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_分节阅读_第62节
小说作者:庭外红梅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496 KB   上传时间:2018-02-20 13:34:14

  他单以为这些人是萧炎的后人,便拿现代人的思想去忖度他们,以为他们会遵循现代人的行事规则,但事实上他们却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不过是接受了一定的现在思想罢了,根子上去还是古代人的那一套。

  是他太想当然了。

  不过还好,他见机得快,没在他面前作死,否则就真的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了。

  “刚刚可把我吓一大跳,还好没事!”一出大明宫,徒晖立刻就松了口气,王玥见他如此,知道这是他在为自己担心,即使是夹在自己和他爷爷中间,徒晖也没有立刻舍弃自己。

  王玥不觉得心中一暖,笑道:“该担心的难道不是我吗?你做什么这副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怎么样你了呢?”

  “你啊你,我早该想到的,你这人最狡猾不过,面子上是一副忠厚模样,内里却是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小狐狸,我根本就不该担心你的。你说你,我平白的为你担了多少心,你可不该赔我吗?”

  “你也好意思提,是你自己太笨了,怨我吗?”

  “好啊你,当真是狼心狗肺,白叫我担心一场。”

  两人说着便如同在学院里一般吵闹起来,这副样子引得不少人注目,毕竟这些宫人们还从未见到一直如同小大人一般的太子殿下像个真正的少年人一般。

  离开大明宫之后,徒晖便将王玥送回他们休息的宫殿,另外两个人还未醒,自然也就无从发现王玥中间离开的事情。

  待过了晌午,三人等到皇帝又有空闲的时候这才在小太监的引领下辞了皇帝,离开了皇宫。

  临走前,皇帝自然又是对他们勉励一番,又赏赐了不少东西,这些东西按照他们乡试的名次有所递减,而太上皇上的东西夹在其中并不引人注意。

  所以直到离开,与王玥同行的两人从头到尾都没发现半点不对劲。

  而在王玥离开之后,他曾被太上皇单独召见的事情也未曾传开,只不过这件事情虽然并未在外面被大肆传扬,但终究该知道了却都是已经知道了。

  不说在学院中几日下来,过来与他折腰相交出生名门的官宦子弟有多少,便是贾家,元妃病好之后说是贾家众人因她之故寝食难安,特意赏下东西慰勉一二,而这个名单当中恰有他这个而非贾姓的人。

第112章 贾家反应

  宫中的赏赐其实并不算丰厚,尤其是在贾家这样的大家族面前,那点子东西更算不得什么,难得却是一个荣耀。

  来自宫中的赏赐已经下过多次,除了一众长辈之外,底下小的除了宝玉和众姐妹以及贾琏夫妇、李纨母子外,贾家其他子弟再也没有人能够有此殊荣。

  同族子弟没有获得赏赐,一个外姓人却登上了贵妃赏赐的名单,这由不得贾家人不会因此而惊奇,心生诸多猜测。

  这份赏赐名单肯定不是说拟就拟的,必定是经由娘娘三思熟虑之后方才定下的,只是娘娘想要干什么呢?

  想要拉拢王玥吗?

  若是因为此,倒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王玥姓王,跟娘娘的舅家是有些关系的,而且他年纪轻轻,前途无量,是个很有潜力的年轻人,娘娘有心思拉拢他,并不足为奇。

  但奇怪的是娘娘对他的赏赐尤其丰厚,甚至超过了宝玉,便是因为他前途好,想拉拢他,只把他当做同族子弟也就够了,赏赐的东西跟宝玉最多平齐,可偏偏却厚了三分。

  底下的小辈们或许也只是议论两句,并不在意,但贾家的长辈们看到赏赐的单子时都不免上心了三分。

  前来宣旨的小太监姓张,是个极为机灵通透的,像出宫宣旨这种事情乃是上等的肥差,不但能在外头享受一众人等的吹捧,还能拿到丰厚的红包,能够担任这种差事的太监们无一不是身后有大后台而且本身又是极为灵巧会来事的,像他们这种人基本上在宫内见惯了风风雨雨。

  贤德妃贾元春固然品阶比较高,家世也算出众,却算不得多受皇帝恩宠,像这种妃子,若是幸运,安安稳稳的等到陛下百年之后混个太妃当当,老死宫中也算是一个好结局了。

  若再走了大运,能有个孩子傍身,那就只管守着孩子,老老实实的做个富贵闲人吧。

  可要是不幸,家族出了什么事,或者本身惹了皇帝厌弃,要么死于冷宫之中,要么无声无息的魂消玉陨,最多也不过是惹来旁人一声叹息而已!

