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山村致富日常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曲流水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585 KB   上传时间:2019-08-25 12:28:52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同意,觉得这个日子好,于是就这么定下来了。

  因为覃承毅公务员的身份,尽管他只是一名科员,但该遵守的廉政纪律还是要遵守的,最起码两家合办的时候人数不能超过15桌。

  两人私底下商量,他们又不是什么大人物,在市里办酒席时,可以分为中午和下午两次,她娘家这边找最亲近的亲戚和朋友去,覃家那边请关系亲密的亲朋好友,到时他们回到村里再办一场。

  对杜善薇来说,整个南山村都是自家的亲戚,全部请到市里,人数都超标了,只能分开办。

  只要不是太奢侈浪费,或者做得太过分,他们的行为是不会惹眼的。如果没有人去告状,大多数人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第二天,傅书记下村参加会议,果然说起惠民政策的事,要求他们按照文件要求执行,及时清理。

  散会后,等傅书记离开,杜善薇立即把所有人员分组,大家各自下村核实。一连花了三天时间,终于清理出一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几乎都是低保户,还有一位是孤儿,因为年满十八岁,这次同样被清掉,考虑到他在读大学,没有收入来源,村里准备给他办理低保。

  给孤儿的补助是比低保户高,虽然很同情那个孩子,但这次杜善薇他们还是要秉公处理,否则这个例子一开,倒霉的还是他们自己。

  把信息在各村公告时,如同杜善薇所料,在整个村委都掀起了一阵热议。平时眼红的村民这下子终于舒服了,但那些被取消低保的人却很不高兴。

  “我就说嘛,我家比他家还困难,凭什么他得低保我不得?”

  “嘿,老三真奸诈,明明他有钱交计生罚款的,可他就是不交,耍赖打滚说自己没钱,平时故意穿得破破烂烂,让村干部同情,这不,为了完成任务,村干部就给他办理低保。”有人大声地说道,“我和老三是邻居,他们家经常买猪肉吃,别以为我们不知道。”

  “艹,老四,你胡说什么?我们家本来就困难,孩子的学费都快没钱交了,我不管,我得去找村干部要个说法,凭什么停了我的低保?”一个月几百块钱啊,都够自家的伙食费了,舍不得。

  ……

  于是,来要个说法的村民时不时就冒出一波。

  杜善薇一边处理罗星明要来开餐厅和包山塘的事,一边继续关注投资的进展和自家果苗的售卖,在等待钟文聪买苗回来的时间里,剩余的精力就花在政策解释上。

  所幸,虽然有“穷山恶水多刁民”的说法,但南山村委显然还够不上穷山恶水。先前这里的交通是不便,但土地十分肥沃,连几十年前的自然灾害都没能让这里饿死人,所以只要肯种田,村民是很难挨饿的,最多是手头紧,没有钱。

  上行下效,本地的风气还算是淳朴,所以在村干部进行解释后,那些被取消低保的群众只好认命,不会再闹事。

  当然,凡是都有例外。陈光明夫妻就是那个例外。

  看着这对生病的老夫妻相互搀扶,来到村委哭求着,想让村干部帮他们做主,杜善薇暗暗感叹,生了孩子,如果养不好的话,到头来,受罪的还是父母,有时候想想,真的是当初不如生块叉烧呢。

  陈光明夫妇育有三儿一女,今年将近七十岁,除了陈恬恬是他们的老来女外,他们两个儿子的年龄都是四十多岁,正值壮年。最小的儿子三十五岁左右,小孩才上小学。

  老大:“我也是没办法啊,以前养着爹娘,我没话说,谁让我最大呢,但两个老的总不能住在我家,老是把我家的东西送给老三和妹妹吧?我家可没有金山银山,明明他们比我过得好,他们都建有楼房了,只有我住瓦房,为了爹娘着想,还不如把两个老的送给老二和老三养,好歹能跟着住住新房,享享清福。”

  老二:“从小到大,我最受爹娘忽视,每次有什么好吃的都轮不到我,家里干活干得最多,这份家业都是我和老婆外出打工十几年才辛苦拼搏出来的。哦,现在我日子好过,爹娘得病干不了活,大哥就把爹娘推给我养,这不公平!为什么不是老三?他们不是最偏心老三吗?”

