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小皇子奋斗记_分节阅读_第260节
小说作者:风过叶落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1.3 MB   上传时间:2018-10-25 11:55:11

  听到五皇子的声音,方寒这才终于从那一大堆卷宗中抬起头来,望了眼站在面前,目如点漆,身姿挺拔的五皇子,他其实是很有些头疼的,可这会却也不能表现出来。

  若说各部的首脑们,觉得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那不是多么多么难处理的事务,也不是那些刚进来,眼高手低的新人,而是说不得骂不得,轻不得重不得的皇子们。

  这些龙子们入了各部,第一年就必须要出些政绩,可这政绩哪里是那么好得的,别说是刚刚入朝的皇子,便是一个在户部待了多年的老手,都未必能做到。

  所以说,这政绩与其说是皇子们得到的,倒不如说是他们这些首脑们,精挑细选,把一切事情都做了八成以后,再让出去的,或许有些不公平,但有些事是无法讲究公平的。

  而且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子入朝以后进的第一个部门,拜得第一个师父,也会自动的归入到那个皇子的阵营之中,除非,你违反那所有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不给皇子刷政绩。

  这样的人自然也是有得,对于那些不得宠的皇子,又或者是皇子们太多的时候,这种事情是时常发生,也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后果。

  不过现在对着五皇子,那肯定是不能那么做的,谁让当今皇上,就这么三个皇子呢,他不仅得按照潜规则给五皇子刷政绩,还得来个大的。

  这不是方寒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也不是为了向谁谁表示自己的态度,纯粹那就是被其他两位皇子所在部门的尚书大人给逼得,不得不为而已。

  就说二皇子所在的礼部吧,二皇子入朝做事第一年,人家就直接给编了本书,而且还是花费了大量心血,不知道召集了多少名家大儒所做的,书一成可以说,便是将朝野震了一震。

  不知道多少文人墨客,士林中人,对二皇子表示叹服,本来在文人中名气便不小的二皇子,那一下子,更是声威大涨。

  而后三皇子所去的刑部那也是不甘示弱啊,直接将一件又一件的案子就往三皇子的身上安,虽然都不是什么特别大的案子,但架不住数量多啊。

  有道是量变引起质变,最后把那一串串的履历一爆出来,也是引起了朝野的围观,对三皇子是赞叹不已,尤其是民间,就差直呼青天大老爷了。

  二皇子在朝的时候,方寒还没到可以上朝听政的地位,所以大多都只是听说,可三皇子那会,他却是看得很清楚,那负责禀告三皇子政绩的刑部一个官员,硬生生的差点没把嗓子给说哑了。

第424章

  现在轮到他这了, 就算是不为了那实质性可得到的利益, 只为了自己的面子, 那他也绝对不能比那两位老狐狸差了, 要不然,将来他得让人耻笑死。

  而且就算是不提这个原因,那个计划也是他早就想实行了的,只不过是怕阻力太大,所以才一直拖延至今, 若是有五皇子镇着,这计划想要进行就要容易的多了。

  这般想着, 方寒扫视了一下自己这显得有些杂乱的桌面,稍稍犹豫了一下, 还是从那堆文书的最底下,拿出了一个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奏折递给了五皇子。

  “方大人, 这是?”

  秦子轩接过这奏折,不禁愣了一下,按理来说,他第一次入户部,方寒应该是带着他熟悉一下户部诸事, 然后再逐渐安排一些工作才是, 怎么瞅着像是现在就要给他安排任务呢。

  虽然心里有些疑惑,但见方寒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目光定定的注视着他,却并没有回答, 秦子轩还是放下了心中的疑惑,转而看起了手中的奏章。

  可不看不知道,一看当真是把秦子轩给吓了一跳,即便是以他的沉稳,双手都不禁有些颤抖,再看向方寒的目光,那甚至都不能用钦佩去形容了,简直就与看烈士的目光没有区别。

  张了张嘴,秦子轩本有心想要说些什么,可喉咙里就好像含着一块东西一般,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仿佛直接就哑了一般,他实在是被这奏折给彻底的惊到了。

