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逢春[综]_分节阅读_第176节
小说作者:养心殿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1.65 MB   上传时间:2019-06-06 12:35:35

  费扬古在马上欠身回答:“回主子,我军的五十六门红衣大炮全都布置完毕,射程都在八里以上。只要我们的大炮一开,葛尔丹这些土垒的营寨,顷刻之间就要灰飞烟灭。”

  没等康熙再说话,敌军中突然响起了三声大炮,武丹等几十名御前侍卫,不等招呼“刷”的一下便围在了康熙周围。

  康熙不禁一笑:“哎,瞧你们那紧张样,葛尔丹就打过来了?朕瞧着,倒像是他要出来说什么话。”

  两军中间的这条河已经干涸,康熙和葛尔丹只隔着十几丈的河岸对话,对方如果趁机发难的话,那将会让人措手不及。康熙镇定自若,费扬古以及一众大臣和侍卫紧张得鼻尖都冒汗,全身都戒备着。

  葛尔丹在马上没什么诚意的说:“准噶尔汗见过天可汗!”

  康熙冷冰冰地对葛尔丹道:“你是在向朕请安?为何不行三跪九叩大礼?”

  葛尔丹狡猾地说:“我今日穿着铠甲,不方便行礼,三跪九叩就免了吧!还请天可汗不要介意。”

  康熙才不乐意跟他打机锋,仍然是冷冷地说道:“你们的领地在准葛尔,距此万里之遥,你带兵来到科尔沁王的领地干什么来了?”

  葛尔丹被康熙一句话就问住了,吭吭哧哧地回答:“皇上,您是天子大汗,我是部落小汗,葛尔丹从来是拥戴大汗的,不敢有非法妄为之举。”

  康熙:“哈哈……你不敢妄为?真是天下奇闻。朕问你,既然称臣于中华,为什么不报朕准许,就吞并了准葛尔四部和喀尔喀三部。你称兵于山陕蒙古各地,烧杀抢掠,□□百姓,还把鄂尔齐的儿子给杀了,这还不算是大胆妄为吗?”

  葛尔丹变了脸色:“这么说鄂尔齐也知道是我干的了?怪不得他说翻脸就翻脸!他那个二儿子优柔寡断,根本接不下他的王位,我那是在帮这个老朋友。土谢图汗屡次侵扰我的领地,还杀了我的侄子,我不能不报仇,可是,大汗你为什么却偏袒土谢图汗,既然你可以不君,我就可以不臣!”

  康熙朗声道:“好一个不臣!朕御驾亲征就是来治你这个不臣之人的!”康熙懒得再跟他废话,调转马头而回。说这些也不过是为了不给天下人他对葛尔丹不教而诛的借口。

  康熙所带的是朝廷剿灭叛匪的正义之师,葛尔丹是怀着不臣之心的乱臣贼子。在战争之中师出有名十分重要,至少对提高自己士气和打击对方的士气很重要。由此,大清与葛尔丹之战由此展开,葛尔丹的兵力远远少于大清兵力,先不论他如何被压着打,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优势。

  清廷的大军奔袭千里,走草原入戈壁,对这边昼夜温差极大的极端气候多少有些不适应,所以营中不少人都染了风寒,且春夏交接的时候,草原上总是蚊虫肆虐,士兵们被这些蚊虫叮咬,痒一些也就罢了,都是百战之师,咬咬牙就挺了过来,只不过这些蚊虫之中还有待着病毒的,所以一场空前蚊虫传播疾病――疟疾就此在军中传开。

  康熙每日都会去视察军营,检查军纪,几乎与将士们同吃同睡,所以不可避免的他也累到生病了,他时而发热,又时而冷的打起摆子。太医和军医们一起来给皇上会诊。

  几个随行大臣以及中军主将费扬古见到皇上病倒都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顿时没有了主心骨。

  索额图看太医查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说:“太医,皇上到底得了什么病?”

  太医细细的检查之后,发现皇上的病症与营中多数军人的相同,于是把几位大人领到一旁,压低了声音说道,“皇上得的也是疟疾!现在军中已经有几百人得了这种病!”

  明珠一惊不小,道:“你没看错?”

  这可把随军的大臣和军医们吓惨了!任谁都知道,疟疾是顽疾,是个死亡率极大的病,目前根本没有对此的特效药,全靠个人的身体素质熬过去。大军之中有这么多人都得了这个病已经够麻烦,现在皇上也得了这个病,若是传出去,岂不是要人心慌慌。万一皇上真在北征途中有什么闪失,这回去要如何交代呀!

