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金小状(律政女VS金融男)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三十三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277 KB   上传时间:2015-01-17 23:30:29

  ☆、第四十四章

想是这么想,但人都站在这了,金小田花了大把的时间做功课,很有信心帮当事人争取到应得的利益,所以也就是一晃神的功夫,她又回到主题,“虽然雇用合同上有24小时不得离开蟹塘的约定,但这条约定违反人性和常理。谢阿毛既然守在蟹塘,他的家人肯定要来探望,所以不允许外人进入蟹塘的约定也不可能做到。被告以此管理制度对看护人亲属在蟹塘遭受的任何人身伤亡主张免责抗辩不能成立。”

“我的当事人常玉虽然违反管理制度,带着孙子进入蟹塘,和谢阿毛共同生活。但她照顾谢阿毛的饮食起居,有助于他更好地执行看塘人的工作。有她的帮助,谢阿毛才可能做到24小时对蟹塘的管护。此状况也是被告乐于见到的,所以尽管他在多次检查中见到常玉,却默许了她在蟹塘出入的权利,并且允许她协助谢阿毛进行管护的工作。从客观上来说,被告从常玉对谢阿毛的协助中得到了利益。,所以虽然常玉的伤是意外,但按照《侵权责任法》,被告应该对此承担民事补偿责任。”

虽然长篇大论地说着,金小田还是有点找不到慷慨陈词的感觉,倒像学生读笔记。不过生活不是戏剧,她只需要把观点和论据说清楚就行,反正看法官的表情,没有意外的话能赢,重点在赔偿金额的大小。下次,得为一条人命和一条腿的价钱唇枪舌剑了。

出来后常玉婆媳俩纠缠着金小田,“金律师,为什么下次还得来?干吗不一次解决问题,我们是有事做的人,经不起一趟又一趟折腾。”

金小田无声地翻个白眼,“都这样的。你们去问法官好了。”

肖美云真的要去,被常玉一把拉住,“法官同志很忙的,你不会说话,别得罪了人家。”转头常玉就来得罪金小田,“金律师,事先说好法律援助不收钱,再多来几次我们也没钱给你。你帮帮忙,案子不要拖太久。你看我这腿,走路也不方便,你帮帮忙。”

小金啊你要是跟她一般计较,你就……你就……没什么了,金小田自我劝解,收好资料拎起包往外走,在门口遇到吴明,“你来旁听?”

吴明点头,“听了一半。不错,进步挺大。”

常玉和肖美云跟在后面,出于礼貌金小田帮她们做了介绍。

律师,男,三十上下正是年富力强、见识也不少的年纪。他身上的薄大衣看不出牌子,但明显是好料子,看来收入丰厚,接过不少案子。为什么黄小和不把这位同事介绍给她们?

“有句话,免费的是最好的。”吴明一句话打发了她们。

金小田“啧”的一声,他的“一针见血”随时展开,功力强大。

吴明像没听见似的,随口问道,“你不是一直讨厌这种人,怎么会接下来?”

帽子扣大了,金小田不接受,“难道你喜欢她们?”会喜欢才怪!吴明那眼神让金小田一乐。她笑道,“你不是老对我说律师是法律工作人员,也是服务行业,我哪敢对客户挑三拣四。”讨厌是讨厌,但怎么说呢,金小田觉得自己被黎正熏陶得有点软和了,不会像从前一样把情绪吼出来。最多挂在脸上,当然,遇到不识相的人就没办法,人家非要看不懂脸色她还能怎么样。

两人聊着案情往外走,也许吴明难得的和颜悦色,金小田把刚才的想法说了出来,完了吐了口长气,“你笑我好了,我知道我想得太多。也没人逼着我接这个案子,接了也没什么好说的,反正尽心尽力打赢,管他当事人是个什么挫样。”