  所以对于这种妃子,这些太监的面上是恭恭敬敬的,若是遇上了也能说几句好话,捧上几句,但内心里却是不怎么能看得上的。

  更何况这位贵妃娘娘的大靠山,王家的那位大人已经离京快有七八年了,虽然还担着高位,但终究已经与陛下相隔太久,不复之前那般信宠。

  再有一则,王大人离京久了,这在京都的人脉也渐渐疏散,没有先前热络了。

  贵妃娘娘不得宠,连个在陛下面前替她说话的人都没有,因此这些小太监们对她也不过是表面恭敬,行事上实在不怎么恭敬,更甚者,借着出宫的机会上贾家打秋风的也不是少数。

  但现在有了那位王玥,贵妃娘娘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倒不是说那位王玥有多非同凡响,不过一个有前途的书生而已,他们在宫中见过的多了,再有前途还能立即就成为宰相不成,可是这位王玥身后有太子殿下呀!

  大齐朝自太祖天正帝登基称皇之后,便一直是嫡长子继位,而且历代的嫡长子都由皇帝亲自教养,便如太上皇当年是跟在太祖面前长大的,圣人则是由太祖跟老圣人的一块儿教养的,而太子殿下也是有老圣人跟圣人一块教养的。

  有两位皇帝一起教导长大,而太子殿下的天资又十分出众,从小到大,他的表现都一直被宫中诸人跟朝臣们赞扬认同,更兼他是先皇后的长子,而先皇后故去之后,陛下便一直未曾立后,论身份,论教养,论学识,底下的哪一个皇子也比不过他。

  不仅如此,太子殿下还与底下的二皇子三皇子等人相差了七八岁,只这个年纪相差,便足以让底下的那些皇子们三振出局了。

  可以说,除非太子殿下昏了头,谋反造逆,否则他这个太子之位是稳稳当当的。

  若是有人敢动摇太子之位,不但皇帝不同意,就连底下的大臣们也是不会答应的。

  太子之位既然已经稳稳当当,留在太子身边自然不会有投资失败的担忧。

  更遑论陛下身边的位置早早被那些老人们把持,无论如何也是轮不到他们这些小太监们心生觊觎的,既然陛下那里已经没有了位置,小太监又不甘心一辈子蹲在一个位置上,那他们的目光自然是放在了既没有安全隐患又相对来说好爬的太子身上。

  只可惜太子殿下自从八岁起便已经出宫求学,除非国子监放假,又或者是逢年过节,轻易不会回宫。

  而当太子殿下回宫的时候,又多数在太上皇、太后身边陪伴,轮不到他们这些小太监凑上前。

  这些小太监眼巴巴的看着太子,可却苦于没有好机会接近,而现在这不就有了个好机会吗?

  这王玥和太子殿下在学院里是同窗,长年累月形影不离,更是打小到大的交情,而且小时候的交情总是最为珍贵。

  只要这王玥能够一直保持着与太子殿下的情谊,他们已经预想到了一个在朝堂上占据重要位置、在未来将会闻名天下的天子近臣在他们眼前冉冉升起了。

  这样一位基本上只要自己不作死将来绝对有个好前途的未来朝廷重臣,他们当然是想好好交往拉拢的,若是能与他相交,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共同服侍天子,这世上有谁能够耐何得了他们呢?

  只是这王玥有前途是有前途,但却是在宫外,而他们太监无旨是不得出宫的,这就让他们无法结识王玥。

  不过没关系,他们结交不到王玥,却能够接触到贵妃娘娘。

  先在贵妃娘娘面前卖个好,日后这贵妃娘娘肯定是要跟他的母家联系的,贵妃娘娘出不得宫,只能派他们这些小太监出来,到时候贵妃娘娘是会选择一个素不相识不值得信任的小太监,还是选择一个在她面前卖过好向着他的小太监,不过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更何况,他出宫的时候干爹给了他一个消息,说是太上皇也极为欣赏着王玥,给了他一个可以自由进宫的牌子。

  这种牌子可是一向只有最为得宠的宗室人家才有可能从太上皇、皇上还有太后手中拿到的。

  太上皇将这个牌子赏赐给王玥岂不是拿他当自家的子侄,如此一来不用背后的后台交代,这小太监就已经打定主意务必要对贾家露出一个和善的态度。

  自从贤德妃封位之后,贾家跟宫中的太监打过不少交道,可是以往这些太监们一来贾家哪个不是头昂的高高的,说不两三句话就扯到钱上面,而且一要就是一大笔,稍微一犹豫,他们立刻就脸拉下来。

