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_分节阅读_第81节
小说作者:庭外红梅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496 KB   上传时间:2018-02-20 13:34:14

  徒晖却道:“再怎么对我、对父皇有怨言,只管冲着我来就是,他却不该联合外人,做下那种事!”

  听了这话,永宁帝眼里的愧疚一扫而空,他的确对这个儿子很愧疚,但是这点愧疚相比于江山和百姓来说便无足轻重了。

  或许他不是个好父亲,却可以无愧于心的说他是个好皇帝,所以有些人他不得不放弃。

  父子二人正说话间四皇子徒暲已经过来行礼,面对弟弟的问安,徒晖笑的十分和善,模样是个十足十的好哥哥,半点不见方才闪过的一缕不快。

  相比起徒晖和善的态度,永宁帝就要严肃许多,虽然徒晖后面的几个孩子同样是他的儿子,但跟费劲心力精心养出来的长子不一样,他对这几个儿子投入的关注很少。

  毕竟他是皇帝,事务繁多,长子已经耗尽他的心力,自然没办法给予其他儿子太多。

  更何况他也担心给他们太多关爱会让这些孩子生出心思来,与其给他们多想的借口,倒不如从一开始就掐断他们的妄想。

  所以在对待长子和其他儿子时永宁帝表现的区别很大,对长子他可以言笑晏晏,像个慈父,待其他儿子他却很少有笑容,因为这个,这几个孩子在永宁帝这个父亲面前颇有些战战兢兢。

  “听你大哥说你近来很用功?”

  “儿子一向爱骑射,难得有机会去春猎,自然是要多花心力,免得在朝臣面前丢了脸,失了皇家的脸面。”

  徒暲比起其他兄弟来表现的稍微大方不少,在永宁帝面前笑的颇为从容,并不因为父皇难得的问话而惊喜若狂。

  永宁帝点点头,好似儿子的表现很满意,他道:“你有这个心就好,不过也需要注意身体,不可练的太过,太子,你作为哥哥,多看着些弟弟,别叫他伤了身子。”

  徒晖听话的点头,道:“父皇放心,儿子必定会看着五弟,不叫他多练的。”

  说完他又道:“儿子的骑射近来练的可不错,不知父皇可愿意下场指点一二,也好叫儿子看看自己有什么不足。”

  说是请人指点,但他话里却有挑衅,永宁帝却不生气,反而笑的极为开心:“那朕就看看你练的如何呢,要是败了可别哭鼻子!”

  “儿子都这么大了,怎么会同小孩子一般哭鼻子,倒是父皇您可别因为败了就想耍赖不认账!”

  “哈哈哈,好,那就叫朕领教领教太子的骑射究竟如何了!”

  父子二人说着便去接过侍候的人牵过来的缰绳,跃身而上,打马而去。

  只是两人再没理过跟在他身后的徒暲,显然已经忘了他,其他人对此见怪不怪了,有宫女忙上前引着徒暲去一旁休息,不过宫女脸上的同情怜悯却是怎么也遮不住。

  徒暲冷眼看着宫女将他引到一边便自顾自的离开了,他脸上仍挂着笑,眼睑却低垂了下来,掩住了眼底的冷意。没关系,很快他们便不敢再忽视自己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我妈准备灌香肠,所以催着我爸赶紧杀猪,不知道你们吃过杀猪菜没有?

第147章 大典

  为了这次的科举,钦天监特地挑了个好日子,三月二十三,可谓是这近一个月以来最吉利的日子了,因此殿试放榜便也定在了这一天。

  同样是一大早,考生们便集结在宫门前,这一次的大朝会直接取消了,毕竟作为整个国家未来的栋梁,为了他们取消一次大朝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殿试并不用担心落榜,只因为宋朝时贡士张元当年殿试落第出走西夏,官至丞相,屡屡犯边,而成宋廷心腹大患。因此,宋仁宗赵祯变更殿试所行末位淘汰之法,以防文人反叛为敌所用之事,自此历代相沿。

