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逢春[综]_分节阅读_第148节
小说作者:养心殿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1.65 MB   上传时间:2019-06-06 12:35:35

  “多谢公主殿下关心,我已经好多了,只不过偶尔感冒,并无大碍,对了,我正好有好东西要给公主殿下看看,你跟我来。”

  建宁能与汤若望结缘,还要感谢清朝皇子皇女的学习制度,汤若望是她西方科学的老师,虽然只是相处几年的时间,汤若望就被鳌拜以可能是外国奸细的名义关了起来。

  但是师生的情谊并没有断绝,建宁时常去牢中探望,而也正是因为有她的关系,即使在牢狱之中,那些狱卒们也不敢怠慢折磨汤若望。

  等康熙亲政之后,汤若望被释放出来,但是到底身体大不如前,时常生病。于是建宁每每出宫,都会来探望于他。

  汤若望从自己的房间中取出一个盒子,打开之后是两只并排躺着的火铳,这种火器宫里也有,所以建宁早就见识过了,并不觉得有多意外。

  建宁说道:“神父,要给我看的就是这个?”

  汤若望说道:“公主殿下还没看到它的威力,我们去演武场那边试一试。”

  建宁对火铳的使用并不陌生,她填制好火药之后,瞄准前方扣动板机,向远处的靶子发出一枪,砰的一声后就用她比常人强得多的目测能力看到了结果,建宁惊奇的转过头说道:“神父,若是我没有看错的话。这一把火铳射程竟然达到了百丈开外?”要知道,之前在宫里见过的这种火器最远只能达到几十丈。

  汤若望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说道:“公主殿下,我对填充的火药做了改良,而且也改良了火铳的结构,所以它的射程变远了。”

  汤若望说道:“曾经我给你们上课时讲过火药的原理,虽然学生们并不太想听,其他公主格格都昏昏欲睡,只有你最感兴趣。火药的成分中,硝的功用是提供氧气,木炭能提供燃烧的原料,硫磺的功用则在于降低燃点,又在燃烧时提高燃烧温度。而火药爆炸时的物理及化学反应又十分复杂。”

  建宁接口道:“是的,我还记得神父说过,由于在爆炸中只有大约百分之四十几的成分变成了气体,其余的都还是保持固体状态的残渣,因此火药的能量转换效率其实相当低,一般使用火药的枪炮的出口初速都不会超过每秒六百公尺。”

  汤若望十分欣慰,“没想到几年过去公主还记得。火药被普遍用来当作枪炮的推进剂,所以它的威力直接关系到这支手枪的威力。我的改良方向正是改变火药中硝的比例,使燃烧后的固体减少,便能减少对枪膛的堵塞。”

  建宁又上了几趟子弹,发现这火铳的射程真的比之前要提高了不少,第一发并不是例外。建宁说道:“神父,既然火铳可以改良,那大炮是不是也可以?”

  如果军队中能配置上功能强大的大炮,战斗力也会被提升很多。

  汤若望说道:“我也正有此意,之后打算多做些实验,不过你知道我现在在钦天监工作,火铳还可以找到,但是大炮是受到兵部管辖的,他们不会把东西给我研究。”

  建宁说道:“我明白了,这件事情由我去办,神父只要专心做研究就好了。”

  建宁又与他探讨了一会儿行军大炮改良的方向,就告辞了,临走之时,汤若望将两柄火铳就送给她,说:“请公主殿下留着打猎的时候用。”

  吴三桂重伤回到云南的消息虽然封锁得严严实实,但是康熙已经知晓。既然吴三桂号称是在云南养病,没有来京见圣驾,怎么会在京城的途中遇刺呢,康熙自然装作不知,一边加紧了撤番应对的准备。

  吴三桂一生锱铢必报,如今吃下了这么大一个亏,如何能不报仇!他派出自己手下的高手,又让将士带兵一个一个剿灭云贵境内的各江湖帮派,并且向周边辐射,无论那些人有没有参与那个所谓的杀龟大会以及对他的刺杀,他都宁可绝杀也不放过。

  吴三桂如此作为,更是激起了江湖人士的激烈不满与反抗,说起平西王吴三桂,江湖人都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吴三桂野心很大,但是奈何自知已经年老,他一心想在云南裂土为王,将藩地传及子孙。但是他又比任何人都知道,他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这个国家,在京城走的这一遭,他也真切的认识到,少年皇帝早晚要削藩!逃命途中受的那些伤,更是让他意识到人生苦短,而且变幻莫测,说不定自己还能活多久。

