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山村致富日常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曲流水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585 KB   上传时间:2019-08-25 12:28:52

第14章 收购

  当百香果一天比一天膨大,颜色逐渐从青色变成紫色时,杜善薇的心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而在此之前,有少量的百香果率先成熟,她摘下吃过后,对这批果子的质量充满了信心。

  吃起来酸甜可口,甜度高,闻起来香气浓,因为注重通风透气和阳光照射,表皮的颜色均匀,果实的形状完美,单果重量在70克至110克之间,再加上她除草都没有用过除草剂,尽管喷过少量的农药,但她相信,如果拿去检测的话,一定是无公害水果。

  当然,这是精心管理的结果。家中的那两棵早在七月份就能吃,因为管理得不大精心,有些果实的表皮不怎么均匀,比不上果园里的好看。家中的百香果没打过农药,味道更酸一些,比不上地里的,这大概是品种问题。

  眼看着是一场大丰收,为了卖出好价钱,钟文聪二话不说,把果实采摘后就立马回到学校,准备借用实验室检测一下水果的农药残留。不出所料,结果十分喜人。

  “我就说嘛,整个种植过程我都严格控制,怎么可能种出农药含量超标的水果?”钟文聪颇为得意,想了想,又建议道,“表姐,要不我们去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吧?这样可以打出自己的品牌,增加收入。”

  “申请这个?”杜善薇好奇。

  “嗯,它不像绿色产品认证,需要企业法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可以是个人申请,你先向县里的农业部门提出申请,按照他们的条件来准备资料,我这边也可以帮忙,最多一个月就能出结果,然后再向省里申请,也要一个月,整个过程是两个月左右,那时百香果还没有摘完呢。”

  百香果不是一批就能全部成熟,它的收获期长达四个月,像她这二十五亩地,每天都能采摘成熟的百香果超过三四百斤。

  “可是……”杜善薇有些犹豫,“先前这些水田应该都会有农药残留。”即使现在的农户知道种东西喷多了农药不好,可让他们种水稻或种菜不喷农药不施化肥是很难做到的事,毕竟长久以来的做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比如种苦瓜,不喷农药的话,不等苦瓜成熟就被虫子吃光了。

  一般情况下,农户种东西给自己吃的话,会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起码不会出现今天喷药,明天就会采摘的情形,会等过了药效才会吃,比市场上不知底细的蔬果安全多了。

  “没事,你租的部分水田不是有一些是村里人外出务工才丢荒的吗?这部分水田的农药残留会比较少,还有矮坡上的,上面的应该更少才对,之前的三华李树砍掉后有两年不种东西了。”钟文聪之前就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忘记跟杜善薇说了,这让他有些懊恼。

  “申请吧,申请成功是件好事,对咱们整个南山村都有好处,说明咱们村的生态环境好,种的东西是无公害的,如果失败,总结经验,缓一缓再申请。”他鼓励道。

  杜善薇一想也对,就点头道:“好吧,接下来我就着手办这件事,对了,四叔是林业局的,不知道他认不认识农业部门的人,如果有他帮忙催促,应该会快一点。”

  她说的四叔就是三爷爷杜庆民的独子杜积新,对方是县林业局的二把手,今年刚四十岁,前途可期。

  “肯定有认识的人,县里的速度可以更快一点,省里的可能会慢些,不过怎么都不会超过两个月,放心。”

  “行,那我就去办。”杜善薇知道自己身为村干部,其实是有一定隐性好处的,比如她去申请的话,认识的人多,除此之外,镇上也会帮忙,因为这是对整个镇都有一定的好处。

  自从她的百香果开始结果后,镇上就不知来了多少批人,对她的项目都很好看,他们非常希望本地出一位种植大户,这样可以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其他农户共同种植,共同致富。

  很久以前,公社也曾经鼓励或者强制要求村民种植某一种农作物,种之前会鼓吹这种农作物的前景有多好,结果等农民一收成,当初的承诺就不见了,不是卖不出去烂在地里,就是收购价格极低,最后导致亏本,最好的结果不过是白忙一场而已。

