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山村致富日常_分节阅读_第6节
小说作者:曲流水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585 KB   上传时间:2019-08-25 12:28:52

  ……

  杜善薇一一看完大家的话语,有些无语,原来大家已经想到这么远了吗?正想回复,就发现有电话打进来。

  等接完杜善琳的电话,杜善薇发现自己先前发愁的事已经解决了。

  话说,杜善琳是隔壁凤仙镇的组织干事,从事党建工作,有她帮自己梳理一遍,如果自己再把上面下发的一本书看完,就能大概胜任村委工作了。

  就这样过了两天,当杜善薇把一波新的腋芽剪掉后,镇上终于派人来考核了。

  对于杜善薇的履历,他们非常满意。之后的谈话差不多是走个过场,因为杜积明找来的二十人,除了几个党员外,其他都是南山村的村民,大伙儿都是看着杜善薇长大的,面对组织的问话,当然是个个说好话了。

  “放心,这些材料功夫难不倒你的,你有不懂的可以打电话来问我,或者我下来指导你也行。”说这话的是镇上的组织委员,副科级别,还很年轻,大约三十岁,人长得高高瘦瘦的,脸上戴了副金框眼镜,虽然长相普通,但气质不错,说起话来语气温和。

  “那以后就麻烦谢组委了。”杜善薇内心深处有些惊奇,她没想到这人这么年轻就是副科,她大堂哥在县政府还是打杂的科员呢。

  “应该的,职责所在。”谢安榆托了托眼镜,看了一眼杜善薇,这才转移视线,对着杜积明说道,“支书,还得麻烦你教教团支书,好让她尽快上手,最近县委组织部要到各个乡镇抽查,我就怕上面会抽中南山村。”

  杜积明连连点头,他也怕抽中自己村啊,虽说自己是老油条了,脸皮厚,可众目睽睽之下,被领导说他也会老脸发红。

  于是,在众人的热心帮助下,杜善薇很快就掌握了该会的知识,起码“三会一课”之类的会议内容和发展党员的材料难不倒她。原先她觉得这些基层党建的内容没什么意义,但后来仔细一琢磨,发现人家自有一套逻辑,还是很有道理的。

  等熟悉情况后,她花在村委的时间自然变少,到最后工作进入正轨,每周就值班这一天到村委办公,其他时候可以在家忙自己的事。当然,如果有突发事情发生,自然要到村委处理,只是这样的事情还是比较少的。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慢慢的,南山村的陌生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周末,有不少城里人驱车前来,刚开始是中老年男人,几乎都是带着鱼竿钓桶等一套钓鱼设备来到村里,一进村就朝一公里远的山塘奔去,往往是早上来,傍晚才提着钓桶离开。

  来的时候兴致满满,走的时候或兴奋,或沮丧。

  “山塘里的鱼不是那么好钓的,那里的鱼野着呢。”树荫下,杜庆国执起一枚棋子,淡淡地说道。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位穿着白色运动服的老人,姓徐,大约七十岁,说起来和杜庆国的年龄差不多,但对方保养较好,愣是看起来年轻几岁。

  “我连续去钓了几天,多的时候有两三斤,少的时候一块鱼鳞也没见着。”徐老爷子很是郁闷,“这鱼的确很机灵,愣是不上钩,是不是山塘里面根本就没有多少鱼?”

