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逢春[综]_分节阅读_第96节
小说作者:养心殿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1.65 MB   上传时间:2019-06-06 12:35:35

  可是林如海只有林黛玉这么一棵独苗苗,等他死后,还哪有人真心疼爱林黛玉,落的个还在闺中就早早病亡的下场。薛宝钗说道:“我有几句话,当着林姑父,不知道该说不该说,不过就算是您责怪我太过轻狂妄议,也是为了黛玉着想。”

  林如海说道:“宝姑娘是个见多识广的,都这个时候了,你看出什么只管与我说,我哪会有半分怪罪,感激你还来不及呢。”

  林黛玉睁着一双杏眼看看父亲,又看看宝钗,他们两个要说什么郑重的话。

  宝钗说道:“林姑父将林妹妹交托给祖母家,也是人之常情。亲外祖母和舅舅家确实是离开父母之外最好的归宿了。只不过贾家家大业大,又要维持以往的体面,也自有难处。”

  林如海若有所思,宝钗略顿了顿,继续说道:“仆人又多,人多口杂,咱们这个姑娘又是个心性儿极高的,若是受了下人们两句什么不恭敬的话,就要放在心里琢磨上很多天,寄人篱下到底比不得在自己家里,我想说的是,我觉得托给再多的外人,不如让妹妹自己立起来一些,最不济林姑父也给妹妹留些后手体己,若是真的所托非人,或者是有什么变故,也不至于让好好的公候小姐,看人脸色,受人欺负不是嘛。”

  林如海能当上朝廷大员,皇上钦点的钦差,他的头脑极为聪明,自然一点就透,他向黛玉问道:“在那儿有人欺负你,连下人都看不起你,你怎么一点都不跟为父说啊!”

  林黛玉看了看宝钗,连忙说道:“算不得上什么欺负,只是爹爹你知道我有些小性儿,我在祖母家,也没亏待过我,一应事物皆是和他们家姑娘一样,只是,偶尔有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虽然只是只言片语,可是林如海还是听出黛玉在那里过得不太如意,他在世时尚且如此,若是他去世了,人心险恶,保不齐那府里还是有些小人对她歧视,特别是如果她一点家产没有继承到,从经济上没了根基,自己家这素来心气儿极高的姑娘,得受多少委屈!他不由得感激的看向宝钗:“多亏姑娘提醒我,否则,我当时没替玉儿想得这么细。”

  宝钗说道:“这没什么,林姑父一片爱女之心,早晚会想得到,我不过白提醒一句。

  这时,林如海的姨娘将药端过来给他喝,刚喝了药,就开始闭目养神起来。众人也不再打扰,薛宝钗告辞出来,林黛玉于宝钗一起出来,说道:“贾家的事,我没样样向父亲学,不然怕他生了气病得更重,我没有责怪姐姐的意思,只是说不说又有什么用呢,只是让他多一层忧心罢了。”

  薛宝钗说道:“傻丫头,你也许觉得困扰你很久的事情,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是往往可能这种困扰会变本加厉,而大人自有大人的办法,放心吧,林姑父听了这些,绝对不会忧心的,他只会为你解决好一切后顾之忧。”

  林如海已经将各种动产不动产全部交由贾琏去处理变卖。林家之富,远比贾琏和王夫人等人预测的要多。

  林如海找了一天,他精神还好,能够坐得起来的时候,他叫来贾琏,当着宝钗和黛玉的面,将一张十万两的银票交给贾琏,说道:“琏儿,你帮我将这银票给你们老太太,黛玉在出嫁之前的吃穿用度花费,别让贾府太过破费了。”

  贾琏十分惊异,林如海暗地里交给他带回去的林家家产要比这多得多,为什么偏偏这么郑重的拿出这十万的银票呢?

  他见宝钗和黛玉也在一旁,心里也就明白了,林姑父这是为了让林黛玉宽心,才特意在宝钗的见证下拿出这笔钱。

  贾琏说道:“林姑父请放心,我回去之后,一定当着众人的面把妹妹的生活费交给老太太,到时候也让宝姑娘在场作证。”

