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_分节阅读_第236节
小说作者:迴梦逐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799 KB   上传时间:2023-09-28 21:02:26

  诸葛亮失落的移开手,却不小心点了“购买”。

  看着弹出的“确定购买”选项,诸葛亮鬼使神差的点了“确定”,紧接着确定支付。

  本以为又会弹出“余额不足,无法购买”的字样。

  结果却是:购买成功√

  诸葛亮瞪大眼睛:“??”难道是因为此书是他写的?所以才不扣余额?

  诸葛亮皱了皱眉,连忙打开余额面板,旋即,眼睛瞪得更大了。

  他的积分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多?

  要是他有这么多积分,之前的《三国志》何愁买不起啊!!!

  哪来的?

  诸葛亮的目光再次落到小黄车里的《兵法二十四篇》上,在此书出现前,他的积分涨得极其缓慢,攒个一年半载也未必能买一本书,此书出现后,他的积分突然飞涨,要说没有关系他是不信的。

第173章 一百七十三 晋江独发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对戚继光的两本兵书很感兴趣, 或者说,他对大明的水军很感兴趣,“之前那本明朝的小说里说过《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历史原型其实是朱元璋的鄱阳湖大战。

  明朝的水军肯定不弱!”明初尚且如此,中后期肯定更强。

  而且戚继光还是一个常胜英雄,被称为“战神”, 他的兵书值得一看。

  李靖:“臣也觉得,陛下不是想训练一支水军吗?这两本兵书正好用得上。”既然有后世总结的,何必要自己摸索呢。

  李世民刚要点头又迟疑了, 这次的书真的太多了,他虽然没花多少, 但是他这些臣子可花了不少。

  看到个人传记都以为不要余额,想都没想就买, 结果……唉, 这也就罢了, 关键后边明知道要扣余额,还是前赴后继的买。

  想阻止都阻止不了。

  所以后面还会有多少书?

  李世民:“你们有没有觉得这回天幕卖的书有点多?”

  买了个人传记, 正在期待到货的大臣们:“有吗?”

  没有个人传记, 什么也没买或者被分配任务买书的大臣怨念地看了眼李世民,暗道:饱汉不知饿汉饥。

  洪武时期

  看着小黄车里的兵书, 朱元璋很纠结, 大明将领写的书还要他掏钱买,是不是不合适?

  可是戚继光是嘉靖年间的人, 距离现在一百多年呢。

  他的曾曾曾孙可以等到戚继光的兵书,他可等不到。

  最后朱元璋还是咬咬牙买下两本兵书。

  至于诸葛亮的《兵法二十四篇》,朱元璋看都没看,若是完整版的他还会考虑, 失传了几篇兵法还考虑什么?

  而且后世距离现在六百多年,指不定他收藏的比后世还全呢,买它不纯浪费吗?

  朱元璋心里地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就听到天幕说:

  【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而且在清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

  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强大的军事力量,从古至今,我们国家都不缺少保家卫国的将士,就比如刚才说的名将们,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军功。

  不少人也和辛弃疾、诸葛亮、戚继光等人一样将自己的毕生的经验总结著成兵书传给后人,最负盛名,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的《孙子兵法》就不用多说了。

  这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堪称兵家圣典。

  除了《孙子兵法》外,还有吴起的《吴子兵法》,姜太公的《司马法》,孙膑的《孙膑兵法》等都有流传下来。

  当然也有写了多部兵书著作一部也没能保存下来,全都失传了,比如大唐军神李靖。

  李靖一生著有《六军镜》《韬钤秘术》《总要》等多部兵书,可惜都失传了。只有《卫公李靖兵法》的部分内容散见于《通典》《太平御览》等类书、政书中。

  除了这部分内容外,李靖唯一的传世的兵书就是《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这本兵书也是《武经七书》之一。

  不过遗憾的是这本书并不是李靖亲撰,根据史学家推测这本兵书很可能是后人对他言论的辑录,其中也许有后人附益的部分,但其基本内容反映的是李靖的军事思想。

  李靖的著作没有流传下来绝对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闻言转头看向李靖,十分惋惜道:“药师的著作居然都没有传下去,是大唐对不住你。”《太平御览》是宋朝的书,宋太宗让人编撰的,这他记得。

  也就是说李靖的兵书在宋朝初期就失传了。

  那只能是毁在五代十国的战乱中,或者黄巢起义,甚至是安史之乱。

  李世民:越想越心痛,多好的兵书,居然这么快就被毁了。要是都能传下去,买药师兵书的人肯定不少。

  看着旁人买,而自己不用买,这才爽嘛!

  然而……唉。

  李靖还以为李世民是真的心疼那些兵书,连忙道:“陛下放心,臣得闲时就想过撰书,已经收集了一些资料,再结合之前天幕那些书中提到的兵法,定能编撰出一本不输于《六军镜》等兵书的著作。”

  虽然不知道《六军镜》写的什么内容,但李靖自信这一世写的肯定比上一世好。

  李世民:“……”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心情复杂,听到前面几本时他还挺高兴的,这些兵书他都有!不用买!

