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麻烦_分节阅读_第95节
小说作者:竹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31 KB   上传时间:2016-05-11 21:34:28

珊娘一阵愕然。因这两个孩子是为了他在争宠,她的意思原是叫袁长卿做个好人,说两句好听的哄一哄小孩的,偏这人竟会错了意,直接把孩子塞给了她……

可她这会儿又不能不接。于是她赶紧接过那孩子,哄着他笑道:“谁说我们不记得舅舅了,明明记得的,是吧?这是舅舅。”

“是、是的。”小男孩抽噎着应了一声,然后忽地反应过来,抱着他的是个陌生人。他放下揉着眼睛的手,好奇地把珊娘打量了一眼,又伸手摸着她那大红的衣裳道:“我也认得你,你是新娘子。”

珊娘忍不住又红了脸。

袁长卿这时倒凑了过来,教着男孩道:“要叫舅母。”又拉过女孩,给珊娘介绍道:“这是大妞,那是小宝……”

其实只要不是她自己生的,珊娘倒不怕跟孩子打交道——反正教坏了也不用她负责任,所以她很是没负担地哄着男孩说话。小男孩一看就是个容易害羞的,可也经不住珊娘的哄诱,便奶声奶气地跟珊娘一问一答起来。而大妞显然性情更像她亲娘,是个活泼有余的,见弟弟跟珊娘聊上了,且她对新娘子原就抱着好奇心,便也围着长一声短一声地问个不停。那方经方纬虽然已经十四岁了,其实仍是个半大小子,珊娘许对年纪小的孩子没经验,对付半大小子却有家里一堆的兄弟们做参考,于是这堆孩子倒跟珊娘聊得开心起来。

珊娘这边哄着孩子时,袁长卿则在那边细细问着老太太路上的事,然后又被老太太不客气地抓住狠训了一通。袁长卿“认罪”态度极好,凑在老太太身边一阵嘀嘀咕咕。珊娘被孩子围着,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老太太时不时落在她身上的眼,却是叫她能感觉得出来,至少,她是他们谈话的内容之一。

她这里分神时,大妞正好问着她什么,见她扭头看着那边,便伸手推了她一下。方家的孩子都是打小就练武的,便是她如今年纪还小,手劲儿却是不小,珊娘又是没提防,竟险些被大妞直接从椅子上推下去。而珊娘的腿上还坐着小宝呢,顿时惊得她小小叫了一声。方经方纬看到了,便哈哈笑了起来。大妞知道自己闯祸了,只捂着嘴,眨着眼看着珊娘装无辜。珊娘见她这模样,顿时笑了起来,伸手过去拧了一下她的脸。等她忽然注意到旁边没了说话声时,一扭头,便只见老太太正在看着她。那眼神儿,忽地就叫珊娘一怔,于是她心里忽然就明白了过来——原来袁长卿不是会错了意才硬把孩子塞给她的,原来他早有算计,这是在替老太太制造机会观察她呢!

老太太一行人是长途跋涉才刚到家的,等英姑换了衣裳过来,几人又略说了几句闲话,袁长卿和珊娘便告辞了出来,只约了明儿再来。

而叫珊娘没想到的是,临走之前,老太太忽然把她叫过去,从手上褪下一只紫金镯子塞给了她。

“拿着吧。”老太太一贯地言简意赅。

坐在马车上,珊娘握着那镯子一阵沉默。袁长卿则靠过来,拿唇碰着她的耳根道:“老太太这是接受你了。”

珊娘却忽地往旁一闪,竟是自新婚后,头一次明显地抗拒着他的亲近。

“怎么了?”袁长卿一阵诧异。

“没什么。”珊娘板着脸应了一声,将那紫金镯子套上手腕,扭头看向车窗外——她怎么了?!她心里不平衡了!如今她才明白过来,前世时怕不是方家人不好相处,而是袁长卿根本就没打算叫她跟方家人好好相处。若是他能像这一世这样,时不时在方家人面前表现出他对她的在意,方家人也不至于那么轻视甚至是无视于她!

