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综武侠]我自倾城_分节阅读_第71节
小说作者:若然晴空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626 KB   上传时间:2020-03-24 18:57:45

  李澈不怕这个,他办案办得飞快,也不管捕快捉不捉得到人,一宣不过堂再问三遍,三遍过后就判逃案,整理好了一批卷宗,直接发往刑部。

  李澈知道,刑部的案卷基本上落不到天子本人的手里就会被在内阁截住,他懒得去问。

  百年王朝,中期略有腐败人之常情,但像如今这样外戚把持朝政,厂卫横行无忌的世道,李澈还是头一次见。

  但这和他关系不大。

  他已经准备把任上的事情结清,辞官算了。

  也是到这个时候,他才发觉,权力对他来说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毕竟最开始的时候,他想拥有权力,也只是为了保护家人,如今他孤身一人,已经不想折腾。

  陈方捕头拿着李澈亲笔写下的公文乘船北上去往京城拿人,陈方是金陵本地人,知道薛家的厉害,但他只是个捕头,上官说什么是什么,就算薛家要追究,也不会追究到他一个小卒子的头上来。

  船行几日,前面忽然停了一架大船,边上有二三小船,陈方疑心是撞了暗礁,怕连带着遭殃,连忙让一个素来乖觉的小捕快去打听情况。

  小捕快去了一会儿就回来了,笑说道:“没什么大事,那家也是上京的,在河岸边捡了个小女娃,八成是什么人丢弃的。”

  陈方松了一口气,说道:“这年月卖儿卖女都不新鲜,扔个女娃子算什么事。”

  不多时大船继续行驶,陈方的船小,反倒走在了前头。

  两船别过,落在后头的大船上,李凝微微睁开眼皮,见一个仆人打扮的老妇正给她擦脸,她的手有些粗,落到李凝脸上时却下意识地温柔了不少,复又叹气,说道:“穷人家的姑娘生得这个样子,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一个小丫鬟正盯着李凝的脸看,闻言小声地说道:“什么福啊祸啊,反正我要是生得这个样子,过几年就死都是值当的。”

  那老妇便喝道:“小孩子家家,说什么死死活活的,咱们姑娘要去的那是什么地方?到了那,你只当自己是块木头,不许说话!你不讲规矩,旁人说的不是你小孩子家不讲规矩,是要说我们林家不讲规矩,姑娘要在那儿住着,旁人还会说姑娘也不讲规矩,知不知道?”

  小丫鬟鼓了鼓嘴,不再开口了。

  李凝没听懂她们在说什么话,也许是方言,也许是换了一个世界,连话都不通了。

  话也就两句,李凝刚好睁开眼睛,那老妇便叹了一声,说道:“生得也太好了些。”

  小丫鬟才不管这个,她见李凝漂亮就喜欢,对着她秀秀气气地笑了笑,和善地说道:“你醒啦?你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姑娘的奶娘徐妈妈,我叫雪雁,你……”

  她说了一通,李凝露出一点茫然的眼神来,不期然却看到了船上的挂画。

  画倒是不要紧的,要紧的是上面的字她看得懂,连忙伸出手要来比划,可她比划了半天,无论是小丫鬟还是老妇人都不大明白。

  李凝注意到自己的双手变得很小,大概也就五六岁时的大小。

  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雪雁和徐妈妈原本以为李凝是不会说话才要学哑巴比划,不想她还咕哝了两句,不像个哑巴,倒像是方言不通。

  徐妈妈对雪雁说道:“这娃娃好像在比划着写字。”

  雪雁纳闷地说道:“这年月,谁有闲心教姑娘识字的呢?”

  她们家姑娘倒是例外,可那是老爷夫人丧了幼子,实在伤心,才拿姑娘当儿子养,学了些经义诗书。

  徐妈妈细细观察了一下这个被救上来的小女娃,见她身上的衣裳虽然破旧,但肌肤莹润似雪,脸面生得尤其好,看人也不娇怯,她平日里只觉得自家姑娘是天上来的人物了,这会儿倒有些心惊起来。

  她有些拿不准,又知道荣府派来的那几个接应嬷嬷也是不识字的,便推雪雁道:“我还是觉得不放心,要是富贵人家的小姐遭了难的,能救一场也是造化,你去把姑娘请来。”

  雪雁喜欢极了李凝这张脸,又被徐妈妈的话吓了一通,连忙跳起来要去,还没跑出去,徐妈妈又叫道:“带笔墨过来!”