她没指望吴明会说安慰的话,就是堵在胸口的非得倒出来,她也做好打算听他的冷嘲热讽。但吴明没有,他静静地听,完了也没像往日一样刺她几句,反而很贴心地说,“正常,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习惯了就好。”

呃,今天怎么了?金小田诧异了。

听黄小和说把这案子交给金小田,吴明最初是反对的,不是钱不钱的事情,关键别砸了事务所的招牌。越没钱的人越豁得出去,没达到委托人的心理要求,委托人没准就来砸事务所,这是案子转来转去最后到黄小和手上的原因。谁想给自家找麻烦?也就黄小和滥好人、金小田傻乎乎,才勇字当头去接下来。

但黄小和坚持金小田能行,就算弄砸了,一切后果由他兜,“谁不是从新人过来的,我做律师的第一年,连输好几场官司,晚上睡不着直想哭。关卡熬过去是另一个天地,她现在能力和知识都够,也是往外闯的时候了。多接触人,多跟人打交道,她能行。”既然黄小和这么说,吴明只能同意。过了两天黄小和拿着金小田为开庭做的准备给他看,“你金伯伯没让她参与农场的事,这孩子憋着股劲,要使出来了。”

也许过去是过于保护,吴明思忖,人总会长大的。不过,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他印象中的小金,还是略带骄纵的小女孩,“常有理”,得理也不饶人。学业上呢,不管他怎么激,她还是懒哈哈地抹不上墙。俗话说响鼓不用重捶,吴明自认都快捶破鼓面,还是没见金小田奋发图强。没想到在不经意间,她居然做得像模像样,连情绪控制得也比以前好。

金小田也觉得怪,今天,这是怎么了,吴明不但没损她,还温和得像个前辈。

怪!害她挂着微笑的脸都僵了。

“你忙,我先走了。”她找个理由溜之大吉。

吴明站在台阶上,目送金小田匆匆地离开。

晚上对着黎正,金小田话就多了。还是他们四个,一家新开的日式餐馆,李周约丁维娜出去吃饭,丁维娜不愿意花他的钱,李周又不同意让丁维娜请客,然后丁维娜走曲线把黎正和金小田也请上了,理由:她是表姐,小表姐也是长辈,招待表妹的男朋友,当然得由她买单。

餐厅门口摆着的招牌是自助餐,158元/位。

李周心里估算了下四个人的饭量,又看了看菜单的单价,主张单点。一个寿司大拼盘,刺身小拼盘,天妇罗,盐烤三文鱼头来两份,每人再点份主食,就是四百来块钱,比按自助餐的价钱吃合算。

金小田和黎正都同意李周的看法,平时就那么点胃口,犯不着为占自助餐的便宜吃撑了。服务员也说可以单点,给他们下了单。

等寿司大拼盘上来,大家愣住了。菜单图片上的寿司有十八块,有三文鱼的、有鱼子的,还有八块是青瓜的。这上来的才八块寿司,光三文鱼和金枪鱼两种。金小田立马叫住服务员,“这跟图片的内容也太对不上号了吧?”

服务员回答得很溜,“图片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

黎正是老实人,接了一句,“大部分广告都这么多,倒也是常情。”金小田横扫他一眼。那啥,没见她在维权吗,怎么能用常情的借口帮人家解围?

黎正收到信号,赶紧闭嘴。不过服务员已经得到理论支持似的说话响亮,“对啊,都这样的。”金小田有心跟她好好讲讲虚假广告的错误,那边丁维娜眼神里的信号来了:算了。

吃饭本来是高兴事,丁维娜不喜欢跟人呛声,金小田决定忍。

每人吃了两小块寿司,刺身上来了,单薄的一小碟。

看这模样是吃不饱了,金小田叫住服务员,“我们改自助餐,把菜单拿来,重新点菜。”

服务员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店里不允许中途改,单点就是单点,自助餐就是自助餐。”