见她如此,袁长卿不禁一皱眉,硬是将她拉了过来。二人一阵拉扯后,珊娘无奈地被他强势地抱在了腿上。

“你答应过我的,有什么话我们都说开的。”袁长卿将她的脑袋按在怀里,皱眉道:“你心里有什么不痛快?因为老太太的故意怠慢吗?这是因为……”

这番“争斗”,渐渐也叫珊娘熄了心里的无名火。不管怎么说,那都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为了这一世他没做过的事怪他,倒显得她有点无理取闹了。于是她叹息一声,窝在他的怀里道:“不是因为这个。我只是在想……如果你是迫不得已才娶的我,你还会这样处处为我着想吗?我想你肯定不会。只是,那样我就太可怜了。”

袁长卿默了默,忽然一摇头,抬起她的脸道:“你这叫不叫杞人忧天?”

珊娘看着他道:“我常常在想,若是我们在春赏宴之前没有见过面,若是我头一次见到你,是在春赏宴的时候,你跟我还会是现在这种模样吗?若是我在嫁给你之前,你我不是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而是盲婚哑嫁,偏我还依着老太太教我的那一套伪装成一个贤惠人,你能发现我的本性吗?还是说,你会懒得了解我,只依着你以前跟林如轩所说的那样,你过你的日子,我过我的日子,我们各不相干?若是那样,今天你又会怎么做?你会希望你外祖母了解真正的我吗?你会希望我们能友好相处吗?还是说,你根本不在乎?”

这么说着时,她的眼睛竟又灼痛了起来。于是她垂下头,将头靠在他的胸前,不希望他看到她又红了眼。

袁长卿抱着她沉默了半晌,然后低沉道:“当初我那么说时,是多么的无知啊。若是那样,娶妻和不娶妻又有何区别?我现在只庆幸我娶了你,若是依着我以前的主意娶了别人,我怕是会真如你说的那样,不希望她跟我外祖一家多来往的,更不会去想知道她在想什么……”他叹了口气,吻着她的额头道,“我现在真是越想越庆幸。”

而,他这么说时,珊娘心里忽地就释然了——原来,他一直还是那个他……原来既不是他变了,也不是她变了,而是当初他们相遇的时机就不对,然后,防备心甚重的他不曾给过她机会,她也不曾抓对机会,于是,那一世,他们注定错过了彼此……

“是啊,真是庆幸。”她低喃着,靠在他的胸前,头一次感觉到心里真的踏实了。

第126章 ·烦人的交际

珊娘和袁长卿回到袁府时,府里的客人们都还没有散。老太太的院子里,四夫人和袁咏梅正做着主人,招待着一些珊娘认识或不认识的客人们。老太太则和族里的两个婶娘,还有一个年纪和她相仿的老封君坐在一处抹牌说着闲话。

见他们进来,那老妇瞥了一眼袁长卿,然后便盯着珊娘一阵上下审视。

这老妇生得和袁长卿有着三分相似,特别是那一双垂着眼皮的鹰眼,盯着人看时,竟叫人有种皮肤灼痛的错觉。

珊娘心里一阵暗暗诧异。老太太一早说了,今儿只招待一些家里的亲戚晚辈,而这位鹰眼老妇若是亲戚,珊娘却不记得曾在会亲时有见过她。便是对照着前世的记忆,她一时也想不起来此人是谁。

直到袁长卿带着她上前见礼,称呼那老妇人“姑祖母”,珊娘这才记起来,原来这是袁长卿祖父唯一还在世的妹妹,夫家姓施。那孟氏一向会做人,偏袁长卿是个不擅言辞的,故而这位姑老太太跟孟氏关系不错,跟袁长卿关系则是淡淡的,所以前世时珊娘跟她也不曾有过什么过深的交往。但珊娘却知道,这位姑老太太的儿子施远山是个人物,如今任着兵部尚书,便是后来太子登基后,他仍受着新帝的重用。

