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山村致富日常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曲流水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585 KB   上传时间:2019-08-25 12:28:52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3章 隐士

  “好,待会我下村谈话的态度会强硬些。”覃承毅见杜善薇这么说,就知道该如何拿捏态度了。有些时候就是这么奇怪,你好生好气地和别人商量,他以为是村委在求着他,一旦态度强硬起来,他就软了。

  “还有竹根村生产队最远的那个小山村,叫做土家坳的,原先那里只有三户人家,里面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只留下两位老人。”覃承毅把情况说一遍。

  杜善薇点点头,她对全村委上下的家庭不说了如指掌,绝大多数还是有印象的,特别是土家坳,每次刮台风或下大暴雨,他们都需要派出人手去通知两位老人,骑摩托车要花上四十多分钟,路并不好走。

  土家坳一共三户人家,有两户就被评为贫困户,都是泥砖房,墙体有裂缝,称得上是危房。

  “我之前和扶贫办那边对接,前几天带他们去土家坳看过,他们的想法是把土家坳的人家移出来,考虑到土家坳是竹根村生产队管的,可以移到竹根村,就近居住。”

  覃承毅见女儿还在咕咕咕地喝奶,脸上露出柔和的笑容,继续说道,“这样可以节省我们的行政成本,主要是那条山路不好修,就算我们是贫困村,上面也不会花钱修一条只有三户人家,加起来只有13个人走的路。”

  “那倒是真的,很难有拨款,不算硬底化水泥路,就算是铺砂石路,也要大几十万。”杜善薇点头,“你在班子会上说过这事了?”

  “今天早上说过,大家很犹豫,因为要搬到竹根村居住,大家担心竹根村的村民不乐意,村民会认为侵占他们的地方。你想想,万一搬出来,我们要找地方给土家坳的人建房子,又要给他们找生计,要不然搬出来没有收入来源,还不如不搬,起码他们在原先的地方有地。他们不是水库移民,如果是水库移民,每个月还有国家给的补贴。对了,大家还说要问问你的意见。”覃承毅伸手碰碰女儿的小脸蛋,嫩滑软绵,手感非常好。

  “嗯嗯呃……”覃谷妙察觉到有人骚扰,哼唧了几声,让两人立即屏住呼吸,生怕她哭闹。

  等了一会,发现小家伙继续喝奶,两人这才放下心来。

  “不许再骚扰她,让她安静喝奶。”杜善薇轻声说道。

  覃承毅嘿嘿一笑。

  “我的意见?其他人说得有理,我也曾经想过让他们搬出来,但大家的顾虑都是一样的。”杜善薇又说道,“其实土家坳那个地方的风景很美,山高林密,空气质量好,泉水甘甜,原生态太自然风光,就是远离人烟,太过于安静。”她现在都很佩服那两位老人,可以一个月只出来一次,买点东西就回去,其他时候都待在村里劳作。

  “这是一个适合隐居的地方。”覃承毅说了一句,又轻声道,“不过现在有新情况了,我这次去县里培训,和镇里的人交谈,无意中知道一件事。据说土家坳那里有户人家准备在镇上买宅基地,过几天就签合同了。”当时扶贫办的人还在感慨,为何不是贫困户要买啊,要不然就能顺利脱贫了。

  杜善薇眼睛一亮:“是徐守家那户?”这户人家的经济状况最好,一家六口人全部外出务工,一年只有清明才会回家祭祖。当初入户核查时,考虑到他们长期外出,就没有被评上贫困户。

  “是的,他们应该是在外打工攒钱,现在镇里规划新小区,他们看到机会,就赶紧下手。”覃承毅颇为赞赏,徐守家夫妻带着母亲和三个儿女外出打工,还能攒到钱买宅基地,不容易啊。

  他一向欣赏这种自强不息的人。

  “那迁移的难度就下降了,起码只有两户人家,而且都是贫困户,镇里应该会支持。”杜善薇眼睛一亮,觉得这件事可以提上日程。

  “等忙完迎检的事,我和大伯他们说说这事,先去竹根村找地方,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建房,这应该难度不大。实在不行,他们可以在竹根村居住,想种地的话,再回土家坳。”她最后说道。

  覃承毅微微颔首,有这个想法就好。

  等女儿喝完奶,覃承毅这才不舍地离开,他还有工作要完成呢。

  杜善薇抱着女儿在客栈里走动,之后在前院赏花时,注意到花丛中竟然有了野草!