金小田回忆了下刚才的菜单,上面的菜都在自助餐范围内,没有划分成单点和自助餐两类,他们点的也是常例的份,没有什么特殊以至于不能转换。

丁维娜刚要说什么,被李周拉了下。

吵架的第一要点是自己不能生气,得心平气和。金小田从一心数到五后才开口,“首先,你没有提前告知,如果事先知道不能转换,我们的选择不一定是单点。其次,我们的要求也是根据你们的菜没达到图片数量而发生的,并不是我们随意变换。”

服务员一时词穷,“我去告诉老板。”

服务员向老板汇报的当口,金小田又静了静心,整理思绪。最有利的一点是这是家新开的店,一般来说只要老板头脑没问题,就不会在新开业的时候找事。关键在于如何给这家店的老板一个印象,让对方知道她不是发发火就算了,而是真的会采取维权行动。

幸亏寿司上来时,她已经隐约有这个想法,给寿司拍了张照。

金小田站起来自给自足地拿了本菜单,又给图片拍了张照。

她在那里忙活,黎正又想劝她算了,又不想扫她的兴,让李周暗自好笑。找个强势的女朋友就是不好,刚才金小田横过去的一眼,多凶,以后结了婚,黎正在家里哪有说话的地方。还是他有眼光,几次接触下来就知道丁维娜是省事的人,适合做妻子。

老板是个中年女人,金小田把给服务员说的话又说了遍,对方一脸“我不懂”的样子,旁边的服务员开口,“我们老板是日本人。”

日本人又怎么了,金小田还不信了,她能来中国开店就没想过怎么沟通。行啊,小金用多年未用的英语说,“Ok. Can you speak English?”

天晓得怎么用英语把整件事说完……金小田色厉内荏。

幸好放完洋文,对方自感不能装傻了,用结结巴巴的中文问,“发生了什么事?”

金小田顿时松了口气,好极了,原来会说中文。

慢着,金小田念头来得快。她举起手机,“你介意我把我们之间的对话录下来吗?”

对方两人互视一眼,服务员问,“请问你录了干什么用?”

金小田很淡定地说,“当然是作为证据,拿去消费者协会维权。”她打开手机的图片,“这是寿司,这是菜单上的图片,货不对版相差太多,相信消费者协会看到后会公正地处理。我是律师,对于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事可不能袖手旁观,……”

话还没说完,对方老板急急地打断道,“你是要转自助餐是吗?没问题,要吃什么都点吧。”

胜了……金小田得意地朝黎正眨眨眼,看吧,不维权就是不行。

可惜。吃完后,李周算出他们吃掉的菜的金额,按单点也就是六百多。

果然,再精精不过生意人,金小田绝倒,胃就这么大,再撑也放不进多少。唉,亏她做了回刁民,还把自己的律师名头扛出来吓人,争与不争也就这么着吧。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支持,我尽量来章肥一点的。

谢谢阿no的地雷,么么!

  ☆、第四十五章

要是金小田早有这付心思和口才就好了,李周特别惋惜,以如今的交情,她肯定会帮自己和无良二手车商交涉,争取到一个合理的退款。现在亏了,他早把车又卖了,金小田再能也没办法帮他挽回损失。

李周觉得自己也挺矛盾的,对于伶牙俐齿心眼多的律师是敬而远之,然而生活中似乎也少不得有这么一个朋友存在。想想幸亏金小田是丁维娜表妹,他既可以跟着沾光,又用不着直接跟她打交道。

客厅静悄悄的,金小田去了黎正那,临走还老实不客气地揭他的短,“来来来,这里让给你们,你可千万别拎着垃圾带着我家维娜兜圈子了。天冷了,坐屋子里喝点热的,看电视也行,上网也行,都比外面吃西北风强。”

丁维娜好静,给李周泡了杯茶、拿了两本书,自己坐在三人沙发上打毛衣,粉蓝的羊绒线,全平针,整整齐齐跟织出来似的。这是她打给金小田的,前片和后片已经打好了,还差两袖子。