  不过虽然不用担心落榜,但是考生们仍然惧怕自己落入三甲当中,虽说三甲也在榜上,但比起一甲二甲来却是天壤之别,先不说一个名声好听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三甲同进士当中少有能突破三品以上,位列高官的。

  不过对于有的人能上榜便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各有各的野心追求,自然表现也各不相同。

  有的只管欢喜,有的面露期待,有的则忧心重重,可谓是各家有各家的欢喜忧愁了。

  同前次殿试时一般,有宫中的太监前来引他们前往保和殿,先是在侧殿中等候许久,待到皇帝和朝臣们到场之后,便有小公公前来宣召了十人。

  众人便知道这十个人便是这次殿试的前十名了。

  王玥自然也在其中。

  十人自然是极为欢喜的去了,皇帝便按照规矩一一将他们召上前来询问一番。殿试的名次早已经排定,现在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皇帝自然不会在这大好的日子里故意为难,说的也都是平常话,而能够在殿试中占据前十的位置,无一不是才华出众的青年才俊,在皇帝面前虽然有些紧张,却都表现得足够优秀,让坐在上方的皇帝还有老臣们不由得暗下满意。

  按规矩走个过场之后,所有考生便被带到了保和殿的大殿外,接着皇帝升坐,众臣就位,填榜官站在大殿高处,随时准备提笔,接着便由翰林院的一位大学士捧着御笔亲写的圣旨在众人的注目下走到殿前,他先是叫了二甲第一名传胪的名字。

  殿试传胪乃是河北人氏,名唤胡青云,他长得相貌堂堂,身材高大,声音洪亮,又说得一口好官话,自然是传胪的不二人选。

  他站出来之后先按照当初宫中的太监所教的规矩给皇帝跪下来谢恩,然后便上前接过大学士手中的圣旨站在丹陛之上开始宣讲。

  首先叫到的自然是一甲前三名,也就是所谓的状元、榜眼 、探花郎,而正如林清之前预料的那般,王玥果然被点做了探花郎。

  三人被点名之后依次上前,跪在了御道左右,然后便是二甲进士,这次殿试榜单上共有一百五十人,二甲约占三分之一,也就是五十多人,其后便是三甲。

  被点到名的考生依次出列,跪在御道边上,虽然最早被点名很值得高兴,但跪在御道边上就不是那么舒服了。

  好在王玥早有准备,在裤子里隐秘的缝了垫子,这才不至于面露难色。

  不多时,一百五十个名字全部念完,便又有大学士接过圣旨,先是御赐一甲三位官职,这一回不再全部进入翰林院,而是各有去处。

  便如状元郎,正是之前林清给他提过的朝中一位夏侍郎的儿子,他在骑射上颇有天赋,被分去了军部。至于榜眼,出自于西北某省,极通律法,因此便去了司法部,唯有王玥这个探花郎,依照传统,分入了翰林院做个六品编修。

  不过新入官场便是六品,对于新人来说已经是极好的起点了。

  而在他们身后的二甲和三甲,能不能有一个好起点就要看运气了。

  二甲是被御赐为进士出身,三甲是同进士,按照排名,也各有别的赏赐,无非是宫中新编的书籍、笔墨纸砚等物,虽不算贵重,却也是份荣耀。

  待圣旨宣讲完毕,大学士便带着他们三叩九拜,在宫殿外正式行了大礼,他们便算是一脚踏入了官场当中。

  待行礼完毕,皇帝归宫,众进士与百官一起随榜而出,百官们分列御道左右,而新科进士则能够踏上御道,至于一甲三位,却能够在御道上乘马而行,可谓是独一份儿的荣耀,足够他们夸耀一辈子的了。

