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逢春[综]_分节阅读_第118节
小说作者:养心殿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1.65 MB   上传时间:2019-06-06 12:35:35

  薛夫人说道:“既然凤哥儿来了,陪你妹妹坐一会儿,等大夫看了病抓了药再走,我去看看老太太。”

  贾母的房间内,此时王夫人,邢夫人都在她的上房中请安。贾老太太说道:“姨太太好久没来了,虽然住的远了些,亲戚之间也要常来往才好,我还想收拾收拾赶上天儿好的日子去你们那逛逛呢!”

  薛夫人笑道:“老太太要去那敢情好,那我就在家中随时准备着了。这次来刚刚去园子里看了看林姑娘,问了她的年纪,才知道她也十五了。这日子一晃过的多快呀,我们才进京那年,她才只到老太太胸口高,如今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贾母慈爱地笑眯眯的说道:“正是的,一转眼间,孩子们都大了。”

  薛夫人说道:“既然黛玉那孩子认我做干娘,我也愿意为她多做考虑,现在正有一件关于她的事情要找老太太商议,您别嫌我多事就好。”贾母说道:“怎么会呢,我常跟她说,”对待你太太要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她凡事也愿意听你的。”

  薛夫人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说了,黛玉也大了,也到了可以商议亲事的年龄,不知你们觉得让宝玉和她相配怎么样?”

  王夫人一愣:“宝玉?”

  贾母则十分满意的点点头:“我看这两个玉儿长大的,也是正有此意,你看看这话正好说到我心里了!”她心里又想,林黛玉除了自己也没有什么亲人,亲缘方面也太过单薄了一些,这件事由薛夫人提出来最好,又敞亮又体面。不像是由她这个老婆子一手包办的,再招来人家宝玉父母的不满。

  贾母向王夫人道:“怎么你觉得他们两个不配,不像一对儿?”

  王夫人连忙说道:“宝玉有老太太疼爱,您向来待他如珠如宝,给他订的亲事一定是最好的,只是林姑娘,身子是不是单弱了些?我才听凤哥儿说,今天刚刚又请了大夫。”王夫人确实事事都要由贾家这个大家长做主,但是唯一一个儿子的亲事,也别给娶个病秧子!

  贾母顿了顿,就连忙打发人去潇湘馆问:“看看林姑娘得的什么病,大夫给开的是什么药?要紧不要紧?”

  薛夫人说道:“黛玉的身子不妨事,是比别人看着单弱了些,不过这是她天生如此。别的大夫的话就是不可信,我们家宝钗的话你们也应该相信才是,她说黛玉早就让她调养好了。这次不过是偶感风寒,我们这些人一年谁不病个三次五次的。宝玉也是我的亲外甥,我疼他还来不及呢,黛玉若不是个好的,我怎能给他们说合!”

  贾母笑道:“正是这个理!从小他们就在一处,也不是没有红过脸儿,但是谁家没有个磕磕碰碰,牙齿还有碰到嘴唇的时候,他们好的时候又好的跟一个人似的,我早就想把他们凑一对儿了,只不过是因为年纪小才没说出来,姨太太今天的这个提议算是全了我的心意,太太觉得如何呢?”

  王夫人心中虽然十分不满,但是老太太话已经说到了这个程度,她还能如何呢?只得说道:“老太太做主就好。”

  贾母像是没看出她的不情愿,直接说道:“既然你要我做主,那少不得,我要替他们做一回主了,就这么定了吧!”他又对薛夫人说道:“他们两个订了亲,就不能像先时一样,不知避讳。”

  薛夫人,十分知情识趣的说道:“这个我早就想好了,既是定了亲名分就已经定了,确实不应该再住在一处,就算是分别住在府中和园子里,也太过近了,总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别折了他们小夫妻的福分,不如让黛玉跟我回去,就让她在我们家出嫁,我是她干娘,她与宝钗,也早就如同亲姐妹一样,在我那里老太太也不用担心她受委屈。”

  贾母喜道:“那就是太好了!这段日子还要打扰姨太太了!”

