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山村致富日常_分节阅读_第94节
小说作者:曲流水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585 KB   上传时间:2019-08-25 12:28:52

  想起这个,大家的距离似乎一下子拉近了。

  “有事尽管找我,今天我们大都在大榕树广场那边值班,要不就是在村委办公室。”杜善薇环视一圈,本来想请他们吃早餐的,但人家已经吃完了,而且早餐免费。

  许父点点头,问起杜鹃山的事,得知现在很少人在爬山,据说要等到快九点才多人,心中就有了数。

  寒暄完毕,杜善薇和覃承毅进入厨房,见李玉英和杜奶奶还在做包子,不由得笑道:“奶奶,妈,你们已经做了这么多包子,已经够卖了,还需要继续做吗?”

  “趁着有空,现在多做点,你看着吧,今天一定能卖得好。”李玉英不理他们,见杜善薇想帮忙,就挥挥手道,“去去去,你们赶紧拿早餐回去吃饭,你们待会不是还有事吗?用不着你们帮忙,我和你奶奶能忙得过来。”

  见李玉英这么说,杜善薇和覃承毅只好打消动手帮忙的打算。两人拿好自己的早餐,从厨房里出来时,发现许家三口人已经不见了。

  *

  吃完饭后,李彤目送杜善薇夫妻走进厨房,一家人就站起来离开餐厅,她在服务台拿了一本旅游小册子,在里面看到水奶牛的养殖图片。

  没有浪费,她把没喝完的那杯水奶牛端走,还给丈夫和儿子各拿一杯,结果等她付款时,被徐丽丽告知这三杯被店主免单了。

  考虑到钱很少,丈夫和店主熟悉,平时买东西也有折扣,她就不好意思为了这几块钱和店主推来推去,于是很高兴地接受了。

  三人因为这一个插曲,又刚刚品尝到美食,心情更好了。

  在房内休息了一会,他们换上运动鞋,做好爬山的各种准备,许父挎着户外运动的保温水壶,李彤拿着相机,各自戴着帽子,轻装出发。

  “我跟你说,我们用的喝的水都是山泉水,味道是不是比家里的桶装水要好?哈哈,经常和我一起钓鱼的朋友,他们每次来南山村都会带一个水桶过来,回家的时候就去装满一桶,还省了买矿泉水的钱。”许父笑道。

  “你去公告栏看公告就知道了,本村的山泉水是符合饮用标准的,品质一流。”

  李彤点头表示赞同,却反问道:“那别人都拿桶来装水,你怎么不拿?”

  许父一窒,挠挠脑袋,不好意思说道:“哈哈,我这不是懒吗?”

  许福多在一旁听到了,偷偷笑了起来。

  走出客栈大门,李彤看到前面的小花园,立即忘记责问丈夫的事,惊呼一声:“这里的花这么漂亮,我昨天怎么没有发现?”

  在院子的一角,被布置得非常精巧,各种花卉和绿植分布得错落有致,她的视线被地上一大片重瓣太阳花吸引了,花儿正在盛开,有几种颜色,站在门廊这里望过去,这好像一条彩色的地毯,引人瞩目。

  再看角落里的花墙,一朵朵含苞欲放的月季花有拳头大小,布满了整面墙。墙角出来的是一个棚架,有四根柱子撑着,长方形,估计有七八米平方,棚架上有绿色的藤蔓在攀援,它们的叶子非常茂盛,把棚架遮挡得严严实实,架子底下有四张吊床。

  她可以想象,在绿色的棚架下,整个人躺在吊床里一边纳凉,一边闻着花香,那是多么惬意了。

  此时此刻,她就有一种立即躺上去的冲动。

  把前院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发现这里还有一个凉亭和两把大的遮阳伞,底下都有桌椅,其中凉亭那里和棚架一样,顶上攀着绿色的植物。

  她能看到,在他们回房休息的时候,客栈里的其他客人终于起床了,此时他们正端着早餐,在凉亭里或遮阳伞下吃饭,说说笑笑的,神情非常惬意。

  早晨的阳光并不热烈,在花园里吃饭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这才是度假的正确打开方式啊!她暗想,不赶时间,不匆忙,能静下心思来享受一顿早餐,足矣。

  “妈,如果刚才我们来这里吃早餐就好了,这里的风景很漂亮。”许福多遗憾地说道。

  许父深有同感,笑道:“昨天你下车的时候晕乎乎的,都是我扶着你回房,天色又晚了,你哪有时间看什么风景?所以你昨天才没发现。”