  科举进士,名利双收,也难怪天下文人为之蜂拥向往。

  榜单被拿出宫外之后被贴在了宫门外,立刻便迎来了无数人的瞩目,榜上有名之人立刻被传颂出去,这也是一朝成名天下知了。

  这之后便是最有名的跨马游街了,一甲头三名骑在内务府专门从皇家马场牵出来的御马之上,由人牵着,从御道出发,一路直行,环绕整个北京城一圈,虽然他们身后还跟着一百多个二甲和三甲进士,但最引人注目的却只有他们。

  一路而行,三人收到了不少帕子鲜花,近年来因为改革之事女子身上的枷锁轻了不少,不再像历史上的明清时期,女子不得见外男,甚至被男人碰了一下都要砍掉胳膊以示清白的荒缪之事发生,许多女子都要出来做工,也就无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戒规了。

  所以这一路上出来看热闹的女子很多,尤其是年轻媳妇爱凑热闹,看见这几个长的颇为出色的年轻人嬉笑着便把手里的帕子花朵认了出来。

  王玥唯一庆幸的是这里不是魏晋,不会有人拿着果子还有金钗首饰砸他们,否则一场喜事就要变得狼狈许多了。

  游街过后便是去孔庙祭拜,之后便去国子监立碑,所有人皆可在碑上留下墨迹,算是给自己留名了。

  王玥也写了首诗,不算太好,好在大家心情激荡之下平日的十分能发挥五分便已不错,再加上王玥书法出众,倒也不负他探花郎的名次。

  一直忙到晚间,便又是琼林宴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冬至,吃饺子了吗?

第148章 琼林宴

  琼林宴十分平淡,事实上,在琼林宴上根本不可能出现小说电视剧中那种找茬打脸的情节,反而分外规矩跟无聊。

  这很容易理解,若是换成低一级的州府,考生们当中或许还有人能够用背景压制住主考官,可以毫无顾忌的胡作非为。

  但是在琼林宴上,出现的是皇帝和太子,是朝中的大臣,在这些人面前,即便是薛蟠那种傻大呆子也绝对会收敛自己的脾气,绝不会傻呆呆的在这种场合闹事。

  更何况在这种地方跟人找茬岂不是说明自己对于殿试的排榜不服气,这可是由皇帝钦定的排名,若是敢这么说,岂不是对皇帝的决定不服气?

  再者说到了这个层次一些小动作就没什么用了,大家更看重的是实力上的比拼。

  事实上越往低层次去,人们更喜欢小动作,而越往高层次去,这种小动作则越少,大家好像一瞬间就变成了老好人,少有针锋相对的时候。

  不过除了吃吃喝喝,琼林宴上无疑是一个结交人脉的好机会,在官场之上师生和同年是一个很奇妙的关系,假如在官场上相逢,叙起话来,发现自己与对方是同年,无疑是一个拉近关系的极好机会。

  而同样,在相等的条件下,大家无疑会更偏向于自己的同年,而借由这个关系,也可以将双方的关系拉得更近,结成一个稍微牢固的同盟。

  在这一点上,这些同一年出来的科举进士在官场上是天然的同盟,这么好的关系不加以利用,那就实在有些浪费了。

  在这上百名新科进士当中,王玥无疑是个热点,不论别的,只看太子殿下与他的态度,其他人便知道该如何做了。

  徒晖也有与这些人相交的意思,先不说,只要态度表现和善一些,这些新科进士将会在文人当中为他大大宣传,为自己博得一个礼贤下士的美名。

  而且这些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若是能得其中一二效忠,对他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助力。徒晖当然不会傻到觉得自己是太子,这些人就会无条件的效忠他,当他选择自己的属下时,这些人也在选择自己效忠的对象,双向的选择,哪怕他是太子,也要适当的透露出善意,这些矜持的读书人才肯上前。

  不提徒晖借着琼林宴结交了多少人才,王玥又如何找到了不少有同样爱好的朋友,只说琼林宴过后,王玥本该拥有一段不短的闲暇时间的。

  按照朝廷的规定,虽然新科进士在殿试过后就要分配职务,进入官场,成为职场新人,但是朝廷很体贴的给了每一个人一段探亲假。

  毕竟成了新科进士,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无疑都是一个好消息,而且还是一个值得和自己家人一块儿分享的好消息。