  老三:“爹娘是疼我,我也想让爹娘过上好日子,可家里实在是忙啊,小孩要读书,我和老婆天天下地干活,时不时在镇内打个零工,再不努力干活,连小孩的学费都交不起。大哥家的劳动力多,适合照顾老人。再说了,村里的规矩都是跟着老大过,我可不能破坏规矩。”

  老三媳妇:“就是啊,爹娘帮忙把大哥二哥的孩子带大,轮到我家小孩,爹娘就说没有精力带了,凭什么?这不公平!”

  作者有话要说:文中黄皮果苗的繁育方法是我问别人才知道的,那人是我们当地的致富带头人,靠每年卖果苗挣至少30万+,他自己说买实生苗回来嫁接,再10元钱一株卖出去,利润不错。至于养鱼的相关知识,是我去某个养殖示范点参观问来的,如果有什么不对,请大家提出和谅解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小鱼虾米 60瓶;小七 30瓶;海阔凭鱼跃 20瓶;顾婉婉 15瓶;lily、13982110、琳达、浮生 10瓶;lemonade1、乌龙茶爱豆浆 5瓶;洋洋妈 2瓶;默默无闻的妮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3章 前景

  老大媳妇:“这有什么不公平的?你家老三从小到大要了多少好处?连你们结婚的钱都是我们凑出来的!还有,爹娘不给你们看孩子又怎么了?他们以前是多大年纪?你家孩子出生又是多大年纪?他们是带,但没那个精力啊。”

  老三:“小妹呢?小妹就不管了?小时候爹娘多疼她,要不是她考不上大学,爹娘就是砸锅卖铁都会供她读书!现在爹娘生病,她怎么就不管管?她家里有大房子和小车,日子最好过。”

  “都是白眼狼!”

  陈恬恬站在旁边,低头不语。

  ……

  听完陈光明夫妇的哭诉后,杜善薇等人颇为同情他们,毕竟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一边抹泪一边述说孩子们的不孝顺,再加上他们身上有病痛,行动不便,干不得活,没有收入,让人看了的确凄凉。

  想到他们来哭诉,有一部分原因是村委停了他们的低保,杜善薇干咳一声,看向杜积明。

  “我和老婆子也知道你们村干部的难处,知道不得不停掉我们的低保,隔壁老牛的也停掉了。”陈光明手里握着一次性的水杯,水还是八分满的,一直没有喝,声音低低地说道,“我就想着,看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老大他们出点钱养我们,也不要多,一个月能有四百块钱,再给点大米,就够我们买药吃饭了。”

  自从村里传出消息,说现在国家在严查低保,如果被查到有不符合要求的人领低保,村干部会受处分。他已经知道,想让村干部网开一面是不可能的,没办法,只能找另外的途径,毕竟他和妻子总要生活。

  虽然孩子们把他们当做负担,恨不得他们快点死掉,但好死不如赖活着,他们还是想活下去的。

  杜善薇暗暗松了口气,只要不是来村委哭闹着要恢复低保就行。

  当时在场的人纷纷给他们二老出主意,又找来陈光明的三个儿子,想要调解,但一问起赡养的事,个个有苦衷,个个有难处,都妄想着一毛不拔,把赡养爹妈的责任推给对方。

  杜善薇在现场听完,几乎是火冒三丈,心里憋屈得厉害。她平时很少处理这种家长里短的家庭矛盾纠纷,所以只能把目光移向杜积明和陈世峰。

  两人工作多年,的确经验丰富,尽管如此,面对油盐不进、个个一堆大道理的陈老大三人,口水说干了,仍旧无功而返。

  说到最后,他们也冒火了。

  “我把这话扔在这里,不管怎么样,你们三个儿子都有赡养的能力,低保是不可能给你们恢复的,不用指望这个。”眼看着太阳都快下山了,周围看热闹的村民早已散去,杜积明沉着脸说道,“实在不行,我就替陈光明上法院去告你们!可不能让你们坏了我们村的名声。”

  幸好今天不是周末,要是有游客在,到时人家看到,岂不是对本村的印象不好?再说了,孝顺是儿女应该做的,陈光明夫妻就算对他们再怎么不好,但好歹把他们拉扯大,也帮忙把老大、老二的孩子带大,这也是一份苦劳啊,儿子就该为他们养老!