至于说施远山和袁长卿的关系,珊娘就不知道了。

但从袁老太太看到他们进来时,那眼中忽然闪过的一丝阴霾,珊娘便猜到,老太太故意没告诉他们今天家里有这么个长辈要过来,显然就是怕袁长卿会跟施远山遇上。

姑老太太冷眼瞅瞅珊娘,回头看了身后的丫鬟一眼,那丫鬟便托着个托盘过来,蹲在珊娘的身旁。老太太冷声道:“总不能白听你叫我一声‘姑祖母’,拿着吧,一点小小的见面礼,别嫌我薄待了你就好。”又道,“我原想着,你俩会亲那天我没能来,想来今天定能见到你俩的,偏你们竟去见你们舅母了,险些叫我扑了个空。”

——说是别嫌她薄待了她,珊娘却听得出来,姑老太太这是在抱怨自己被人给“薄待”了。

此时袁老太太那里早敛去了眼里的阴霾,只当没听明白姑老太太话里的骨头一般,带笑问着珊娘道:“以为你舅母要多留你们一些时辰呢,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她这里话音才刚落,外面就进来了一个外院管事,说是外面施远山等人听说袁长卿回来了,要请他出去叙话。顿时,老太太眼中才刚按捺下去的阴霾又浮了上来。

袁长卿向着管事点了一下头,便回身把他外祖母回来的消息禀说了一遍。

袁老太太不禁一愕。她再想不到,方家老太君竟宁愿不过个团圆年,也要赶回来看一眼外孙和外孙媳妇。

她这里还尚未来得及开口,袁长卿的姑祖母施袁氏已经抢着开了口,看着袁长卿道:“你外祖母竟这时候回来了?你怎么不早说?!我还当你是嫌我每次见着你就要说你,你这是故意带着你媳妇避开我呢!我们老姐妹多年不曾得见了,你外祖母可还好?原不知道她回来便罢了,既然知道了,倒要去拜个年的。”

袁长卿忙向着老太太行了一礼,婉拒道:“不敢惊动姑祖母。只是外祖母才刚回来,车马劳顿,一时也不便见客。等缓些时日,舅母那里应该会请诸位过去吃年酒的。”

姑老太太听了,便笑道:“那我更得往方家门上递个帖子了,省得你舅母事多,到时候竟忘了叫我。”说得众人跟着一阵凑趣的笑,纷纷附和着命人拿了拜帖去方家。

袁老太太只笑眯眯地看着众人起哄,心里却早窝了一把火。等袁长卿被外院管事带走后,她便扭头问着珊娘,“你外祖母什么时候到的?路上走了多久?可还好走?还有谁跟着一起回来的?”

她心里打量着珊娘是新媳妇,又是她做主替袁长卿娶的,以那方家老太太的禀性,定然不会给珊娘好脸色看,她这般问着珊娘时,珊娘定然会有大半问题都答不上来。就算能答上来,不定也叫珊娘想起在方家受的那些委屈,便是她嘴上不说,怕是心里也要从此跟方家人生了隔阂的……只是,她算计得周全,却没算计到珊娘这是第二回做新娘,早没了那种腼腆。

珊娘那里大大方方地回着老太太的话,且老太太问得详尽她就答得详尽,竟是没一点生涩之处——至少,她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方家老太太对她挺满意的,不然不会叫她打听到那么多一行人在路上的详细情况。

当然,这些人自是不可能知道,这些内容其实大半是她偷听袁长卿跟方老太太的对话时听来的,小一部分是她根据想像瞎编的。

袁老太太看着珊娘心里不禁一阵暗暗吃惊。当初她之所以挑中珊娘,一则是因为她得到的消息都说珊娘不待见袁长卿,偏袁长卿看中了她;二则,她也是看到珊娘在侯老太太眼里不得宠,只道这不是个出色的,所以才放心定下她的。却再想不到,珊娘竟不是她想像的那种眼高手低之人。

