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红叶似火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49 KB   上传时间:2023-07-03 22:59:57

  ***

  新招了人后,服装厂的效率提高了很多,每天能生产好几百件衣服,但新的问题出现了,销售不够。

  现在就收棉花的旺季,先前调来销售的四人已经重新去收棉花了。

  销售人员就只有这次招的六名,全是生手不说,人还少,两人一组,一天只能赶三个公社。而且乡下赶集都只有半天时间,一到中午,集市上就没人了。

  这样的后果便是服装厂的衣服开始积压,到十月已经积压了四千多件衣服,而且这个数量每天都在增加。

  再这么下去,服装厂很快就没有流动资金了,收棉花的工作都得暂停。

  对于这种状况,厂里的职工纷纷向宋书玉提议,再招十几名销售,尽快将衣服卖出去。

  但宋书玉却没有采纳,现在是缺销售,可明年呢?他们厂子现在主要是做棉衣,棉花用光了之后,货就少了。到时候这么多人,怎么养?

  他们不可能现在招了人,回头不用了又把人给开了。

  而且以后厂子的规模还会不断扩大,那也要像现在这样,天南地北地派人出去卖衣服吗?

  在本县还好说,但出了县,外地呢?当天没法来回,那是不是得住宿,吃饭?如此一来,成本增加了不少不说,风险也高了很多。也没那个服装厂是靠这种方式发展起来的。

  所以宋书玉想到了一个办法,找编外人员帮忙销售。

  而这最合适的非有销售经验的鲁斌四人莫属。

  宋书玉叫上了谢铮,一块儿去公社找鲁斌他们,并请他们在公社吃饭。

  鲁斌他们已经好一阵子没见到宋书玉和谢铮了,因此一见面,他就调侃:“书玉姐你这个大忙人终于有空见咱们了。听说你们厂子最近又招了一批人,已经有三十多名职工了?”

  谢铮骄傲地点头:“那可不,我们厂子是公社第一大厂。”

  鲁斌吐槽:“公社总共就两个厂子,看把你得瑟得。”

  尾巴都快上天了,再说这厂子不都是书玉姐的功劳吗?

  “别忘了,我们服装厂才成立半年。”谢铮就容不得他说服装厂不好。

  鲁斌受不了他这得瑟的模样,无语地问:“你今天是故意来找我们炫耀的?”

  宋书玉笑着说道:“当然不是,是有桩买卖想问问你们做不做?”

  鲁斌四人对视一眼,有些感兴趣:“什么买卖?”

  宋书玉笑着说:“从厂子里拿一批衣服去卖,有没有兴趣?当然,咱们厂子会开个条子给你们,证明你们是我们厂子雇的临时工,这样出去的时候万一遇到有人举报也好应付。但这个赚多少钱,得看你们的本事,卖得多赚得多,每件衣服的提成在几毛到一两块钱之间,大部分都在几毛钱一件。如果卖不完,衣服完好无损,没有弄脏,可以退还到厂子里。”

  一件几毛的提成,一天卖出去十件,那不就有几块钱了?这可不少。

  上次跟着宋书玉和谢铮卖衣服就已经尝到了甜头,所以这次鲁斌很痛快地答应了:“我干,刚子,你们怎么想?”

  刚子、邹进、马卫国也拍板同意了:“这种好事怎么能少了我们,我们一起干。回头我拿一批去我舅舅厂里卖,他们工厂人多。”

  马卫国的舅舅在几十里外煤矿厂,职工有上千人。而且这时候煤矿厂的职工待遇也很好,比较有钱,消费能力强。

  宋书玉觉得这是条大鱼。

  而且马卫国这话也给她开拓了思路。

  光是在公社零售,速度太慢了,销售成本也高,如果是跟那种福利比较好的厂子合作呢?这不是快过年了吗?回头她进城问问,有没有厂子需要员工福利的,他们可以提供衣服,不要票。到时候以单位的名义成交,那做成一笔就是大单子,何愁衣服卖不出去。

