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_分节阅读_第101节
小说作者:走月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08 KB   上传时间:2023-12-04 19:16:39

第63章

  ◎花生糕和馒头。◎

  陈家明一愣, “这些你都做不出来?”

  他不大相信,月饼那么复杂冷门,宋满冬都能做出来, 没道理他记下来的这些一个也不行。

  陈家明又想起,昨晚回来时住在钱家,已经听说了宋满冬去河西大队做席面的事, 连钱大娘提起赞不绝口, 说等钱大宝结婚时, 也请宋满冬来帮忙。

  想到宋满冬又有了别的收入, 不免怀疑起她不想同他合作了。

  宋满冬还不知一句话的功夫他已经想到了两个人分道扬镳,拿着本子仔细解释起来, “不是我不会做, 是咱们卖这些不合适。”

  不能说陈家明不够用心,他记下来的不止种类,还有价格口感。

  也分析了用料和利润, 比如他称赞不已的叫花鸡,要是能做肯定赚不少钱,可排的却是最末位,因为这鸡他们弄不来。

  可不合适, 宋满冬也不会违心称赞, 毕竟他们是要做生意赚钱的, 有些话得说在前头, 不能给陈家明错觉,让他走上偏路。

  宋满冬耐心问他,“花生糕你吃出来了什么?”

  “花生、核桃?”陈家明想了想, “这两样虽然有些麻烦, 但不是弄不来的东西。”

  宋满冬指出关键, “还有糖和油。”

  陈家明脑海中隐约闪过什么。

  宋满冬已经说开了,“河东大队的情况你应该清楚,这其中任何一样,都不是经常吃的上的,公社情况好一点儿,但也没奢侈到将花生糕做零嘴吃。”

  “花生糕的价格是三毛一块,抵得上半斤肉了。除非家里富足,不然两者之间还是会倾向于买肉的。”

  陈家明哑然,数秒后,挣扎道,“可我看着他们半天买了一箱……”

  宋满冬略一思索,“应该是中秋节的余温,待客会多备些东西。除此之外,省城的人大都是有工作的,工资也比公社高不少,平日里不缺肉吃,买花生糕这类点心也不意外。”

  陈家明并非没有脑子,冷静下来后,也明白了。

  他们的月饼赶上时候热卖了一波,叫他也跟着膨胀起来,总觉得不管是什么东西都能卖好。

  这会儿再看本子上的芝麻面包、杏仁桃酥……忍不住叹气。

  陈家明有些忧心,“那咱们接下来卖什么?”

  宋满冬先说,“能卖的东西还是有的,只是钱赚的不多。”

  陈家明又打起精神,“总不会比上工钱还少,而且现在地里也没什么活了。不管赚多少,好歹都是赚。”

  宋满冬也不卖关子,说明自己的想法,“青菜长的差不多了,我打算把泡菜和酸豆角换成酸菜。”

  “青菜长的快,这个是不愁不够的。”

  “但只这一样,还不够。”宋满冬说着,朝厨房看了眼,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便走到灶台边掀开蒸笼,把馒头拿了出来,分散在竹篦上晾着。

  又把剩下两笼蒸上,宋满冬才挑了个芝麻盐花卷掰开递给陈家明。

  陈家明摆摆手,“我吃过饭了。”

  宋满冬没收回手,而是叫他试,“你尝尝看这馒头怎么样?”

  “你打算卖花卷?”陈家明反应过来,拿着花卷放进嘴里,眼睛一亮。

  花卷热腾腾的,口感咸香软绵,也不知除了芝麻还放了什么,越嚼越香,有些上头。

  宋满冬看他神色就知道味道没问题,又依次拿了别的给他尝。

  一圈吃下来,最喜欢的是三角红糖馒头和芝麻盐花卷。

  好吃归好吃,陈家明还有些不放心,“可馒头会有人来买么?”

  “试试不就知道了?就算卖不出去,拿回来也能自己吃。更何况,我觉得还是有人会买的。”

  这非是她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认真琢磨过。

  东风公社在豫北,这里跟陕南差不多,主食大都是面——高粱面、玉米面、小麦面,还有些豆面。

  干饭是用高粱米,吃白米的不多。

  馒头和面条都是日常。

  天一冷,做馒头的次数便多了。

  可公社不比大队,做饭用的大都是煤炉,炒菜是没问题的,可蒸馒头急死人,煤球都要换好几个。

  要是上班,更没时间盯着炉子。

  到国营饭店买,既要等还要粮票。

  毕竟厨师们做多做少,工钱都是不变,常常过了饭点儿就关门不干。

  宋满冬把自己的打算一一讲给陈家明,“我这用的是白面掺玉米面,会便宜一些,但咱们买面也只能从黑市买,定价你得算好。”

  陈家明便问了她做多少面和料做出来的这些馒头,当即算了起来。

  又跟宋满冬商量好卖多少钱,才舒了口气,“赚的不多,但要是能维持住细水长流也行。明天我去卖下看看。”

  宋满冬点着头,“要是能做起来,咱们还可以每个月挑几天卖点儿贵的面食点心,比如红糖发糕、花生糕这些。”

  陈家明点着头,不免感叹,“你比我想的周到,我看你一个人就能做完这些事。”

  “我走不开。”宋满冬笑着摇头,“而且我是知青,出了门做什么都容易被别人注意到,去趟公社,还没回来,全大队都传遍了。”

  她去卖东西,那就是顶风作案。

  管理再松,也不可能容许有人光明正大的挑衅。

  陈家明调笑道,“谁叫你们知青各个都有本事?”

