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麻烦_分节阅读_第94节
小说作者:竹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31 KB   上传时间:2016-05-11 21:34:28

“你下巴上有道沟。”珊娘笑道。

“这是道疤,不是沟。”袁长卿笑道,“是小时候被袁昶兴从台阶上推下去摔的。”

珊娘沉默了一下,才故意学着家乡老妇人们的口头禅“喔哟”了一声,摸着他的下巴笑道:“好好一个俊哥儿,破相了呢。”又道,“亏得不深,不然怕是没人会点你做探花郎了。”

“怎么,这是看不起我吗?”袁长卿笑道,“我竟只能中个探花?我觉得我怎么也该是个状元郎才对。”

珊娘一眨眼。前世时他是探花,可这一世他连参加的科举都不是同一场,还真未必就不能得个状元呢。

“啊,”她忽地笑道:“又跑题了。”

袁长卿顶着她的额也是一阵默默的笑。然后他忽地一抬头,正色道:“我想起来我要说什么了。第一,你不许我对你有隐瞒,偏你自己想什么从不肯告诉我……”

“你这是在抱怨吗?”

珊娘很是冷艳地一挑眉梢。那俏生生的模样,惹得袁长卿又是一阵心痒,便低头在她高挑的眉上啄了一下,道:“别打岔。第二,你想怎么处置袁昶兴?”

珊娘冲着他又是一抬眉,从他的禁锢下抽出一只手,掰着手指道:“第一,因为你有张石板脸,心里想什么,不说别人是猜不到的。而我心里想什么,你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我不说你也知道,我就偷懒不说了……”

“狡辩!”

袁长卿在她鼻子上咬了一口,却叫她一巴掌推开他的脸,又掰起第二根手指,道:“第二,搬出去的事,你说你有办法,可你是要参加春闱的人,跟他们相比,你就是只玉瓶,为了打老鼠伤了玉瓶可不划算,所以我想这件事得我来。那袁昶兴不是想作死吗?老太太不是好脸面吗?我就找着机会在老太太面前闹那么一场,不是我们搬出去,就是他们把袁昶兴赶出去。想来两下里比较,他们更宁愿把我们赶出去……”

她话还没说完,便叫袁长卿按下她的手,皱眉道:“不行!你这是拿你的清白冒险!”

“切,清白!”珊娘想到太后的那些话,忍不住就是一阵激愤,“我怕是早没了清白名声了……”

“不行……”

“你听我说完!”珊娘抬手捂住他的嘴,“我不会傻到在众目睽睽之下败坏自己的名声的,我只要在老太太和四老爷面前闹开就好。事关着袁昶兴,晾他们也不敢把事情闹大……”

“不行!”袁长卿再次拨开她的手,按着她道:“你别胡来!我早有计划……”

“借着袁昶兴对你的嫉妒,想让他害你受一回伤?!”珊娘眯缝起眼,瞪着他道:“你怎么知道你不会真受伤?!你可是要参加春闱的,伤了一星半点都不妥当……”

“那也不能由你出头!”袁长卿正色道,“我是你的丈夫,你的难题该我来解决,我的难题更不能麻烦到你,当时我们不是这么约定的吗?!”

珊娘怔了怔,心头忽地一柔,伸手环住他的腰,道:“可我也说过,我们现在哪还能分得清什么彼此呢?有问题,就该我们一起解决。”她知道他不是个会轻易妥协的人,便叹了口气,道:“再看看吧,总有其他法子的。”

袁长卿也叹了口气,抱着她一阵沉默。二人相互依偎着,袁长卿以为他已经说服了珊娘,珊娘心里却正在暗暗盘算着,怎么不伤了自己又报复了袁昶兴,顺带还叫老太太和袁礼吃个哑巴亏,同意他们搬出去……

——所以说,其实聪明人都有短板,特别是他以为他比怀中之人更聪明的时候,就更容易被忽悠了。

第125章 ·外祖母

忠肃伯方志长年驻守北疆,京里的老宅平常只有大儿媳刘氏带着两个在书院读书的幼子方经方纬住着。袁长卿和珊娘到得联胜桥时,只见方府门口竟停满了装着行李箱笼的车马,一时把府门都给堵了。

守门的阍者原正指挥着人在卸车,回头看到袁长卿的马车,忙吩咐人把路让开,一边命人进去报信,一边急急跑过来,隔着车窗对袁长卿笑道:“大少爷大少奶奶来得正巧,老夫人前脚才刚到家,正吩咐人要给大少爷那里送信呢,可巧二位就到了。”说着,带着好奇飞快瞅了一眼珊娘,便指挥着车夫将车赶进了府门。

珊娘心里不禁一阵诧异。前世时,她和袁长卿的婚礼是在一年之后的秋天。那时候,正好他的小舅舅要回京述职,便把老太太和方家几个太太也一并带回了京里。这一世,她和袁长卿的婚事定得仓促,故而远在塞北的方家人竟一个都没能赶得回来。

袁长卿坐在那里愣了愣,然后一阵摇头苦笑,对珊娘道:“这下罪过大了,姥姥定是接到我的信后就赶着回京的,怕是连新年都是在路上过的。”

此时马车已经进了车马院。袁长卿边说着这句话,边要伸手去开车门,不想那车门忽地被人从外面拉开,一个洪亮的声音大声说道:“你小子竟还知道罪过二字!”