老太太这里对珊娘心里生了警觉,姑老太太那里却是看着这侄孙媳妇越看越觉得她有趣起来——至少要比她那个没嘴葫芦似的侄孙袁长卿要讨她的欢喜。

施老太太在家做姑娘时就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可算是备受宠爱,出嫁后也是一帆风顺。如今虽然丈夫早死,儿孙却个个都有出息。她这顺风顺水的一生,养成了她只爱听好话的毛病,且她对人黑白分明,喜欢的便无条件地给予信任,不喜欢的便处处都看不顺眼。偏那孟氏是个性情柔软爱说好话的,而袁长卿却是个话不多的,所以老太太对袁长卿的印象,其实倒有大半是通过袁老太太得到的。袁老太太虽然从来不曾直接说过袁长卿一句不是,可时不时在姑老太太面前流露出来的为难表情,便能叫这位热心得有点过了头的老太太在脑海里脑补出一个为人继祖母的无奈来。因此,老太太眼里不曾看到袁家人对袁长卿的暗地里打压,却只看到了袁长卿的“不懂事”。每回见到袁长卿,她十回里倒有九回是要教训着他的,偏袁长卿从来只沉默地听着,事后仍是该如何就如何,这不禁叫老太太更加觉得这孩子只是表面装着乖顺,骨子里是个桀骜不逊难以管教的。

至于珊娘,一个新媳妇而已,老太太倒还没形成什么印象。之前之所以拿话压着珊娘,其实更多的是冲着袁长卿去的。老太太是个利爽的人,自然也喜欢利爽的性情,如今见珊娘说话条理分明,不像一般的新嫁娘那般畏手缩脚,她心里便带了三分喜欢,冲着珊娘招手笑道:“过来,叫我看看你外祖母给了你什么好东西。”

珊娘便把手腕伸了过去,给老太太看方老太太给的那只紫金镯子,又对姑老太太笑道:“大郎原还跟我说,等出了月后要去给姑祖母请安的,实是不知道今天姑祖母竟也要来,是我们失礼了。”

姑老太太不免把珊娘又上下看了一眼,笑道:“你倒是个大方的。如今那些新媳妇们也不知道都怎么了,不过就是嫁了人而已,一个个倒金尊玉贵起来,全都端着架子不肯开口,看着就叫人腻歪,还是你这样爽利的好。”又道,“我来的时候不见你们,还当大郎是怕我说他又躲开了呢,原来你们竟不知道我要来?”她扭头看向袁老夫人,“嫂子竟没告诉他们我要来吗?”

袁老太太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袁咏梅见了,忙亲自提了茶壶过来,对两个老太太笑道:“两个老祖宗都只顾着说话了,也喝口茶吃点点心吧。”

袁老太太忙连声应着,借着拿糕点的机会将话题岔开了。

姑老太太又岂能看不出来袁咏梅是在替她祖母解围,便看了袁咏梅一眼,对袁老太太道:“不过,显见着嫂子对大郎的婚事是上了心的,大郎那样的闷嘴葫芦,若是再配个腼腆不开口的,他那屋里怕是一整天都听不到一个声儿了。”说着,又扭头打趣着袁咏梅道:“你如今也十六了吧?你祖母眼光这么好,赶明儿肯定也能替你找个好女婿!”

袁咏梅到底未嫁,顿时就红了脸,跺着脚叫了声“姑祖母”,一转眼,拉住珊娘嚷了一句“不跟你们说了”,便拖着珊娘一同跑开了。

珊娘自觉跟袁咏梅并没那么亲近,但袁咏梅那里要装个跟她亲近的模样,她倒也不反对配合一下,反正她也有点烦那个姑祖母,于是便笑着任由她把她拖走了。

到得一边,袁咏梅撇着嘴小声道:“姑祖母最烦人了,总以为全天下的人都该奉承着她!”又扭头一脸关切地看着珊娘道:“嫂子在方家真遇到老太君了?”说着,作势打了个寒颤,道:“方家祖母那么严厉的一个人,看着就挺吓人的,嫂子没被吓着?”

珊娘笑了笑,没接她的茬,只道:“外祖母挺和蔼的。”——这点小伎俩,当年她也用过。她这里只要敢稍微说一下方老太太的坏话,转眼袁咏梅就能告诉人去,不定最后还要装个同情的模样对人说句,“我嫂子真可怜,被方家祖母吓得够呛”之类的话。

见珊娘不肯说方老太太的坏话,袁咏梅便转着眼珠又道:“你才刚说,方家的大姐姐也一同回来了?她嗓门还是那么大吗?”