  薛夫人也笑道:“让黛玉陪我去住,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她现在已经学会不去管王夫人的喜恶了,有的人你就算多在意,也是个冷心冷肝的,放多少斤的热碳也焐不热,不如就随她去吧。

  王夫人虽然也不满一个是自己婆婆,一个自己妹妹,两个人谈谈笑笑就把自己儿子的婚事给定了,但是现在面对薛夫人她总有些心虚,也不敢与她强争,面对贾母,她更没有决定权,这件事就只能这样了。

  于是林黛玉从大观园的潇湘馆搬到了薛府,这次的搬家虽然仍是寄人篱下,倒是她十分乐意的,因为在她的风寒有所好转之后,贾母选定了一个吉日,请薛夫人作见证,就给她和宝玉定了亲事,她自然是不能再在贾府中住下去,于是只带着紫鹃雪雁两个贴身的丫鬟,住到了薛府。薛府上下不紧要操办薛蟠和薛蝌的婚事,因为日后黛玉会从这里出嫁,也要准备嫁女儿的一切事宜。

第139章 钗在奁中33

  薛夫人对宝钗叹道:“如今你认了怡亲王福晋为干娘,她又领你进宫去见了皇后娘娘, 太后娘娘, 可见是对你十分重视, 你以后的婚事说不定也由不得为娘做主了。”

  薛宝钗说道:“看您说的,不论认了谁做干娘, 还能越过亲娘不成,您啊,还是别悲春伤秋了, 眼下先把妹妹打发了是正事!”

  林黛玉嗔道:“哼, 母亲瞧瞧, 姐姐又来打趣我!”她在薛夫人面前撒娇撒痴,倒是一时把话头儿带了过去, 不让薛夫人纠结薛宝钗的婚事。宝钗悄悄地给了林黛玉一个赞赏的眼色, 林黛玉则得意的笑笑。

  自从来到薛府之后, 也许是终于心头的事情有了着落, 林黛玉也比平日活泼自在了不少,虽然偶尔还会在悲花叹月之时掉两滴金豆豆, 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 想起伤心事就克制不住自己, 导致整日的流泪。

  贾家这一边,贾宝玉自从知道家里给他定了林黛玉之后,真是飘飘然如云里雾里, 美的都要冒泡儿了。无论见了何人,都是一副咧着嘴傻笑的模样。

  那几日在学堂, 贾代儒老师父更是摸不着头脑,只因为贾宝玉每次来上学虽然不至于是垂头丧气的,但也是无精打采的时候多,这如今态度一过分积极端正,还整天都朝他笑个不停,这位族中的老秀才便觉得有些吃不消了。

  这亲事一定,自然有人欢喜有人愁,如贾宝玉屋里的袭人,心里边就别提有多不自在了!她算是王夫人早前就决定给贾宝玉的姨娘,但毕竟是偏房不比正室,原想着若是有造化,让贾宝玉娶个大度宽容的贤惠夫人,她们这些下面得看着夫人眼色过活的人也能跟着松快松快。

  袭人之前就怕把林黛玉嫁给贾宝玉,因林黛玉的脾气大家都知道的,一时不顺她的心意,谁都敢给没脸,最是尖酸刻薄不过的,还最爱使小性子挖苦人。再加上贾宝玉对林黛玉言听计从的模样,她们这些做小老婆的,恐怕要没有好日子过了,说不定这黛玉进门不多久,就要寻由头整治了她们,袭人的这些苦恼自然是无处诉说的。

  贾宝玉更是有了妹妹就忘了别人,更是丝毫体会不到。

  王夫人左思右想,心中到底觉得不太如意,想把宝玉叫到跟前问两句话。贾宝玉来见王夫人,自然也是保持着那份喜气儿的。王夫人一见他笑,便也笑了:“有什么事儿这么开心?”

  贾宝玉不好意思道:“也没什么特别的,这个月只一件大喜事儿,太太是知道的。”

  王夫人听了这话,心中一凉,说道:“还在为定亲的事而高兴啊,我要正要与你说说你林妹妹呢!”