珊娘吃惊抬头,就只见车门旁站着个穿着身骑马男装,手里还拿着根马鞭的少妇——而一般来说,“洪亮”二字多是用来形容男人声音的,偏这妇人的声音竟似跟她这一身男装搭配一般,洪亮而高亢,且极具穿透力。珊娘甚至觉得,怕是离着两条街外都能听到她的这一嗓子。

“大姐姐?!”袁长卿叫了一声,忙不迭地跳下车去。

那飒爽英姿的少妇哈哈笑着拿马鞭一捅袁长卿的肩,将他上下一阵打量,说了声:“瘦了!”

“您哪回不这么说?”袁长卿回头扶着珊娘下了马车,又对她介绍那妇人道:“这是大舅舅家的大姐姐。”

其实就算袁长卿不介绍,珊娘也认识的,这是大舅母刘氏的大女儿英姑。英姑比袁长卿整整大了十岁,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袁长卿可算是她看着长大的,因此她和袁长卿之间的感情极为亲厚。

不过,前世时珊娘和方家人并不怎么来往,所以对这个“大姑子”其实不熟。

见英姑仍是一身旅行的装束,显然是人才刚进去就接到通报,便又接了出来,袁长卿便问着她道:“大姐姐怎么接出来了?”

“还说!”英姑横他一眼,然后扭头盯着珊娘一阵肆无忌惮地上下打量,嘴里则如炒豆子般不停地抱怨着:“你说你这么大的人了,怎么做事还这么没个谱?!说结婚就结婚,叫家里连点准备都没有,你差点把老太太气出个好歹来!等着吧,老太太那里憋着气呢,等一下有你好瞧的!”

话说完了,她也把珊娘打量完了。如今珊娘虽说已经开始长个儿了,可比起北方女孩来,她仍然算是矮的。且她这会儿正在心里踌躇着,是要装个腼腆的新娘呢,还是干脆就做自己。她那里一犹豫,看着英姑的眼神便有些闪烁,于是英姑立时在心里给她下了定义——果然袁家人给大郎挑的媳妇不咋样!

英姑暗暗一撇嘴,故意忽略过珊娘,直接拉着袁长卿的胳膊道:“快点,老太太那里怕是要等急了。”

和袁长卿的母亲一样,英姑也是方家这一辈中唯一的一个姑娘。且大舅舅子嗣不旺,直到英姑十四岁,下面才添了一对双胞胎弟弟——便是方经方纬兄弟俩——因此她自小就被大舅舅大舅母当男孩教养着。如今虽然已为人母,她仍是不改本性,行动都像个男儿般的干脆利落。

袁长卿却忽闪了一下眼,避开英姑抓向他的手,回身扶住珊娘的手臂,对她笑道:“你别听大姐姐瞎说,姥姥最是和蔼的一个人。”

珊娘不置可否的一笑——老太太是什么样的人,其实她心里很清楚。

那英姑则是一阵诧异。她一是没想到袁长卿会躲开她,二是更没想到他那样清冷的禀性竟会开口安抚珊娘,她顿时瞪大了眼看向袁长卿。

而虽说她举手投足间看似像男孩般的粗犷,其实骨子里还是挺仔细的一个人。于是英姑便明白了,至少对于袁长卿来说,是挺满意袁家人替他挑的这个媳妇的。

英姑领着袁长卿和珊娘往正房过去时,袁长卿一边走,一边不时给珊娘介绍着方府的布局,又回头问着英姑:“还有谁一同回来了?”

英姑立时又抱怨道:“年关节下的,谁有空往京城跑啊!偏老太太铁了心要回来,他们一个个又都走不开,就只得我跟着了。”

“那大妞和小宝呢?”袁长卿问的是英姑的两个孩子。

“能怎么办?我带着呗!”英姑道,“正好也有好几年没回来了,顺便也叫他爷爷奶奶看一看孙儿孙女。”说着,她歪头看着珊娘,对袁长卿道:“你这媳妇是哑巴吗?怎么到现在也没听她吱个声儿?”