——只要珊娘敢承认,转眼她就能告诉人去,说她嫂子觉得方家大姑娘的嗓门真大,跟个男人似的。

珊娘微微一笑,避左右而言他道:“大姐姐对人很热情,我们到的时候他们也才刚到家,连衣裳都没来得及换就出来接我们了。”

见珊娘连着避开两个坑,袁咏梅有点泄气了,将珊娘拉到二姑娘袁咏菊和三姑娘袁咏竹的面前,笑道:“我把嫂子带过来了。”

和总爱主动挑衅的袁咏梅不同,袁咏菊和袁咏竹年纪大些,为人也更沉稳一些,且如今跟珊娘又没有什么切身利益冲突,她们自是不会没事找着珊娘的不痛快,于是几人便是一阵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寒暄。

因刚才那边姑老太太问着袁咏梅的婚事,姐妹几人便都说起京里几家来往的人家的婚嫁之事来,一会儿是谁家相看了谁家,一会儿又是谁家有意于谁家,却是叫前世记忆全都已经模糊了的珊娘听了个云里雾里。几个来拜年的妯娌们听到她们这边议论得热闹,便也都凑了过来。

这边正说得热闹,那边姑老太太便问道:“你们说什么呢,说得这么热闹?”

袁咏竹笑道:“说今年的春闱呢。怕是等春闱过后,京里又有一批人家要抢新郎了。”又看着珊娘笑道,“我家大郎总算是安全了。”说得众人一阵笑。

姑老太太则又在那里发起议论来,“如今的姑娘们,一个个怎么都那么急着嫁?想我们年轻的时候,连公主都是二十出头才出嫁的,偏如今一个结婚比一个早。早年间,只有家里不受宠的姑娘才会早早地嫁出去,越是受宠的,家里越不肯轻易许嫁呢。”

袁咏梅立时就取笑着珊娘道:“姑祖母这么说我嫂子可要伤心了。嫂子跟我同岁呢。”

袁咏竹看了袁咏梅一眼,道:“还不是大郎急吼吼地想娶?我可听花叔说,大郎去议婚期时,差点叫亲家老爷拿棒子给打出来呢。”

许是说到珊娘,叫一旁的九婶娘又想到珊娘的那些嫁妆,便问着珊娘,“你那具猫趣图的屏风,听说是‘玉绣’?哪里得的?那好大一幅,得值不少钱吧?”

珊娘尚未答话,便有个婶娘又道:“说到‘玉绣’,你们知道吗?听说五皇子找到的那个‘玉绣’传人,叫个什么权贵人家给盯上了,因着那点手艺竟差点被人给灭了门呢!哎哟,真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哟!”

珊娘:“……”她怎么不知道他们家险些被灭门?!

另一个婶娘挥着手道:“哎呦呦,快别说了,大过年的!”

姑老太太却接着道,“你们放心,善恶终有报,年前江南不是被抓了一批人吗?里头就有那些为非作歹的。”又扭头好奇看着珊娘:“你的陪嫁里竟有玉绣?果然还是你们侯家有钱。对了,你家也在江阴府,那自是那个‘玉绣’传人所出的了。那人你可认识?”

珊娘一阵眨眼。她还以为全天下都已经知道她家太太的玉绣了呢,再想不到京城里竟没几个知道这“玉绣”是五太太的作品。

她一时拿不准该不该暴露五太太时,老太太那里已经先一步替她答话了。老太太笑道:“她哪里能知道,那些嫁妆自是她爹娘替她备下的,难道还要叫她自己去挑不成?便是自己挑,也不过是人把绣品拿到她的面前任她选而已,哪里会去认得什么绣娘。”

于是珊娘眼一闪,便闭了嘴,笑道:“老太太说的是。”如今局势不明,她觉得还是稳妥些,暂时不要露了富的好,反正她家里好像并不缺钱。

说到这个,她竟是在老爷替她备嫁妆时才知道,老爷的画竟不比太太的玉绣价钱更便宜。加上老爷鉴画也极有一套,她的嫁妆不过是老爷随便卖了一幅他收藏的小画就给备足了(且不说老爷还擅长制假画),总之,她家里还真不愁钱。