  李凝不懂她们说的是什么,却看得出来徐妈妈十分和善,便对她甜甜一笑。

  徐妈妈哎哟一声,捂住心口。

  这是谁家丢了个小仙童哟!

第94章 红楼(2)

  自四月以来, 江南多雨水, 眼见有丰收之兆,却苦了途人, 正如雇船的主家。

  这家主人姓林,倒也有几分来历,祖上是列侯出身,袭爵三代, 又补一代,到了这一代家主林如海这里已经不剩什么, 他本人却是探花出身, 入过翰林,官至兰台寺大夫, 去岁钦点两淮巡盐御史, 督促盐课。

  官至高位,却也有几样不足,三年前丧子,一年前丧妻,近来自己又觉身上不好,恐大限就在任上,他孑然一身, 只剩了一个七岁的独女黛玉, 念在无人教养,怕她婚姻不顺,正逢夫人娘家派人来问, 便狠了狠心,托了家中西席先生贾雨村乘船北上,将爱女送往京城。

  林家乃簪缨之族,书香门第,自然也讲究门当户对,林如海之妻出身极高,祖上是荣国公贾源,贾源曾追随开国皇帝起兵征战,另有兄弟贾演,也立过赫赫之功,获封宁国公,荣宁两府同气连枝,位列“金陵四大家族”之首,论功绩地位只在“开国六王”之下。

  虽则如今荣宁两府都有些颓象,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林如海家中只有几支堂族,他一死,按朝廷律法,除了给爱女留些少量的嫁妆,遗产应由族人继承,除了让爱女去依傍外祖母家,也没什么旁的路子可走。

  且他还有一样心思,林家主支无人,他一死,爱女孤身一人,没法指望堂亲能给她寻什么好亲事,岳母信中多有牵挂,又特特提到二舅兄之子宝玉灵秀聪颖,虽没有十分的结亲之意,也稍稍让他宽了心:老夫人如此细心,想来就算亲上加亲不成,也必会好好对待黛玉。

  这份心思他自然没法对年方七岁的黛玉言说,只叮嘱黛玉到了京城之后谨言慎行,好生孝敬外祖母。

  原本二月就要走,可巧出了个假汪直案,有个人冒名西厂大太监汪直在南地假称巡狩,招摇撞骗,收受贿赂,因他说不上来许多细节,福建那边的官员拿不准,便请了林如海过去认人,林如海在京中做过好几年的官,自然认得汪直,等他从福建赶回来,又逢大雨连绵,只好推到如今八月过半才将将启程。

  失孤之女比他人多一份敏感,骤离老父,想到以后就要在外祖母家寄人篱下,还不知是个什么光景,黛玉在船上连日垂泪,闷闷不乐,忽见雪雁急急赶来,脸上犹带几分兴奋的红晕,比比划划一通,急得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黛玉失笑,把手中的茶盏递给雪雁,雪雁接过去喝了一大口,这才缓了口气,说道:“姑娘,王嬷嬷刚刚叫人捞上来一个小娃娃,眉眼长得跟画上的人似的,观音娘娘边上的玉女都差点意思,漂亮得不成,我看得真真的!”

  黛玉被她说得好奇起来,不由笑道:“这是运河,难不成还能捞上洛水仙人来?”