学里原有个笑话,说是有个学生在被先生问到这句话时,那学生曾淘气地真应了先生一声“吱”。珊娘听了这同样的问话,险些就想恶作剧地也学着那淘气学生“吱”上一声儿了,可她今儿是头一次登门,且前世方家人都不待见她,她倒不好表现得太过油滑,便挤了个笑脸,才刚要开口表示自己不是哑巴,不想竟叫袁长卿抢去了话头。

“大姐姐当谁都跟你一样呢!”袁长卿抢着道:“十三儿腼腆着呢。”

珊娘顿时睨了袁长卿一眼。且不说她腼腆不腼腆的问题,只从他这句话里,她便看出了这位“大姐姐”在袁长卿心目中的分量——如今相处日久,她差不多也算是看明白了,袁长卿此人恰如林如稚当初所说的那样,只会在他愿意亲近的人面前暴露本性。而只冲他在英姑面前也是如此多话,便能得知他对这位“大姐姐”的态度……

——珊娘暗戳戳地表示:有点小吃醋……

而袁长卿这么说时,英姑也愣了一愣。袁长卿的禀性脾气不仅珊娘了解,英姑自然也是知道的。若他心里不是亲近着这新娘子,他定然也不会在她面前如此话多。于是英姑认真地又看了珊娘一眼,却仍是有所保留地没有主动跟珊娘搭话,而是忽地掂起脚尖伸手一拧袁长卿的耳朵,冲他笑骂道:“果然是娶了媳妇的人了,胆子肥了,竟敢取笑你大姐姐了!”

笑闹间,他们来到正房上院。一个小丫环看到他们过来,远远地就跑进院子里去通报了。珊娘等才刚进院门,就只见那正屋的门帘一响,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太太都等不及丫环们打起门帘,就这么自己掀着帘子从屋里冲了出来。

“大郎!”老太太看着袁长卿喊了一嗓子。

“姥姥!”

袁长卿也立时应了一声,几步抢上前去,冲着老太太跪倒在地,才刚要磕头,就被老太太一把从地上拉了起来。

祖孙俩互握着对方的手臂,彼此一阵上下用心打量,却是谁都没有开口说话。

前世时珊娘就知道,老太太的性情其实跟袁长卿如出一辙,都是那种沉默内敛不易亲近的。且许是因为她是袁老太太替袁长卿做主娶的人,老太太对她始终抱着戒备与隔阂,不管她怎么笑脸相迎,老太太那里一直都是爱搭不理的态度,以至于整个方家都受着老太太的影响,只当她不存在一般。如今即便隔了一世,再看到这不苟言笑的老太太,珊娘心里仍是一阵犯怵。

而虽说袁长卿遗传了老太太的沉默内敛,显然英姑不是的。那久不曾见过见的祖孙二人看着倒还算是平静,这一旁旁观着的英姑却忍不住掏帕子抹起了眼泪。

此时大舅母刘氏也跟着老太太从屋里出来了,见英姑抹泪,便看了一眼有些不安的珊娘,对众人笑道:“有话进屋慢慢说吧,外头冷。”

袁长卿这才回过神来,忙松开老太太,回头拉过珊娘,对老太太笑道:“姥姥,这是您外孙媳妇,闺名叫珊娘,在家排行十三,您也可以叫她珊儿。”

珊娘忙上前跪下,才刚要行礼,便叫老太太一把给拉了起来。

直到这时珊娘才知道,为什么武艺不弱的袁长卿能一下子被老太太给拽起来。别看许老太君如今已是六旬之人了,那手上的力气竟大得出奇。

“起来,”老太太一把拉起珊娘,又飞快地将她上下扫了一眼,只简洁地说了句,“进屋说话。”便放开她,转身拉过袁长卿,脚下飞快地进了屋。

袁长卿扶着老太太上台阶的同时,扭头看了珊娘一眼。

这一眼,顿时落进了老太太的眼里,于是她也看了袁长卿一眼。

其实才刚袁长卿如此详尽地介绍珊娘时,老太太心里便知道,她这一向内敛的外孙,若不是对这媳妇儿特别满意,怕是不可能这么多话的。只是,和所有的长辈一样,便是小辈们再怎么精明干练,在长辈眼里他们都是孩子,甚至是没有行为能力的孩子。因此,老太太宁愿通过自己的眼去观察珊娘的行事为人,而不是根据袁长卿的喜好做出判断。

当然,老太太这一眼的意思袁长卿也充分理会到了。于是他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珊娘一眼,眼神里带着几分不明显的担忧。

珊娘却一直默默低着头,都不知道他连看了她两眼。前世时她曾刻意想要讨老太太的欢心来着,可碰了无数回的壁后,她对老太太也就近而远之了。虽说如今换了一世,她仍觉得最安全的办法还是继续保持近而远之的好,于是她才一直垂着头装乖顺。