她这里思想开了小差,也就没注意到别人都在议论些什么,直到她听到袁咏梅那里又腻着嗓子开始叫“嫂子”。

她一抬头,这才发现,袁咏梅不知道什么时候跑过去腻在了袁老太太的身上,一边摇着袁老太太一边看着姑老太太笑道:“姑祖母都不知道,自嫂子家来后,我在这家里都快没人疼了,我祖母疼嫂子竟比疼我还厉害。姑祖母可还记得我祖母最心爱的那个名家制的梅花手炉吗?我和哥哥姐姐们都眼馋了半天,祖母谁都没给,竟就只给了我嫂子。”

珊娘心里一阵冷笑,脸上则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站起来捏着衣袖不安道:“那竟是祖母的心头之物?倒是我冒昧了,早知道不该接的。”一边说着,一边作势要叫三和去把那手炉拿来。

袁咏梅再没料到珊娘是这样的反应,顿时呆在了那里。她原不过是顺着老太太的意思要向姑老太太表示一下,老太太如何看重珊娘而已,却再想不到珊娘给她来这么一手,倒一下子显得她很小家子气似的……

老太太也不知道珊娘竟这么不“上道”,顿时也愣了一愣,忙对她笑道:“你听四丫头乱说!我给你的东西,哪有收回来的道理。且又不是什么贵重之物,手炉而已。”又装作责备的模样拍了袁咏梅一记,笑道:“多大的人了,还故意挑着刺跟你嫂子争宠,看把你嫂子吓的!”

“咯……”

忽然,珊娘身后传来一声低低的闷笑。珊娘扭头一看,却原来是九婶娘家的小孙女,小名叫雨儿的。上一次九婶娘去看她的嫁妆,珊娘故意当着人拆穿袁咏梅时,那个回头看着她笑的,便是这姑娘。

等袁长卿在外院送走了客人,回到内院里,听说珊娘已经先回了院子,便也赶了回去。

他进来时,只见珊娘正懒洋洋地斜靠在窗下的炕上,怀里抱着一团漆黑的白爪,一人一猫都眯缝着眼,一副随时会睡着了的模样。他忍不住微笑着,走过去坐在她的身旁,将白爪抱了过来。

珊娘抬头,见他的脸红红的,便知道他是喝了酒了,她微一皱眉,又把白爪抢了过去,道:“人都送走了?”

“嗯。”袁长卿简洁地应了一声,回头看了一眼低垂的门帘,侧过身去,将一只手撑在她的另一侧,整个人向她靠了过去。

珊娘岂能不明白他这是想偷香窃玉,忽地抱起白爪遮在脸前。顿时,袁长卿和白爪一阵大眼瞪小眼。珊娘则弯着眉眼笑道:“除了一个‘嗯’,你就不能多说几个字了吗?今儿姑祖母还说,亏得我不是个腼腆的,不然我们这屋里怕是整天都听不到一点动静呢。”

袁长卿眼一闪,忽地按下白爪的脑袋,凑到她耳边说了句什么,说得珊娘顿时就红了脸,伸手捶了他一记。袁长卿则趁势过去揽住珊娘,二人正在腻乎着,袁长卿却忽然倒抽着气闪到一旁,原来是他压着白爪了,叫白爪不客气地挠了他一把。白爪一下子从炕上蹿下去,回头嫌弃地瞅了这小夫妻俩一眼,竖着尾巴扬长而去。

看看猫的傲娇之态,再看看袁长卿手上的三道红痕,珊娘忍不住又是一阵笑。袁长卿则一侧身,往她的腿上一躺,问着珊娘,“你在后面都陪他们说了些什么?”

于是珊娘便把听来的八卦说了一遍,又道:“京里没人知道玉绣是太太的手艺吗?”

袁长卿道:“岳母又不靠这个为生,要那个名声做甚?反倒容易受累。”

“那姚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5页  当前第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5/1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麻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