  这样两次下来,公社的话就不好使了,现在也不敢做强制要求,只能宣传鼓励,不过这样的效果非常有限。

  说起这事,公社也觉得很无奈,上级压下来的任务他们有什么办法?事后那些商人反悔,或者提出收购的高要求,也让他们很愤怒。

  总之,初衷是好的,实际操作有困难,特别是灵泉镇这个山区里的小镇,交通不便,种什么东西都难以卖出高的价格。当然,现在的交通情况不同往日,大家才敢去想。

  果然,杜善薇的申请一递上去,镇里就很重视,马上说会帮忙催促。

  “如果他们在投资咱们村有这么爽快就好了。”杜善薇对着杜积明吐槽,“明明咱们村能发展成为旅游村,公社也同意了,结果上面的态度这么含糊,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回村越久,耳濡目染之下,她也受到一些影响。比如之前,她会说“镇政府”,现在直接跟村民学,说成“公社”了。

  “没办法,谁让咱们这里还是革命老区,另一个村比咱们更有优势呢?”杜积明也很无奈,之前的短期假日让他们村尝到了甜头,觉得前景非常美好,只是财政资金有限,另一个村比他们的交通更便利,距离镇上只有两公里,还比他们早规划一年,县里早就开过会,决定下拨资金开发成红色旅游。

  “支书,咱们不如申请其他项目,先做好基础设施,比如一事一议项目,这次的项目就很好,把南山村的路和二级路接上了,很受好评。接下来可以争取‘绿化村屯’这个项目,尽管申请后要时常应付上面的检查,但有好处啊,起码可以把村里的小路硬化,在大榕树下多做几套石桌石凳或建起一所凉亭,然后再找个地方种植一些花草,这样村子会更好看。”杜善薇提议道,说着就把三份复印的文件递给其他村干部。

  “这份文件是刚发下来的?”陈世峰问了一句。

  “是昨天发到邮箱里的,我下载下来就打印给你们看,估计明天镇上就要开会说这事了,咱们村一定要争取到这个项目。”杜善薇鼓动道,名额有限,镇上给哪个村暂时还不知道,反正他们要先统一思想。

  “我看能做。”陈世峰虽然不是南山村人,可他还是同意先把南山村推出去的提议,有什么好的政策和项目,都乐意配合先在南山村落地。

  村委早已通过气,杜积明说服了陈世峰和黄秀珍。这方面,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我去找镇长,就是撒泼打滚我也要把项目抢到手。”杜积明立马下定决心。

  他是老支书了,对镇子上下无比熟悉,关键时刻能舍得下脸皮,又有他四弟杜积新的面子在,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村里的事告一段落,杜善薇又转回到自己的百香果上,临近百香果成熟,她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她大学同学的父亲,对方还记得她,毕竟她一直和那位姓李的大学同学有联系,也时常把百香果的生长情况发到朋友圈。

  本来她准备亲自驱车上门的,想要推销自己的产品,这点困难她没有放在眼里,没想到李父竟然说要亲自上门来看。

  后来杜善薇才知道对方是顺路,他和另一个地方的果园有合作。

  “早就说过你们南山村的景色好,哈哈,名不虚传啊。”李父大约五十岁,身材保养得不错,起码没有一般中年男人所有的将军肚。

  他表现出来的态度很亲切,和杜庆国寒暄后,就和杜善薇聊起天来。

  “您过奖了。”杜善薇汗颜,还名不虚传呢?自己是不是吹得太厉害了?

  她经营的南山村微信公众号的关注人数逐渐上升,对比之下,同一时间注册的微博就没冒出什么水花。

  “还没恭喜您当爷爷呢,李建做事风风火火,连结婚生子都要快人一步,我们班的同学就属他最先做爸爸。”她真心实意地恭维,上个月孩子满月,对方没有办满月酒,尽管如此,同学们还是在微信上恭喜对方,她私底下发了红包。

  “哈哈哈,那小子其他的不像我,就是这方面像我,高中就找到对象,一毕业就结婚,快很准,不知省了我多少心。”李父一听到自己的得意处,高兴极了。

  走在前面领路的杜庆国听到这里,若有所思。

  “是啊,李建和晴晴是青梅竹马,当初在学校就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杜善薇感叹。

  她的这位同学和老婆是从高一开始谈恋爱的,大学考到同一个城市,两人时常腻在一起,导致班上的同学都认识他老婆了。最后两人能修成正果,大家都抱着祝福的态度,就是常常在朋友圈被虐狗,会引起不适。