  “看来这段时间大家都很忙。”杜善薇无奈,等女儿再次睡着,她挽起袖子,拔草松土,又把整个客栈打扫一遍,就算有扫地机器人,但考虑到一些边边角角,工作量还是很大。

  她去查房,见里面的床上用品很干净,看来家里人都及时清洗过。特别是小库房的被单之类的,闻一下,没有异味。

  “等生意好一些,一定要请人,至少一个人。”杜善薇打扫完,全身都出汗了,还有点腰酸。

  覃承毅叫她回去吃午饭时,看到整洁干净的客栈,心里很是惊讶:“薇薇,这种事你叫我来做就行了,你的身体还没有恢复好。”

  杜善薇捶捶腰,摇头道:“没事,活儿不算重,就是繁琐。”看来体质真的下降了。

  觉得自己身体素质下降的杜善薇,傍晚就拉着覃承毅去爬山。走到山塘这里时,她很高兴地发现,这里建成了一个好地方,只见山塘里的水质一如既往地清澈,依山而建的木栈道一面临水,一面靠山,两边有栅栏,地面是木板拼接而成,看起来异常干净,有种想脱鞋赤脚踩上去的冲动。

  整条木栈道弯弯曲曲,木栅栏挨挨挤挤,每隔一小段路会在栅栏上摆上一盆花草,争奇斗艳。再看木栅栏的尽头,那是一座建在水中的餐厅,两层,有着宽大的玻璃窗,可以欣赏窗外的风景。

  “那里是小明找来的厨师,姓姜,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找来的,擅长做淡水鱼,他做的酸菜鱼、烤鱼和水煮鱼特别好吃,‘五一’开业时,本来有些游客嫌贵,结果一吃起来,个个竖起大拇指,觉得这个价格非常合适。”覃承毅轻声给她解释,当然,他当时不在现场,是罗星明和他说的。

  他们这间餐厅主打鱼类的菜式,在这里只能吃到米饭、青菜和泉水鱼做成的佳肴,定价颇高,不是农家乐的价格,和村里的生意冲突不大。

  “姜师傅的手艺那么厉害,那他怎么乐意来这里工作?”杜善薇很好奇这个问题,毕竟手艺好的厨师不愁没有地方要,而且工资还很高。

  南山村不说是穷乡僻壤,起码称不上热闹,刚刚完善好基础设施,除了周末,平时的游客很少,所以餐厅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才会开门迎客。

  人流量不是一下子能提升起来的,起码南山村不是。

  “姜师傅有这间餐厅的股份,而且正是因为只有周末和节假日开门,他才乐意。”覃承毅笑道,“我观察了几天,发现人家应该是来这里休养或隐居的。”说着就指指离餐厅不远的二层小楼,建立在挖出来的山体里,小楼和餐厅的一楼相连。

  “一楼是厨房,二楼才是姜师傅住的地方,他不大爱说话,很少来村里。”他最后补充道,“他在村里找了两个服务员,收银员是小明派来的,只有开门营业才来,所以平时只有姜师傅一个人这里居住。”

  话音刚落,杜善薇就看到有人正好从小楼里走出来。

  “那就是姜师傅。”覃承毅在她耳边轻声说道,“全名叫姜清逸。”

  两人走近一看,杜善薇发现这位姜师傅还很年轻,大约三十四五岁,身材高挑清瘦,脚下是一双拖鞋,身上却穿着一身褐色的练功服,短发,面容出乎意料地清俊,就是神情有些冷淡。

  覃承毅和他打了声招呼,给他介绍杜善薇。

  知道这是本村的支书,是地头蛇,姜清逸扯扯嘴角,勉强露出一个微笑。

  杜善薇和他攀谈几句,知道这人不爱说话,又见他扛着锄头,就笑道:“姜师傅,我们不打扰你了,你忙。”

  “嗯,你们慢走。”姜清逸点点头,看着那对小夫妻手挽手,姿态亲密地继续往前走,看样子是去爬杜鹃山。

  等走远了,杜善薇赶紧问道:“他扛着锄头,难不成去种菜?”

