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_分节阅读_第226节
小说作者:迴梦逐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799 KB   上传时间:2023-09-28 21:02:26

  唉,韩信怎么年轻他这么多呢,要是和他一样的年纪该多好。

  唐太宗时期

  虽然气氛有点冷,但是群臣还是忍不住道:“为什么没有我们?只有玄龄和克明?”

  房玄龄抚着胡子悠悠道:“我觉得名相篇可能有我。”

  杜如晦:“我也觉得。”

  【名将篇第一批再就业的就是这五个人了,后面还有第二批、第批,至于是谁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宝贝稍后自己看书吧。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最后一卷明相篇都有谁。

  不同于人气抉择的帝王篇和意难平的名将篇,明相篇是自由应聘上岗。没有人应聘的情况下,阎王才会随机派遣人去。

  众所周知汉武帝的丞相是最难当的,汉武一朝,丞相是最危险的职业。

  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任命了十位丞相,其中有七个死于非命,剩下几个被罢免的比较多,善终的只有一两个。

  当汉武帝的丞相,要命啊!

  让我们来看看有哪几个明相想去汉武帝手下干活。】

第165章 一百六十五 汉武帝的丞相

  公元前120年, 汉武帝时期

  丞相公孙弘闻言心里一紧,他应该算是善终的吧?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去年他就应该病死于任上, 死后儿子继承了平津侯的爵位。

  可是因为天幕的出现,带来了神奇的医术,治好他的病,挺过来后陛下也没有换丞相的意思,故而现在的丞相还是他。

  他善终了吧?公孙弘越想越没底,几年前赵王诬陷主父偃受贿,逼杀齐王,后查实虽有受贿事但并无逼杀齐王, 陛下本想宽恕主父偃, 他却劝说陛下杀主父偃安定人心。

  后来天幕出现,主父偃被释放。

  不仅如此, 后世的小说中对主父偃多有赞赏, 说主父偃上书的《推恩令》乃千古第一阳谋,陛下对主父偃愈加看重。

  这件事也成了他心底的一根刺。

  上回天幕卖汉史,更是说他两面三刀, 见风使舵, 嫉恨董仲舒,上谏让董仲舒去胶西当刘端的国相。胶西王刘端是陛下的哥哥, 为人凶残、蛮横,过去不少做过刘端国相的人都被处死, 或毒死。

  让董仲舒去胶西显然是借刀杀人。

  虽然因为天幕出现, 他没做这件事,但这件事在史书里白纸黑字写着,做没做过已经不重要了。陛下肯定已经认定他是个两面三刀、见风使舵的小人。

  还不如去年病死在任上, 好歹得以善终。现在陛下得到了汉书,对他过去所做的一切了如指掌,他还有何脸面位列三公。

  想辞相位,陛下又不许。愈发看不懂陛下在想什么了。

  不止公孙弘心里害怕,其他官员也害怕啊,尤其是作为丞相替补的几个官员。

  刘彻对于朝臣们的害怕倒是满不在乎,对天幕提到的明相要来他手下干活也兴致缺缺,他不喜欢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掌佐天子,权力可不小。不仅有选用官吏之权,更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

  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甚至可以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

  朝中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

  集议的结果再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要是君王昏庸,丞相的权力足以架空天子。

  相权约束皇权,甚至可以架空皇权,他会乐意要这种丞相?

  也就是公孙弘年纪大了,精力有限,又会见风使舵,颇得他心,不然也当不了丞相。

  唐太宗时期

  武将们眼睛亮了:“还有第二批、第三批再就业的名将?”那会不会有他们?

  第一批混不上,第二批第三批总可以吧?

  要不要试着买一买中册,万一有他们,那可是免费的啊!

  杜如晦本来不想打击他们,但看到这种情况,不得不道:“诸位理智一点,名将篇都是意难平系列,从古至今有多少意难平的名将?

  旁的不说,天幕刚才提到过的战国四大名将,就有三个没能善终。

  还有之前提到过的八大军神,不算隐居的孙武,早逝的霍去病,善终的也就是卫青和药师……”

  听到杜如晦一一列举,武将们眼里的光逐渐黯淡,同时心里更复杂了,原来历史上有这么多意难平的名将吗?他们能遇到陛下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李世民突然收到一堆感激的目光,“……”还真有点不习惯,不自在地转移话题:“咳,没想到明相篇居然是这样择人,那应该没有你们了吧?”