  雪雁刚要争辩,想起王嬷嬷交代的话来,连忙说道:“姑娘跟我去瞧瞧就知道了,她不会说官话,在比划着写字,王嬷嬷说请姑娘来认认。”

  王嬷嬷是黛玉的奶娘,亲娘去后,黛玉便也对她多了几分亲近,闻言也不觉得冒犯,放下手边的书,从小榻上落下两只脚来,雪雁连忙给她穿鞋子。

  黛玉来时,李凝正在喝粥,粥是中午剩下的,王嬷嬷去热了热,盛了小半碗过来,李凝虽然不觉得肚子饿,但她和王嬷嬷语言不通,鸡同鸭讲了几句,只好把粥端过来喝。

  殊不知王嬷嬷这下更确定了她出身不凡。

  如今这光景,穷人越穷,富人越富,尤其运河两岸多苦役民夫,要是寻常人家出身,见了这掺了鸡茸香肉的珍宝粥,绝不至于喝得如此慢条斯理。

  甚至见到银勺都没什么表情变化。

  李凝放下碗,正见门外立着小小一个的黛玉,对她笑了笑。

  雪雁小声地说道:“笑起来更好看了。”

  黛玉很是赞同地点了点头。

  雪雁不光带来了识字的小姐,还拿了几张纸和笔墨来,黛玉年纪尚小,用不了太长的笔,故而她的笔都是特制的,小小短短一支,正合李凝的小手,两个眉目如画的女童你写一句我写一句,不多时黛玉拍了拍李凝的手,让她安心,这才对王嬷嬷说道:“她姓李,单字一个凝,是和家人走散了的,她不记得家在哪里了,只知道哥哥的名字。”

  五六岁大的娃娃本也很难记得请事情,王嬷嬷叹了一口气,说道:“官话不通,可见是别的地方来的,只看这品貌举止就知道是大户出身,看她穿的破烂衣裳,肯定是遭了拐子掳到这里的,又只知道个名字,想是找不回去的。”

  黛玉也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李凝把写满字的纸放到一边,在新纸上又写了两个字,黛玉看时,只见纸上写着两个字:李澈。

  黛玉又拍了拍李凝的手,权当安慰。

  王嬷嬷便道:“这也是缘分了,姑娘独自一个的也孤单,不如把这孩子留下,实在不成养她做个丫鬟,也是糊口了。”

  李凝听不懂她们在说什么,抬起眼睛看向黛玉,黛玉原本有些难过,见到她璀璨漂亮的眸子,就更难过了,摇摇头说道:“我去信给爹爹,让他帮忙找一找。”

  王嬷嬷知道自家姑娘心善,见不得好人家的姑娘做人奴婢,也只好叹了一口气。

  山水不通,许多人一辈子也就待在一个地方过活,丢了儿女九成是找不到的,凭身家再好,走丢了也就什么都没了,这样漂亮的孩子,不做奴婢能做什么?好一点的让人捡去做童养媳,坏一点的没入风尘,一辈子也就了账。

  给人做奴婢,至少有口饭吃,活计也不累人,她又有十分的姿色,到了年纪陪姑娘出嫁,做个富贵不愁的姨娘,已经强过天底下大部分的女子。

  黛玉尚未想到以后,她见李凝模样漂亮,又好相处,难得把心里的烦闷也减了不少,没几天又要教她说话,又过几天,就把李凝从王嬷嬷的住处搬到自己那里,两个小姑娘天天凑在一处,好得像是一个人。

  李凝不是孩子心性,然而她如今身子也就五六岁大,又语言不通,除了黛玉会用纸笔和她说话,也没什么人能沟通,雪雁和王嬷嬷至多是看着她说话,从来也不真计较她说的是什么,只好死了心。

  黛玉年纪虽然小,经历却已经很多,不像个寻常孩子,连比她大几岁的雪雁都没法和她交流,乍乍得了李凝这么个朋友,恨不得吃睡都在一处。

  小半个月后,船至京城码头,荣府闻讯早就派了轿子来接,原本已经十分活泼的黛玉忽然有些沉重起来,小心地上了轿子,又回头望了一眼和王嬷嬷雪雁坐在一处大车上的李凝,低着头合上了轿帘子。

  李凝变小之后,连带着武功也一并消失,她倒是试过引雷,可引雷之术也不能当饭吃,跟着黛玉一行到了京城之后,她反倒比黛玉高兴得多,毕竟假如李澈也来了这里,他有很大的概率会出现在京城,就算不在,她也有法子能引起他的注意。

  京城风光不同南地,王嬷嬷和雪雁一辈子都在扬州,从未出过远门,这会儿都有些新奇,倒是荣府派来的那几个嬷嬷一副见惯的样子,李凝这半个月和黛玉学的话不少,此时便眨了眨眼睛,很是天真地像个小孩子似的问道:“徐嬷嬷,这里就是皇帝住的地方吗?”