  贾宝玉急忙问道:“林妹妹怎么了?她在薛家住的可是不习惯?我就说大观园中住的好好的,大不了我不往那边去就是了,干嘛非得出府去住到姨妈家,回避到那么远,便是有个冷热寒温的,咱们这边也不能知道,这如何是好!”

  王夫人强压下心中的不舒服,说道:“我不过只提你林妹妹一句,怎么勾出你这些话?是谁说她在薛府住的不好?你这话若是让你姨妈知道了,不知道有多寒心!”

  贾宝玉这时才知道自己莽撞了,垂头道歉道:“是我一时情急说的胡话,母亲可千万别在意,您要跟我说林妹妹什么?”在薛姨妈第一个提出给他和黛玉定亲之后,他只把薛姨妈当作他的第一恩人。

  王夫人原来是打算试探试探贾宝玉对这亲事的态度的,但是刚刚见识了他那心急火燎的样子,还有什么好问的,随口说道:“我是要嘱咐你们,等她嫁过来之后,可不能像以前只知道纵着你玩耍,还要时时督导提醒你读书上进才行。”

  贾宝玉连忙应道:“正是呢,就是太太不嘱咐,我也知道成家之后就是大人了,不能像以前一样,圣贤都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王夫人又说了两句话,就打发他走了,等他走后止不住的叹息,她这个儿子,将是典型的有了媳妇忘了娘。原来想着等到自己的宝玉娶了媳妇,就重新把管家大权归拢到媳妇手中,但若是林黛玉和王熙凤比较,还是王熙凤与她更贴心。

  薛宝钗成了怡亲王夫妇的义女,还受到皇上皇后太后的亲自召见,这在别人看来,她是因祸得福,飞上了枝头成了凤凰。宝钗在家中的生活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与往常没有什么不同。

  林黛玉到的薛府之后,宝钗更是每日抽出时间来伴着她,陪她度过婚前的这段不安时期。

  林黛玉说道:“不瞒姐姐说,有一段日子,贾府之中下人们流传什么‘金玉良缘’,那时姐姐有一个极其精美的金项圈儿,还是有来历的和尚让佩戴的,宝玉又天生的戴了一块玉,你们都是让人放在手心里的金尊玉贵的哥儿姐儿,才有精力供那些金啊玉啊的,只有我这个父母早亡的草木之人,不受待见罢了。有一段日子还因此疏远了姐姐,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应该!过了这么久,我也早就悟出了当时的道理,我看宝玉千好万好,可是在别人眼中,他自然是没有那么好的,因为一个宝玉寒了待我极好的姐姐的心,是万万不该的!”

  薛宝钗半打趣着说道:“你现在能想到这一层,可见你长进了不少,脑子中不全都是恋爱的粉红色泡泡了!可见定了亲,尘埃落定之后,反倒让人头脑清醒。”

  林黛玉十分不好意思,不过在宝钗面前也无所谓了,说道:“姐姐,我看义母近来在为我准备一应出嫁的用品,想来花费也不少,因为我的事已经让她老人家操了不少心,怎能再让你们倒搭钱财。”说着她取出自己不离身的诗集,递给宝钗道:“姐姐,这世上只有你我知道,我还有一些银子傍身的,这就是当年我父亲留下的,放在我身边也没有用,你把它拿去吧。”

  薛宝钗站起来说道:“你啊,都是要嫁人的人了,应该改改这视金钱如粪土的性子,等嫁过去你就知道,少了一分银子,日子将多么不好过,而且你一直在那府中,也应该知道贾府现在的光景,府里府外都四处抓银子使呢,你只剩这些钱傍身,自然要用在刀刃上。为你准备嫁妆,家里并没有另花多少钱,是从我出生起母亲见到合适的东西就一样样备下了,所以都是用起来现成的,你快收起来吧!”

