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同人)琏二爷的科举之路_分节阅读_第101节
小说作者:风纪樱落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614 KB   上传时间:2017-10-30 13:39:25

  “就这么办了,你要是不放心,也跟着去庄子。”说完,贾政就离开了。

  “我的命好苦啊……”王夫人趴在炕上,一边捶着炕,一边哭嚎。

  荣国府发生的事情并没有传到外面,此时整个京城因为贾琏考中会元,变得热闹了起来。

  贾琏考中会元,这对京城学子们来说是一件大喜事。他们京城学子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赢了江南学子。

  江南学子们想到之前的传言,觉得贾琏这个会元是礼部的人故意给的,认为苏鸣远才是真正的会元。

  江南学子们对贾琏的这个会元非常质疑,纷纷跑去查看贾琏和苏鸣远的考卷,发现两人的确如之前的传言一样考的不相上下。

  既然两人考的不相上下,凭什么贾琏考中会元,而苏鸣远是第二名,这分明是礼部的人想要让京城的学子考中会元,他们觉得这对苏鸣远太不公平。

  江南学子们纷纷为苏鸣远抱不平,那些没考中的人心里本来就有怨气,没有地方撒,刚好通过苏鸣远一事撒泼出来。他们煽动所有的江南学子,和那些北方的学子们,要礼部给他们一个公道。

  这件事情越闹越大,礼部的人听到消息,觉得不能再坐视不管,不然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礼部尚书只好把这件事上告给隆武帝,隆武帝闻言后就把这件事情交给四皇子处理。

  四皇子把这些学子们聚集在一起,向他们分析道贾琏为什么考中会元,而苏鸣远却没有。

  苏鸣远的确和贾琏的考的差不多,但是在算术这一块,他有点不如贾琏。

  贾琏的算术题答得非常简单,而苏鸣远却答得非常复杂,虽然两人的答案都是对的,但是明显贾琏更胜一筹。

  学子们听到四皇子这么一说,纷纷跑去研究贾琏和苏鸣远答得算术题,发现贾琏的回答真的很简单易懂,而苏鸣远回答的的确有些复杂了,有些人还看不懂他的回答。

  江南学子们觉得不管答题的过程怎么样,只要答对了就行了。苏鸣远又没有答错,凭什么就不能中会元。

  这就有些胡搅蛮缠了,四皇子直接把带头闹事的几个人给办了。江南学子们一看到这样,心里就更加不满。

  苏鸣远本来不想管这件事情的,但是眼见着江南的学子们要跟朝廷杠上了,他不能再不管不问了。只能亲自站出来说道,的确自己在算术这块比不上贾琏,他对贾琏这个会元心服口服,希望其他人不要再为他鸣不平了。

  江南学子们听到苏鸣远这话,心里很是气愤,他们是为他打抱不平,结果他却嫌弃他们多管闲事,真是太气人了。

  隆武帝听完四皇子的汇报,勾起嘴角冷笑道:“是不是朕这些年太宠爱江南的学子们了?”

  御书房的奴才们见隆武帝动气了,吓得连忙跪下来。

  四皇子也觉得江南学子们太过嚣张了,不过他们的确有资本嚣张。

  “父皇息怒。”

  隆武帝沉着脸,食指轻轻敲打着桌面。

  敲打的桌面的声音在安静的御书房变得非常大声,跪在地上的奴才们一颗心惴惴不安,赶紧放轻呼吸。

  “你先下去。”

  “是。”

  四皇子走出御书房,微微皱眉,他觉得父皇不会放过闹事的江南学子们,他应该替那些学子求情的。

  隆武帝翻了下考中会试的名单,一大半都是江南的学子们,而北方的学子们却很少。

  “李进忠。”

  “奴才在。”

  “拟旨……”

  “是。”

  等江南府的知州收到这道圣旨的时候,吓得当场就瘫软在地上,这当然是后话。

  贾琏考中会元一事,就这么平息了下来。

  前几天,还有来荣国府门口闹事,说贾琏不配考中会元。还朝荣国府的大门砸石头、扔鸡蛋,嘴里还骂着贾琏。

  这件事情把贾琏气得不轻,想出去找那些人理论,却被贾赦拦着。

  他那个时候出去,只会中了那些人的道。

  “总算还了少爷一个清白,那些学子们太过分了。”赵嬷嬷想到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又是害怕又是愤怒。

  贾琏一脸冷笑:“那些闹事的人全都是没有考中的学生,他们是想把这件事闹大,然后让这场会试作废,这样他们就可以再考一次。”他就知道之前的传言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是谁在背后操作。

  “没想到这些学生这么阴险卑鄙。”赵嬷嬷一直以为所有的读书人就跟她家少爷一样,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没想到却这么阴险。

  贾琏轻蔑地冷哼道:“自己没本事考中,却想着把事情闹大,还真是愚蠢。”

  “不管怎么样,这下再也没有人质疑少爷了。”

  贾琏没想到这次自己考中会元,会惹来这么多麻烦。

  “少爷,刚刚有个人送来一封信,说是给您的。”

  “信?还是给我的?”贾琏一脸困惑,谁会写信给他?

  “是的。”兴儿把信交给了贾琏。

  贾琏带着疑惑,把信拆开了,打开一看是四皇子写的信,顿时嫌弃地皱起眉头。

  四皇子也为贾琏委屈,他本想把贾琏叫到府里来,好好地安慰他一下,但是想到贾琏才考中会元,自己把他请到王府里不太好。就写了一封信,派酒楼的人给贾琏送去了。

  看完四皇子的信,总结下就是这件事情委屈了他,叫他不要放在心上,这件事情以后不会再有人提起。

  贾琏看完信,不想给四皇子回信。但是人家一个王爷给你写信,你哪能不回信。再说送信的人还在等着。

  这晋王爷怎么这么多事情?