  可听到后面,李靖的兵书,八大军神之一的李靖,他的兵书应该很不错吧,可是失传了。

  刘彻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可惜。

  孙吴白韩,卫霍李岳,孙吴都有兵书传世,韩信也《兵法三篇》流传,李靖写过多部兵书,白起岳飞死于非命不算,就他的仲卿和去病没有兵书传世?

  不行,得让他们两写几本兵书,把打仗的心得都写下来。

  刘彻刚下决定,就听到天幕提起李靖。

  【前面清清跟大家提过大唐名将如云,李靖能在这群将星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军神,成为大唐第一名将,他的本事又何止屡战屡胜。

  除了他冠绝当代的军事才能外,更是因为他为大唐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从唐高祖到唐高宗时代,唐军能屡战屡胜,不断扩张版图,离不开这群名将的指挥。

  苏定方、李勣、侯君集、李道宗、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契必何力等蕃将都和李靖学过兵法。不过这些人中只有苏定方算是李靖的徒弟,其他只是门生。

  虽然演义里苏定方被塑造成一个坏到骨子里的坏蛋,先是用毒箭杀了罗艺,又设计将罗成引到淤泥河,害得罗成被乱箭射死,还差点杀了罗通。

  简直是恨毒了罗家三代人。不过演义是演义,历史是历史,不能混为一谈。历史上的罗艺是个小人,性桀狡黠,刚愎不仁义。

  罗艺得罪过李世民,见李世民登基了,内心恐惧不安,便图谋反叛。兵败后,罗艺抛弃妻子儿女,带领数百名骑兵逃奔突厥,后被下属斩杀。

  至于演义中的白月光罗成,他爹罗艺都和历史相差那么大了,肯定是虚构的。

  那他儿子罗通可不也是虚构的吗?

  这么看苏定方有点惨,明明是李靖最出色的学生,得到了李靖的真传,本人也是骁勇善战,战功赫赫。

  早期跟随李靖平定东突厥,唐高宗继位后,独当一面,先后灭掉西突厥、思结阙、百济三国,皆生擒其主,论战功,可谓高宗朝之最。

  战功赫赫却被黑成嫉贤妒能的小人。

  扯远了,苏定方是李靖的最出色的学生,裴行俭又是苏定方的学生,裴行俭又有门生程务挺、张虔勖、崔智辩、王方翼、党金毗、刘敬同、郭待封、李多祚、黑齿常之等人。

  这么看大唐前期的名将大多都是李靖的徒子徒孙,李靖当之无愧的大唐第一名将。

  而且,不得不说李世民真的太深谋远虑了。如果不是他授意,为人谨慎的李靖会教这么多学生吗?

  答案是不会。

  有学者猜测李世民应该是以史为鉴,当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漠北决战后,匈奴虽然受到重创,但是并没有被打灭,之后数年又逐渐恢复了元气,在汉武帝晚年时,匈奴实力已经恢复到了不容小觑的水平。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汉军在漠北之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未再出征攻打匈奴。

  汉武帝不打的原因一方面是战马损伤严重,无力再发动大规模远征;另一方面,漠北之战打完后霍去病没了,卫青也老了,而且一身旧伤。

  简单来说,汉武帝手里已经没有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了,两张SSR卡用完后,没人了。

  李世民很有可能就是以此为鉴,才让李靖为大唐培育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不至于后继无人。】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一边听一边点头,“朕果然深谋远虑,原来天幕之前提到的名将大部分都是药师的徒子徒孙,怪不得天幕之前提到你,说你桃李满天下。”

  李世民一脸得意,就差没把‘快夸朕’写在脸上了。

  李靖连忙摆手:“只是一起探讨兵法罢了,不敢当不敢当。”开什么玩笑,李道宗、侯君集这些人不是宗室就是陛下秦王府的人,他就算要指点兵法也不敢以老师自居啊。

  就算他敢,他们也不见得服啊。

  “药师就别谦虚了,怪不得你的兵书后天幕如此可惜,教这么多名将,药师你的兵书可得捉紧了。”李世民说完,心里也有些意动,他要不要也写一本兵书?

  皇帝写兵书,也算古今头一回吧?他会不会直接超越秦始皇,成为最有名气的皇帝?

  李世民越想越心动,决定有空就动笔,还不忘吩咐:“对了,把苏定方调回京。”苏定方也是个人才,早知道之前天幕提起他时就把调回京了。

  下一代的国之栋梁,得好好栽培。

  不过这演义,还真是不可信,居然如此颠倒黑白。

  幸好他登基后整肃朝廷纲纪,换掉了包括罗艺在内的一波人,本来只是为了天幕的积分,没想到竟误打误撞除了一个祸害。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被当做以史为鉴的刘彻脸黑了,本来他不爽李世民,总说他两难分二三,他却是龙凤猪里‘猪’,欺人太甚。

  现在还被李世民当成反面教材,刘彻:%¥#%%(脏话)

  刘彻冷笑,不就是培养下一代军事人才吗?谁不会一样。你就一个李靖,朕有两!

  “仲卿,去病,你们听到了吧?李靖为大唐教出了那么多名将,朕也要!”

  卫青:“……”不太想听到。

  霍去病:“???”我是谁,我在哪?这关我什么事?

  我才多少岁,让我去教学生,是陛下你疯了,还是我疯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1页  当前第2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6/2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