  林如海欣慰的点了点头,“辛苦你们了。”说了这句之后,他就有些支持不住了,让他们都出去了。

  过了没几天,林如海就不行了,一应的丧事都是贾琏在操办,林家族中来人也都是他在应对。

  林黛玉早已哭成了泪人儿,宝钗一直陪在她身边宽慰开导,以免她把自己哭病了。

  林黛玉悄悄地跟宝钗说道,“父亲他去世之前,交给我一本诗集,里面藏了二十万两银子的银票,另外还有苏州祖宅以及祭祀所用的族田的地契房契。说家里的其他更多家财,都已经交由琏二哥带到贾府中去,日后作为……我嫁到贾家的嫁妆,这二十万两银子,还有另外的家产,他让我除了宝姐姐谁都不要告诉,包括我……未来的。好生放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薛宝钗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让她将那本诗集收好。林如海临去世之前必有书信带给贾母,跟她定下黛玉和宝玉的婚事。林如海这是也不打算瞒着黛玉,先跟她说了。

  但是,贾家收了银子之后是否会履行承诺,这也是难说的事儿,只能事后再看了。

  林如海这一去,林妹妹彻底成了孤儿,有这二十万两银子和田地契总比没有的好,至少林妹妹从此在贾府之中可以脊背挺直地说:我从小到大也没用花贾府一分一两银子。

  有那十万两,别说是一个,就是再养出几个公府小姐也尽够了。

  而且,今天林黛玉又与宝钗说出了自己父亲给她定下宝玉的这门婚事,也算是说出一个心结,算是使了一个小心机,先划定地盘。黛玉知道宝钗知道此事之后,在未来的婚事上,必然不会再与宝玉有什么瓜葛的,从此以后,心情应该不至于太过抑郁,患得患失了吧。

  林家族中的事务解决完,贾琏就带着黛玉为林如海扶棺去苏州的林家老宅安葬,这期间,宝钗抓紧时机去忙自己的事情,因为她知道贾家就要有一场泼天的大富贵,所以过不了多久就会派人来叫贾琏回去,到时候若是她的事情还没处理完,就只能自己走了。

  宝钗如愿视察了沿途的所有产业,并且又在繁华的城市中多开设了几间薛家名下的铺子,算不上是产业遍布大江南北,也算得上是遍地开花了。只要将这些好好经营,不出什么大纰漏,就足以保障薛家日后衣食无忧。

  当然,凡是有阳光的一面就有阴暗的一面,也有欺瞒不报中饱私囊之徒,或是借着薛家的名义为非作歹的,这种事情宝钗绝对不会姑息,用雷霆手段将之一一处置,不会念什么多年的主仆之情,这也算是给薛家的其他管事警醒一番。

  果然,在贾琏一行人还在苏州的时候,京城里来消息了,说贾家的大姑娘元春被封为贤德妃。

  其实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更大的消息,不需要京里特意来人相报,而是全国都知道的,在位六十一年的圣祖皇帝殡天了!

  新皇是先皇第四子雍亲王,这大跌了很多人的眼镜,因为圣祖后期九龙夺嫡,皇子阿哥们个个手段尽出,雍亲王并不是呼声最高的皇子,也不是最活跃的皇子,甚至之前得罪了不少大臣,是一个孤王。谁也没想到,真龙天子竟会是他。

  这让许多人措手不及,也包括在京城里的贾家,因为贾家向来不是雍亲王这一派的,在各个朝代,朝臣们都难免结党营私。

  好在这国孝期间,贾琏也正在给长辈扶棺,需要避忌的正好都一起了,他正想着上位的是这位皇子,自家从此以后要低调行事。没想到过不了几天,就传来这么一个大的好消息,他们贾家出贵妃了!

  贾琏匆匆办好了林如海的丧事之后,就带着黛玉和宝钗加紧启程回京。

  回去的路上,宝钗就算是在马车之中,要处理的事情也不少,便把马车当成了一个办公场所。林黛玉父亲新丧,正是时时垂泪之时,宝钗见了,便将一些需要整理的工作交给她做,以分散她的注意力。

  林黛玉是个极其聪明的女孩,这些事情交给她之后,上手非常快,没多久就成了宝钗的得力助手,宝钗的工作量骤减,黛玉又能分散精力得以展颜,简直是一举两得。

  薛宝钗有的时候会顺便给黛玉说一些里面的门道,告诉她其实这些经济上的事与管家之事都是相通的,只不过管家之事要更加细碎繁杂,但是道理都是一样的,先懂了这些之后,日后黛玉嫁了人,成了管家奶奶,自然就难不倒她。

  其实,女孩儿大了,家里母亲若是重视,一般都会教她管家之事,免得日后到别人家中不会管家,被奴仆欺瞒,或是被婆婆看不起,不交于管家的权力。

  林黛玉自幼丧母,寄养在贾府之中,谁也没给她说过这些,如今听宝钗教导她这些,虽然年岁不对,但竟然如慈母一般,不由得泪又湿了眼眶。宝钗只觉得十分无辜,不知道她又想起了什么事,惹得她又哭了一回。

  林黛玉见到宝钗的表情,不由得又破涕为笑。

  薛宝钗玩笑道:“又哭又笑的,这就是咱们林大小姐的好风度!好在没有外人,不然人家以为遇到了疯婆子呢!”

