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山村致富日常_分节阅读_第48节
小说作者:曲流水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585 KB   上传时间:2019-08-25 12:28:52

  “看来衣服是挂在这里了,也对,我去酒店住,一般都不会动用里面的衣柜,衣服都会放在自己的行李箱里。”白先生想到这里,觉得没衣柜的话,也不会不方便,反正有晾衣服的地方。

  毫无疑问,以这么便宜的价格,住到这么干净整洁的地方,两位白先生是非常满意的。

  不能要求再多了。

  杜善薇在一楼给他们装好买下的日用品时,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来,他们对客栈的印象似乎不错,这让她稍稍放松了些。

  “明天早上能有什么吃的?”白先生又问道。

  “有煮粉和稀饭咸菜。”杜善薇带着歉意,现在的早餐是非常简单的,毕竟入住的人不多,不可能准备很多品种。

  “中午有水煮鱼或者清蒸鱼吗?不是我说,你们这里的鱼可真好吃,就是难钓,每次都只能钓到一两条,回去一顿就吃完了。”白老先生插嘴道,似乎想起了泉水鱼的味道,眼睛微微眯起来,带着回忆。

  杜善薇莞尔一笑:“我们现在养鱼的技术进步了,村里有人工养殖的泉水鱼,虽然还比不上山塘里野生的,但没有喂养饲料,味道比一般的鱼要好。”

  “我知道,我也买回去吃过,是不错,主要是你们这里的水土好,空气好。”白老先生很是认同。

  白先生看着客栈里挂着的一幅烧鸡宣传画,笑道:“明天是星期天,是不是有烧鸡卖?”这次他肯放下生意,带着他父亲来南山村,其中一个就是想亲自尝尝这里的地方美食,看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吃。

  “是的,每个周末,店家都会做烧鸡,你们来得正好合适。”杜善薇耐心解释。

  当天晚上,白家父子是在杜善薇家里用餐的。晚上一般没什么生意,大伯母李芳都会关门,饭馆不开业。

  李玉英则想得很清楚,反正都是要煮给自家人吃的,让客人在自己家里吃顿饭有什么要紧?别说给钱,就是不给钱,她也是很乐意招待的。

  白家父子对此非常满意,要不是有养生的需求,估计吃得更多。

  然后晚上睡觉的时候,他们很奇怪地发现,大门被关上后,主人家就径直回家了。

  “他们就这样任由我们自由出入?”白老先生刚才注意观察过,大门是可以从里面打开的。

  “所有的门都关紧,又登记了我们的身份证,公共区域还有几个显眼的摄像头,你说他们怕不怕?还有,你经常来,人家可不怕你偷东西。”白先生笑道,再说了,他们父子哪里像偷东西的人?

  想到今晚这栋小楼只有他们父子二人,绝对不会吵闹,白老先生心下一松,这下可以睡个好觉了。

  杜善薇关上大门,和杜庆国一起往家里走时,忍不住发微信给覃承毅,炫耀客栈来了第一波客人。

  杜善薇:【所以说呀,你先前的预计不准,哼哼,竟然说本周末没有客人。】

  覃承毅:【对不起,是小的预测不准,给您添麻烦了。不过还有件事,我预测得一定准。】

  杜善薇:【什么事?】

  覃承毅:【今晚我肯定孤枕难眠o(╥﹏╥)o】

  杜善薇:【……】

  第二天早上,眼看着白家父子吃过早饭就拿着钓鱼用品兴冲冲地出门,杜善薇扶额,对着李玉英说道:“妈,你说钓鱼真那么好玩吗?这么多人上瘾。”

  “没有钓鱼的人,哪来的客人?你问你三爷爷最清楚。”李玉英把用过的碗筷放进洗碗机里,嘴里念叨道,“其实我来用手洗碗就行,你非要自己买洗碗机,这机子多贵啊,不知要接待多少位客人才能挣回来。”