李周拿着本书坐在单人沙发上,有一搭没一搭找闲话说。他在大学的时候,也有女同学送过他围巾,不过他没收,怕有来必有往,惹下纠葛不好办。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父母跟他谈过交女朋友的事,在学校交的不长久,毕业时不论是否分手都会带来问题,浪费物力和精力。男的结婚不怕晚,等工作后自然有人介绍好姑娘,没准还能趁此给自己增加一份助力。

李周进了银行后,正如父母说的,果然有不少人替他做介绍。但没事先预想的乐观,家庭和个人条件特别好的姑娘,未婚、未交友的少,就算有,人家也瞧不上他。行里人多嘴杂,李周知道,门第高的人家看自己是凤凰男,生怕找了个过于上进的小青年做女婿,结婚不是为了感情而是为了女方的其他附带条件。条件一般的姑娘呢,李周心里也不平衡,读书时出色的女同学那么多,自己都放过了,短时间看不出好坏,等十年、二十年同学聚会时,岂不是被人笑。别怪李周想得那么远,实在是读的大学太好,出色的校友太多,见贤思齐,他没办法将就。

总算老天待他不薄,就在这时候来了丁维娜。还是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李周帮父母送了几次菜,每次都有丁维娜给他们的回礼,或是水果,或是衣服,全是吃得着用得着的。李周父母难得见到如此懂礼貌的姑娘,这姑娘还没男朋友,他们立马怂恿儿子开展追求。李周一想也是,从前觉得维娜傲,说开了都是误会,故事里的男女主角一般不都从误会开始的……

“我妈认得一家织毛衣的,拿毛线和衣服尺寸去,几天就能完工。”虽然丁维娜打毛线的动作行云流水般,但毕竟是干活,也耗眼神。有这功夫看个电视吃点零食多好,李周想。

丁维娜从小学寒暑假就帮着父母接做毛线的活,幼师时更是在宿舍有时间得到“进修”。同学中有人喜欢弹琴唱歌,有人喜欢挥毫绘画,她么,爱好看言情小说,空下来照着书打毛衣。

“机器织的收得太紧,绷在身上不舒服,下了水还会缩水。手工打的能穿好几年,还省钱,一斤50%含量的意大利进口山羊绒毛线才一百多元,成年女性一件毛衣只需要八两,你算算能省多少。”丁维娜静静地算账给他听。

李周肃然起敬,那倒是,他知道行情。去年年底他买了两件羊绒衫孝敬父母,花了近三千大元。父母听到价钱后,哪肯穿上身,放了樟脑丸包起来,说是留到他结婚时穿,每到换季总要拿出来晾在阴凉处吹风,生怕不小心被虫蛀坏了。

不过细线出慢活,李周心疼维娜,忍不住又劝,“小金不缺衣服穿,你打了这么久,休息一会。”

丁维娜不觉得累,这点小活算什么,“我小时候暑假接手工活,一个月能赚一千多。外婆家买横机时,我和小金存的钱也派用处了。”

“小金也会打毛衣?”李周想象不出。

“她做钩针活,外贸厂发到村里的。急等着要,工时特别紧,一旦接了就得连日连夜做,但是钩一朵花有五毛钱。我父母也会做,有活的时候,早上做好一天的饭,每个人都埋头做手工。”那时候家里没多少钱,可大家都笑眯眯的,干得再苦也不觉得累,对未来充满憧憬:做好了能换钱,存了钱去买横机,摇了横机、赚的钱更多,可以造房子翻新屋,住得好吃得好,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日子更幸福。

没想到钱多了人的心也变了,丁维娜摇摇头,“你们城里人可能没见过那种阵势。”

李周拿起一个线球,捏在手里软乎乎暖洋洋的,“我妈也会打毛衣,不过她做事没你细,老是这里那里掉一针。她也不像你这样,是三根针绕成一个圈。”

丁维娜笑了笑,那种打法比较家常,打出来的毛衣容易留下换针的痕迹,不如分片打的时髦。她看看墙上的钟,八点多,等九点的时候再提休息吧,免得他又抱怨她不够热情,老是想赶他走。

她换了个话题,“你们行里最近工作不多?”