  太医却没有大臣和军医那么紧张,他忽然想起什么,让众人稍安勿躁,回到自己的帐篷中捧来一个匣子。皇上这时已经醒了,几位大臣正在回奏他的病情,康熙自己的身体,怎会不知这次的病来得很是凶险,但是仍觉得要不了自己的命。

  太医回来,打开匣子,里面密密麻麻排满着白色的药丸。康熙奇怪的问道:“这是什么?”

  太医说道:“启禀皇上,这是临行之前,三公主给带的。”

  康熙听到是建宁给带的东西,立刻精神就不一样了,眼睛也睁得开了,之前他觉得累连眼睛都一直是半睁半闭,显得很没有精神。

  康熙让人将他扶起靠坐着,向太医招了招手。

  太医连忙把匣子放到康熙眼前,康熙看着盒盖上还有一张纸条,龙飞凤舞的写着:“疟疾”的字样,他认得出来这是建宁亲笔,不由得伸手去扶抚那字迹。

  康熙一边喃喃的说道:“她怎么知道朕会遇到这个病……”

  太医在一旁解释:“除了这一盒,还有其他十几个盒子,装了不同的药丸,上面写着不同疾病名称,代表不同的疗效。想来公主殿下是把所有行军中常见的病都想到了。”当初接了这些匣子,太医还十分惊喜,他身为一个谨慎的大夫,深知有备无患的道理。

  明珠看向康熙,见康熙点了点头。

  明珠说道:“快找两个得了疟疾的人,给他们试药。”

  索额图则对太医发难,“你早就有药,怎么早不拿出来,外面那些士兵都快死了,耽误了军情,你担待的起吗!”

  太医有些委屈地道:“因是三公主所赐,指明了说是给皇上用的,所以未经过皇上的允许,奴才们不敢擅动。其实,皇上若是没有病倒,奴才也要向皇上请旨了,这药丸是专门为皇上准备的,数量虽多但是药效如何仍不知道,奴才无论如何不敢挪作他用,但是三公主同时还给出了药方。”

  说着他从盒底的一个小抽屉里取出一张纸,上面正是治疗疟疾的药方,太医将其呈给皇上。

  康熙所涉猎的书籍也有医药类的名著,所以对医道也略知一二,看着这张药方只觉得所下的药材以及搭配的分量都恰到好处。康熙吩咐道:“将药方抄纂下去,按照方子熬药给士兵们喝。”说着他自己拿了一粒药丸,就让旁人倒水来吃。

  明珠连忙说道:“主子爷,那边已经拿去试药了,您就再等一天半天,还不知道这药丸到底有没有疗效,您是金贵之躯,怎能直接吃这来历不明的东西。”

  康熙横了他一眼说道:“谁说这是来历不明的东西,这是三公主特地给朕做的。”他向太医说道:“下次三公主再有什么东西放在你那儿,你都要过来报备一声,不要把朕蒙在鼓里。若是早知道建宁给朕准备了药,朕何必在床上多躺两天呢!”

  说完康熙已经就着索额图送来的温水,将那药丸服下,重新躺回被窝休息,挥挥手让他们都下去了。

  众人出了帐篷之后,有一个军医是曾经跟过抚远军的,与建宁打过交道,已经激动的说道:“哎呀,这药方出自三公主之手,准错不了!你们不知道三公主的本事,战场上只剩下一口气的人都能被她救活过来,我们福远军中的人都管她叫活菩萨呀!”

  建宁的药果然是特效药,不论是那两个试药的士兵还是康熙病情都好转的很快!太医连忙继续让皇上服用此药,直到他病愈为止,众人见此情景都松了一口气。

  军营中架起了大锅,照着方子上给出的药材和熬制方法,军医当场熬药,那些生病的士兵们每个人按碗发放。皇上亲征,军中带的药材很多,喝了这些药,之前生病的人便都接连好转。

  完全康复的康熙让太医好生照管那些盒子,千万不能弄丢了,如果少了一个要唯他是问。太医见了那药神奇的疗效,就算是皇上不说,也丝毫不敢怠慢。

  但是谁也没想到,康熙刚刚从一场大病钟复原,身体还没有调理好,还是免疫力最弱的时候,竟然接着就又病倒了。

  这次更加凶险,太医经过诊断之后,在建宁留下的药丸当中虽也找到了对应的,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环境不同,处方应因时因地而变,虽然药丸起了作用,但是不能根治,这样一拖就从小疾拖成了大病。