  京城贾府内宅之中,贾宝玉躺在床上,整天没精打采的,也不出去玩儿,他的丫鬟麝月逗他:“咱们家大小姐封了娘娘,全府上下都乐得什么似的,怎么你这个当亲兄弟的,反倒脸上没有笑模样?”

  另一个丫鬟晴雯打趣着说道:“他呀,正想着林妹妹呢,别说咱们大小姐当了娘娘,就是当了皇上,他也是这个样子的!”

  秋纹说道:“是在想妹妹,还是在想姐姐?你们可别忘了,和林妹妹一道出门的还有一个宝姐姐呢!”

  贾宝玉躺在床上,听这些丫头们逗闷子,顺嘴回道:“姐姐妹妹们都不能在一处,只剩我一个了还有什么意思!”

  贾宝玉虽然跟老太太住,但是他房里的事情自然有耳报传给王夫人,不到晚间,王夫人就听到了这些话,她心中有些生气。

  她素来知道贾宝玉与林黛玉十分亲厚,与别个不同,不过走了半年多,竟然就弄的贾宝玉茶饭不思的!

  而且丫头们竟然还拿宝丫头与那林丫头放在一起开玩笑,林丫头怎么与宝丫头比!整天病病歪歪的,像风一吹就要倒的竹竿儿一样。

  是自家亲戚家的闺女是一回事,若是给自己当儿媳妇,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哪个婆婆愿意找一个病西施回来!更何况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在闺中之时,素来与王夫人有些龌龊,王夫人怎么能看得上她的女儿!

  王夫人在那自己气了一会儿之后,想着让宝玉的奶娘李嬷嬷去宝玉房里,将他的丫鬟挨个敲打一遍,让他们再敢胡说,就都打发出去!

  宝钗与黛玉的马车入了京,进了荣宁街后,与贾琏一起从正门进府。众人得到了消息,都知道他们今天回来,所以都聚在贾母房中。薛夫人知道宝钗向来懂礼数,今日必然会来贾府中拜见,所以便也过府中来等着,以免舟车劳顿的女儿急着见她,还得两头跑。

  贾母又拉着林黛玉哭了一回,贾琏当着众人的面,将那张十万两的银票呈给贾母,转述了林如海的遗言,听说林姑爷拿了这么多钱做姑娘的生活费用,邢夫人,尤氏,李纨等人,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看向那银票,她们还没见过这么大面额的钱呢。

  王熙凤对她们这些见钱眼开的蠢样儿,在心里不由得嗤之以鼻。她虽然也爱钱,但是不会像她们那些没见识的表现得这么明显,再说这钱在贾母的示意之下还是入了官中,不还是流转到她王熙凤手里支应,而别人摸都摸不到边儿。

  邢夫人说道:“哎哟,林姑爷真是大手笔,黛玉一个姑娘家能吃用多少!这么一大笔银子,便是让她吃用几十年也尽够了!”

  王夫人说道:“大太太说的可有些不像话了,难道姑娘大了不用嫁人,哪个会在娘家吃用几十年的。”

  邢夫人见到贾母的脸色沉了沉,连忙说道:“哎哟,看我这笨嘴拙舌的,向来不会讨巧的说话,尽捡些大实话说了,我的意思是林姑爷也太过外道了,林姑娘是在外祖舅舅家,我们把它好好养大,不是应当的,还特地让琏儿捎来这么多银子。”说到最后,已经喜得合不拢嘴,向来都是拿人手软,从此贾府中人,看在这么多银子的份儿上,都会对林黛玉客客气气的了。

  又有人凑趣儿着说了几句,贾母的脸色一直有些淡淡的,因为她知道,林家应该不止这点儿银子,那为什么林如海要让贾琏巴巴的在众人面前提生活费的事儿,莫非是觉得贾府亏待了林姑娘,才要过一下明路,不过现在人已经过世了,再去追究这些已经没有必要。

  贾母又问了黛玉及宝钗一些路上的事儿,就让众人散了。薛宝钗将路上准备的仕仪让人分送各处之后,就随着薛夫人回了梨香院。

  回去之后,自然也有好消息等着她,原来四皇子登基之后,十三皇子胤祥封了和硕怡亲王,就连薛蟠也跟着水涨船高,封了一个正六品的武职京官亲军校卫!