  说罢,目光看向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

  都是微末时就跟着他的股肱之臣,让他们去别的朝代,选择别的皇帝很难吧?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信誓旦旦道:“臣肯定不会选择别人,但后世的人会怎么写臣也不知道啊。”

  房玄龄/杜如晦吹胡子瞪眼:老狐狸。

  【想去汉武帝手下干活的名相居然是0耶。

  地府的文臣们一听是给汉武帝当丞相,连连后退,开什么玩笑,给汉武帝当丞相,是嫌命不够长是吧?

  阎王等了一会儿也不见有人报名,不由道:汉武帝不是公认的千古一帝吗?是明君啊,自古明君贤臣,当千古一帝的贤臣不比当一个普通皇帝的贤臣好吗?

  也更出名不是?

  千古一帝可不多,你们要把握机会啊!】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脸黑了,他不在乎丞相是一回事,但是没有人选他又是一回事。

  尤其阎王还说了他是千古一帝,要是没人选他,选秦始皇和李世民的却很多,他不是很没面子?

  于是刘彻迁怒了,他把目光转移到现在的丞相,以及将来的几个丞相身上,别人不选他,这些人也不选?还想不想做丞相了?

  被扫到的大臣苦不堪言,期期艾艾道:“陛下,此书是后世人所作,并非臣的想法。”

  刘彻双目微眯,眼神危险:“这么说你们是想当大汉丞相咯?”

  众人连忙道:“臣不敢。”丫的,这天没法聊下去了。

  大秦

  秦始皇听到千古一帝,心中一动,这明相篇肯定也有他,而且愿意来他手下干活的肯定不少吧?

  他可没有像汉武帝一样频繁更替丞相。

  他就六个丞相,吕不韦、昌平君、王绾、隗状、冯去疾、李斯。

  除了吕不韦饮鸩自尽,昌平君反秦阵亡,其他几人可都好好的,王绾、隗状善终,冯去疾现任右丞相,李斯任左丞相。

  这不比汉武帝强?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和秦始皇一个想法,都是千古一帝,有汉武帝肯定也有他们。

  李世民得意道:“秦皇汉武虽是千古一帝,但也是历史上公认的暴君,朕可比他们好说话多了,愿意来朕手下的明相应该不少吧?”

  李渊听不下去了,“二郎,低调些。”

  【阎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有人报名:要是再没人报名,本阎王可就要点人了!

  地府的文臣们如临大敌,眼珠子一转,决定死道友不死贫道。

  萧何:我乃汉臣,去汉武帝处不合适,尔等不一样,尤其是孟德你,不是自诩大汉忠臣,周公吐哺吗?

  曹操被萧何点名,整个人都快炸了:我…我虽忠于汉室,但是……我是东汉的,对西汉没有感情,也不熟。

  张良:没有感情、不熟就对了,要是有感情,很熟还去不了呢。而且汉武帝文武双全,用后世的话说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

  孟德你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简直就是最佳人选。

  说完还扭头问阎王:阎王你说是不是?

  阎王看了看张良,又看了看曹操,点点头:确实挺合适。

  曹操眼睛都瞪圆了,赶忙道:论大汉忠臣,我曹某人怎么比得上诸葛丞相呢,他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他还会搞发明,比我更适合西汉啊!

  躺着也中枪的诸葛亮:……在下出茅庐时,曹丞相早已名震天下,亮不敢和曹丞相比。

  曹操嘴角抽了抽,决定另辟蹊径:阎王,怎么说我也是魏武帝,也是能以帝王的身份再就业的吧?

  谁知阎王看了他一眼说:追封的不算。

  曹操:!!!

  曹操:既然如此,司马仲达也很合适!他也不算晋宣帝。

  司马懿:主公,我是大魏的忠臣,辅佐四代君王。

  曹操:……你少来这套,都是千年的鬼了,还装什么狐狸。

  司马懿:主公——

  众人一副看戏的模样,心里乐开了花。

  曹操的儿子篡了大汉的江山,司马懿的孙子又把魏国给篡了,要是他们两都去汉武帝手下当差,那可有好戏瞧了。

  于是众人纷纷向阎王举荐两人,把两人夸上了天,说他们文能弄墨,武能上阵杀敌,汉武帝得之一定欣喜若狂,定能君臣相得,成就一番佳话。

  阎王点点头:那好吧,你二人就去汉武朝吧。

  曹操:不要啊……

  司马懿瞪大眼睛,眼神里闪过挣扎,最终屈服了,要坚强,不就是汉武帝吗?曹操他都熬过来了,汉武帝肯定也可以的。】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什么叫死道友不死贫道?朕有这么可怕吗?这不是还有善终的吗?又没全杀了。

  再说了,窦婴、田蚡之流不是死有余辜吗?关他什么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1页  当前第2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6/2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