林丰收和林和乐担心工人们闹意见,俩人一听说林和平做菜,就回家拿饼或大米。

  今天也一样,林丰收中午听林和平说她晚上不回去,午饭后就从家里带一包馒头,省得蒸米饭。

  林和平想到厨房里有十几个馒头,就对林宁宁说:“喊和乐洗菜,我炒菜。”

  “好!”林宁宁大喜,朝他堂兄跑去。

  王氏把她的工位收拾干净,出来正好听见林和平的话,不禁说:“和平,你叔该做好饭了,让和乐跟我回家吃吧。”

  “我今天没买猪肉,就买一条鱼。”林和平说着往厨房去。

  王氏下意识跟上,“和平——”

  “二嫂,我有件事一直想跟你说,可一忙就给忘了。正好刚刚想到。”并非如此。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林和平见她堂弟林和乐跟小时候一样老实,才决定培养他。

  王氏不禁压低声音问:“啥事?”

  “我想让和乐学做蛋糕。但不是现在,明年开春。”林和平道。

  王氏皱眉,“不行。和乐说了,他不想跟我们这群女人一起工作。”

  “不是你们做的那种。生日蛋糕,上面抹奶油的。”林和平说着,想起一件事,“你是不是没见过?”

  王氏确实没见过,都不知道奶油是啥玩意,“不跟我们一起?”

  月饼卖出去,忙过这段时间,林和平就打算请人在保安室对面的空地上建六间厂房,三间用来作蛋糕房,三间用来做雪花酥和鸡蛋卷。

  后面九间老厂房,用来作散装的蛋糕、面包等物。但这事还早,林和平就没跟任何人讲,包括周建业。

  林和平指着对面的空地,“回头盖几间房,专门做蛋糕。”

  “那东西是不是很贵?”王氏虽然没见过,但她知道沾上奶的东西都不便宜。

  林和平:“是很贵,但我们定做。也就是别人先给钱,我们再做。”

  王氏一听卖得出去,她儿子不会做着做着失业,放心下来,看到盆里的鱼,“你会不会收拾——”

  “不用,您回家吧。”林和平知道她婶要说什么,“回去跟我娘说,宁宁在这儿。别说我们晚上吃鱼。”

  林和平不讲,王氏也不敢说,不然结果只有一个,林和平跟林宁宁会被他们的娘骂的狗血淋头。

  林宁宁在他姐这里吃得饱饱的,回到家也有心情看书做作业。

  翌日清晨,林宁宁又见他娘煮白面疙瘩,也没再去找林和平——昨晚从他堂兄那里得知食品厂又要忙了。

  林和平在厂里住几日,把一脸菜色养得白里透红,青州市的机关单位以及事业单位都看到了有家食品厂的广告。

  农历七月初七那日,林和平没让村里人四处发小广告,也没在市里开一家直营店,这些人看过也不会放在心上。

  最近这些日子都有听说过有家食品店,再看到广告,不由自主地聊起来。

  市一中的老师们看到报纸上的订购电话,很是可惜没提前半个月看到,因教师节福利早几天就送来了。

  明日一早便会到他们手上。

  还未成家,无需养老养小的年轻老师们闻言就说,他们自己去买。

  次日清晨,杨槐花和金桂花打开店门,还没把昨晚送来的糕点摆好,进来一群年轻的男女。

  俩人在这边有些日子了,看到他们眼熟,试探着问是不是一中的老师。

  他们说是。杨槐花就说,林厂长说今天是教师节,老师来买蛋糕,买三斤送半斤,买面包,三个送一个。

  这群人心动,可他们吃不了这么多啊。

  金桂花就给他们出个主意,钱给一个人,由一个人买。

  众人一听这主意不错,纷纷把钱给他们认为值得信赖的人。

  十分钟后,这群老师拎着一大包东西回到办公室——吃早餐。

  有家有院会过日子的老师就说,他们被有家食品店的售货员套路了。

  年轻的老师们当然知道,一想人家完全可以不告诉他们,毕竟,整个青州市,数有家食品店的蛋糕面包最好吃,人家不愁卖,瞬间决定傍晚再去一趟。

  然而,青州市除了一中,还有二中和三中,以及很多小学。

  一中老师拎着一大包蛋糕面包招摇过市,有那好奇之人随口问一句,这事就传开了。

  他们吃过早餐去上课,杨槐花和金桂花迎来一个又一个拿着教师资格证上门买东西的人。以致于一中还没放学,店里的东西就卖光了。

  去晚的人如何懊恼,林和平不知道,也没空关心,她和冯会计忙着算这些日子的收益。

  林和平发现她这么折腾,除了她买的房子,前期投进去的钱几乎全收回来,决定把厂里的食堂搞起来。

  晚上,林和平回到家睡一夜,早上随便吃点东西就去找老村长。

  老村长正打算出去放羊,见她过来,就把羊给他老伴儿。

  老村长递给林和平个板凳,才问:“又要招人?”

  “是的。”林和平点头。

  老村长先前担心厂里的东西卖不出去,发不出工资,村里人找林和平闹。现在听他儿子说,偶尔一天要往市里去两次,老村长晚上也能睡着了。

  “招几个?”老村长问。

  林和平道:“招两个做饭的。”

  “啊?”饶是老村长有心理准备也惊呆了。

  林和平:“先帮我干半年,他们觉得做饭能赚到钱,就给厂里一点租金,赚得钱归他们。有个前提,一旦工人反映饭菜不如以前,我就同他们解约。跟丰收一样,进去就签合同。咱们村有没有会做饭的?”

  村里还真有,有什么红白喜事,都把他们两口子叫过去。可他们跟林和平她娘闹过矛盾。

  老村长把担忧说出来,就对林和平说:“这事你得去问你娘,你娘同意,我才能帮你说说。”

  “我怎么不知道?”她娘碎嘴不假,但她很要面子,极少跟人争执什么。

  老村长回想一下,“也不是什么大事。有一年她要给平安说亲,你娘说平安得考大学。她说平安连中专都考不上,拿啥考大学。俩人就叨叨起来。”

  中专包分配,高中不包分配,中专需要考,青潭镇的高中不需要考试,以致于农村人都觉得考上中专的比上高中的有出息。

  老村长说的那个人这么说林平安,也是人之常情。你连中专都考不上,还考大学,做梦。

  可是用别的村的,林和平又不放心。县里手艺好的,不是在国营饭店,就是在国营单位做饭,不可能去有家食品厂。

  林和平思索片刻,“他们家人品怎么样?”

  “除了碎嘴,没啥大毛病。”老村长道,“咱们村以前是革命老根据地,就没有偷鸡摸狗,上不了台面的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1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1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返1985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