  李建毕业后没有接手家中的生意,这家伙玩心大,一毕业就带着老婆去各地旅游,要不是意外有了孩子,估摸着现在还在外面浪呢。

  这是一个令人羡慕妒忌恨的家伙,杜善薇的同学们总结,没办法,在省城有一栋四层的楼房出租,当然可以自由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两人又说了会李建和孩子的事,等来到果园,接下来就是公事公办了。李父带有两个下属,他们先摘果吃,接着就有一人拿出测试农药残留的仪器,开始操作起来。

  杜庆国在旁边仔细观看。

  李父用开果器挖开一个百香果吃完后,点点头:“味道不错,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啊。”接着又开始聊天,问清楚百香果种植的过程,中途说到黄皮果树,还特意到另一边的果园去看。

  “这个品种少见啊,如果真那么好吃的话,你记得到时知会我一声,说不定又是一笔买卖。”李父对黄皮果树非常感兴趣,笑道,“我小时候最喜欢吃黄皮果了,只是那时的黄皮果没有现在的好吃,比现在酸多了,果肉也少。”

  “都是一代一代改良过来的。”杜善薇当然要吹嘘一下自己果树的品种,“这是农科院亚热带水果研究所推广的,他们在全省各地收集各类品种,然后把最优的品种筛选出来,据说还对品种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结的果子很好吃,果核少,肉多甜度足够。”

  正说着话呢,那边经过一番检测,确定农药残留量低,符合购买的标准,李父对结果颇为满意,经过讨价还价后,确定收购价为每公斤15块钱。

  双方约定,如果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申请下来后,价格会根据市场的波动恰当提升。

  杜家人得知后,大喜。

  作者有话要说:对于这个收购价,我是根据我们本地的价格来算的,2015年,我们隔壁村有户人家就种了10亩的百香果,结果年收入十几万,消息传出后,第二年就有人跟风,一斤能卖到5或6元,第三年种的人更多了,一斤就只能卖到3元,高的是4元。我觉得,今年种的人,可能收购价就只有2元了。

  注:以后镇政府就称呼为“公社”了,这样应该不会被和谐吧。话说回来,我奶奶现在也一直叫“公社”,总改不了口。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只胖狸花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小浣熊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章 赚钱

  李父做的是高档水果生意,可能有李建的面子在,所以给出的收购价颇让杜善薇满意。

  按照钟文聪的预测,百香果的平均亩产量为900公斤左右,比种植前预计的产量要高一点。只是李父要的水果有要求的标准,比如外形和单果的重量,估算一下,每亩符合要求的应该有700公斤,这样一算,一亩的收入就有10500元,25亩就是26.25万元,尽管知道这个数字只是个大概数,但一算出来,大家的眼睛还是立马就亮了。

  “包括所有田地的一年租金,薇薇前前后后投入的成本差不多有十万元,这其中还包括黄皮果树苗的购买款以及肥料、棚架的成本。”杜庆国算了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样算起来还有赚。”起码会赚十万元。

  “到了明年,棚架的成本就会降低,比如那些水泥柱和铁丝网就不用重新购买,尼龙绳可能要补充一点,至于果苗,到了十月份咱们就自己繁育,这样成本也会降低。”钟文聪也很高兴,迅速算了一笔账,“今年的主蔓咱们要留着,等到明年七月份就有收成,亩产量可以达到1000公斤到1500公斤。”

  李玉英听他这么一算,呼吸有点急促了,忙问道:“那明年要不要多种一些?”

  “千万不要!”杜善薇脱口而出,眼看着大家都诧异地看着自己,就苦着脸道,“除非扩大规模,种上几百亩,采用高科技管理,要不然最好还是维持这个规模,因为太累了,而且明年的价格不知道会有什么变化。”

  “最多,最多种多十几二十亩。”

  她停顿了下,见大家听得认真,就继续说道,“这次我种百香果能挣钱,那明年附近肯定有很多人会跟风,咱们不如把精力放在果苗的培育上。我记得前不久就有人问我卖不卖果苗。”

  在农村,大家不是随意去购买果苗的,毕竟果苗关系到一年甚至未来几年的收成,万一买的果苗不对,达不到预期,那岂不是要浪费几年时间?关键是又浪费了人工和金钱。因此,农户购买果苗是非常谨慎的,会选择那些经过实践证明的商家。