  “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前些年有外地人看中我们这里的鱼好吃,认为水质好,都是山上流下来的泉水,就包了山塘来养,结果一年忙到头,等捉鱼时愣是捉不到多少,加上当时的路况不好,等鱼运出去都死光了,卖不上价钱,最后坚持了两年,亏死了,不了了之。”

  杜庆国不动声色地看了下眼前的象棋棋局,下了一子,又继续说道,“后来我那做村长的侄子也没要他后面两年的承包费,该你下了。”

  “那鱼到底去哪了?”徐老爷子努力思考,“就这么大的塘子,拉网的话,应该跑不了。”

  “大概是山塘太深了吧,反正我们本地人从来没有见过这山塘干枯过,孩子们下水都是去浅水区游玩,深一点的地方是不准去的,一去就打。”杜庆国摇摇头,“有人猜测里面有什么大鱼,估摸着是大鱼把小鱼给吃了。”

  “你们这的鱼就是好吃,我最喜欢了,下次去镇上记得给我带一条。”徐老爷子说到这里就笑道,“我去别的地方钓鱼,我家老婆子就骂,说来南山村,自从二级路通行,她就不骂了,钓回去的鱼,孩子们都喜欢吃。”

  “你想得美,我自己想吃都懒得钓,更别说钓给你了,你想吃就自己来。”杜庆国说起来话毫不客气。话说回来,两人是老同学了,又是多年的老同事,退休前,一个是南山村小学的校长,一个是镇上中小校的校长,关系一直不错,说话自然不用客气。

  旁边睡在吊床上的杜善薇被他们的争吵声音惊醒,她微微张开眼睛,打了个哈欠,随口道:“徐爷爷,你想吃的话可以在村里等着,等那些钓鱼的人回来,你就问他们买鱼。”

  上午九点多的太阳不算热烈,正适合在树下看或打盹,小憩一会儿。

  “这是个好主意!”徐老爷子一拍大腿,大笑道,“还是薇薇机灵。”

  杜善薇无语,刚想谦虚两句,发现院门来了两个陌生人,一大一小。

  “您好,请问你们家有鸡蛋卖吗?”一道中年男人的声音响起。

  不错,又有人来买东西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只胖狸花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小丁丁 5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章 游客

  “有的,不过数量不多,请问你需要多少?”杜善薇赶紧从吊床上翻身下来,快走几步走到大门,笑着问了一句,眼睛却迅速扫了一下在门前站着的人。

  这大概是一对父子,穿着亲子装,孩子十一二岁左右,打扮时尚,大眼睛里闪烁着好奇,正小心地打量着院中的一切。

  “我先看看,数量不多的话,有多少我要多少。”中年男子微笑道。

  杜善薇点点头,伸手示意:“进来坐吧,要喝水吗?”

  中年男子摇摇头,道了声谢,就牵着孩子走进来,一边走还一边笑道:“我一路走来,你们村的房屋建得挺齐整的,个个有院子,特别是你家,真大啊,有三百平方吧?”

  杜善薇闻言,忍不住一笑。近段时间,随着她加强网上的宣传力度,周末来村里游玩的人是越多越多,而几乎所有人来到村里,第一印象就是各家各户院子的面积,另一个就是房屋的整齐。

  整齐?也许是因为老祖宗有强迫症吧,他们后人也继承了这一点,分出的宅基地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要留出多大的空地都有规定。

  “乡下地方就是这点好,宅基地一般是够用的。”这么大一片平地,全村就35户人家,有些人还住在一起,分到的宅基地自然是足够的。而在农村,把自己的前院用篱笆或围墙围起来是很正常的事。

  “这要是在城里该值多少钱啊?尤其是你们家这个院子,这里种的花可真好。”中年男子眼里满是赞叹,“一定种了几年吧?肯定有人精心照顾。”

  他看着院子那一圈竹篱笆上攀沿的植物,有正在热烈盛开的三角梅,也有含苞欲放的杜鹃花,因为主人精心的照顾和修剪,竹篱笆已经成为一道颜色亮丽的花墙,非常引人瞩目,所以他刚才在村里走动时,即使旁边有不少三角梅盛开,他仍旧是不由自主地朝这里走过来。

  实在是太显眼了!