  税务改革制度,这就是方寒给他的奏折上的内容,上面数据繁多,内容复杂,涉及到了不少户部理财以及国家税赋方面的内容。

  这些东西,有很多都涉及到了专业性的知识,秦子轩看不太懂,但只他能够看明白的那些,就足够让他震惊了,自古以来制度改革都堪称是一件血雨腥风之事,更何况是税收改革呢。

  这要触及到的利益之大,牵涉到的人之广,秦子轩现在只是想一想就让他有些不寒而栗,而除了紧张震撼的同时,他内心深处却又有些蠢蠢欲动。

  这般的大事,若是能够参与进去,绝对是能够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甚至很大程度能写进后世的历史书教材之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而且就算是不提这青史留名一事,光是想象着那将来会面对的惊心动魄,就让他激动的心肝直颤,但凡男子,谁不想有一番作为,他自然也不例外。

  这些年跟在秦君身边,秦子轩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对朝政一无所知的奶娃娃了,他很清楚,现在大乾的商税制度,存在着很大漏洞,民间走私情况极为猖獗。

  当年□□皇帝登位之时,出身可以说并不高,而且那个时候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为下一代除掉功高震主的那位丞相,还有那些将军的身上,税务制度的设立便显得有些混乱。

  县有县的收税站,州有州的收税站,府有府的收税站,省有省的收税站,税收征收的极为混乱,而且很大程度上有着重复征税的情况。

  若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可除此之外,还有数不胜数的临时收税站,而各处收税站的征税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什么物品应该征税,税又应该如何去收,完全是征税官员随意做主。

  而如此多的收税站,如此混乱的税收标准,无论是百姓和商家,都承受不起,也正是因此,才会有那么多人冒着风险去走私,实在是这里面的利润太过巨大。

  其实早在秦子轩皇爷爷那一朝的时候,这商税改革便有人提了出来,只不过那时候朝廷要对外用兵,内部不宜起大得乱子,此时便被压了下来。

  而秦子轩的父皇即位之时,也想过要整顿商税,不过那时候六王爷和其党羽正不停的蹦跶,若是行此改革之举,无疑是给那些人机会,所以也没有实行。

  至于六皇子被镇压之后,为什么没有把这个方案提出来,秦子轩就不太清楚了,他只知道,既然方寒能把这折子拿给他看,显然应该是已经经过自家父皇同意的了。

  “五皇子应该知道,如今国库虽然还算充盈,但偌大一个皇朝,钱总是不够用的,而如今正值太平盛世,这国库为何每年的收入却并不算多,就只有二三千万两的白银……”

  “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民间走私猖獗,使得我朝损失了太多的商税,然而民间为何会屡屡有人冒着杀头的风险去走私,就是因为这商税的制度太过混乱……”

  “据我所知,每年单指是扬州到京城的那一条水路,只是棉布的价值就高达二百万两白银,若是全部抽以商税,怕是得有二三十万白银……”

  “而这不过只是一条商路,一种货物,若是所有的商路,所有的货物都算上,那会有多少的税收,我不敢确定,但粗略估计,起码现在每年国库的收入,最低也会翻倍……”

  见五皇子虽然震惊,但那双眼睛,明显比刚进来的时候,要亮了一个度,方寒微微一笑,缓缓的说道,心中却不禁是松了口气,他还真怕五皇子被这份奏折上写的东西给吓回去。

  毕竟,要做成此事,需要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即便是以皇子之尊,在面对那么多的敌人的时候,也会有所顾虑,甚至会比常人顾虑的更多一些。

  不过好在五皇子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也没有辜负皇上的期望,虽然看着年幼,也没有什么经验,但只凭借着这股魄力,那就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是的,虽然五皇子现在还没有答应他接下这件差事,但方寒已经从五皇子的神情中,看出对方的心动了,他知道,五皇子最后一定会接下这件差事。

  “方大人的意思是?”

  听到方寒的话,秦子轩又是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国库每年的收入可是有二三千万两啊,若是翻倍,那就是五六千万两,这么多银子,能做多少事啊。

  一想到那么多银子,即便自幼生活富贵,对金钱并不在意的秦子轩,也忍不住心砰砰直跳了起来。

  不过望着方寒紧紧注视着自己的目光,秦子轩还是勉强压下了心中的激动,开口询问了起来,他可不相信,对面这位侍郎大人跟他说这么多,就只是为了让他听听就完了。

  见五皇子开口询问,方寒也不在绕关子,直接便开口说道:“这件事关系重大,需要有一个身份地位足够之人去做,不知宁王殿下可愿意接下这个差事?”