  当然,最好是自家附近的商家,毕竟乡里乡亲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有什么不对可以讨回来。在这种情况下,镇上的商家一般都不会骗人。在小地方,做生意靠的就是实诚。

  尽管如此,大家偶尔还是会听说有农户贪小便宜或者被骗了,买到假肥料或不好的果苗,导致损失惨重,这让人引以为戒。

  此刻,听杜善薇急吼吼地反对,钟文聪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点头道:“我觉得表姐说的有理,把主要精力放在果苗的繁育上是可行的。”

  “那就按你们说的去做吧。”杜庆国见状,答应下来。毕竟这一次的冒险经历证明了孩子们的正确性,他就不乱出主意了。

  “那卖不出去的果子怎么办?”一直静静旁听的杜善茂突然问道。

  “傻瓜,李老板不收的百香果不意味着卖不出去,那些可能是长得不大好的,或者外表不好看的,咱们可以把它们低价卖啊,比如来这里的游客,或者去另外寻找水果商,天底下又不止一个李老板。”杜善薇摸摸他的脑袋。

  “你姐姐说得对,目前整个县城都很少人种这个,只要味道好,一些爱美的女孩子是非常喜欢吃的。”钟文聪就见识过他们班女同学买水果的豪爽,特别是传说中对皮肤和身材有好处的水果,更是喜欢买。

  杜善茂一听,理解地点点头。

  “新学校怎么样?能适应吗?”钟文聪问他。

  杜善茂9月1日开学,他中考成绩十分优秀,考了个全县第三名,全市第十三名。为此,县一中和楠城市一中同时发来邀请,杜善薇他们非常高兴,任由他选择就读哪一所学校。

  大约是县城去习惯了,往年杜善茂偶尔会到县城的亲戚那里小住,没有新鲜感,而且说到底市一中的教学质量更加优秀,他在经过慎重的思考后,最终选择了市一中,并顺利进入实验班,往后如果考在年级前五名的话,学费的减免程度会更高。

  今天是周六,他昨天下午就自己坐班车回来,早已经过大家的一轮嘘寒问暖。

  “表哥,我挺好的,放心吧,没什么问题。”杜善茂沉稳地点点头。

  *

  收购价格一确定,杜善薇他们顿时就像打了鸡血般,浑身是劲。而百香果一天中最好的采摘时间是早上七点到十点之间,这个时候采摘的果子水分最足。

  “真是奇怪,一般人收购水果总喜欢收购那些七八成熟的,太熟的不要,李老板的不一样,竟然要求是全熟的。”这天早上,杜善薇提着竹篮子,一边采摘一边和对面的杜庆国说话。

  “自然成熟的百香果口感最好,估计人家李老板的生意好,今天运过去,明天就能卖出去吧。”杜庆国对这些不大关注,他只要确保果子能顺利卖出去就好。

  “可能是吧。”杜善薇点点头,自然成熟的百香果会自动脱落在地上,这时候就要及时捡起来,要是超过三天时间没捡或者下雨,果子就会腐烂。当然,为了避免沾上泥土,他们不会等到果子完全成熟才开始摘,大家最喜欢的是伸手一碰就会自然脱落的那种。

  为了装箱,杜善薇还特意订购了一批泡沫箱,只是不能直接装果,得先经过一番挑选才行,毕竟人家李老板的要求颇高。

  这部分挑选的工作就由李玉英带着村里的几个妇女负责,她的小腿经过长达八、九个月的休养,上个月去医院再次检查后总算好了,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杜善薇还是没有让她到田里帮忙。

  至于采摘果实的人选,同样是选择村里人来帮忙。就算如此,因为这是杜善薇第一次卖果,好奇心甚重的村民还是早早就起来围观,甚至有人按耐不住,会亲自下地,算是免费帮忙。

  对于这些免费的劳动力,杜善薇当然是多多益善了。

  忙碌到上午十点钟,大家赶紧把最后一批采摘到的百香果扛回到大榕树这里,一一挑选符合要求的果子放入泡沫箱,刚忙完没多久,运果的大卡车就来了。

  检查、过称、上车、记录……虽然暂时没能拿到钱,可记载下来的公斤数量还是让杜善薇暗喜。

  “多少斤多少斤?”旁观的村民连忙问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山村致富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