  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当官儿,而且还是个有品级的,薛蟠十分自豪,正等着妹妹回来显显摆摆,让妹妹好好夸赞一番呢。

  薛宝钗听到之后说道:“六品官,也就比芝麻大一点,你可别因此就得意忘形了。按理说,哥哥你无功无劳,因为十三爷和当今圣上体恤,就封了这样的官,日后要常思尽忠报效,对得起这个官职才是。”

  薛蟠得意地说道:“你放心吧,不坐则已了,既然坐了这个职位,我就想着怎么把它坐稳,还得想办法升上去。”又对薛夫人说道:“母亲,你这个诰命夫人,我给你挣回来了,日后咱们的品级说不定还要换换呢!”

  薛夫人早已笑得合不拢嘴,女儿回来了,儿子又挣气做了官,再没有什么值得她忧心的事儿。于是命人让厨房准备开饭,一家人好久没在一起好好的吃上一顿,算是给宝钗接风。

  饭罢,宝钗又问薛蟠:“哥哥现在需要在哪儿当值?”薛蟠说道:“还没有正式上任,十三爷的意思是,过两天让我去京郊大营。”薛宝钗沉吟道:“也好,既然是封的武官,自然要去大营之中历练一番。”

  薛蟠说道:“十三爷也是这个意思。”

  宝钗看着他的身板说道:“可惜哥哥自幼没有习武,只有一些和人打架的本事,这在营中怕是立不住脚的。”

  薛蟠挠了挠头,说道:“那又怎么办?我看营中是不会让带几个仆人的。到时候真打起架来,我岂不是要吃亏。”

  薛宝钗白了他一眼,说道:“谁让你真去打架了,你还想带几个仆从去?忘了上一次差点打死人的教训了!我是怕你武功不行,难以服众,就算是入了营中,也是最末一等!”

  薛蟠听宝钗这么一说,也恍然大悟:“可不是嘛,妹妹,那要怎么办,我现在找个师傅练武还来得及吗?”

第116章 钗在奁中10

  薛宝钗摇了摇头,“现找师傅当然来不及。”她心想, 当初薛父一心让薛蟠学文明事理, 学算账指望他掌管家业, 但是没想到他两样都学不成,最后还是沦落到舞枪弄棒去了, 若是早知如此,还不如早早的请个习武的师傅,还能练出健康的体魄。

  薛宝钗在自己的家当之中找了一番, 才在最角落翻出一个给薛蟠用的呼吸吐纳的法门, 适合这种没有任何武学根基的初学者。而这世上又没有特别高深的武功, 只是些拳脚功夫。薛蟠这时能依照此法修炼,也足够他用的了。

  薛蟠听妹妹说, 照此法修炼就能练成武功高手, 当下如获至宝, 捧着这本薄薄的书日夜研读, 倒是比平日上学念书,要勤奋十倍。一直到他去军营报道那日, 也将书细细裹好, 揣在怀里带走了。

  谁也没想到薛蟠竟然如此走运, 竟然让他闭着眼睛摸到了一个真佛!谁不知道当今圣上对怡亲王那是十分爱重,雍正皇帝一上位,怡亲王胤祥就是铁打不动的军机重臣!

  贾家的几人贾珍贾琏贾蓉贾蔷等虽然忙着盖贾妃省亲别墅的事儿, 但是也想着要好好给薛蟠摆一桌酒。但是没想到他只在家几天,就跑到东郊大营里不出来, 所以他们一直也没抓到人!