  于是吴三桂再也等不下去了,他的伤还没完全养好,在没有朝廷撤藩的压力之下,竟然直接宣布起兵造反,誓师北上,平南王靖南王以及广西纷纷响应。

  一时间大清国的西南边陲乱了起来,并且这种动乱向北扩散。

  收到六百里加急吴三桂起兵造反的消息,朝堂上下极为震动,有很多大臣甚至明明收到了消息仍然不敢置信。

  康熙冷笑道:“看见了吧?我就说吴三桂狼子野心,早晚是个祸害,可是偏偏有人觉得他是个忠臣,觉得他是忠臣的人真瞎了眼,不然就是被他送给你们的金银珠宝所蒙蔽!现在战事已启,朕也不会再去追究你们之前的错误立场问题。现在重要的是咱们君臣一心,来议一议如何平叛吧!”

  “皇上圣明!”

  皇上一开口说的很多大臣抬不起头来,其中最为尴尬的就是新出炉没多久的国丈爷索额图,因为他之前是力保三藩的人,却没想到这么快被打脸。

  大臣们对于已经开始的战争,虽然都有些失魂落魄的,毕竟大清朝已经安稳了近三十年没有这种全国性的战争,战端忽起,任谁都会有些不安。不过他们毕竟是国之重臣,很快调整好心态,加入到讨论中去,给出可行的意见。

  而被魏东亭带进宫的周培公可谓是恰逢其会,御前奏对正赶上了吴三桂带着三藩造反一事,周培公终于知道要见自己的是谁,震惊过后,马上沉下心来,他所陈述的几条建议有理有据,掷地有声,此人当堂就被皇上留用,赐他为翰林苑编修在御前行走。

第190章 刁蛮公主40

  建宁从宫外回来,打算回寝宫换件衣服就去见康熙, 正赶上康熙下了大朝, 正带着几个大臣要回养心殿议事。

  因为毓庆宫处于乾清宫同一横排线, 毕竟不在后宫范围内,所以这些大臣们早在十年前就能见到建宁在毓庆宫和乾清宫这边溜达, 见到她一点儿也不觉得意外。

  建宁给皇上行礼,众臣也纷纷停下给和硕公主行礼。

  康熙神色疲惫,表情冷凝, 因为朝会上讨论的事情很不顺心, 不过他还是关心了建宁几句:“回来了, 现在已经不是太平盛世了,你别再出宫了, 就是在宫中也得配上贴身侍卫。”

  康熙虽然明知道她的侍女武力值很高, 但是亲眼见到她身后只跟了一个人, 还是觉得这防御太过单薄了。

  建宁说道:“皇帝哥哥是在说吴三桂造反的事吧, 我也听说了,不过您大可放心, 我觉得这点儿反叛之火还波及不到远在京城的我身上。”

  康熙道:“你不要掉以轻心, 现在国家半壁江山沦陷, 哪里都应该进入战时准备,宫里的主子以及王公大臣们都应该佩戴软甲以及侍卫。这正是你找来的周培公提议的,朕已经批准了。”

  周培公上前一步, 又给建宁深深的作了个揖:“臣有眼无珠,不识格格, 还请格格降罪。格格的再造之恩,微臣无以为报。”

  建宁说道:“是我微服出宫,周大人何罪之有。周大人与皇帝哥哥的这番君臣之缘必定是有的,我只不过是刚巧遇到了你,让君臣早几天相遇而已。”

  她向康熙道:“虽然人是我遇到带回宫的,但是周大人的这番吴三桂造反就如临大敌的言论,我却不敢苟同。”

  “哦?何出此言?”康熙对她的话挺感兴趣,今日他遇到的每一个人听说吴三桂造反了无不如临大敌,而一向稳重的建宁却说不必如此。

  皇帝身后的图海明珠索额图魏东亭等人也觉得十分诧异。

  建宁说道:“因为我知道吴三桂必败,咱们必胜,他的一兵一卒都达不到京城,所以没必要自己人吓自己人,以为他要杀到了家门口一般。”

  周培公说道:“三格格,我并不是危言耸听,那吴三桂领兵数十年之久,曾经南征北战,清兵汉军他都打过,他在云南剿匪这么多年从未卸甲,他的士兵也都骁勇善战,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

  建宁说道:“我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判断,首先,清军入关已经三十年,民族矛盾早已下降为次要:吴三桂以反清复明为旗号,不过是刻舟求剑,脱离实际。而且,吴三桂降清以来,他在两族矛盾最尖锐斗争最激烈的时刻还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矢忠新朝”,对各地抗清起义军极尽镇压之能事,现在却要又要“反清复明”,他不会得到汉人的支持,所以我说他已经成了无源之木。”

  明珠说道:“不错,臣十分赞同三格格的这个观点,吴三桂造反根本就是师出无名,更实打实的证明了他是个乱臣贼子,他的立足点都不稳,焉何能够长久!”