  林黛玉说不过她,只能又收起来,心中更是感激不尽,丫鬟来报说,二小姐迎春来了,正在薛夫人那请安。于是宝钗携着黛玉也到薛夫人跟前去。现在迎春来薛府的次数,倒是比回贾府中频繁多了,只因她回贾府还要受到管制惹来她女婿的不满,若说是到薛府中,每次姓孙的都极为乐意,还愿意出钱让她带点礼物一同带着,生怕怠慢了上官。

  黛玉问道:“二姐姐过得怎么样,二姐夫有没有改好一点?”

  迎春叹气道:“现在比起刚成亲那一阵儿,我的日子算是好过多了,不过也只是看在薛大哥的面子上,对我客气了一些,别提什么夫妻情分,日子过一天算一天罢了。”

  其实自然也有很多委屈,比如孙耀祖平时根本不给她平日开销的银两,比在贾府做姑娘时的二两月例让奶妈丫鬟们贪去一大半儿还艰难,一提到银子孙耀祖就说她是抵债来的。

  这时集芳楼每月的分红帮了她的大忙,当初在贾府之中有吃有穿还有亲人,有所依傍,还看不出有一份产业的重要性,如今迎春不依靠这份钱财就不知道要如何度日了,她已经出嫁的姑娘,更不可能回娘家去要,以她的性格也张不开嘴,由此更加感激宝钗的未雨绸缪。既然孙耀祖也愿意让她经常到薛府来献殷勤,迎春心里更乐意过来,后来,她知道连探春都聘给了薛蟠,两家亲上加亲,只觉得更亲了。如今林黛玉又在薛府住着,她没事过来还又多一个人说话,就如同未嫁之时回到园子里一般。

  这一日,薛蟠回来说道:“贾家的那位娘娘好像有些不太好了,下朝时隐约听见人说,今日上面下了旨,让她家里人都进宫去探望呢!”这种太医院都宣布束手无策后的探望,其实一般也就是最后一面了。

  薛夫人十分诧异道:“你会不会是听错了?你们那位表姐娘娘,还不到四十岁,身体正应该十分健硕才对,而且上次宫里也让去探病,你姨妈还悄悄的跟我说,她的脉象明明是喜脉,贾府合家上下都等着她诞下小皇子或小公主的消息,怎么可能就说不好了呢?”

  薛蟠说道:“错不了,圣山宫中就那一个姓贾的妃子,想来这次贾家现在已经忙乱成一团了。”

  宝钗说道:“即然如此,我们先知道也就罢了,再等等看那位娘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消息,还是先瞒着黛玉,她心思细腻容易多想,这个时候恐多思无益,不过是给她自己多增负担。”

  薛蟠说道:“这事儿妹妹和母亲商量就好,这个林妹妹我也不常见到,自然不会在她面前多嘴。只不过我有些担心探春,又不好亲自派人去问候。少不得借妹妹的口,去给她送点东西,顺道打听打听她的安稳。”

  薛宝钗说道:“这个哥哥可放心,知道有这样的事儿,虽然咱们不用进宫去拜别娘娘,于情于理,贾家都是要派人去问候的。”

  当日京城各府果然听到贾妃薨逝的消息,于是薛夫人和宝钗分别派了人去贾府中看望王夫人与探春,看望的人回来传话说:贾府中有诰命的这些天一直需要往宫里跑,忙着辞陵谢恩等等,三姑娘以及孀居的李纨就留在府中照顾家里,所以三姑娘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不过是比以往多忙一些,看着面色虽有哀痛但并不太过。

  而最让贾家人犯嘀咕的是,贾妃的谥号迟迟没有发下来,她一生无所出,按照皇家惯例可以不必再向上加封,但是本身已经是贤德妃的妃位,怎么也应该在封号之上添一两个字,就算是赐予了死后哀荣,可是,皇上就像是忘了她这事儿一般,迟迟没有谥号,本来应该极为盛大的一场丧事,竟有草草了事之嫌。

第140章 钗在奁中34

  其实薛蟠担心的是,最近皇上已经开始对那些以军功起家的老臣下手。特别是那些王府公府凭着祖上蒙荫, 子孙后代没有什么出息的人的, 往往是多出纨绔子弟, 这样的人家已经把祖上的好名声都败光了。单单只这个月,薛蟠就已经带兵抄过三家了。