  “现在发现也不迟。”李彤感叹道,“店主的心思真巧,很会养花。”

  作者有话要说:下午和晚上没有电,只有一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欢欣鼓舞、雪文 10瓶;∮薄荷兔∮ 5瓶;棉花糖、在下一个秋天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6章 惊艳

  她在自家阳台那里也养有几盆花,平时都是浇浇水,不让它们旱死就行。奇怪的是,买回来时开得漂亮的玫瑰花和百合花,在养了一段时间,等花儿凋谢后,就再也没有开花了,只能说是勉强活着。

  所以此时李彤看到这满院子盛开的鲜花和各种生机勃勃的绿植,会发出由衷的感叹。

  “妈,等爬完山再回来拍照吧,这里的花什么时候都能看,杜鹃花可不一定,人一多,到时拍照都不好拍,说不定会拍进一堆人头。”许福多拉住正要拿起相机的李彤,极力劝说道。

  “多多说得对,咱们先去看杜鹃花再回来拍照,你看栅栏那里,同样很漂亮。”许父是同样的意见。

  李彤一听,觉得有理。再看原木色的栅栏边上,有着红艳的三角梅和同样含苞欲放的月季花。不知道为什么,虽说三角梅同样好看,但她还是更喜欢娇嫩的月季花,红的、白的、粉的,交织在一起,十分动人。

  在门口驻足良久,眼看着门口一侧的小木屋里,一只黑色的大狗一直在对自己虎视眈眈,她这才不甘地离去,暗下决心,等爬完山回来,一定要在这里好好欣赏一番,顺便拍照。

  从小坡里走下去,经过村委办公室,就看到一个广告牌竖立在路边,上面写着租车行的地址,再一瞧,从村委办公楼到对面的农贸市场中间的这条宽敞的大路,此时正停着一辆八人座的观光电动车。

  司机是位中年大叔,见到他们就咧开嘴笑道:“哎呀,许良,多多,你们来了,这位是多多妈妈吧?你好呀。”

  听见司机叫出他们父子俩的名字,李彤觉得有些奇怪,没想到他们父子俩时常来这里,真的和别人混熟了,当地人竟然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你好,你好。”李彤忙回应,“是的,我是多多的妈妈。”

  “你们是想去哪里?需要搭车吗?车费很便宜的,看,这里都写着,在南山村范围只需要两元钱,去别的村就是三元。现在两元钱能做得了什么?最多是去花间客栈买一个鲜肉包子,哈哈。”杜积喜爽朗地笑道。

  自从车行开业后,凭借脱贫户的身份,他很顺利地应聘上司机这一职。工资是底薪加提成,其中底薪很低,只能靠提成来挣钱了,所以他们这几个司机都很勤快,特别是这几天,早早就开车出来等待。

  他有一双儿女,都大学毕业了,现在除了助学贷款,没有再欠有外债。平时他老婆负责打扫农贸市场的清洁卫生,工资从每月500元提升到现在的800元,那个活不重,因为一年就只有那么两三个月爆满,平时都只有两三间店铺营业。

  除此之外,他们家跟着种了百香果和黄皮果,有扶贫以奖代补的补贴,每亩地能补贴1000元,还在水奶牛养殖合作社里买了三头牛,不用他们养,直接委托给合作社帮忙养就行,到时卖出去再分成。

  去年他们夫妻一年的总收入有六万多元,等孩子们还完助学贷款,他就打算攒钱,把房子推倒重建,就算现在住的房子属于青砖黛瓦,没有坏,但他还是想和村里人一样,盖一栋漂亮的乡间小别墅,最好是三层或四层,他们自己住两层,剩下的可以租出去。

  今天也是努力工作的一天!然后杜积喜很遗憾地发现,许家人准备走路过去,不想搭车。

  李彤是认为自己昨晚休息得好,现在精力充沛,就打算走路过去,反正听说不远,就这么一公里,就到杜鹃山脚下了。

  “其实坐电动车到半山腰也挺好的,才两块钱,省了多少力气!”许良嘀咕道,他去过杜鹃山几次,只是每次都不是五一,不凑巧,去的时候还没有开花。

  李彤瞪了他一眼,摇头道:“你以为我这是心疼钱吗?我这是想锻炼身体。”