“我在分理处,有时候不在领导跟前领导想不着我。”好事想不着,不好的不会拉下,“平常来去是那些,理财黄金保险。”李周说到这就有点头大,春晖路分理处以前有黎正在,每样都有他去想办法托底,现在换了他,再努力也没人罩着舒服,业绩后退了几名,被领导不点名地批评了,问题在于这真的不是他个人能改变的,发动群众也没用。手机能上网后,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到无法控制,连卖菜的空下来也知道翻翻最新时事,不是柜员动嘴就能蒙人的时代了。

“银行,不,整个金融行业,适合进的人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小老百姓不是不能进,进了烦恼多。”李周难得地发了句牢骚。

丁维娜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自然晓得这些人情世故。连园长格外高看她,有什么技能比赛都喜欢派她出去,也是因为她妈用“家兄”打过招呼。园长把给小青年表现机会当作是回报,丁维娜只能乖巧地接受,尽管她知道背后有人戳她的脊梁骨。但有什么办法呢,做人就是你看我好、我看你才是真好。

想到老师们讨论的收益,她问行内人,“余额宝跟理财比起来,是不是风险要小?”

李周摇头,“凡是基金,都不可能保本保收益,这是央行规定的,余额宝也是基金形式。”

“那你们不是也有一些产品宣传时说保本保收益?”丁维娜不解地问。

“这个说起来复杂,反正你记住一条原则就是,凡是高收益的理财必定高风险,凡是保本保收益的,肯定是嘴头说说,合同上没有相应条款。只有合同上写明的,才是肯定的。”李周不知道丁维娜问这个的用意,也不好出面揽她的存款,他又怕她上哪个分理处的当,去买不知名的理财,“有些理财尽管亏了本,但仍然按照事先的说法给客户分红,是因为有的单位挖东墙补西墙保面子。哪天不要面子起来,就按合同办事了,这种情况现在出现过,亏老本的人闹翻天也没用,有合同在。”

“你记住,银行保本保收益的只有表内业务,就是最日常的存款,其他统统是表外业务。甚至有些业务银行只是过过手,代销而已,事后根本不会认账。”李周再三叮嘱丁维娜,“要是别人向你推销,你拿这几句吓吓人,保证他知道你是明白人,不会再多说了。”

他一番热心,丁维娜又是好笑又有点甜,要知道李周和黎正不同,不会在日常上婆婆妈妈,他也是怕她受到伤害才说这么多。她笑道,“你平时哄别人买理财不?”

李周硬着头皮说实话,“没办法,遇到进门的客人总是要推销的,这是我的工作。但我有原则的,上年纪的不建议,钱不是放着不用的不推荐。我们行里属于要面子的一类,理财有问题的话会想办法解决,一般不让客户亏本。”

丁维娜点头,“我知道,你们上班不容易。”

也不一定,李周喉头动了动没说出口,家里有个三千万现金随时能动用的,在银行上班日子就好过了,比如黎正……话又得说回来,黎正有真才实学,加上东风,自然别人追也追不上。

到了九点,丁维娜催李周回家,好不容易把这位仁兄送到门口。金小田风一般地冲回来,拿了包又冲出去,“我有事要出去,你先睡。”

邓思敏打电话给她,说路上遇到吴律师,见他被人打了。

谁吃了熊心豹胆,在有法律的地方打人,金小田一路噘着个嘴,连黎正的安慰都被她自动屏蔽了。

这是法制社会~~法制社会~~最好打人的家伙没跑,看她去了不打他个落花流水、满地找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金小状(律政女VS金融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