  薛家自己不过是皇商出身, 几代没有做官,直到薛蟠这一代,才又凭着自己重新立起来, 应该是不在清算之列。

  但是贾家就不一样了, 几乎样样都中了皇上的下怀。更别说贾贵妃的死因成谜, 就算再怎么样,一般皇上都是会给死人面子的。可是这次贾元春死后连一丁点儿的加封都没有, 可见陛下对贾元春是十分不满的, 但是这些皇室的阴私既然下令封口, 就任凭谁都很难打听的出来原委来。

  没看贾琏使尽浑身解数, 花了一堆银子,也还是一头雾水。

  王熙凤来到薛府, 一见宝钗的面就笑道:“妹妹大喜, 我给妹妹道喜来了!真是做梦也没想到, 我们家出了个郡主娘娘!这不正是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吗!”

  薛宝钗笑道:“母亲,你看她打趣我就算了,还越说越不像话了, 她说咱们家是鸡窝,那母亲成什么了。还不快撕了她的嘴!”

  王熙凤‘哎哟’一声说道:“妹妹别误解我的意思, 我是说我们是普通家禽,妹妹是姑妈生的,妹妹是凤凰,姑妈自然也是凤凰了!”

  薛夫人笑道:“宝钗就算再伶俐也伶俐不过你凤姐姐去,她这一张嘴是自小练出来的本事,小时候就能把人哄出花来,怪不得到了婆家,还最受你太婆婆的疼爱!”

  王熙凤正色说道:“不瞒姑妈和妹妹说,我这次来也是奉了命看看妹妹是否有门路,打听打听我们娘娘的事儿,虽然现在已经葬了,但是到底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让人心里只觉得七上八下的。”

  薛宝钗蹙眉道:“凤姐怎么觉得我会有门路?”

  王熙凤说道:“我原也说不中用,可是老太太和太太都说姑娘现在是怡亲王府的郡主,就算在宫里也是能数得上名号的人,必然能接触到深宫内院,我们接触不到的地方,所以才想着来跟妹妹打听打听。”

  薛宝钗说道:“我听哥哥说,琏二哥哥最近这段日子没少钻营,你们这么做,当真是糊涂。”

  王熙凤差异地说道:“这又是如何说起?”

  薛宝钗说道:“皇家的事,自然有很多隐私,若是他们想让你们知道的,费不了多大劲儿也问的出来,可若是这种花了无数银子,又求问了不少人,仍是毫无头绪的事,就应该知道适可而止了,不是他们不说,可能是上面根本不让说,也有可能,下边的人是完全真的不知道,无论哪种情况,为了还活着的人安全起见,都不应该再打听下去,你们家这么大的家族,怎么连这点浅显的道理都不知道!”

  王熙凤心中细想:果然是这么个道理。可是为何过了这么久,贾府中人偏偏都没想明白,还是因为关心则乱,贾妃曾经是贾府最大的倚仗,如今靠山倒了,他们只一门心思的想一探究竟,哪里还顾得上避讳这避讳那,今天,宝钗这一席话,则如醍醐灌顶,提醒了她!她如今最要紧的应该告诉贾琏,速速收手才是,否则,若是真因此惹恼了上头,那不就是得不偿失了!

  王熙凤说道:“还要多谢妹妹提醒我!姑妈还说我比你伶俐,这我可不敢当了,我的这点小聪明,在妹妹明辨的大是大非面前就微不足道了。”

  薛宝钗说道:“凤姐姐何必谦虚至此?你不过是身在局中,关心则乱罢了。”

  薛夫人听了半晌后说道:“好了,你们姐妹两个又不必夸来夸去的了,既然来了,就在这用过了午饭再走吧,我这就命厨房去准备你爱吃的菜。”

  王熙凤说道:“我原应该陪姑妈一道用膳的,只是最近事忙脱不开身,这一会儿工夫还是挤出来的,一会儿我还要去办点儿事儿,下次来再陪姑妈用膳吧。”