  “是啊,爸爸,妈妈和你不同,她是宅女,现在她肯动弹,我们就该偷笑了。”许福多开口道,他是正宗的青少年一枚,就算一夜不睡也精神得很,更别提他昨晚休息得不错,所以对于爬山完全不怵。

  有许良在,他们连路线都不用看,再者,路上都竖立有指路的路标,道路不复杂,不用担心迷路。

  “南山村这里的房屋是经过政府规划吗?这两排房子都很整齐啊。”经过大榕树广场时,李彤忍不住向许良询问。

  平时她见过的村庄,除非是政府重新规划过,否则一般都不会有这种整齐的美感。

  “就是房屋有新有旧,看来没有统一建房。”她又说了一句。

  “不是政府规划的,是南山村很久之前的祖宗有强迫症,非要把房子建得整整齐齐,从另一个方面说,也是这里地势平坦宽敞的缘故。”许良摇摇头,笑道,“五年前我第一次来这里,当时的房屋就差不多是这个模样,只是那会都是瓦房,甚至还有泥砖房。”

  李彤点点头,有些意外。过桥时,她站在桥上看了一会的溪水,清澈见底,水下有圆润的鹅卵石,时不时能见到一两条细细的小鱼。

  她赶紧用相机拍摄,重点放在溪水边的蓝色鸢尾花和盛开的杜鹃花上。

  “小桥、流水、人家。”李彤喃喃自语,倚在栏杆上,叫许良帮自己拍张照。等拍完,眼看着路上有了零星的行人,见他们大都是背着包的样子,就知道这应该是刚到的游客。

  她刚才特意观察一下本地人,发现他们大都是在吃早饭,要不就是在农贸市场整理自家的货物。

  继续往前走,她看到了路边的田地上种有各种各样的庄稼和经济作物。

  “平时我们买的百香果和黄皮果就是从这里摘的吧?”李彤饶有兴致地问道。

  田里除了常见的蔬菜就是甘蔗、百香果等作物,其中搭成棚架的百香果有部分正处于花期,能看到蜜蜂在辛勤采蜜。此外,一行行黄皮果树大都只有一米多高,有些还在花开,有些却已经结成了一颗颗小小的绿色果实。

  许良瞄了一眼,先点头又摇头道:“有部分是,有部分不是。我买的都是经过检测的无公害农产品,南山村很多人都种黑皮黄皮果和百香果,但不是每家的品质都能达到无公害标准,只有支书家不一样,他们是严格按照绿色产品的标准来管理,这里有部分果不是他们家种的。”

  “哦,那我明白了。”李彤恍然,其实他们家的经济状况不错,丈夫开有一间小公司,家里在市区有两间铺面出租,她自己不甘心做家庭主妇,就在一家私企上班,钱是少了点,但工作比较清闲,有时间照顾家里。

  有这样的经济条件,他们就喜欢买些健康无公害的农产品。到现在,家里有部分吃的东西都是从南山村买的。

  等走到丈夫经常钓鱼的山塘时,她一眼就看到了非常显眼的水上餐厅。

  “这里做的各种鱼类的菜式非常好吃,上次我打包过一次,回家重新加热,你们觉得好,其实根本没有在现场吃的新鲜。”许良高兴地指指水上餐厅,朝儿子眨眨眼。

  “妈,我爸说得对,我们来吃过几次,这里的酸菜鱼和水煮鱼最好吃,待会我们下山就到这里用午饭,好不好?”许福多拉拉她的手,撒娇般说道。

  儿子都这么要求了,一向宠爱儿子的李彤自然不会不同意。三人路过餐厅时,发现餐厅的大门虽然还没有打开,但已经有人在里面忙碌了。

  他们走的是大路,底下就是一条木栈道,栈道上隔个十米就有一个个外挂的花盆,里面种有各种各样的花卉,如今,颜色最鲜艳的还属热烈盛开的重瓣太阳花和红色的三角梅,还能见到拐弯处有一颗巨石和一处亭子,别有一番意趣。

  “这些是什么人?”李彤轻声问许良,只见木栈道上,迎着阳光,有十几个头发花白的中老年人正在打拳,动作还算整齐划一,旁边的音响里传出悠扬的音乐。

  “这是几个游客和本村的老人在练拳。”许良沉吟了一会答道,“南山村人喜欢练拳,特别是这里的老人,常年练拳,他们的身体非常健康,村里有几个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天天坚持练,现在耳不聋眼不瞎,估计能活到百岁。对了,这里的拳法据说是祖传下来的,有几百年的历史。”