  薛蟠这次封官儿,倒是有不少以前相熟的人家送来贺礼,宝钗每日要登记造册,也因此忙了有小半个月的时间。而且薛蟠跑到京郊大营之后,薛家京城里的各项事务,自然又都找到薛宝钗头上。

  这段时间,被薛大爷支使得团团转的各位管事们重新回到大小姐手下,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不怕能折腾的主子,就怕不会的来给瞎指挥,他们在薛大爷的指挥下使尽浑身解数才没让各个铺子赔本。

  经此一事之后,薛宝钗也觉得,看来薛蟠还是不适合经商。

  所以等家里的事都料理得妥帖了,宝钗进贾府也是隔了有一段日子,并没有听说黛玉与宝玉定亲的事,一点儿风声都没见有,看来果然是被贾家压下来了。

  王夫人到是每天都容光焕发,心情大好的样子,从她肚子里蹦出来了一个皇妃,连这个家的当家老爷贾政也更敬重她三分,更别说是别人,何况她向来是一个菩萨一样的人,这贾家上下对她都更为敬重了。

  当今皇上又圣旨隆恩,准许新加封的贤德妃回家省亲。于是宁荣两处,里里外外,莫不是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常常言笑鼎沸。既然娘娘要回来省亲,自然要一个符合他身份的省亲别墅才行。京城里冷清之一的,吴贵妃家周贵妃相,都已经开始破土动工了。

  王夫人一向喜欢宝钗,说道:“这一阵子家里又要商量着盖园子的事儿,越发没时间过去与你母亲闲话家常了,我知道你一向也忙,还时时找出空儿来过来看我,真是个好孩子。”

  薛宝钗说道:“真是赶巧了,前一阵子,我母亲和哥哥也总是在各处相看房舍,可是总没有特别中意的,还是觉得原本薛家旧宅那处最好,只不过房子都旧了,即便是翻新出来也怕不那么结实,所以想着推倒了重建呢。”

  王夫人一惊说道:“在这不是住的好好的,怎么又想着买房子盖房子的事儿。”

  薛宝钗笑着说道:“姨妈怜惜体恤我们,才一直留我们在府中住着。可是我母亲说我哥哥也渐渐大了,总寄居在别人府中也不像样,也是该顶门立户的时候了。所以这才商量着把薛家的老宅重建。”

  王夫人捂着心口说道:“我们姐妹这两下里都是住习惯了的,你们若是真搬走,岂不是在我身上挖块肉一样!”

  宝钗笑道:“瞧姨妈说的这样严重!就是搬走了,难道我们娘俩不会再来叨扰小住不成,况且那边的工程还没有动工,正在找人设计参谋,哪是那么快就建完的,我们家也不打算请太多工匠,只让一伙人慢慢干着,从建造到全部装修好到能住人,少说也要一年半载的时间。这段日子还得在府上叨扰呢!”王夫人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好在不是说话就要离了我,还是慢慢建着吧,就是建个三五年,咱们也不嫌慢,你长长久久的陪着我才好呢。”

  薛宝钗笑笑的并不答话。

  王夫人见宝钗不动声色,不去搭这个话茬,想来是姑娘家面嫩不好意思,便将话题岔了过去说起别的,不过王夫人倒是从此,更留心起了宝钗。

  贾家的省亲别院已经划定好了,就从他们现在的府址东边起,借着东府的花园再转至北边,一共丈量了三里半地,挨着自己家的住宅,又不用另外选址,以后老太太,夫人,小姐们去园子里逛也方便,不用另外出门儿,从自家内部就进去了。

  薛家的工程自然没有贾家这么庞大奢华,但是自有它的一份精巧,宝钗找人做设计就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力求把一家三口人的要求都满足,又有各自独立的空间。薛蟠整日的猫在军营里不出来,所以问他自家的细节,就是要等他休假问一句,有可能下次回来又改了。

  十三爷胤祥听说他们家要翻盖房子,若是让薛夫人或宝钗出去监工有些太不像样,便派了自己府中的人帮忙督办,这倒是省了薛家不少事情。

  因为定的各位妃子省亲的日子正月十五,说话就要到了。贾府的省亲别墅却不敢拖慢工期,而是将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土木砖瓦,都准备好,该拆的拆,该建的建,真可谓是平地起楼阁,所用的银子堆山填海。

  园内的工程竣工之后,贾政又带着贾宝玉在各处提了对联和匾额。

  贾宝玉一向怕贾政,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见这次他爹竟然“和颜悦色”的让他在各处题匾,不由得有些沾沾自喜起来,终于得以一展其才。

  其实,贾政自有他的考量。元春没入宫时,自幼也是由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心念母亲年迈才得此幼弟,所以待他更与别的弟妹不同,这长姐和幼弟年龄相差十几岁,在宝玉三四岁时,已经由贾妃亲自传授开蒙习字,选侍入宫之后,带出的信来也是常嘱咐父母:好生教养幼弟。对宝玉的眷念切爱之心,竟是刻未能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9页  当前第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逢春[综]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