  薛夫人知道她最近也是焦头烂额,贾府中别人都不能抗事儿的,原来她们在时还说让李纨管家的,但是各人的能力不同。便是同样的儿媳妇,同样的机会,也不一定有同样的才情,这不,只要王熙凤不是在病中,这操持内外的重任还要放在她身上。只有她办的事情,老太太才放心。

  薛夫人说道:“既然是你还有事,我也不多留你,只有一点,若是有什么支应不过来的,就过来与姑妈说,或者是说与你妹妹知道,都是一样的,别自己一个人硬撑。”

  王熙凤爽利的应了一声:“哎!”临走又说:“本来三丫头虽然与蟠兄弟先订的亲,宝玉后定的亲,但是从这边论是蟠兄弟大,可以让三姑娘先出阁,只不过现在又出了娘娘孝期的这一件事,到是把两下都耽误了。宝玉和三姑娘按制应守着弟弟妹妹的节,最少也要九个月后才能嫁娶,太太的意思是也让我过来告诉一声,姨妈这边准备嫁娶的一应事物,倒是不必那么匆忙,可以缓一缓了。只是林姑娘,还要多打扰姑妈家一段时间。”

  薛夫人点点头:“我也料到他们的婚事都要往后搁置了,不过本来也是打算慢慢准备的,林姑娘在这儿住着我很乐意,耽误多久都不成问题,回去告诉你们太太放宽心,别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

  王熙凤应下之后,告辞离开。

  宝钗送她出门,特意还送她到了大门口。王熙凤说道:“好妹妹,知道你疼我,可是不能再送了,你现在身份不同,再送是要折煞我了!”

  宝钗说道:“哪有什么不同,我还不是和从前一样,你我就不能同从前一样了?要我说,你就是太过势利,看人下菜碟。我如今若没被封为郡主,而是小选入宫成了那人人可以使唤的宫女,你对我就又是另一番态度了!”

  王熙凤哼了一声说道:“好个没良心的丫头,别人若是这么说我,我只当是夸我,我也确实是那么做的!只是对你却不一样,我知道就算是有一天我沦落到当叫花子去,你也把我当表姐看待。就算是你真做了宫女,我也仍是带着三分敬畏,难道还能跟你摆主子谱不成!”

  薛宝钗说道:“好了,你既然有事就快上轿回家去吧,再说一会儿,都到中午了。”

  这时她们走到了轿子旁边,宝钗打算等凤姐上轿子她就回去。这时,帘子一动,轿子中却下来一个人,竟然是平儿,过来给宝钗请安。

  薛宝钗奇怪道:“你们主仆两个,这闹的是哪一出,平儿姐姐为什么都到了门口不跟凤姐姐一起进来,非要在这轿子中等,难不成怕我们薛家有老虎要吃了你不成!”

  王熙凤怕她多问,连忙把她推回大门中:“好啦,快回去吧,我们这就走了,家里的事完了,过后儿再来看你和姑妈。”

  薛宝钗不过随口一说,本来也没打算对她们的事刨根问底儿,于是就顺势回去了,她还得去向林黛玉解释贾家的婚期延后的问题。

  坐上轿子的王熙凤让轿夫起程,平儿在一旁捧着一个匣子,说道:“我本来按照奶奶的吩咐是不打算下去的,可是宝姑娘都到了眼前,我若是还坐在轿子中,不迎出去,就太不成体统,所以就下去请了个安,不会耽误奶奶的事儿吧?”

  王熙凤只觉得太阳穴一跳一跳的疼,闭目养神了一会儿,说道:“没事儿,宝丫头的嘴严,就算是心中有些疑虑,也只会自顾自的疑惑一阵子罢了。弄不出别的事儿来,更不会去说与别人知道。”

  王熙凤问道:“都带着了吗?”

  平儿腿上放着的那个匣子,说道:“奶奶所有值钱的珠宝首饰,除了上次陪嫁的那个金项圈之外,都在这儿了。奶奶说那个项圈有纪念意义,这些珠宝也都是来之不易,难道就没有纪念意义了吗,奶奶倒是真舍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9页  当前第1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逢春[综]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