  若不是担心宫里的娘娘,以贾家的地位又怎么会受这些小太监们的威迫,只可惜贾家子弟无能,不能够继承先祖的荣耀,到了如今,宫里的一个小太监就能给他们脸色看。

  偏偏却还要用他们,所以哪怕贾家人心里再怎么看不上这些太监阉人,每回待他们一走便要痛骂一顿,见了面,却还是要笑脸相迎。

  不过贾家人也知道,宫里的太监们敢摆出这幅模样来只能说明娘娘在宫里的日子并不好过,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风光,可是全家人的荣耀都维系在娘娘一人身上,为了贾家的未来,他们也只能够忍气吞声而已!

  只是他们却从未想到这些吃人不吐骨头,最会逢迎的太监竟然也有对他们笑脸相迎的时候,难不成是宫里的娘娘有了起色?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贾珍,一想到有这个可能,贾珍立刻就压下了关于王玥为何会出现在上次单子上的疑惑,笑着与这太监寒暄了几句,便迫不及待的试探着问道:“敢问张公公,娘娘在宫里可好?”

  这话自然是由贾珍来问的,贾政读书读迂腐了,他是万万想不到这一点的,贾赦虽然也关心宫里的娘娘,不过到底娘娘是从二房出来的,与大房还隔着一层,他不过是随大流问问而已,而且他本身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女人和酒上面,让他去想这些只怕要等下辈子了。

  贾琏心思最为灵滑,他或许能想到这方面,但是他辈分低,长辈都在场,没他说话的份。

  而当贾珍问完这话,贾政和贾赦两人不过当他例行一问,贾琏的眼睛却是一亮,往他这边看了一眼,然后便盯着张公公,想等他的答案。

  别看这位张公公今年不过才二十多岁,却已经在宫里摸爬滚打了十多年,最是会察言观色,虽然贾珍已经尽力想将自己的目的隐藏,但他还是很敏锐的发现了贾珍想知道的东西,他抬眼上下打量了一下贾珍,然后才垂下眼皮,漫不经心喝了杯茶,这才答道:“娘娘么,自然一切都好,宫里可是天下最富贵的地方,那儿什么都有,娘娘不缺吃不缺穿,想吃什么山珍海味,想穿什么绫罗绸缎,应有尽有,又有这么多人伺候,能有什么不好的?”

  “是是是,宫里自然一切都好,只是娘娘到底是年少离家,家中虽然知道娘娘在宫里什么都不缺,什么也都好,但还是免不了挂心。咱们这些外臣也不敢随便打听,就想知道娘娘的近况,公公捡着什么说点也好。”

  贾珍陪笑着说完这些话,给贾琏递了个眼色,贾琏立刻上前从袖子中掏出一个荷包来,塞到了张公公手中。

  张公公先是嗤笑了一声贾家人装模作样,若真是心疼姑娘,又怎么会把姑娘送进宫,还是做的女官,女官也就说着好听罢了,干的还不是伺候人的活?

  不过心里再怎么看不上贾家人,面上他却是喜笑颜开,做了一副贪婪的模样来,迫不及待的接过东西,随手一掂,便立刻猜着了里面是什么东西,他知道以贾家的富贵拿出手的必然是上等货色,心下暗道贾家上道,因此便对贾家人加了三分笑来,道:“娘娘那里还是老样子,太医说虽病已经好了,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仍请娘娘静养着,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还有圣人那里都有赏赐,娘娘去谢了一回恩,之后便一直在宫里,也没出来,听着还好。只是咱家毕竟不是娘娘宫中人,具体到底是什么情形却不太清楚。”

  这张公公说的也不多,不过贾家人听说娘娘已经病好了,心中只欢喜万分,别的自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张公公看着他们喜笑颜开,等了一会儿才道:“不过宫里最近有个新闻,倒是与娘娘有关。”

  “新闻?不知是何新闻?还请张公公替我们解疑答惑。”

  咋听说有新闻与娘娘相关,众人先是一惊,继而想到既然这位张公公脸上还挂着笑,便觉得应该不是坏消息,心中这才稍稍放松,不过仍然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消息。

  “听闻府上有个亲戚,名字叫王玥的,是今年乡试的解元,前些时候陛下召见,唤他入宫说话,不知这是不是真的?”

  不知这王玥怎么和娘娘扯上关系了,贾珍又想到那个单子上突兀出现王玥的名字,心中一转,想着莫不是陛下听说王玥跟娘娘有亲戚,召见他们是把娘娘也叫上了?