  建宁继续道:“第二,皇帝哥哥虽然年轻,但却有着杰出的政治才干:早在准备撤藩之初,便已对撤藩可能导致的后果有所准备,吴三桂的此次造反在意料之内,只不过是时间上来的快了一些,但并不是不能应付……”

  在场的众臣均想:不错,皇上得知此消息之后,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最镇定自若的。他首先颁布诏令给平南、靖南二藩,告诉他们,朝廷不会撤二番,让他们不要跟着吴三桂一起出兵,朝廷会让他们安心继续做平南王靖南王,以在政治上孤立吴三桂。而后,又迅速下令捉捕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及其同党,着刑部公开论罪议处,以打击吴三桂气焰,巩固后方。并且皇上早就让户部尚书准备出应对战乱的军饷粮食好能供应军需。

  现在一想,皇上做出的这些举措,才是稳住了朝廷人心的根本。

  康熙目光亮晶晶的看着她,只听建宁继续说道:“第三,吴三桂兵力虽然强盛,但却不具战略眼光,这从他早年的战役当中就可以看得出来,我就不一一举例了,你们只要去吏部的资料当中查阅一下他的生平战役就可略有了解。以他一人之力敌一国,注定要败。”

  她看了看陷入沉思的众人,说道:“虽然对方兵广粮足,我觉得以大清君臣上下一心,叛军没有其他同档的情况下,最多三年此论可平,若是多一天,百姓就多受一天战火之苦。”

  这番话说得众人都热血沸腾,迫切的想去拟出平乱战略,早点实施完成,好让天下百姓少受战乱之苦。

  趁着他们君臣正沉浸在思考如何对付反贼的壮志豪情当中,建宁忽然问皇上:“所以,皇帝哥哥,我不配侍卫行吗?”

  康熙这时说道:“不行,我们可以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却不可以在任何一个实际问题上,轻视敌人。侍卫还是要配,朕不限制你出宫也就是了。”

  成年的皇子可以出宫,但是成年的格格们可没有这项特权,何况建宁还是未成年,如此的命令已经是给建宁开了进出皇宫的大门。自从南巡回来之后,知道她可以在宫外甚至在敌人手下毫发无伤的生存那么长时间,皇上就同意她偶尔出宫了。

  建宁一福身,面露轻快之色:“谢皇帝哥哥,对了,这次我出宫得到了一个好玩意儿,想给皇帝哥哥见识一番。”

  索额图等老臣心想:这三格格到底是孩子心性都什么时候了,皇上还会陪她玩?!

  却没想到康熙颇有耐心的问:“等朕今日忙完了,晚点再给朕看行不行?”

  索额图不由啧舌,心想,原来在臣子面前老成持重极有威严的皇上,在亲人面前是这一副面貌。那自己的女儿中宫皇后,可是享了福了。他却不知皇上的这种耐心是三格格的专属,是从小到大磨出来的。

  建宁却没有像众臣以为的见好就收,而是拉着康熙就走,一边走一边说:“耽误不了皇帝哥哥多少时候。”

  众臣相互看了看,魏东亭和图海都是侍卫出身,早知道他们兄妹相处的模式,当然是皇上走到哪儿就亦步亦趋地跟着。

  明珠对剩下的几人说道:“走吧,皇上不在,议事给谁听,咱们也跟过去看看!”

  建宁拉着康熙走向皇宫的空旷地带。京郊不远处就有草场,而且京中有许多达官贵人玩鹰,所以紫禁城的空中,时不时也有大鸟飞过。

  康熙奇道:“你到底要让我看什么,为什么要跑到大殿外的广场上来?”

  建宁说:“你稍安勿躁,马上就好。”她观察着天空,终于看到一只远远飞过来的鸟儿,于是对着从天空高高飞过的一只大鸟举起汤若望送的火铳。

  康熙好笑道:“别闹了,你打不中的,朕知道你瞄得准,不过太远了,没有火铳打得中。”

  他话音落下,只听嘭的一声,几个随后而来的大臣看到三格格的动作以及听到声响,下意识向天空看去,只见一只飞得及远极高的鸟儿应声直直的落了下来。

  图海快速走过去将那鸟捡了回来:“皇上,是一只海东青,三格格打中的,只伤了翅膀。”

  康熙没有去多观察那只鸟,只是看了一眼,就把建宁递过来的火铳看来看去,在手中把玩,目光变换不定:“这是哪儿来的?”