  哎呀,女儿挣钱她高兴,但每次一看到女儿把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她又心疼得很。

  客栈一楼的厨房建得十分宽敞,同时有三个灶台,可以满足大家的需要,自然也有空间放洗碗机。

  杜善薇假装没听到这话,笑道:“客栈总算是开张了,今天真是个好天气。”是的,今天的气温又升高了,太阳出来,照在人的身上十分温暖,让她在屋内看了眼馋,有一种想在前院里躺着晒太阳的冲动。

  令她意外的是,还没到中午,又一波客人来袭,听他们话里的意思,似乎还是白老先生拉来的。他在朋友圈炫耀,让这批老人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直接就往这儿奔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凌珑 100瓶;顾婉婉 14瓶;sakura-樱兮。10瓶;西索家的小包子 6瓶;飞鸟、我爱水煮鱼 5瓶;小呀小玥鸣 3瓶;15526338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7章 登记

  这次一共来了四位老人,看样子都是刚刚退休的,平时在一块儿玩耍。本来他们想订单人间的,但在杜善薇的劝说下,还是定下双人间,相互间好有人照应。

  花间客栈总面积有364平方,楼房占地面积170多平方,二楼和三楼分别有3个单间和两个双人间,两层楼还各有一间小小的库房,楼梯对着的是公共区域。这里的阳台和露台都是延伸出来的,不计入占地面积。

  所以说,客栈每次只能接待客人14人,真到旺季的时候,最多是在单人间里多加一张小床,多接待6人而已。

  现在入住的客人有6人,杜善薇觉得刚刚开业,这个入住率已经让她十分高兴了。

  紧接着,她终于知道白老先生嘴里所说的“新发现的钓鱼地点”是哪里了。

  “沿着溪水往上走,是有个水潭,可那是我们全村人用水的地方,里面只有两尾鱼,是用来测试水质,不是用来吃的。”听到他们的询问,杜善薇一囧,力图打消他们的念头,“我们这里喝的水都是从山上引下来的泉水,你在水潭里钓鱼,不行。”

  “不是这个水潭,我们当然知道这里不能钓鱼,店家,你把我们想得太傻了。”白老先生见大家响应自己的号召,颇为满意,当仁不让地把自己当做领队,率先开口。

  “是水潭再往上,再往里面走,不是有条比较深的溪水吗?我听说那里有很多半个巴掌大的泉水鱼,味道十分好。”白老先生信誓旦旦,还把杜九爷扯出来,“就是你们村那个九大爷说的。”

  “可是溪水里的鱼都很小啊。”杜善薇有些纳闷,大家不是爱吃大鱼,不爱吃小鱼吗?反正他们村就是这样。

  “哎呀,小姑娘,你不懂得溪钓的乐趣,想想,在深山野林中,周围的自然环境极其优美,这里有高大的树木,新鲜的空气,清澈的山泉水……比起山塘,溪水里的鱼才是真正的泉水鱼!完全没有污染!”有位穿褐色运动装的老人大概是语文老师出身,给她描述了一番动人的景象。

  杜善薇哭笑不得,看向站在人群后面满脸无奈的白先生,问道:“白先生,你跟着他们去?”

  “不去能行吗?”他摊摊手,他还以为父亲来这里钓鱼就是去山塘或池塘那边坐着钓,本来还觉得挺享受的,结果现在竟然要翻山越岭去搞什么溪钓!

  这帮老头子,真是精力旺盛,也不想想他们的身体能不能承受得住!

