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综武侠]我自倾城_分节阅读_第114节
小说作者:若然晴空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626 KB   上传时间:2020-03-24 18:57:45

  这操作打了曹营谋士一个措手不及。

  做生意讲究有来有往,李澈要求质子出其不意,但还可以商量,比如留下大公子,留个小公子什么的,扯皮不费事,万一成了呢?

  但曹昂只要想到老父还在牢里受苦,就一刻都不想耽误。

  数日之后,几个曹家公子被一并送到了军营之中。

  议和和割地赔款的事先前早已定下,如今豫州全线撤兵,交州也在割让之中,曹昂和李澈派来的使者郭嘉商议了换人地点和时间,在离别之前见了见几个弟弟。

  曹操爱美色,他自己长得一般般,还有些矮,几个儿子倒是个个漂亮,且都继承了曹操的头脑,其中个头最高,长得最漂亮的曹植时年九岁,见到自家长兄,第一句话便是“李澈有灭我曹氏之心,兄长不可信其言”。

  曹昂这些日子胡子也不刮,脸也不洗,整个人瘦了一大圈,闻言叹道:“父亲失陷敌手,吾等为人子,纵死也得去,为兄答应你们,此行兄不死,弟不死。”

  曹昂的承诺很重,然而曹植才不管这个。

  此时营帐内只有诸曹公子,曹植也就直言道:“父亲若归,吾等尽在徐州,何如坐地等死?吾非为自身,而为吾父,此行我带了伴读数名,年纪不等,兄长若看他们机灵,能换下我兄弟一人是一人,他们也都知道利害,不会泄底。”

  曹昂有些惊讶地看着自家这个弟弟。

  曹植年纪不大,脑子是真活跃。

  他带来的几个伴读大多都是曹氏旁支子弟,这些人平日里养尊处优,和曹操更有几分相似之处,年纪也都对得上,最重要的是,曹植的母亲卞氏已经派人控制了这些孩子的家人,确保他们不会胡言乱语。

  曹昂的眉头蹙起,思索许久,便道:“吾弟言之有理,见过你们的人不多,应当可以隐瞒过去。”

  曹植微微松了一口气。

  以他的年纪,这计策自然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从曹昂这蠢笨的举动来看,有一个聪明的母亲真的是十分重要。

  曹昂常年跟在曹操身边,认识他的人很多,他自然是不能换的,但曹植年纪不大,自他以下的曹氏子弟久居江东,极少见到外人,就连曹植自己,除了拜了个蒙师,也没有什么社交网络。

  曹昂带着几个曹氏子弟去换人的时候,情况十分顺利,看上去没有人发觉不对。

  就在这时,郭嘉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当着曹昂的面打开,取出一张质地轻薄的白绢,笑道:“主公有命,几位公子入徐州之前,需先考评,若有一个考不过,就要曹公一只手,若有三个以上考不过,就要曹公项上人头。”

  曹昂和几个曹氏公子的脸唰得一下全白了。

第160章 三国(26)

  这一行质子之中, 除了曹昂本人和三公子曹彰, 还有年岁最小,刚出生半年不到的小公子曹冲, 其余都是由曹氏族子替代,曹彰年岁比曹植稍长, 也是卞氏之子,因他天生黄发, 一时找不到替代之人, 只得跟随长兄为质。

  曹昂看一眼畏畏缩缩的几个曹氏族子,再看使者那副似笑非笑的模样,哪里不知自家想好的计策已经被人窥破,这时也顾不得许多,对着郭嘉长揖而拜,道:“李公慧眼,不敢欺瞒使者,吾弟尚在营中, 某这就派人把他们带来, 还请使者稍待。”

  郭嘉笑了笑, 说道:“大公子不必客气, 奉孝在徐州时就听闻过曹公诸子的名声,不知这些人里, 可有公子植?”

  曹昂面露难堪之色。

  郭嘉仿佛早已料中了一般, 微微叹了一口气, 说道:“大公子纯孝, 可惜了。”

  郭嘉点到即止,却不容曹昂不多想,曹植年纪不大,这件事的背后自然是卞氏在筹谋,事情若成,留在江东的曹氏诸子之中,便唯有曹植出挑,若他们入了徐州之后被识破,到时父亲已归,身边有子,即便此事激怒李公,也是他们来承受怒火。

  大难当前,他连自身都肯舍弃,却有人利用他的牺牲,趁机牟利。

  理智告诉他,李营的人说话不能听,但不妨碍他心里泛起些许寒冷之意。

  曹昂的人回到曹营的时候,几个留在曹营的公子被一窝端走,唯有曹植在随从的护卫下逃出了二十多里,还是被熟悉地形的军士绑了回来。

  诸曹公子在公孙瓒新建的大营之中面面相觑。

  郭嘉到底没有出什么试题,试题本身就是假的,原本曹营若有心思偷龙转凤,必然会准备充分,出再精准的试题也很难一一辨认,他诈的是曹昂的拳拳爱父之心。

  曹操早知儿子逃不过算计,却没想到李澈明面上给了他喘息之机,却把他的后路挖得一干二净,谁建功立业不是为了传给后嗣,如今他的继承人连带几个儿子一并被送到徐州去,他被放回去有什么用?就算他还能生,谁来保证他生下的孩子就是好的?他可也早夭了几个孩子的。