  建宁从图海手中接过那只受伤的鸟,它虽然受了惊吓,但是仍是不改猛禽本性,在图海手中还一个劲儿的挣扎。

  建宁接过去之后,图海也没看清她用的是什么手法,只见她在鸟背上拍了几下,那鸟竟然渐渐的平静了下来。

  建宁说道:“我今天去了宣武门内的教堂,这是由汤神父研发的,他改良了推进所用的火药成分,他既然小的物件能改,大炮也应该不成问题。”

  康熙闻言目光灼灼的看她:“当真?”

  建宁点点头说道:“应该错不了,只是需要时间,不过汤若望没有可以研究的大炮样品。”

  康熙叫道:“明珠!”

  明珠赶忙上前:“奴才在。”

  康熙大手一挥,说道:“汤若望要研究的军火,兵部全力配合,三个月之内,朕要看到满意的成果!”

  明珠领着兵部尚书的头衔,所以对兵部内所存的火器也都有研究,看到今天三格格展示的火铳的威力,知道这东西的威力要强过兵部很多,他不敢怠慢,立刻领了旨。

  康熙想了想又说,“明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空全程盯着,研发新的火器这件事就交给建宁和汤若望去办,需要的东西和人你们兵部全力配合。”

  建宁听到有事可做,自然不会推脱,一本正经的说道:“臣妹必然不叫皇帝哥哥失望。”

  这时索额图上前说道:“皇上三思啊,若是威力强大的火器大炮能研制成功,将对战局十分有利。这件事情至关重要,三格格毕竟是个女子,怎能挑起这么大的重担呢。”

  建宁看了看他,还没有说话,康熙说道:“索额图啊,你们祖上也是从龙入关的老臣了,怎么学那些汉臣小家子气,女子怎么了?我们爱新觉罗家的女子可不是只会躲在房里绣花的和相夫教子的。”

  建宁说道:“不错,非常时期,我也愿意贡献一份力量。”

  周培公这时说道:“在场只有微臣是汉臣,但是微臣并不小家子气,我觉得三格格可以胜任。”

  从认识到现在,虽然还不超过一天,但是周培公从她的一言一行,听她侃侃而谈评论吴三桂如何必败,又见她毫不犹豫的举枪向空中射击。周培公一点都不会小觑了眼前的这位小格格,反而觉得很多男子都比不过她。

  康熙朗声笑了起来,终于一舒胸中闷气,“好吧,周培公不小家子气,索额图也别让人比下去,咱们走吧,回养心殿议事去吧!”

  《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海东青属于大型猛禽,体重健壮。雌性比雄性还大,最重可达六公斤。身高一米左右,两翅展开两米多长。

  建宁射中的这一只,头部羽毛是白色的,缀有褐斑,身体暗灰色;胸部褐红,尾部纯白。喙爪像铁钩一样,它身长不过两尺,体重也只有三斤多沉,明显是一个小家伙,在它的部族之中,它还是一只幼鸟,却是比普通的凡鸟已经大得多了。

  长大了的海东青能捕天鹅、野鸭、兔、狍等禽兽。在满语中叫“雄库鲁”,意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传说中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

  建宁把它带回去之后,将它翅膀上的伤撒上伤药绑上绷带,过不了十天半月,应该就会痊愈了。

  熬鹰本来是极度费神的一件事儿,被人捕捉到的雄鹰,不被逼到极限,根本不会吃任何东西,它们宁可饿死也不折腰。

  可是这一只小鹰却特别识实务,没用建宁多费神就乖乖的饮了水和吃了食物,不过它只吃建宁亲手递过来的东西。不是因为它太过有灵性,而是自然界中的生物更懂得弱肉强食的道理,当建宁用手在鹰背上按了按,就已经让这在食物链顶端的鸟儿臣服下来,自然是会听她的摆布。

  墨香见到建宁要把这只小鹰养起来,说道:“奴婢去找一只笼子来吧,库房里有一个由金子打造的笼子,美轮美奂,正适合放在格格屋里。”

  建宁说道:“不用笼子,鹰是自由自在的生灵,等养好伤它若是想飞走随时都可以,还是找一只大点的架子来。”

  安置好了小鹰之后,建宁并不闲着,而是去了一趟兵部,她让人把火器军械的资料都找出来,匆匆看了一遍。

  第二天开始,便把汤若望也带到了兵部,他需要什么东西让他跟掌管器械的官员自己交涉。汤若望不仅自己来了还带着他信任的能帮助他做研究学生南怀仁。

  建宁自知不是那种技术型人才,只是用自己的身份,保障他们要什么能有什么,和保障他们的试验环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9页  当前第1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8/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逢春[综]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