  贾琏想了想,提起笔开始回信,就写了几句话,感谢晋王爷的关心,他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为了表示感激,贾琏不得不亲自把回信交到送信人的手里。

  送信的人拿到了回信就离开了。

  贾琏头疼了,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必须想办法尽快和四皇子划清界限,不然以后会更麻烦。

  “少爷,老奴听说大少爷和大少奶奶,还有二太太去郊外的温泉庄子住一段时间。”

  “去郊外庄子?”贾琏一脸讶异,“怎么会突然想去郊外?”

  “听说是老太太安排的,让大少爷去郊外庄子散散心。”

  “他的身体能去郊外?”前几天不是病的下不了床么,怎么现在又能去郊外庄子。

  “大少爷前两天的身体好了点。”

  贾琏一想,觉得贾珠应该知道之前江南学子们闹事一事,见他这个会有被人骂,被人质疑,心情就变好了,身体自然也就好转了。

  “去郊外庄子也好。”

  “府里总算能安宁一段时间了。”二太太和大少爷走了,就没有人在搞事情了。

  “恩。”

  王夫人反对贾珠去庄子散心,但是贾母和贾政非要贾珠去,王夫人反抗没有效果,只能跟着贾珠一起去。

  在去的路上,王夫人一直在贾珠面前哭哭啼啼,埋怨贾母和贾政狠心,把他赶到庄子来受苦。

  李纨觉得贾母和贾政这么安排很对,去郊外庄子散心对夫君的心情和身体都有好处,并不像王夫人说的那么不堪。

  见贾珠本来心情很好地想去郊外的庄子,现在听到婆婆这么一说,一张脸就沉了下来,就知道他把王夫人的话当真了。

  李纨不想贾珠再想这些事情,就打断了王夫人的挑拨离间,说贾母和贾政这么安排也是为了让贾珠散散心,并不是赶贾珠走。等贾珠的心情变好了,就能回府。

  王夫人见李纨竟敢反驳她的话,心里很是不高兴,立马冷下脸对李纨一顿训斥。

  李纨被训得心里很是委屈,明明老太太和公公是一片好意,是为夫君着想,可是婆婆却说老太太和公公嫌弃夫君,这不是让夫君心里越来越不好受么。

  等到了庄子,王夫人各种嫌弃,说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这哪里是来散心,分明是来受罪的。

  贾珠本来不觉得有什么,听王夫人这么一说,也对庄子各种嫌弃起来,把王夫人之前说的话当真了,心情变得更加抑郁了。

  

第六十六回

  会试结束以后, 贾琏回到了紫山书院, 继续回去跟着山长上课。别以为他考中了会元, 就代表他在殿试中就能考中状元。虽然说会试的成绩差不多就是殿试的成绩, 但是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并不一定就是会元的前三名。

  贾琏要想考中状元,就必须再下一番功夫。

  殿试虽然是最高一级的考试, 但是考试的内容却非常“单一”, 因为殿试只考一门, 那就是策问。

  虽然殿试只考策问, 但是难度却不小,毕竟殿试的题目是由皇帝亲自出的。

  山长这段时间模拟殿试的情况来指导贾琏,考题自然是往年的殿试的题目。

  “你如今考中五元, 再努力下或许能考中状元,考中六元。”山长勉励道,“这段时间你可不能有一丝的放松和懈怠,要拿出比平时更努力的心态来。你考中了会元,并不能代表你在殿试中就能考中状元。”山长怕贾琏考中会元后, 就骄傲自满了, 觉得殿试随便考考就能考中状元。

  “先生放心, 学生一定会更加努力。”贾琏心里可没有因为考中会元,就觉得自己一定能考中状元。现在离状元只剩一步,他可不想在最后一步的马失前蹄, 让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成就化为虚有。

  山长看了看贾琏,在他的眼里看到坚定和斗志,这才放心。

  “好, 这次我们换个题目。”

  “换个题目?”贾琏眼里闪过一抹疑惑,这段时间考的题目都是以前殿试的考题,这让贾琏对殿试的题目有了些了解。

  “以往的殿试考题,你已经差不多做完了。”山长捋了捋胡子,笑着说道,“这个题目是老夫根据以往殿试的考题编造出来的。”

  贾琏这下听懂了,先生的意思就是他根据以往的殿试考题猜题,这就跟上辈子的高考一样,很多老师猜测高考题目,有的老师甚至猜中了考题。他记得上辈子考高中的时候,他们的语文老师就非常牛逼地猜中了高考作文的题目。希望先生的猜题,也能猜中。

  “先生,请说考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山长说的题目很简单

  听到这个题目,贾琏错愕地瞪大双眼,在心里咂舌,卧槽,先生不出手,一出手就放大招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出自唐太宗。

  唐太宗的原话是: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没。

  贾琏在心里琢磨着,先生出个题目是要考什么?别看这句话简单,但是涵盖的范围却十分大,而且角度还有两个。一个是君王的角度,一个是老百姓的角度。他要以哪个角度答题?

  山长出完考题后,就老神在在地开始品起茶来。

  贾琏微微皱着眉头,一脸沉思,迟迟没有下笔。

  山长见贾琏一脸纠结为难地迟迟没有动笔,也没有催促他,继续悠哉地品尝。

  贾琏纠结了一会,终于提起笔开始答题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0页  当前第1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1/2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同人)琏二爷的科举之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