  然而不管曹操怎么心寒,他还是作为交换条件被放了回去,临走之前还让他看了一眼。

  发觉自己几个儿子当真一个不落地聚在敌营,曹操眼前一黑。

  他本以为以自家妻妾的聪慧,至少能保下一两个的。

  豫州战事结束之后,又过两个月,公孙度败,辽东全线落入李澈之手。

  如今纵观天下,除了远在凉州的韩遂马腾,也就是刚刚议和的江东曹操了。

  韩遂马腾感到很慌,曹操已经淡然了。

  如今他心态转变,已经不再想着争霸,而准备待价。

  江东多豪富,先前曹操得势时很注意分寸,小豪族打压抢掠,大豪族拉拢交好,只为在征战之时能有个安定的大后方,如今他都不想着征战了,哪还有安内的心思,一回到扬州治所,当即派遣大军扫荡全境士族豪强。

  任谁都觉得李澈下一步肯定是要打凉州的,然而李澈却很不理解。

  明明并州和凉州之间,还夹着一大块地盘呢,怎么所有人都觉得他会忽略过去?

  并州作为李澈统辖区域内和凉州最近的地方,和凉州之间夹着的是羌胡,也就是昔日威名赫赫的匈奴和一些聚集抱团的杂胡部落。

  早在征辽东之时,李澈就派遣太史慈大军顺手灭了比羌胡还要强横一些的的乌桓,如今羌胡正挡在他一扫天下的路途上,自然也得一并拔除。

  没等李澈用兵,匈奴大单于于夫罗便派遣使者来降。

  于夫罗占的地盘不大,心却不小,使者持两国邦交之礼前来,于夫罗的降书之中没几个正经条件,除了称臣和愿意任用汉人官员之外,几乎没有实际的,李澈把降书扔到使者脸上,只道大军已在并州境内集结,于夫罗若真要降时,便献出地盘,自来徐州称臣,否则大军一到,必定屠城灭族。

  李澈对外的态度一向都是不咸不淡的,汉人忌讳屠城,他也没有触犯过这层禁忌,然而他知道,糅合了匈奴部族的羌胡是经常残杀边境百姓,一有机会就要屠城的。

  使者被吓得连夜赶回羌胡,不多时,匈奴大单于于夫罗当真来到徐州称臣。

  这并不让人意外。

  有汉一朝,世代打击匈奴,后来汉朝国力衰弱,渐渐又复行和亲政策,然而那时匈奴已经不成气候,如今李澈强势,他们自然就成了弱势。

  于夫罗此来不仅提出称臣,还有意将膝下三个女儿送给李澈为妾。

  和中原士族争相给李澈这么个庶人之子做脸不同,于夫罗的诚意非常足,他不认为李澈这么一位雄主会娶异族公主为妻,只说为妾,另外先前曾有谋士建议让他自己去联姻,被于夫罗想也不想地拒绝了,开什么玩笑?自古和亲是安抚政策,别人把女儿嫁给你,是为了安抚你,让你不要生事,他现在还有什么安抚的必要?

  做人要识时务。

  于夫罗非常识时务,李澈也不好为难他,没要他的女儿,直接将羌胡兵就地解散回家生孩子,随后不客气地接手了羌胡的地盘。

  羌胡投降之后,凉州韩遂马腾两兄弟发生了一点争执。

  韩遂早年就造过反,一身的反骨,认为凉州兵雄马壮,李澈穷兵黩武,接连不断打了好几年的仗,刚下辽东,不可能立刻染指西凉,如果他一意孤行,便会在凉州遭受迎头痛击。

  马腾也是一员猛将,虽然年纪大了,但傲气还在,可再大的傲气也得服人,天下乱世二十年,李澈的人主之象越来越清晰,到如今大半江山在手,曹操那边眼看也生不了事,何苦螳臂当车?不如早日称臣,也许能像吕布公孙瓒那样得个晚年安生。

  马腾想要投降,不光为自己,也为了自己的儿子,若没有李澈,他的儿子自然可以雄踞凉州,逍遥一世,可如今天下一统在即,如不能此时投诚,再赶上去打一波曹操争个功,往后就没有仗打了!

  没有仗打,还没有功劳的武将,能有什么好日子可过?他辛劳一生,难道要看着子孙后代落魄下去,代代不如人吗?

  不论马腾如何劝说,韩遂就是头铁不肯听。

  话说到尽头,马腾的火气也上来了,当即便道:“我年纪大了,已经不想再打仗,凉州让与兄长罢!”