进了屋后,袁长卿将老太太送到上首坐了,然后回头招呼过珊娘,二人正式给老太太见了礼,又敬了茶。老太太略带冷淡地点了点头,对袁长卿道:“我们才刚到,所有行李都还没打开,见面礼后补吧。”

一般来说,便是这种猝不及防的场合下,若是真心想给见面礼,随便身上掏件什么东西也是个意思,若是不给,不是不愿意给新娘子这个脸面,就是对这桩婚事表示不满。

老太太说这话时,刻意观察着珊娘的反应。偏珊娘那里早知道她不会得到什么好待遇,因此只装着乖顺垂着眼。而老太太见她脸上既没有露出什么不满,也没有什么忐忑的神情时,心里不禁一阵惊讶,想着这孙媳妇要不就是心大,要不就是城府深,便扭头问着袁长卿道:“你媳妇儿多大了?”

珊娘抬头看向老太太,见她是看着袁长卿在发问,便又垂下头去。

袁长卿道:“十六了。”又道,“八月里的生辰。”

他这里问着一句答两句,显然是在暗示老太太不要刁难了他媳妇儿。老太太看他一眼,,然后又扭头看向珊娘。才刚她故意看着袁长卿问珊娘的年纪,就是想看看她的反应,见珊娘便是面对她的故意怠慢,都没有急着在她面前卖好,老太太倒忍不住一阵暗自点头——至少这丫头是个稳得住的。

于是老太太看着珊娘又道:“可有读过书?”

珊娘再次抬头看向老太太,见老太太这一回是看着她在问话,她这才开口回道:“在梅山女学里读过几年。”

“是女学里连着好几年的魁首。”袁长卿忙抢着道。

他话音一落,刘氏和英娘就都笑了起来,连珊娘都忍不住红了脸。英姑上前在袁长卿的背上拍了一巴掌,笑道:“这么急着护住你媳妇做什么?怕我们吃了她怎的?”

袁长卿不禁也红了脸。

老太太则看看英姑,道:“你先去换了这身衣裳再来吧,一身的土。”

袁长卿他们过来时,英姑他们也才刚到。听到下人的禀报,她都没来得及进屋换衣裳就转身接了出去。英姑低头看看身上的衣裳,见果然已经不能见人了,便忙答应着出去了。

而便是接到袁长卿的暗示,老太太仍没打算给珊娘什么优待,依旧把她丢在一边,只一句又一句地问着袁长卿婚礼的过程,然后又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一通他们老俩口对这桩婚事如此仓促的不满,“虽说你姓袁,你的婚事由不得我们插手,可你身上好歹还有我方家一半的血脉,明儿我倒要去问一问你家老太太,连个婚礼都不让我们参与是个什么道理。”

“那个,”袁长卿抬手一抹鼻尖,带着几分赫然道:“因京里出了点事,那个……婚期,是我定的。”

老太太看看他,忽地不吱声了。

袁长卿知道,老太太应该是生气了。偏他从来不是个会哄人的,便求救地看向珊娘。珊娘心里怵着老太太都来不及,哪有什么主意帮他,便只垂着眼装乖。

正僵持着,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孩子的说笑声,紧接着,方经方纬兄弟俩领着两个孩子进来了。

方经方纬都是十四岁,手里牵着的两个孩子,大点的女孩大约七八岁左右,头上扎着两条羊角小辫,小的男孩约五六岁,刚掉了颗门牙,却是不由就叫珊娘想起她家里的弟弟来——虽然如今侯玦的牙早长出来了。

老太太忽然意味不明地看了珊娘一眼,指着袁长卿对两个小不点儿道:“可还记得你们舅舅了?”

大的女孩歪头看看袁长卿,笑道:“我记得的。”

小的男孩也不甘示弱地叫道:“我也记得的。”

刘氏便逗着他道:“你真记得他?”

大的女孩撇着嘴道:“他是跟我学的!”又看着小男孩道:“你才不可能记得呢!舅舅来家里时,你还在吃奶呢!”

“我记得的我记得的!”小的急了,揪着他姐姐就是一阵不依,嚷了两嗓子后,眼一红,便“哇”地一下哭了起来。

女孩也急了,推开她弟弟,喝道:“你个哭包儿,下次再不带你玩了!”

珊娘最是看不得孩子的眼泪的,顿时拉了拉袁长卿的衣袖,向着那个男孩示意了一下。

袁长卿先是不解,然后忽然明白过来,便上前抱起那个男孩,一转身,却是将他塞进了珊娘的怀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5页  当前第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4/1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麻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