第425章

  “方大人都这么说了, 本王没什么不敢的!只不过……本王对税务并不是很了解, 怕到时候反而耽误了大事……”

  虽然知道对方是在使用激将法, 但秦子轩还是毫不犹豫的点头同意了, 能够参与这样大的改革,这若是成功了,绝对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他怎么能够错过。

  不过虽然心里很想,但他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本事,这份奏折他能够看得懂, 也知道大概该如何去做,可具体该怎么执行, 那他就是两眼一抹黑了。

  “这一点还请殿下放心,这商税改革, 会是接下来户部的重头戏,户部大多数官员都会围着这件事情转,本官也会亲自把官,制定计划……”

  听到五皇子这么说,方寒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 难得五皇子能想到这一点, 看来他应该不用担心,五皇子年轻气盛,心高气傲,会外行指挥内行了。

  这么想着, 方寒的语气都变得更柔和了一些,再看向五皇子的目光,也变得更加满意了。

  “好,方大人放心,若是有什么需要本王做得,尽可开口,本王定当竭尽全力!”

  方寒的话中之意,秦子轩一下子便听出来了,这无非是要他做个吉祥物,在旁边看着积累经验,大多数事情还是由对方和户部大多数官员去做的意思。

  虽然心里有些失望,不能独当一面去主导这件事情,但秦子轩也知道自己的能力,若是真的把这个任务完全交给他,让他一个人去弄。

  恐怕最后不但不会成功,反而还会惹出很多麻烦,弄出很多不好的事情,这不是秦子轩妄自菲薄,而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点,强求着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那也没有什么好结果的。

  对于这一点,秦子轩在上次去赈灾的时候,已经有了很深的体悟了,身为皇子,身份不同,他最大的重要,还是统筹把关,而不是去做些具体的事情。

  如今正值太平盛世,大乾皇朝人才济济,他不会不了解的,自然有其他人会,其他人了解,而他只需要学会如何去驾驭和运用这些人才就行了。

  当然,这也是一门大学问,不是那么好学会的,即便是有着秦君的言传身教,但很多东西也需要他慢慢摸索,在这点上,前世那十几年的学生经历,可给不了他什么太多的帮助。

  虽然已经看了这份奏折,也决定了他以后负责这件事的基本基调,但商税改革可不是一夕一朝的事情,奏折虽然皇上是批准了,可朝会上去还没有拿出来讨论呢。

  等到真正确定实行,估计怎么都得再等几天,而在这顿时间里,秦子轩却也没有闲着,而是把方寒的奏折,拿了过去细细的研读,并且还绑来了一个户部的官员,帮着他讲解。

  虽然说在这个项目上,秦子轩估计大概应该就是充当个吉祥物的角色,起不了什么太大的作用,但那可不是他应该偷懒的理由和借口。

  就算是别人给他送政绩,那也顶多是让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说自己就可以完全不用努力的,别的不说,当别人问起这商税改革的时候,你一问三不知,那这政绩送了也是白送。

  就像当初二皇子所修的那本书,还有他三哥所判的那些案子一样,虽然若是让他们自己来,恐怕是弄不出来这么多东西的,但两人也不是就完全躺赢。

  至少修出来的那本书,二皇子就是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看了得有半年,把里面的每一句话都近乎于吃透了,当有人问起的时候,完全可以侃侃而谈,说上一个时辰都不带重复的。

  而他三哥那就更不用说了,据秦子轩所知,那一年里,基本上就没有多少歇着的时候,虽然说那些案子大多数都是别人查好了的,但案卷他得看吧,是不是得做到烂熟于心。

  案子他得判吧,既然是主审官,是不是要坐堂,而坐堂又岂是一次两次,一件案子就能判下来的,但凡是够得上移交刑部的案子,就算不是什么惊天大案,又有哪个是能够轻忽的。

  所以说,政绩不是那么好拿的,这个世界上也没有那么多躺赢的事情,像是那些玄幻小说里写的,拿着一首诗词就能博得一众震惊赞叹的情况,根本就不会存在。

  没有那个文化底蕴,这种事做多了,早晚都会露馅的,尤其是在古代,这种经常便有个文会啊,经常便会有那种喜欢考校学生的大儒,你若是真的出名了,麻烦那别提会有多大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第一天来户部上班给秦子轩的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与总是喜欢躲着不去刑部的三哥不同,他是很喜欢这种认真做事的感觉。