  “你说的对,这是我爸种的,他一向喜欢养花。”这道长达35米的花墙是他们家最喜欢的风景,也是杜积生遗留下来的最为生动的遗产,杜家人非常爱护,年年为这些植物松土施肥和修剪。

  “爸爸,你看,那是枇杷!”就在这时,小男孩眼睛一亮,再也按捺不住了,直直地盯着院中小径边上的两棵枇杷树,圆圆的小脸上流露出渴望。

  中年男子早就看到院子的几棵果树,见枇杷树上结出一簇簇金黄色的枇杷,低头看了一眼腿边的孩子,忙问道:“这些枇杷果卖吗?”

  “有些还不够熟呢。”杜善薇有些犹豫。

  他们家一共种了四棵枇杷树,有两棵栽种在后院,已经有十年,正处于盛果期,前院的这两棵才五年,就算全部卖掉,后院的还能留着自己吃,只是现在果子还没有完全熟透。

  他们当地的枇杷一般是到了五月中旬才会大面积成熟,现在只是熟了一部分而已。

  “没事,我就摘熟的,那些不熟的我不摘。”中年男子爽快地说道,“价格就按照市价支付如何?”看起来就很好吃。

  杜善薇略一思考,就踮起脚尖摘下两颗成熟的枇杷果递给他们,笑道:“你们先吃吃看。”她对自家果子的味道还是很有信心的,南山村是个好地方,在这里种植的果树,即便不怎么照顾,只要品种好,最后结出来的果子味道都不错。

  果然,父子二人剥皮吃了一个后,连连点头:“就买这个。”

  市面上的枇杷每斤七到八元,杜善薇想了想,就道:“好吧,算你们六元一斤怎么样?”起码不用自家摘去摆摊了。

  往年自家吃不完的话,一般都是送部分给亲朋好友,剩下的干脆就和冰糖一起腌制,对治疗咳嗽很有效果。

  中年男子自然没有意见。

  这下子,他立马来了兴趣,连说好的买鸡蛋都先不管了,直接就要摘,有些高一点的地方够不着,他还叫杜善薇把杂物间的人字梯拿出来,非要摘最高处的果子。

  “这里最高,果子一直能接受太阳的照射,一定最甜。”他信誓旦旦。

  “就是就是,姐姐,我也觉得树顶上面的枇杷最熟最甜。”小男孩也跟着说道。

  两人的话才多说几句,小男孩就明显和杜善薇热络起来,现在已经相互通报姓名了。杜善薇知道对方叫许福多,这次来南山村是想和爸爸一起钓鱼。

  “我在楠城市的论坛看到你们村的消息,觉得风景不错,就想着趁着工作暂时不忙,赶紧带着孩子来看看,就当踏春,没想到真的和图片上的一样,风景很美。”许先生赞叹道,“我真是没想到咱们楠城市还能有这么古朴的村落,这里的自然风景非常美丽,生态保护得很好,你们村要好好保护起来,我觉得完全可以开发成旅游景点。”

  “还有,你们在论坛上所说的杜鹃花,真的有那么大面积?如果是真的话,那等它开花我一定要来看看。”许先生又道,“虽说咱们越省有几个地方的杜鹃花很出名,可那里人多,离家也远,不像你们这里,开车就一个多小时,真那么漂亮的话,我相信一定能很快在本地出名。”

  他刚来的时候就问过村里人,知道山上的杜鹃花现在正处于含苞欲放状态,还不到全面盛开的时候。

  “那就多谢先生吉言了。”杜善薇心情颇为愉快地回应。

  至于论坛上的帖子?自然是她发的,她原先发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似乎没什么效果,在经过兄弟姐妹们的支招后,她这才想到县城和市里的论坛,这两个地方是本地人常去逛的,流量颇大,有针对性。

  果然,效果是非常不错的,自从她在上面隔三差五发送帖子后,南山村立马引起众多吃瓜群众的注意力,最开始来的人是想钓鱼,他们来过一次,吃过这里的鱼后,很快就呼朋引伴,紧接着就是口碑的爆发,继续吸引其他游客的到来。