  “是的,他本人在村里租了一亩地来种各类蔬菜,离山塘不远,就在我们刚才来的路上。”覃承毅答道,想了想,又说,“我还见他在小楼后面的院子里养花。”

  “我原先以为是一位膀大腰粗的厨师,没想到他一点都不油腻,长得真好,要不是我事先知道他的职业,会认为他是一位隐士,他的身上有一股甘于平淡,或者说是能守住寂寞的气质。”杜善薇笑道,神情有显而易见的欣赏。

  周末和节假日才开门工作,平时种菜、锄草、养花……貌似这种小日子过得不错啊。

  这话一出,覃承毅侧头看她,眯起眼睛问道:“你真的觉得他长得好看?”

  “我觉得是不错。”杜善薇老实承认,“这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

  “哪里不错?我没看出他有什么隐士气质,我只知道他是个古怪人,一天说不了几句话,心里指不定憋着什么呢,苦大仇深的样子,你可不要随随便便去探究,这是别人的**。”覃承毅见她想开口反对,就继续问道,“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杜善薇强忍住笑,点头道:“对,你说得对。不过他心里可能在憋着什么没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现在的心里一定在憋着火。”

  覃承毅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忍不住一把抱住杜善薇转圈,大声笑道:“你这是故意的!”

  双脚离地,杜善薇尖叫出声。

  “我没有,没有故意的,哈哈……”

  两人一路打闹,沿着公路,慢慢地爬上半山腰。他们走过的这条公路很是平坦,质量看起来不错,二十几分钟就走到了。

  到了这里,杜善薇就看见半山腰这里被挖出一片平地,建有一个小别墅区,大门口有保安值班,从门外望进去,喷泉花卉都不缺,看起来十分漂亮。

  熟知情况的杜善薇知道,这是投资方建的度假区,价格极高,住一个晚上就要上千元甚至几千上万的那种,属于高档区,和他们村里的民宿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之后,再往上就不是公路了,而是石头做成的台阶,不能再通车,只能走路。

  “走吧,不能再爬了,回到家里还要几十分钟,我怕妙妙要喝奶。”杜善薇颇为郁闷,“她为什么不喜欢喝奶粉呢?”女儿不喜欢喝奶粉,她身为“奶瓶”就得随时候命,想去远一点的地方都不行。

  “喜欢喝妈妈的奶有什么不对?”覃承毅不以为意,拉着她往山下走。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还有一更,会在12点,大家明天早上再看。

第94章 泉水

  “你这是母乳,营养特别丰富。”覃承毅又说道,想了想,突然小声说道,“薇薇,如果你以后要去远的地方,可以先把乳汁挤出来冷藏,等妙妙肚子饿之前,我们再把它取出来,在常温下自然解冻,只要时间不超过24小时,据说不会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我认为这是可行的。”

  他是很想让女儿喝到最新鲜的母乳啦,但考虑到杜善薇还有工作,万一哪天被叫去开会,不能及时赶回家,那总不能让女儿饿着肚子,或者逼着她喝奶粉吧?这样的话,他说的未曾不是一种好用的方法。

  杜善薇只能同意,两人都看过相关的育儿知识,自然知道这种母乳保存的办法,只是她和覃承毅的想法相同,如果可以的话,当然是直接喂奶最卫生和最有营养。

  翌日,杜善薇根据覃承毅昨天所说的,和其他村干部商量如何在竹根村找地方,然后让土家坳的人搬出来居住。

  “我好像记得竹根村附近有座山,那座山很矮,山上种着竹子,是生产队的集体财产。黄主任,你回去看看,看能不能把那座山挖开一点,和山脚下的平地连在一起做宅基地建房子。还有,再找找,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来安置人。”杜善薇对着黄秀珍说道,对方是竹根村人,比他们更熟悉情况。

  黄秀珍早在覃承毅昨天提起时就知道会用到自己,此时听到这里就点头道:“行,我回去和生产队长商量。”