  “山上是有条比较宽、比较深的溪水,但我不建议你们现在去,起码要等天气暖和点,现在山里面很冷的。”杜善薇为了安全,当然会尽力劝阻,“要不你们可以去问问九大爷,他常年走山路,最清楚这些。”

  赶紧把问题推给杜九爷,这是专家,懂得入山的事。而且先前的户主会议说过了,大家一定要注意游客的安全,有危险的地方要标识出来,不要轻易说出来,不要推荐游客们去,免得发生意外。

  “而且你们第一次去,不如请村里人带路,这样不容易走弯路。”杜善薇又提议道。

  “有道理。”白先生一听来了劲,马上跟着劝说道,“天气预报说明天的气温要升个十几度,到时天气就暖和了,你们那时去,我也不好拦着,今天不行。还有,真的要请一名向导,花钱没关系,安全最重要,要不然我就打电话给你们家里,到时都不能去的话,可不要怪我。”连威胁的手段都使出来了。

  大家一听,有些不满,毕竟在他们心目中,觉得自己全身有劲,精力充沛得很,偏偏小一辈的人都把自己当老人看待,郁闷啊。

  “我见群里的那位年轻人说过,那地方并不危险,还是很好走的。”有人小声嘀咕。

  找出罪魁祸首了!杜善薇一听,又有些哭笑不得。

  年轻人说不危险,那是相对他而言,对于这些平均年龄在63岁的老人来说,应该会比较危险吧。当然,也就现代的人寿命变长了,其实保养得好的话,六十多岁也不算老。

  好说好歹,在大家的联合劝说下,那帮老人总算是打消了立即进山的念头,打算等明天再说。不过今天下午的时间不能浪费,午休过后,他们赶紧跑去山塘那边钓鱼。

  最后,这群人一直在这里住了三天,直到他们在山里的溪水里钓到真正的泉水鱼。

  等候他们离去后,南山村藏在深山里的溪水鱼一下子出名了,有人在本地的钓鱼群里写下一篇辞藻优美的钓鱼文章,文中说这些山泉水鱼类价值高,非常名贵,可以说是无污染无公害的极品鱼类。

  “只深藏在清澈的水质里的明珠,营养极其丰富!”那人在文章中这样写到。

  要不是杜善薇习以为常,单是看这篇文,她都有一种想去深山里溪钓的冲动。

  见状,她赶紧去联系作者取得授权,把这篇文章转载在公众号和微博号上,一下子赢得了许多点赞。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不断有钓鱼爱好者们纷纷从市里的各个地方涌来,连镇上的傅书记下来视察工作时,都问起此事。

  “这种鱼真的那么好吃?”他好奇地询问。

  杜积明二话不说,当天中午的接待餐里就上了一道鱼头豆腐汤,看起来奶白鲜香,吃起来鲜美至极,口齿留香。

  “好吃!难怪大家这么追捧。”傅书记恍然大悟。

  “本地人都知道这种溪水鱼好吃,只有两个手指大,鱼刺竟然很少,但就是难抓,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钓到的,我们小时候都是上山用工具来抓,每次的收获都很少,后来村里有鱼塘后,大家就很少去抓了。”杜积明笑着摇摇头,“都是去山塘或鱼塘抓鱼吃。”

  “那这种鱼没有名字吗?”

  “不知道名字,野生的鱼,谁有功夫给它们起名字?”杜积明笑道。

  “珍品啊,应该不多才对。”傅书记啧啧称赞。

  等傅书记他们一行人离开,李芳就递给杜善薇一张账单。

  话说,自从搬来客栈这边营业后,生意真的好了不少,因为很多领导来村里视察后,听说这边的的土产美味,一般会留下来吃饭。如此一来,自然能给饭馆带来生意,方便不少。

  不像以前,老是去杜积明或杜善薇家里做饭,这样会影响到家里人的吃饭时间,而且不大方便。

  “到时用其他账目来出数就可以了。”杜善薇眼睛一扫,随口说了一句,她做了支书后就不能兼任村里的会计,但她还是有知情权的。

  “我明白,村里不能出现接待的餐费。”黄臣健会意,点了点头。

  溪水鱼的事给南山村带来了一波热度,连续两个星期,杜善薇的客栈都有七成的入住率,因为不知听谁说的,说那种最好吃的溪水鱼要在早晨才能钓到,所以为了养精蓄税,大家见房价便宜,就在客栈里休息一晚,早上再早早起床进山去钓。