  宋书玉眼睛闪闪发光,庆幸自己这一趟没有白来。

  她说干就干,过了十月,厂子里积累了一批货之后,她就拿了两件样品进城找厂子。

  刺绣厂和纺织厂肯定不行,这两个厂子的职工不缺布料和衣服。

  所以这次老大爷这个关系是用不上了,只能靠她自己去开拓新的客源。

  好在宋书玉是个从不怯场,也不怕丢脸的人。

  她先将县里的厂子盘算了一番,第一个盯上的就是钢铁厂。

  他们县北边有一个小的铁矿,所以有个几百人的钢铁厂。

  钢铁厂也是如今待遇非常好的单位,比纺织厂这种单位好多了。

  待遇好意味着单位有钱,职工有钱,舍得花钱。

  宋书玉骑着自行车找上门,拿出衣服给看门的老大爷看,并说明了来意。

  可惜这一招失灵了,这个老大爷不吃这一套,听说她是来推销衣服的,直接将她赶走了:“我们钢铁厂可是县里的重点单位,闲杂人等,不能进去,赶紧走,别妨碍我们工作。”

  看他这副不耐烦的样子,宋书玉也不再纠缠。

  但放弃也是不可能轻易放弃的。

  宋书玉琢磨了一下,转身就去了钢铁厂的职工楼。

  职工楼这边没有门卫,可以随意进出。

  宋书玉踏进去就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饭菜的香味飘荡在空气中,孩子们的欢笑、哭闹声不绝于耳。

  好热闹啊。

  宋书玉将两件样品挂了出来,又竖了个牌子:卖衣服,男装4.5元不要票,女装4.2元不要票!

  价格只比供销社和百货商场便宜两毛钱,最重要的是不要票。

  少花点钱,还不要票,这可是太吸引人了。

  很快就有妇女过来问宋书玉。

  宋书玉先把自己的介绍信递给对方看:“婶子您好,我是红云大队服装厂的,咱们厂子里最近生产了一批衣服,听说你们钢铁厂待遇好,家家户户过年都要添身新衣服,因此特意过来给大家看看样品。若是感兴趣,大家可以向厂子里反映,这要过年了,厂子里发香皂肥皂的,还不如发衣服实在,香皂肥皂用一下就完了,衣服可是能穿好几年的。”

  最主要是衣服价格要贵不少,若是今年的福利发衣服,他们就赚了。

  不少婶子听出了宋书玉话里的意思,一个个跟着点头:“对,年年都发那些玩意儿,都发腻了,咱们找厂长说说去。”

  一旦有人带头,参与的人就多了。

  很快几十个妇女浩浩荡荡地杀向了厂长家。

  宋书玉面露微笑,继续站在原地,跟来询问的潜在顾客说明情况。

  半个小时后,一个妇女跑过来拉着宋书玉上了家属楼:“小姑娘,走,匡厂长要见你。”

  宋书玉明白,这事成了。

  她乐呵呵地跟围在摊子前的妇女们打了声招呼,然后去了匡厂长家。

  匡厂长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个头不高,皮肤黝黑,有些沉默。

  宋书玉进门,说话的人都是他老婆周群英。

  周群英在妇联工作,热情又能说会道,先是问了宋书玉的来历,家里的情况,跟查户口差不多。

  问清楚,知道她身份来历没问题后才笑着说:“小宋啊,你这提议我们很感兴趣,就是不知道这价格能不能少一点?”

  宋书玉笑着说:“要是厂子里要的量大,回头每件衣服我们再赠送一张手帕。周主任,你看我们的手帕,质量非常好,结实耐用又吸水。”

  宋书玉拿了一张新的手帕递给周群英。

  周群英满意地点头:“你这小同志真会说话,做事也干脆利落,有没有兴趣到咱们妇联工作啊?”

  她也这就是赶上了随口一句,真要落实肯定不现实,毕竟这种坐办公室的机会一大堆人抢。

  宋书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谢谢周主任,只是我才小学毕业,文化水平恐怕不够。”

  周群英表示遗憾:“小宋这么聪明能干的姑娘怎么就没多念几年的书呢。如果我们要衣服的话,什么时候能交货?”