  就连那被他拉来讲解那份奏折上专业术语的官员,额头上都有些冒汗了,嗓子更是讲得有些沙哑了,秦子轩还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若不是方寒方大人这个顶头上司亲自过来,把他给撵回了王府,秦子轩甚至都想今天晚上熬个夜了,他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遇到让他如此感兴趣,如此有激情的事了。

  就好像是前世通宵熬夜去网吧里玩游戏一样,可惜,他顶头上司生怕把他的身体给熬坏了,根本就不准他在户部熬夜学习,硬生生就把他赶了回去。

  虽然有些遗憾,但这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让秦子轩身心都很是愉悦,甚至晚上回去照镜子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又帅了三分,虽然他本身就已经长得很帅了。

  不过这样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秦子轩便遇到了难题,他在上书房所学的,更多的是史书,还有一些不外传的皇家教材。

  剩下的时间,也是用来去修习大乾皇朝官员的制度,还有大乾的法律条文,以及一些基本的赋税田税,就连儒家那些最经典的典籍,他都没有什么时间去修习,更别说是深入钻研税务这一门学问了。

  想想前世,大学四年就学税法这一门专门,到最后,还会有很多人,对这门学问有着不了解不清楚的地方,更何况是只粗粗了解过一些的秦子轩。

  一开始的兴奋过去,很快,秦子轩便在户部碰了壁,因为他发现,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学着深入的学习,不但没有变少,反而是越来越多。

  被方寒派来,专门负责给他讲解,可以说都已经放下了自己本职工作,兼职做起了家教的那位官员,虽然没有表示出来,但秦子轩还是能够感觉到对方心中的无奈。

  他们现在的状态,那就好比,是让前世那些有名的大学教授,去教一个小学生一样,都不能说是大材小用了,根本就是用大炮去打苍蝇。

  不过对此,秦子轩倒是没有半点的不好意思,对其他人来说,让大学教授去教一个小学生,是一个浪费人才的行为,但对他而言,这种事情老早就发生过了。

  想他四岁的时候,他父皇就敢把一个相比于总理级别的人物,派去给他当老师,现在区区一个大学教授,又能算得了什么,与之相比,完全就是小菜一叠嘛。

  商税改革,涉及到的东西太多,远远不止是奏折上写的,只是改革制度那么简单,其中利益的均衡妥协,那些大商人可能会有的反应都是必须要考虑在内的。

  其中千头万绪别提多复杂了,即便是秦子轩这么些年来,已经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可这会,他还是觉得自己的脑袋有些不够用。

  不过好在,他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基本上那家教讲过一遍的内容,说过一遍的人名,他就都能像是刻在脑海里一般,这倒是节省了极大的功夫。

  而虽然有些困难,但对于自己想做的事,秦子轩还是报以极大的激情的,每天天不亮就早起上朝,下朝之后,就匆匆的赶去了户部,开始学习商税改革一系列的东西。

  沉浸在这些东西之中的秦子轩,却也没有忘记,在朝廷上大力的支持自己的顶头上司方大人,力图尽快的落实这个商税改革的计划。

  虽然已经上朝上了一段时间,但无疑,秦子轩的第一次正式让人意识到他这个皇子的存在,就是在这商税改革制度的争辩之上。

  依靠着自己的身份,依仗着冷静清晰的思路,还有大量方寒心腹给他编写的稿子,秦子轩完美的取得了神助攻这一作用,不说是把那些敌人打击的落花流水,却也是哑口无言。

  而随着秦子轩下场助攻,这朝会上的争议无疑是更大了,自古以来,税务制度的改革都会触及到无数人的利益,只要一提出自然会有无数的反对者。

  尤其是此事还是由一个皇子主导,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那些想要表面上同意,背地里使绊子的官员,也不敢轻易的那么做了,都是拼了命的不想让这方案实行。

  也不怪他们会这样,皇子入朝所做的第一件事,尤其还是备受皇帝宠爱的皇子,有望大位的皇子,这也是有着潜规则的,绝对不能够失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4页  当前第2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0/2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小皇子奋斗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