  徐嬷嬷伸手捏了一把李凝的脸颊,一反对待黛玉时规规矩矩的样子,慈爱地说道:“这里是京城,当然是皇帝住的地方,看,紫禁城就在那个方向。”

  李凝看向那个方向。

  自从上一世蝙蝠岛过后,她就发觉自己已经能够远距离引雷,最远能离上百里。

  这世上只有一个地方,打几天雷,能传到天底下所有人的耳朵里。

  荣宁两府离得不远,再向北过几间王侯府邸,就是紫禁城,李凝又问了几句,不再说话了。

  不多时入了荣国公府,前头黛玉去拜见外祖母,后头王嬷嬷带着雪雁和李凝在外门站了一会儿,就有荣府的人来带他们去屋子里歇息。

  荣府极大,仆役的屋子都十分齐整,王嬷嬷和雪雁一时都有些拘束,李凝东张西望,被王嬷嬷一把按住坐了下来。

  王嬷嬷之前已经叮嘱过雪雁多次,还是第一次叮嘱李凝,她看外间荣府的人已经走了,这才压低声音说道:“待会儿要去拜见贾老夫人,记得低着头答话,也别和姑娘玩闹,我知道你是富贵人家出身,还是要你委屈一下子。”

  李凝点了点头。

  王嬷嬷松了一口气,又道:“果然是国公府邸,一派富贵气,我都有些不敢说话,难为你还能到处张望。”

  雪雁也小声地说道:“我都吓死了。”

  李凝摸了摸鼻子,目光落在不远处的亭台楼阁之上,只觉得这个荣国公府……旧旧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不要猜了,本篇男主姓王,王守仁。

第95章 红楼(3)

  不多时有人来叫, 王嬷嬷带着雪雁和李凝一起去了贾老夫人处拜见。

  一进屋子就是一股暖香传来, 李凝不大受得了香料,不由得揉了揉鼻子, 抬头只见满屋子的人,她的目光落在黛玉身上,又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坐在正位上,一只手虚虚拢着黛玉, 像要护在怀里,怜爱之情溢于言表。

  这就是贾老夫人, 挂着外命妇最高级别的超品诰命, 也是这荣国公府里身份最高的人。

  毕竟荣府虽然还挂着国公的匾,但几代袭爵下来, 到如今也只剩了个一品将军虚衔, 能挂着国公府的匾额,是因为家里还有个实打实的国公夫人。

  国公夫人去后,荣国公府才会降等。

  李凝和雪雁一道拜见了贾母,屋里众人不大在意这些,也有细细看了的,立在黛玉身边的一个年轻妇人便拉了拉黛玉的衣袖,笑道:“怪道说‘仙人养仙童', 妹妹带了好生标致的丫头过来!”

  只是说还不够, 年轻妇人笑完,自顾自地走上前来,伸手摸了一把李凝的脸颊, 又是夸道:“像个豆腐人儿。”

  黛玉轻声说道:“不敢瞒二嫂子,她原是来京路上捡的,不是丫头,她姓李,单字凝,凝霜赛雪的凝,我见她识得几个字,举止又不凡,想是大户人家走丢的姑娘,便带了一齐上京来,也许能替她找回家人呢。”

  王熙凤又怜又叹地揉搓了李凝一通,就听贾母笑道:“净听你们说,让这孩子过来些,我也瞧瞧什么模样。”

  贾母上了年纪,眼睛就有些花,离得远了,也就能看个轮廓,大概晓得年纪个头罢了。

  李凝看了看一脸紧张的王嬷嬷和雪雁,对她们安抚地笑了笑,随即就被王熙凤牵着上前,一直走到贾母眼前。

  贾母细细看了半晌,赞叹道:“是个有造化的孩子,看着就不是小门小户出来的,也是可怜,给她收拾一间屋子住着,得闲了叫她来陪我这个老婆子说说话,不要委屈了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页  当前第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综武侠]我自倾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