  “如果要同样眼色、款式的,那得等一周左右,我们厂子里现做。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要求,那仓库里倒是有很多,不过我建议还是选同样款式的,到时候我们可以在衣服上印上钢铁厂的名字。”

  这就有点像厂服了,统一的款式和布料。

  周群英详细地跟宋书玉谈了半个多小时,最终将事情定了下来,还收到了一笔定金。

  钢铁厂要六百件衣服,其中男装五百件,女装一百件,因为钢铁厂主要是以男职工为主。

  谈完这事后,宋书玉出来又被婶子们围住了,大家七嘴八舌地问她怎么样。

  宋书玉笑眯眯地说:“成了,婶子们就等好消息就是。那天我们还会拉一批衣服过来,大人小孩的都有,有外面穿的外套,也有背心,全都不要票,大家要是有意向,那天可以多购买一两件自己喜欢的。”

  难得来一趟,当然要效益最大化了。

  钢铁厂的职工们发了衣服,他们的家属还没发呢。

  大家听说这事果然都很高兴,还有人询问宋书玉这次带的两件衣服卖不卖。

  宋书玉当然说卖,不卖带回去干什么?

  两件衣服卖了之后,她趁机询问婶子们有没有票,可以买一些票。

  最后宋书玉花了四十多块钱买了一堆的票据,其中就包括了十九张工业券。

  果然,还是这些厂子里的职工富裕,只要他们人够多,什么样的票据都能凑齐。

  宋书玉拿着票和新的订单美滋滋地骑着车回去,到公社的时候正好碰上鲁斌。

  宋书玉连忙叫住了他:“鲁斌。”

  鲁斌跑过来,乐呵呵地说:“书玉姐,你这又去县里了?”

  “有点事,对了,鲁斌上次买缝纫机的工业券是阿铮从你这拿的吧,这券不好弄,你们家一年也没多少,我不能白拿你的。正好这次去县里换了一些,我给你,一共是八张对吧?”宋书玉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券。

  鲁斌有些尴尬,连忙摆手:“那个,书玉姐,不用了,不用了……”

  “这怎么行,你们家的工业券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拿着。”宋书玉数了八张工业券塞给鲁斌。

  鲁斌说什么都不肯收:“不行,不行,书玉姐,我真不能要。”

  宋书玉不解地看着他:“为什么?你就算现在不用,也可以送人啊。”

  鲁斌见她坚持要给,只能吞吞吐吐地说了实情:“书玉姐,我真不能要,因为那些券我不是白送给阿铮的。阿铮见我对他脖子上戴的那枚弹壳很感兴趣,就用那个跟我换的券。”

  “弹壳,他戴脖子上的那个?”宋书玉皱眉,难怪很久没见谢铮戴那个了,问他,他还说上次回去落家里了。

  鲁斌察觉到宋书玉脸色不大对,意识到这里面可能有其他情况连忙说:“这个弹壳对阿铮是不是有特殊的意义?你等等,我回家拿,你替我还给他。”

  宋书玉叫住了他:“不用,既然他送给你了,哪有要回来的道理。不过这颗弹壳确实有特别的意义,它是阿铮十岁时他爷爷送他的生日礼物。这枚弹壳是阿铮爷爷第一次杀死敌人时留下的,他特意捡了起来,戴在脖子上做纪念,后来一枚子弹打到弹壳上时偏了一点,阴差阳错救了老爷子一命。”

  “原来如此,那我更不能要了,书玉你等等,我上楼给你拿。”鲁斌蹬蹬蹬地跑回了家。

  两分钟后,他满头大汗地跑了下来,递给宋书玉一个小盒子:“你帮我还给阿铮吧,我当时就是看弹壳挺酷的,不知道这枚弹壳对他有这么多的意义,他说换,我就高兴地拿了,实在不好意思。”

  宋书玉没接,轻轻摇头说:“他既然送给了你,那就是你的了。这是一枚见证过历史奇迹的弹壳,你留着吧。今天的事,你不要对阿铮说。”

  作者有话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6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