  太医一看着情况不好,再也没法隐瞒下去,而且自己也担待不起,连忙告诉几个大臣,说需要从京城的太医院里重新拨发药材。

  太子接到前线的急疏,说皇上病了,让火速送药过去。太医院的副院正看了所需的药材清单之后,悄悄地向皇太子进言道:“太子爷,恕奴才斗胆猜测,皇上并不是像书信中写的那样偶感风寒,奴才猜测皇上一定是得了寒热重症!”

  太子挑眉道:“什么?!寒热重症?好不好治?”

  “这寒热重症,自古便没有良药,所得之人都是用珍贵的保健药材调理,至于治不治得好,若是在这皇宫――安稳的地方得了这病,还好一些,那也只在五五之数……”更何况是远在漠北,缺医少药的战场中呢。

  太子何等聪明,他的未竟之言怎么会听不出来,“治不好又怎样?难道还会威胁性命不成!我皇阿玛吉人自有天相,正值壮年,岂会被一个小小的疾病打倒,你就照着太医信中所要的药,全数准备好,快马发往漠北!”

  那副院正一脸愁容地说道:“这个病弄不好拖的严重了真的会威胁生命,所以还请太子殿下要提前准备呀!索相也是这个意思,他命我给太子爷透个话……”

  太子气得跳起来,脸色黑沉的道:“住口!住口!你敢诅咒我皇阿玛,你活的不耐烦了!还敢胡乱攀着索相!索相是随军大臣,哪有时间让你带话!来人呀,把他给我押下去!关到刑部大牢中去!皇阿玛一日不康复回京,这个人就别放出来!”

  被拉走的副院正还想直呼冤枉,自己真的是受索相所托,让太子准备登基的,但他已经被侍卫堵了嘴拖了下去,这话就没说出口。

  前来打探的人一波接一波,太子这个时候更不敢离开,得在宫中主持大局,稳定人心。太子也不敢耽搁,命人速速到畅春园去请三公主回来!

  建宁接到消息就即刻飞马赶回宫来,她看了那份急疏,说道:“皇帝哥哥果然得了伤寒!看起来还拖了好长一段日子!以致病入五脏,这群庸医,只知道明哲保身照本宣科,只要用治寒热症的药丸,加上五花丸调和,服几次就会药到病除!他们竟然还向京城大老远的要人参灵芝,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建宁气的想骂人,康熙身边有那么多大臣和侍卫们跟着,那么多人竟然照顾不了一个皇上!竟然让他接连病了两次!

  太子肃容道:“这次皇阿玛的病情被他们耽搁下去,果然十分凶险!”

  建宁抬眼看他道:“胤礽,你是怎么想的?”

  胤礽立刻说道:“我想去亲自见一见皇阿玛,他病得这么重,应该有人在身边侍疾。”

第220章 刁蛮公主70

  建宁皱着眉头说:“他不是让你监国吗,那京城里怎么办, 你若是未奉召前去, 那可算得上是擅离职守, 过后那些言官们不会放过你的。”

  胤礽说道:“管不了那么多了,我若是不走这一趟心中总是不安。”他有很多未尽之言, 不知道如何向她说索额图通过那个太医透露出的意思,他觉得有索额图这种盼着皇上死的人在皇阿玛身边,说不定更危险。

  但是太子又不能如此武断的说出这句话, 万一索额图只是为了向他表忠心呢, 他今日若是说出索额图怎么样, 岂不是要陷索图于万劫不复之境。所以太子打算压下心中的不安,一定要亲去一趟。

  建宁若有所思的看着他, “……也好, 你就去好好的给你皇阿玛侍疾, 他的病不好你就不要回来。”她叫过跟她同来的墨菊吩咐了几句, 回头说道:“我让她回畅春园将我制的那两种药再取了一些,你带过去。既然决定了, 我看事不宜迟, 今天就走吧。”

  胤礽也是这个意思, 让侍卫们去准备,又让太监去召集大臣,临走之前好交代他们一声。

  建宁替他理了理微微有些凌乱的衣摆配饰, 低声说道:“京城里的局势,你不用担心, 姑姑在宫里还稳得住大局。这次你去只管好生为你皇阿玛一尽孝心,别的事情都勿需多管,特别是如果有人惹恼了他,你也要分得清亲疏远近,你永远不能忘了身为储君,你只需忠心于皇上一人,必须要忠心于皇上一人。”