  “像我,可没什么人在意,中秋节离开两天,也没人发现。”

  知道他没在大队上的恐怕只有给他开介绍信的大队长了。

  “我倒是希望没人关注,还能清闲自在些。”宋满冬说着自己的想法。

  陈家明只当她是安慰自己,等着宋满冬把馒头装给他。

  宋满冬不着急装,热馒头挤压了容易变形,自家吃无妨,但她这是拿去卖的,还是得有卖相。

  闲来无事,便顺口问起来,“你去省城看过,有什么想法?”

  “本来是没什么想法的。”陈家明见还要等,便寻了个凳子坐下。

  “我看了一圈,只觉得省城又大又漂亮,新鲜东西多,人也有钱,可花钱的地方也不少,出了门到处都要钱。

  但想到他们能卖花生糕,咱们只能卖馒头,就觉得还是得想办法往省城去。”

  “那一箱花生糕少说也能赚五块钱。”陈家明说起来仍惋惜不已。

  宋满冬肯定道,“以后会去的。”

  她是绝不可能在东风公社待一辈子。

  陈家明也心怀希望,干劲儿满满。

  转天便是十一,鸡鸣声响,宋满冬便收拾好准备去公社了。

  太阳刚从天边漏了一丝光,路还不太能看清,宋满冬走的小心。

  出了河东大队不远,宋满冬正闷头走着,侧方忽的响起了车铃声。

  宋满冬循声看去,见陈家明正蹲在地边,不知等了多久。

  见她走近,陈家明才将自行车扶了起来,“昨天忘了问你怎么去公社,还好就这一条路,我过来等着就行了。”

  上回他就知道宋满冬要去给胡家做酒席的事,只是昨天事情接二连三的往脑袋里砸,让他给忘了。

  陈家明车子都骑来了,宋满冬也不推辞,“今天大队上的牛要歇息,不往公社去。”

  就这么一头牛,大队上宝贝的很,隔三差五就要歇一歇。

  陈家明等她坐上后座,脚下一踩,骑了出去,“那你什么时候做完?到时候我看能不能载你回来。”

  “说不好。”宋满冬想了想,“等我做完去黑市找你吧,要是你馒头卖完的早可以先回。”

  陈家明琢磨着,“你这次给胡家做了酒席,肯定还会再有人来请,你是不是也得弄一辆自行车,方便来回?”

  “从先到年关,可是结婚的旺季,多做几次酒席,也能赚不少。”

  他原先还怕宋满冬自己一个人能赚钱,就不顾他了,这会儿却又替宋满冬考虑起来。

  宋满冬想的清楚,“我不能接太多,有熟人或者挑人我才能去。不至于为了赚这点儿钱,得罪本地做酒席的师傅。”

  在大队上,她能挣工分,陈家明这边,还能卖东西赚钱,不是只做酒席这一条出路。

  那些做酒席的师傅却不然,他们就是靠这手艺给家里添口饭的。

  不到情非得已,她不想主动得罪人。

  陈家明是觉得没什么差。

  这钱谁赚不都是赚?

  不过他没跟宋满冬争执这点儿小事儿。

  在离公社不远处,就把宋满冬放下了,自己去卖馒头。

  陈家明找到位置,将背篓放下,便有摊贩好奇起来,“陈家明,你今天还卖月饼啊?”

  陈家撩开背篓上的棉布,给他们看了眼,“今天卖馒头花卷。”

  问话的摊贩嘀咕一声,“这谁家还不会做啊?”

  陈家明心里也没底,但面色不变,只说,“我这馒头可不一样。”

  等来了人,才细讲,“你们看这馒头皮就知道了,自己家可做不出这模样、这味道。我这馒头可是费了好大功夫做出来的,只挑了漂亮的拿来卖。”

  “馒头和糖三角、花卷、豆沙包都是一样大,馒头一个三分五,其余的一个五分,不要票。

  还可以带一瓶酸豆角搭着吃。要是上班没时间做,直接就能当一餐饭。

  要是不忙,可以把这糖三角、花卷热一下,那味道就更好了。”

  “自己蒸馒头热的满头大汗,耗费时间,还保不齐出锅什么样。

  我这儿种类多,一样来一个,不用折腾,都能给吃上。”

  这倒是说进人心坎里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7页  当前第1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1/2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