  这是杜积明真实的想法。

  “可不能去告啊,不能告啊!主任,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吧。”陈光明面对“上法院”的话,立马做出反应。

  “哎呀!难怪他们这么有恃无恐,原来都是你给宠坏的。”杜积明气急,接过杜善薇递过来的水,一口喝干,怒道,“既然如此,你们自己回家好好商量,还要我这个主任来调解做什么?行了,快吃晚饭了,你们先回去,明天把陈恬恬从市里叫回来,到时再好好掰扯掰扯。”

  那是昨天发生的事,所以今天陈恬恬才站在村委二楼的小会议室,她刚从市里赶回来。

  面对娘家人的闹剧,一向在杜善薇面前阴阳怪气的陈恬恬也顾不得再说什么,她一来到这里,听完杜积明说的话,就一直陷入羞愧中,不一会儿就变成愤怒。

  “养儿防老,养儿防老,爸妈是疼我,但我已经嫁出去了,又没给我一份家产!不过为人女儿的,我也不狠心,该给的生活费我也会给,但不能指望我一个人出,要出大家一起出!”陈恬恬在死对头面前出丑后,觉得既然脸面都没有了,可不能连利益都丢开,于是豁出去,直接和她的兄长们撕扯开来。

  杜善薇听他们一直在吵,脑壳有点疼,心里有一股怒气压着,赶紧起身下楼,留陈世峰、杜积明和黄秀珍在现场处理。

  覃承毅正对着电脑填表格,此时分神看了她一眼,开口问道:“怎么样?有解决办法了吗?”

  旁边的陈明桥和黄臣健一听,都关切地把目光投过来。

  能让一向沉默寡言的陈明桥也关注此事,说明这事已经闹大了。

  杜善薇苦笑,摇摇头:“还在吵呢,哎,陈光明夫妇是狠不下心来,要不然事情早就解决了。他们连去法院告状,做做样子都不肯,陈老大他们知道后,自然不肯退一步,生怕自己吃亏。”

  “做父母的都这样,生怕去法院坏了孩子的名声,也怕双方的关系彻底破裂,自然不想走到那一步。”陈明桥倒是能理解。

  杜善薇点点头,问他:“你家的三华李树种下去了?人工费贵吗?”

  “种了,请人帮忙,一天90元,包中午一餐。”陈明桥嘴角翘起,露出几分笑意,道,“都是自家亲戚,不会偷懒耍滑。”

  “现在的人工费是越来越贵了。”杜善薇叹了口气,“如果有免费劳力就好了,比如三月份的植树节,我就省了一笔钱,哈哈。”

  她说的是植树节那天,镇里全体干部职工来南山村帮忙种百香果的事,虽说要招待他们,找合适的地方拍照,但不用出人工费啊,傅书记招呼一声就全部来了,一下子来了六七十号人,帮她种了八亩地,她所付出的只是一大锅煮番薯和玉米而已。

  只是那样的好事不常有。

  覃承毅笑了:“老是在做梦。”

  大家也跟着笑了,黄臣健凑过来,问道:“薇薇姐,我有个亲戚想回来养水奶牛,投资还算大,会养几十头,他想在山里找个地方建牛棚,需要我们村委帮忙,还想和我们村的贫困户合作,这样能有一笔政府补贴,你说这事能做吗?”

  杜善薇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养水奶牛?和贫困户合作?可以啊,他是谁?”

  “是我堂哥黄臣裕,他常年在外,前段时间攒了一笔钱,见村里发展得好,就想回乡投资创业。”

  两人凑在一起,杜善薇把覃承毅叫过来,很快就问出详情。

  问清楚后,她对于回乡创业的人是非常支持的,点头道:“你让他回来吧,等回来找好地方我们再谈,到时村委能帮上忙的一定帮,就算村委不行,还有镇里呢,傅书记对这些事很感兴趣,有他支持,想拿补贴是靠谱的。”