  胤礽受教道:“孩儿明白了,必然不教姑姑失望。”

  胤礽匆匆交代了一下就启程离京,不仅让大阿哥三阿哥等人目瞪口呆,大臣们也对皇太子如此重视皇上,孝敬父皇而欣慰,太子已经长大,而且长成了如此一位仁孝之君,大清江山后继有人。

  本朝素来对皇子们的约束颇多,皇子要出京或者与地方官员有馈赠往来,都必须奏报朝廷备案,太子不同于其他房子,皇上不在他就是地位最高的,而且还是为了去给皇上送药,当然不会有人敢拦着。

  乌兰布通,费扬古带人巡营,远远的看到一队人马从西面过来,连忙上前查看。发现竟然是本该在北京坐镇的少年储君!费扬古要急忙翻身下马行礼,太子及时喝止他:“费将军不必多礼,皇阿玛怎么样了?我带了药来,快带我去见他!”

  费扬古万万没想到太子会亲自过来送药,不过这可不是他感慨的时候,赶忙将人带回大营康熙的营帐。康熙这些天已经是病骨支离,瘦了很多,这几日来,胤礽日夜兼程顾不上自身梳洗,脸上全都是风沙,更显得风尘仆仆。父子骤然相见,竟然有种恍如隔世之感。胤礽扑到康熙的榻前,不由得真情流露:“皇阿玛!你…怎么样了?你怎么瘦了这么多?”

  康熙不可置信道:“胤礽?你怎么来了?”他支持撑着要坐起来,可是躺了多天全身乏力,太监连忙给他脖子下垫了一个枕头,康熙才可以舒服一点与太子对话。

  太子从怀中小心地拿出一个锦盒,说道:“儿臣给您送药来了,姑姑说只要两种药丸一起服用,这病很快就会好的,您快点服下吧!”

  康熙不疑有他,建宁做的丸药他自然认得,艰难的吞咽下去,这些天他的嗓子干疼,每天只能吃些流食,营养不够,所以瘦的才特别快。

  胤礽亲自服侍康熙吃药,喝水,又将他嘴角擦干净,放他躺下。所有动作都又麻利又轻柔,竟然比平时太监宫女们伺候的都要精心。

  康熙也没想到太子会在这个时候出现,昨天他还想着要立下遗诏呢,而他的遗诏自然打算让太子做后继之君。

  而这个孩子竟然不顾他自己可能要到来的极盛局势,不管不顾的跑到前线来了!康熙只想叹气,为了他这个傻儿子!不过,更多的还是感动,总算没把他白养到这么大,到底是至亲骨肉,对皇阿玛有感情,不是只盯着他屁股下的龙椅。

  昨日康熙要立遗诏之所以没有立成,都是因为当时在帐中伺候的明珠想尽办法让他先不要立遗嘱。可能是抓不到太子的小辫子,便说了一堆索额图的坏话,还说索额图偷偷的联络京里,让太子准备登基,还说听说京城那边给太子的龙袍都准备好了。

  康熙当时真的是气着了!索额图和太子有什么好准备的?还不是做皇帝薨逝,太子即位的准备!当时康熙那个伤心的心情啊,康熙不想再回想。

  明珠昨日才刚刚说完,今日太子已经到了大营,明显是在接到了这边发过去的急疏之后,就直接赶过来的,太子他哪有时间准备登基?为了给皇阿玛送药,根本是不眠不休。

  康熙不无骄傲的想,他们到底看错了他的这个儿子!康鑫想着想着便睡着了,这些天他虽然病着,但是难得睡一个安稳觉,此时,胤礽就守在他床边,康熙就觉得眼皮子打架,支撑不住了。

  等康熙一觉醒来,觉得身上轻松多了,发现太子仍然保持之前的姿势趴在榻前,已经用手支颐打着瞌睡呢。

  康熙微微一动,太子就醒了,“皇阿玛,你醒了,天已经亮了,感觉怎么样?”

  康熙说道:“朕睡了一晚上眼睛感觉好多了,这药效真的很霸道,早知如此,我就把你姑姑带在身边,就不用你千里迢迢跑来送药了。”

  太子说道:“能为皇阿玛尽一份力,儿臣甘之如饴。”

  康熙说道:“朕看到你跋涉而来就已经好了一半,何况还有你姑姑的灵丹妙药。用不了多久朕就会康复了。你先下去休息吧,好好睡上一觉,有什么事醒了之后再说,这些奴才竟然不知道好生安置太子,真是该死!”