  “祖传的拳法?”就算不喜欢打打杀杀,但李彤听到这里还是眼睛一亮。没办法,她总觉得中国人对“武侠”有种向往之情。

  “是的。”许良观察到她的表情,翻了个白眼,摆摆手道,“你别多想了,就是一套很普通的拳法,不是什么武功秘籍,据说以前能上山搏杀野猪,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代代改良,都被村里的人用来健体强身,就好像太极拳一样。”

  “原来如此。”李彤有些失望,但看着这些老人在青山绿水中慢悠悠地打拳,这种悠闲的生活态度颇让她向往。想到他们夫妻双方的老人,也是差不多这个年纪。

  她突然有个想法,与其让家婆在家里经常喊无聊,每天傍晚为广场舞领头的位置和邻居的婆婆怄气,家公天天蹲在家里,不肯出去活动一下,不如请二老来南山村居住一段时间,陶冶一下情操,最主要的是,如果能和眼前的老人们这么热爱健身,那是再好不过。

  思考了半晌,她就把这个想法说出来,没想到得到丈夫和儿子的热烈支持。

  “阿彤,你这个想法不错啊,南山村是生活节奏非常缓慢的小山村,这里的空气质量好,泉水品质一流,生态环境优越,除了没有那么多的医疗设施,其他不比那些疗养院差,让爸妈来这里住一段时间是完全没问题的。我之前认识一名姓白的老先生,他就经常来这里小住一段时间,据说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这就是水土养的。”

  “是啊,妈,我爷爷不爱动弹,老是说身体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坦,吃饭没胃口,我为了让他多走路,有时候要叫他去学校接我,现在同学们都笑我没断奶。”

  李彤一听,得到他们父子俩的支持,心中不由得一震,打算回去后就好好计划一番。

  一路说着话,他们沿着大路往上爬。路并不难走,等到半山腰时,硬底化水泥路才变成石头做的台阶,台阶表面有点凹凸不平,不算平坦,但还是容易走。

  这个时候,来的人已经很多了,他们本来是最前面一波的,只是比不上别人直接坐观光电动车到半山腰,省了一半的路程,这才被其他游客跑到他们前面去。

  爬山时,路边时不时有树木遮阴,有野花盛开,有山风吹拂,说说笑笑间,一个小时后,他们终于爬到山顶。

  等爬到山顶,李彤定睛一看,不禁一下子惊呆了。

  只见对面的山脊上开满了各色的杜鹃花,紫红色的、粉白色的,姹紫嫣红,似乎交织成一片云霞彩带,令人看了惊艳。

  他们呆呆地看了一会儿,等回过神来,立马拿起相机和手机拍照。

  和他们有同样举动的游人很多,大家一边发出惊呼,一边拍照,觉得一路爬山的疲惫,似乎立即消失不见,全身充满了力气。

  到了山顶,想近距离欣赏杜鹃花,还得继续往对面的山头走。这段路不是石阶,是木头制成的栈道,底下是平整的原木板,她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木头,反正外表是这样,路面看起来异常干净,让人有赤脚踩上去的冲动。

  木栈道的宽度并不大,只能容纳三人并行。旁边卖水和零食的年轻人告诉他们,当初专家舍不得把这么大的杜鹃花树砍掉,所以开辟出来的路才那么小。

  他们自己带着水,许福多买了两包零食,还被告诫一定要把垃圾扔进旁边的垃圾桶。他们左右看了下,果然,沿着木栈道,有很多垃圾桶放在隐蔽处,不过都有木牌标注,另外,请勿攀折杜鹃花的标语挂在显眼处。

  休息了一会,他们一家沿着木栈道往对面山走去,近距离接触盛开的杜鹃花。

  “看刚才的介绍,据说这里的杜鹃花树有百年的树龄,难怪长得比我们都高呢。”李彤望着眼前这棵高大茂盛的杜鹃树,见它枝头上开满了紫红色的花,挤挤挨挨,让她恨不得把它们抱在怀里好好欣赏把玩一番,可又怕把它们给弄坏了,那会觉得罪过。

  “这里的杜鹃花面积只有50亩,听起来不多,其实它们聚在一起,连成一片,还是非常好看的。我听杜支书说,这里的杜鹃花每年都在自然扩张,等以后有钱,他们会请人来多多栽种,想扩大面积。”许良随口解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4/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山村致富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