  尽管人家摆明是冲贫困户的身份来,想拿到政府补贴,但有贫困户加入其中,能实实在在得到好处,杜善薇也是允许的,只要不是空手套白狼,不是骗人就行。

  晚上,杜善薇正窝在床上刷手机。

  覃承毅洗完澡出来,也跟着钻进被窝,抱着老婆软绵绵的身体,掩不住自己的好奇心,问道:“薇薇,陈家那件事解决了吗?”他下午去镇里开会,没有看到结尾。

  “解决了,已经签下协议。陈光明夫妻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个月能有100多元,两个人加起来就是200元多一点,他们的四个孩子每个月各出150元的赡养费,这样一个月就有800多元,除去买药花掉的300元,剩下的钱刚够他们的生活费。”

  杜善薇说到这里,把思绪从里抽出,叹道,“这笔赡养费以后视情况增加,这两年只有这么多,等到他们年满80岁,国家会给他们发高龄补贴,生活费会多出一点,但想想,真不是滋味,一家人就差对薄公堂了。”

  陈恬恬送父母回去时,是她的隔房九堂哥开小车送的。明明她看到陈恬恬也是哭了的,对父母不是没有感情,但一说到赡养费的事,她就是不肯吃亏,觉得自己是女儿,没有继承家里的财产,当初出嫁也没有多少嫁妆,收的彩礼都给兄弟了,现在凭什么让她来养老?

  而且这次她管了,以后父母的事是不是都是她的责任?自己的兄长们是不是就没有责任,那以后岂不是什么事都推给她?如果父母生大病怎么办?她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又是嫁出去的女儿,可不能这样,说不定夫家会有意见。

  她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想想还是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杜善薇刚才是在看,其实有部分的心思还在想着这事呢。

  “陈恬恬身上穿的那件双面绒大衣要价两千,开的小车10万元出头,就算这样,她也不肯吃亏。”杜善薇放下手机,把头埋入他坚实紧致的胸怀里,磨蹭几下,继续说道,“明明陈光明夫妻最偏心两个小的,偏偏就是他们两个最不肯吃亏,承毅,我发现养孩子真难啊。”

  陈家的事不是特例,中间夹着重男轻女、偏心眼等等,矛盾积累已久,现在终于爆发出来了,但很少有人像他们这样闹出来,人尽皆知。

  看到他们这样,杜善薇就不由得想到自身,想到以后的孩子。

  “以后我们有孩子,无论是男是女,我们都不能偏心其中一个,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她一边摸着覃承毅的睡衣前襟,一边提醒道,“我们不许重男轻女,也不许重女轻男,要好好养孩子,要不然……唉,我可不想将来老了,像陈家那样。”

  他们讨论过孩子的事,现在有二胎政策,两人又有经济实力,都希望生两个,无论是男是女,生两个正好,孩子们也有伴,一起成长。

  “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教育他们,教育他们自力更生。还有,以后的钱我一定好好放着,不到入土我都不把钱给他们,万一他们不孝顺,起码我们还有钱,到时找个本地最好的养老院,我和你一起住进去。”覃承毅想得有点远了。

  杜善薇被他的描述逗笑了,但还是点头道:“没错,就是这样,哈哈,这孩子还没有出生呢,我们就留一手了。”

  两人哈哈大笑,接着一起说起以后养孩子的事。

  没过两天,黄臣裕养水奶牛的事还没有落实,又有人来村委说想租池塘种莲花,想做农家乐,顺便卖莲子、莲藕、莲叶之类的农产品,请求村委帮忙出面租池塘。

  事情一件接一件,杜善薇他们忙并快乐着,因为这意味着南山村委的繁荣度越来越高。

  “说不定以后我们可以定期推出摘杨梅啊草莓之类的活动,还可以办个全牛宴,除了杜鹃花外,还能赏桃花赏荷花,最好一年四季都有东西可看,这样一来,游客就会越来越多,淡季的时间变少。”杜善薇憧憬地说道。

  眼看着南山村投资的事有了着落,众人看到美好的前景,心里十分高兴,所以就算是一天到晚都要上班,大家也没有怨言。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加班,只有一更,明天看能不能双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顾婉婉 15瓶;书虫虫虫虫虫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4章 包月

  又是一个周末,花间客栈的客人意外地多。上个周末只有两个人,这次竟然来了四个人,一家三口和一位独身姑娘,而且那位姑娘在住了一天后,竟然要求包月,想在客栈的单人间住上一个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山村致富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