  虽然她的资历比杜善薇老,年纪比她大,但经过几年的相处,她本人是很信服杜善薇的,正是由于她的回归,思维活跃,再通过各方努力,终于让南山村真正有了发展的基础。要是她没有回来创业,没有她带来的新想法,可能他们之前这几个村干部还是和先前一样,得过且过。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能把土家坳的人迁移出来,那能不能把土家坳原先住的地方和找好的地方互换,双方都不用出钱。”

  杜善薇把昨晚和覃承毅商量的办法说出来,“我在网上看过不少新闻,现在的人生活压力特别大,什么性格的人都有,有些人就喜欢找个地方隐居,过一段没有人打扰的日子,我看土家坳挺符合这个隐居地的特点。”

  说起隐居地,首先想到的就是终南山,那里得到了众多人士的喜爱,名气很大,是人们想“隐居”的最佳地点。

  她和覃承毅讨论过,觉得他们土家坳也不错啊,同样远离人烟,身处深山老林中,而且又不算太远,起码喝水方便,有开发好的菜地,能通电,有微弱的信号,时不时可能上山打到一两只野兔或野鸡,比很多偏僻的地方条件好一些,没道理不能让人隐居。

  她这是昨天看到姜清逸的隐士生活才突然想到的,不知道能不能成,不过总要试试。

  “什么叫隐居?”黄臣健眨眨眼,语气急促地说道,“薇薇姐,是或电视里的那种隐居生活吗?”一脸的向往。

  杜善薇哈哈一笑,点头道:“大概是吧,谁知道呢,如果你想的话,现在就可以搬去土家坳去住。”

  “那算了。”黄臣健的脸顿时暗下来,连连摇头,“这种清苦的日子我可过不了,那里的网络有点差劲,上网可以,打游戏完全不行,卡死了。”

  众人大笑。

  杜积明还有些迷糊,问杜善薇:“然后呢?”

  “然后我们就可以收租金了,还有,他们来这里隐居,可能不满意我们提供的房子,想要自己盖什么茅草屋或砖瓦房,到时村里的人就能接到这些生意了。”杜善薇接着说道,“我们唯一要付出的,可能是前期的修缮资金,总要把破裂的地方修补一下。”

  “那我们要事先和客人约好,不能破坏山里的花草树木。”陈世峰马上说道。

  土家坳的徐家人不是本地人,他们是几十年前从其他地方逃难过来的,在这里只有山洼里的几亩地,周围的山都是竹根村的集体资产,是公益林,不能砍伐,反而要保护。

  当然,这些公益林会有一部分国家补助,就是钱不多。杜善薇上任之后查账,发现这笔补助都被竹根村的人用来祭祖了。

  “肯定要先告诉他们这些,可不能任由他们乱砍乱伐,到时会有正规的租赁合同。”覃承毅说道。

  他最喜欢南山村委的地方就是这里的生态环境好,长期以来的闭塞,让这里的自然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如今二级路通了,旅游的人多了,他们更要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

  “租金是给谁?”杜积明马上接着问。

  杜善薇冲着他一笑,哈哈,她家大伯对钱财还是那么敏感,于是就答道:“因为中间有村委帮忙宣传、协调和出面,租金是三方共有,村委、竹根村和徐家人,分成比例到时再商议,毕竟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如果成功的话,这又是一笔集体经济收入。

  “徐家人也要给?”其他人在沉默思考,黄秀珍却第一个开口,表情有些不赞同。

  “肯定要给一点,要不然他们发现搬出来后,原先的老家反而发展起来,有钱赚,他们会心里不平衡,万一出去乱说话,或者去捣乱之类的,我们还得花费精力去摆平。”杜善薇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说不定我们还会租用他们之前开出来的几亩薄田,这些当然要给钱。”

  她还是坚持一个原则,在村里做每一件事,最好能达到共赢,要不然很容易惹来麻烦。

  黄秀珍低头考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说别的,如果徐家人出去告状,说村委和竹根村联合起来欺负他们,就算村委不是这个本意,也要一遍遍解释,是麻烦。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我们就先写个搬迁方案出来,大家分好工,各自完成任务,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到时提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杜善薇喝了一口温水,吩咐道。

  她认为镇里一定会同意她这个方案,只是这里头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把土家坳宣传出去,吸引到全国各地的“隐士”。不过这种事不能急,首先还是先把徐家人迁移出来再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山村致富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