  朝廷在这一点上做得还是很人性化的,根据每个人家乡距离京城的远近不同,探亲假也有长有短,长的,比如说到西北边疆或者南边的海南,最长可以拿到两个多月的探亲假。

  而短的,比如说京城本地的,也有半个月的假期。

  当然,既然说是本该有,也就是说现在王玥的探亲假,因为某种原因取消了。

  这个原因自然就是徒晖之前提到的春猎了。

  徒晖之前就偷偷跟王玥透露过,皇帝有意带着几位新科进士一起去春猎,而能够中选的自然就是前面几位了,王玥作为探花郎,自然是有资格的。

  春猎再过不久便得以成行,他们有资格的几个人自然没办法回家探亲,毕竟皇帝和百官可不会专门等他们这些新科进士探完亲,而且他们也要学习一下春猎当中的规矩,免得到时候不知道朝廷的忌讳,得罪了贵人。

  好在皇帝春猎巡方,伴驾的皆是朝廷重臣、皇家宗室,他们几个在这其中不过是个小杂鱼而已,也就是跟上去凑个热闹罢了,一般来说根本不会有他们什么事,所以过来教他们礼仪的人也不过是教了他们如何跟着大部队一块儿行礼进退、皇帝随行队伍里的各种标识,以及警告他们在春猎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外出乱走,免得给自己招惹祸端。

  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人来搭理他们了,因此他们也算是得了几天的闲暇。

  其他人或是寻亲拜友,又或者趁这机会游览京城,而王玥则要在家应酬一番。

  这次不仅是族人亲戚、同乡好友前来庆祝,四大家族也有派人过来。

  不过这里头唯独缺了王家现在的当家人王仁。

  这倒不是王仁故意不来,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罢了。原先王仁是在金陵城,根本没听过王玥的名字,王子腾死后,他作为嫡系唯一的男丁,自然是要过来帮着张罗王子腾的后事的。

  不过王仁也就装了不过一月,随后便原形毕露,只管拿着王家的钱财在外挥霍,连自家伯父的孝期都未曾守完,而且他也不是个精明的人,颇有几分薛家大呆子的形状,倒不愧是表兄弟。

  王仁只顾着贪花好酒,哪里会有时间去经营王家的人脉关系,估计在他的印象当中王玥不过是王家的一个穷亲戚罢了,那里值得他费心思。

  能够提醒他的王家幕僚早在王子腾暴毙之后便已经预料到了王家的未来,纷纷找借口离开王家这艘破船了,而应该提醒他的贾琏却是连他的面都不愿意见。

  王家诺大的财产在王仁的手中挥霍也不过半年便已经有些捉襟见肘,需要找人打秋风去了。

  王熙凤作为他的亲妹妹,自然是王仁的首选对象,一次两次王熙凤还看在兄妹关系上帮个忙,多了她便借口生病拒而不见了。

  贾琏这人最是贪财,正如王熙凤与平儿议论时说他油锅里还要捞钱花,他有钱出去吃酒玩乐还来不及,那会白白的送到王仁手上做冤大头呢!

  贾琏这个妻舅尚且如此,不用说别人了。王仁手里还有些闲钱,还未到绝境,因此很有骨气的放了一通狠话,便再不上门。

  遇到这种事自然也无人上门通知他,万一被他趁机粘上岂不是太过糟糕?

  这是四大家族第一次对外时缺了一角,不过却也看出四大家族颓势已定,再无昔日的风光了。

  不提薛家现在已经与普通商户无疑,勉强靠着四大家族残留的威名这才不至于被内务府剥夺皇商的资格。王家现在已经不能指望了,史家近些年一直行事低调,根本不显眼,至于贾家,没了宫里的娘娘,他们也就只剩下贾母撑着脸面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