  若果真如此,这对娘娘来说倒是个在陛下面前露脸的好机会,这也说得通为何他们从未在娘娘面前提过王玥的名字,娘娘却为何突然把这王玥放在了赏赐单子上。

  “是有这个事儿,玥哥儿是娘娘舅舅家的同族侄子,他从小就极为聪慧,八岁的时候便已经去考了秀才,还是他们那一年的小三元,直接被翟选入国子监呢!”

  “哦?果真如此?看来这王玥果然非凡!”张公公立刻就忍不住赞了一声,其实他们这些太监最被文人轻贱,而他们也都表现的看不上那些清高迂腐的文人,但实际上这些太监最羡慕的便是那些会读书的文人了。

  尤其是这张公公,他是因为识字所以才得以担了这个肥差,不过正因为他识字,所以他才最知道读书的痛苦。

  这位张公公天生是个机灵鬼,浦一入宫,别的小太监们都还在四处迷茫,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在宫中生存下去,而他却已经发挥自己的机灵巧劲儿给自己找了一个同乡的太监做干爹,之后,又靠着自己的机敏和伶俐口齿一路升迁,得到了这个又清闲又体面,来财又快的差事。

  不过他这人聪明是聪明,可这个聪明劲儿却没在读书上,当初他干爹给了他一个机会,只要会识字,就把这个差事给他。

  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就把他给欢喜得跟什么似的,本以为认识几个字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谁知道他头悬梁锥刺股,硬生生的把自己累瘦了十几斤,这才把那百家姓千字文硬塞到自己脑袋里,勉强过了这一关,把差事拿到手。

  打那之后,这位张公公便对读书第一次弃之如鄙,不过在他心里却十分佩服那些出口成章的读书人。

  而现在又听说他看好的人竟然是个神童,打小就聪慧,张公公在心中暗暗咋舌,觉得难怪太子殿下与他关系这么好,太上皇也对他十分欣赏,直接将他当做自家子侄一样对待。

  因为这个张公公不免又把这王玥的重要程度又往上提了一提,他已经暗下决定,等回宫就跟干爹把这事说一说,记得小顺子就在宫门那里当差,他回去就给小顺子递信,下次得拿王玥进宫,务必要让小顺子负责接引他。

  张公公心中思绪一转,随即便按下了心中所思所想,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便把那王玥是太子同窗室友以及他深得太上皇欣赏的事稍稍透露了一二,这才接过贾家奉上的红包,笑眯眯的离开了。

  等贾琏送走那位王公公,剩下的三个贾家男人却同时沉默了,贾珍和贾赦是在心中暗暗盘算要怎么跟王玥打好关系。

  原先王玥来的时候他们二人也升起过拉拢他的想法,却自恃身份和辈分,并不怎么接触他,只教底下的晚辈们与他拉好关系,最多也就是送了个见面礼而已,至今连面都没见过。

  而现在王玥发展的势头却叫他们心惊,这两个人都是被当作正统的家族继承人来培养的,虽然自幼被家中长辈娇养太过,以至于走歪路,成了个沉迷酒色的纨绔子弟,但该有的政治素养他们还是有的。

  现在太子的位置是稳稳当当的,而王玥却跟太子做了六年的同窗和室友,比起一般的伴读来还有感情深厚。

  而王玥本人又不是个扶不起的,相反,他才华出众,为人处事有十分老道,恰又与太子殿下同龄,若是稍加培养,日后必然会成为太子殿下的左膀右臂!

  待到陛下百年之后,他必然是一方重臣。

  别看现在贾家跟他一个传承百年的簪缨世族,一个是出身寒门的普通读书人,但再过二十年,一个是手握权柄的重臣,一个却是已经走向没落的三流世家。

  不过二十年,天旋地覆,为的也不过是一个人才而已。

  这两个人身为荣宁二府,名正言顺的主人,自然要为家族的未来考虑。

  好在现在还不迟,这王玥还未曾发迹,现在他不过还是雏鹰罢了,原先家里关系就跟他不错,现在只需要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就好了。

  至于贾政,却是面皮发烫,浑身臊得慌,当初乡试的卷子一出来,他还专门派人去寻了过来,与门下的几位先生一起探讨,准备鉴赏一二。

  谁知一看内容,他却是勃然大怒,差点没气过去,当时便与几位先生一道将王玥骂了个狗血淋头。

  依他所想,这王玥就是个狼心狗肺、忘恩负义的混账人,没把王玥叫过来当面训一顿已经是他的涵养好了,而像大舅子王子腾那般还送贺礼过去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实在是有辱圣人教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