  韩遂六十多岁的人了,气性上来还砸了一地的东西。

  却挡不住马腾投降的心。

  马腾说到做到,他和韩遂共治西凉,地盘也不小,但去投降李澈时只带了亲随部从和一小部分军队,当真是将凉州让给了韩遂。

  李澈并不在意马腾没有自带地盘,他问过马腾的意见,得知他和几个儿子都不愿意领兵去打凉州,便把马腾拨去豫州,让他治理汝南郡,正好和公孙瓒做了邻居,至于马腾的几个儿子,除了长子马超愿意跟随李澈打仗之外,其他的都要跟着父亲走。

  马超年纪和李凝相仿,膝下都有了长子,李澈看着他就很容易想到首战告捷之后,越发不想嫁人,满脑子带兵征战的妹妹。

  他有预感,他这辈子是见不到妹夫了。

  遗憾的同时,又有一些莫名的喜悦,这种感觉很淡,却不容错认。

  世人都将女子婚嫁当成天大的事,但李澈却觉得,她高兴就好。

  他难道就很想一世一世地把妹妹交给别人照顾吗?无非是怕她敏感多思,没有人陪,觉得寂寞罢了,他毕竟是兄长,不是夜阑人静之时能将她抱在怀里给她温暖的夫郎。

  只要她不觉得寂寞,想做什么都好,哪怕是做个女皇帝呢?

  李澈不是头一次有这样的想法,他也试图向李凝推销过,但李凝一点都不觉得整日待在后方批阅公文是什么好差事,女皇帝听上去不错,可她没有那个脑子。

  李澈压根不觉得当皇帝是件费脑子的事。

  也许最麻烦的就是太子人选。

  李澈不准备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他也没生过孩子,并不能理解血统传承的好处,在他看来,人的资质是有限的,祖宗优秀不代表后世子孙也聪明,让一条血脉代代传承当皇帝,又没有神仙祖宗庇佑,就难怪朝代更替的速度那么快了,可他也不觉得世道发展到如今,还能实行古时禅让制,改变一个世道很难,他已经做了许多事情,不怕再费事一点。

  说起来有些怪怪的,但李澈头一个盯上的人就是曹操。

  这个人……很会生孩子。

  曹操长子曹昂没什么心眼,人品却十分不错,曹昂虽蠢,但世人在李澈眼里都差不多,这缺点也就不算什么了,饶是李澈,把曹昂剥皮拆骨的时候,也感叹过曹操生了个好儿子。

  曹操的几个儿子各有心眼,没心眼的也有许多优点,这伙质子在李澈看来就是一窝宝矿。

  他虽然没有儿子,但可以把别人的儿子变成自己的。

第161章 三国(27)

  远在江东的曹操并不知情。

  他近来在江东大肆收拢地皮,不仅补足了李澈那里的亏空, 连带着江东军至少三年的军费都有了。

  曹操是个很在意身份的人, 他一贯以世宦子弟自居, 虽不避讳出身,却也不大愿意时时刻刻被人提醒,拿下江东之后,他对境内豪族的手段并不激烈, 大部分的阴私是在背地里干的。

  比如实在缺军费又筹不到,只能派遣精兵去悄悄挖墓, 美其名曰摸金校尉, 又比如想收拾看不顺眼的人, 却找不到理由,他就梦游砍人, 醒来跟人说是梦里杀人。

  这种小心思聪明人懂的都懂, 他手底下多是聪明人, 就像他本人打出的旗号, 奉天子以令不臣一样, 是块遮羞布, 勉强遮一遮。

  但现在, 他觉得这块遮羞布没什么必要披在身上了。

  曹营很快就完成了从汉室权臣到叛逆乱党的转变, 不过曹操养了天子也有几年了,近来天子似有所觉, 乖巧得像个即将挨宰的小兔子, 每天惴惴不安, 曹操也懒得吓他,为了安抚他,便把先前答应给曹丕的小乔又送给了天子。

  天子安心了,他倒不是缺这一两个美人,曹操还肯给他送美人,正是说明了一个友好的态度。

  朕还能再苟几年!

  想到这里,天子又精神了一些。

  作为一个年轻人,成日里想着苟其实也挺奇怪的,尤其他自小聪慧,如能在一个正常的皇朝长大,未必不会是一代明君,但现如今天下七分在李,三分在曹,等收拾了凉州逆臣,很快就要轮到曹操,曹操要是想降,必然会把他这个前朝天子当成礼物,他要是不降,他就还能再苟一苟。

  曹操的态度很明显是倾向于不降的,天子放心地收下了美人。

  然而曹操本人却不怎么想,他很矛盾。

  一时想着算了算了,儿子都在人家手里了,他也老了,还能再过几年?一时又觉得自己半生劳碌,扫荡江东,远征袁绍,帐下文臣武将个个出彩,辛辛苦苦打下这点基业,除他之外,谁还敢和李澈一争?往后青史留名,他难道要留一段投降的结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页  当前第1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4/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综武侠]我自倾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