  太子依言告退出来,正巧遇见与敌人正面迎击刚刚回来的索额图和明珠。两人不可置信的看着太子,索额图脸色难看地问道:“太子怎么来了?您怎么能擅自离开京中呢。”

  太子向两位大臣拱了拱手道:“二位辛苦了,我已经几夜没合眼了,皇阿玛特给口谕说:一切等我休息好了之后再说,我现在要奉旨睡觉去了,失陪。”

  众人之前眼看着都要不好的康熙,竟然渐渐恢复过来,而且一点儿也没有大病初愈的虚弱,反倒更为强壮。

  康熙身体一复原,就立刻让太子回京去。把皇上龙体康健,不日就将会大胜而归的消息带回去。

  接连几丈下来,葛尔丹损失惨重,剩下一万多人,天险地利全都消失了,全军被围困在乌兰布通的山坳里。葛尔丹清楚他已经身处绝境,又无计可施。如果突围冲出去,这一万人也完全不是清军的对手,最后只会一败涂地。如果他困守在这里不动,也会渐渐的被清军蚕食吞灭。

  在这个时候,葛尔丹收到消息,沙皇俄国打算出兵三千助他攻打大清,而西藏也来信说增援已经在路上,正星夜兼程的赶来。

  葛尔丹立刻又重新燃起斗志,决定在大军之外山坳中建造一座驼城。所谓的驼城就是用骆驼筑起的城,骆驼在沙漠之中遇到风沙或者是极端恶劣的天气就会排列在一起共同抵御外部的侵害,其坚固无比,还会适时自动作出调整,要比葛尔丹士兵垒起的土墙坚固多了。葛尔丹又在骆驼的掩护之后架起数百弓箭手,时刻注意着清军的动向。

  中军主将费扬古和上书房大臣索额图来前线视察,索额图很是瞧不起葛尔丹的这番做派,又觉得是己方战胜的机会了,兴奋的说道:“葛尔丹已经是穷途末路!竟然想到用骆驼铸城,不过骆驼筑起的城再坚固又怎么样?还不是血肉之躯,怎么抵挡得了我军的红衣大炮,我已经下令,将五十六门大炮都排在正面攻击,用不了多久,就会撕开他们的防御,到时候葛尔丹就是瓮中之鳖了!”

  皇上当时把索额图派到前线来,而不是与皇上一起在中军大帐,费扬古就觉得事有不妥,但是又没敢开口回绝,索额图他得罪不起。果然事到临头,这位大臣果然一开口就帮他排兵布阵。如果这仗打赢了,有这位上书房大臣在他功劳一分没有,如果输了,费扬古这个黑锅是背定了。他倒不是怕被抢走功劳,而是怕有负皇上期望,只要能消灭或者抓住葛尔丹,这次西北用兵,他就算是没有一分功劳他也认了。

  费扬古说道:“茫茫草原千里沙漠,如果让葛尔丹跑了,再想聚而歼之,就不那么容易了。葛尔丹狡猾的很,他既然把正面布置的万无一失,为什么他的中军大帐不设置在这儿,肯定还留了第二手,而且他侄子的精锐部队也全在西北方,要防着他向西北方向逃窜,所以末将觉得,把大炮全布置在正面不妥。”

  索额图本来正说的兴奋,被费扬古的这一通否定,脸色就已经沉了下来,说道:“不全布置在正面?那如果火力不足,不能将正面的驼城轰开,造成了两军相持之势,皇上御驾亲征一天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你担待的起吗?”

  费杨古心中不由得苦笑,仍然坚持说道:“皇上要的不是只打胜仗,而是无一漏网,无论如何,末将也不能让葛尔丹跑了,宁可多相持一段时间也比让他跑了的好,葛尔丹诡计多端,又恢复极快,若是让他逃出去联合西藏或者是青海四部卷土重来,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索额图这时候脑子也没闲着,他知道今天这场争执必然会传到皇上耳朵里,如果真的如费杨古所说,到时候他也要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干脆的说道: “费老弟,你急什么!咱们不是商量着办吗,既然你坚持,那就依你所言,调十门大炮到西北方向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9页  当前第1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6/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逢春[综]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