  直到最后,许家父子在杜家一共买了一百多块的农产品,包括土鸡蛋、枇杷、蔬菜、杜奶奶晒的老瓜皮等等,还在院子的大门和篱笆处拍了许多照片,这才满载而归。

  杜奶奶从菜地回来就跟在旁边一直看着,眼看着自己刚摘回来的空心菜和生菜都能卖出去,心里很是高兴,等许家父子走后,心情还保持着兴奋的状态。

  “薇薇啊,原来我做的老瓜皮这么受欢迎,这是第几个了?一共卖了多少钱?”她忙问道。

  杜善薇把钱给她,笑着答道:“这是第三个游客要买的,一共卖了四十块钱。”

  “这么多!”杜奶奶眼睛一亮,这种能在家里直接卖东西的方式让她十分惊奇,就好像家里在开店一样,而能用自己富余的农产品换来钞票,更让她有一种大干一场的冲动。

  “今年我要多种黄瓜,我看黄瓜好卖得很。”她接过钞票,嘴里则说道,“我见他们都很喜欢,说没有那个什么防腐剂,安全。”

  “奶奶,你腌制的黄瓜皮爽脆可口,用来和五花肉一起炖非常好吃,多种点肯定行。”杜善薇持鼓励态度,他们家的菜地很大,足够用了。

  “这段时间,村里人也卖出了不少东西,特别是土鸡蛋、干菇和咸菜之类的,还有人连大米都买了,说是村里自己种的比市场上卖的安全、便宜。”

  这时,李玉英坐着轮椅从厨房里出来,继续道,“我看还不如多养几只鸡,鸡蛋能卖,鸡也能卖。像你大伯家,这两天连续有人买他们家的鸡,帮忙杀好还能多收三块钱。”

  她有些羡慕,一只鸡能卖七八十到上百块呢,他们家因为孩子们喜欢吃鸡蛋和鸡肉,后院那里也养有十五六只母鸡。

  她看下自己的腿,折得真不是时候,要不然就可以帮忙了。

  杜善薇闻言,忍不住笑了:“挺好的,妈,养鸡好,可以把后院的竹林围起一部分,每天早上打开鸡棚让它们去竹林找吃去,晚上再放它们回来,这样每天只用喂一顿,就不用花费那么多粮食了。”

  农村的鸡不是说养就养的,还得考虑到是不是容易发生瘟疫,或者喂鸡的粮食够不够。养几只容易,养多点就难了。

  杜善薇说着就拿起李玉英放在腿上的菜篮,再找来一张小凳子,开始择空心菜。看情况,今天中午徐老爷子会留下来吃饭,他们自然要提早做好准备。

  李玉英腿上的石膏已经卸除了,杜善薇前段时间搭她到市人民医院看,医生说暂时还不能下地走动,不过愈合情况良好,接下来再继续养着,等过段时间再去拍片,应该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这让杜家人十分兴奋。

  杜善薇家里额外的收入不是个例,眼看着游客一天天变多,她花了半天时间,走完整个村子来了解情况,再和杜积明等村干部商量,第二天就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号召整个村委的村民们把自家能卖钱的东西都准备好,争取在“五一”的三天假期里卖出更多的东西,增加家庭收入。

  为此,村委特意在南山村大的大榕树广场划定好摊位,让村民们提前预定。

  眼看着还有两天时间就是5月1日,得知这个消息,半信半疑的村民们立马忙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清秋止雨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wsq 68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章 高兴

  五月初,乡下能卖出的东西是什么?积攒已久的干菇、土鸡蛋、鸭蛋、各类咸菜、新鲜的枇杷、酸甜的杨梅、黑红的桑葚、野生的山茶油、纯正的农家蜂蜜……村民们尽管对村委的安排心有疑虑,可赚钱的渴望压倒一切,这让他们很快付出行动。

  反正如果没有生意的话,最多是浪费一个白天。

  这点时间他们还是浪费得起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山村致富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