  这样一算,村里这段时间最赚钱的竟然是杜善薇的客栈、李芳的饭馆和杜九爷他们这些常进山的人,后者作为出色的向导,天天有人争着雇佣。

  村里一些人家自制的驱蛇药、驱蚊虫之类的药都很好卖,这些药物都是祖辈们传下来的,对本地的大山很有效果,颇受欢迎。

  二月底,杜善薇盘账,发现自己一共进账六千多元,要不是先前的两个星期处于开业期,打半价,估计收入会更高一些。尽管如此,她已经十分高兴了,毕竟摆在服务台的农产品卖出去不少,有些是村里人拿来寄售的,卖出去的话,自己能从中收取一点服务费,积少成多,还算可观。

  李玉英熟悉这些后,做得兴致勃勃,天天来客栈报到。

  时间进入三月初,杜善薇请人把果园清理完,再翻地,一一做好准备工作,接下来又该到种下果苗的时候了。

  见状,趁着钟文聪他们回省城汇报工作,她赶紧和钟文聪联系,让他联系苗圃。

  “你那10亩矮坡上的果园,所需要的树苗我都看好了,等你那边挖好坑,我这边立马叫人送货上门。”钟文聪在电话里说道,“到时你再付钱,我待会拍张价格单给你。”

  “行,就这样办。对了,黑黄皮的果苗呢?有足够的吗?”杜善薇点点头,对于钟文聪的专业能力,她还能有什么不信任的呢?

  单是她自己的100亩坡地,需要的种苗就有8000棵,更别说其他村民所需的。

  “有,你快点把要种黄皮果的数量统计出来,不过我这边要到4月份才有苗卖,先前的一批被人订购了。”钟文聪说道。

  “好的,我这边抓紧时间去办。”杜善薇应了一声。

  于是,从三月份开始,他们进入了最繁忙的阶段。

  杜家要建房,果园要栽种,百香果苗要开始售卖……一大堆的事同时涌来,尽管各自有分工,但还是有一种手忙脚乱的感觉。特别是当覃承毅的小别墅装修好,他又开始催着去领证的时候。

  “我忙得恨不得马上长出三头六臂,你那边的房子还没有散好味道,你觉得这样去领证可以吗?”杜善薇见他在自己身边转悠了一下午,就为了说这事,忍不住扶额,“这样会不会太仓促了?”

  “我不管,反正你去年说过,等房子一装修好就立即登记领证的。”覃承毅的语气十分理直气壮,“再说了,照你的说法,我们什么时候不忙?等过两个月就是年中,到时扶贫的任务又要开始忙起来,检查又会变多,再等几个月,就到年底,我们会更忙。”

  杜善薇一听,抬头看着他的俊脸,如果几年前第一次见面时,他还带着两分少年的意气,现在的他,经过下村的锻炼,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男人了。

  “好,那我们就去领证。”她笑了,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又何必再顾忌其他事情?反正这是迟早的事,她不会后悔。

  “真的?”覃承毅大喜,惊喜来得太突然,他有点反应不过来,不过他立马抓住机会,快速地说道,“好,我们马上去登记,你的户口本呢?”

  “急什么?我们先找个好日子。”杜善薇走去挂历那边,准备翻开查阅一下。

  尽管覃承毅早就知道哪天是登记结婚的日子,但他还是傻笑着跟上去,两人凑在一块,找到一个离现在最近的吉日,又正好是工作日,民政局上班的时候。

  定下时间后,两人各自和双方家人说了一声,带着各自的户口簿和身份证,跑到市里去登记。晚上就在覃家吃了一顿豪华大餐。

  于是,三月上旬,杜善薇和覃承毅正式成为一对法律意义上的夫妻,缔结婚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山村致富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