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59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张作霖脸色快速的变化,一时竟然拿不定注意,他觉得事情都到了现在这个份上,完全没有必要在多此一举。可是看到吴绍霆坚定不移的脸色,他意识到这件事没有谈判的余地。叹了一口气之后,他无奈的说道:“既然是元首的交代,在下自然全力遵从。犬子日后就仰仗元首多加照顾了。”

  吴绍霆平淡的说道:“你放心,此事自然不会有差错。另外一件事,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从今天开始算起,下个月的这个时候,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给我将东三省的军队全部整顿清楚。东三省的地方军取消旧番号,全部由北方第一集团军司令部统辖。”

  张作霖问道:“您是说,将东三省的军队编入北方第一集团军?”

  吴绍霆摇了摇头说道:“东三省的军队到底该如何编制,不是看东三省的具体情况,也不是看作战的具体情况,而是看你张雨亭的表现。暂时由北方第一集团军司令部负责领导,之后东三省统帅部成立了,再由统帅部指挥。至于你们的番号,这几天等我开完会讨论结束后再下达正式通知。总之,你只要清楚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即可。”

  张作霖连忙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吴绍霆的意思,虽然说东三省的军队全部归属在北方第一集团军麾下,可是既然由自己来负责整顿,吴绍霆又说过看自己的表现来决定东三省的军务,也就是说整个东三省的地方军务目前全部交给自己一个人来打理。只有他打理的妥当,又对吴绍霆忠心耿耿,日后东三省将再无军阀,只有自己张作霖一人!

  想到这里,他忙不迭的向吴绍霆表态道:“多谢元首栽培,在下必然全力以赴,以报元首今日再造之大恩。我张作霖必全心全意效忠元首一人,为元首固守东北疆域,至死不渝!”

  ——————————

  深夜十二点过后,苏家屯军营彻底恢复平静,及时赶到的三十八师与司令部警卫团接管了整个军营的安防工作,至于参与叛乱的三十五师师部与麾下两个团,带头的长官全部拘押,士兵则没收了武器,遣送回营地接受宪兵的监管。

  被逮捕的军官,算上二十七师、二十八师和黑省第一师跟随头目参加兵变的人,一共超过两百人,吴佩孚在宪兵司法处开了近一个小时的紧急会议,制订了对这些军官的处理措施。按照计划,整个处理过程可能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开完会之后,吴佩孚回到集团军司令部,处理了一下司令部因为突发事件而乱成一团的公务,吩咐各部各处各司其职。快到凌晨一点时,他来到小楼准备向吴绍霆汇报目前军营内的状况以及一些后续的工作。

  此时,张作霖已经被安排连夜送进奉天城软禁在家,吴绍霆与几名国防部军官、幕僚还在商讨这次兵变与日本行刺的事情该如何善后。这必然是必须做的事情,尤其是日本人的行刺,要加以渲染甚至添油加醋似的宣传,并且以此为借口,正式布置向日本宣战的措施。

  “元首!”吴佩孚敲了敲半掩着的办公室门。

  “子玉来了,进来吧,外面的情况怎么样了?”吴绍霆抬头看了一眼门外,然后说道。

  “已经全部都办好了,这几天宪兵会逐一对参与兵变的军官进行审判,然后一一定罪开始按章程处理。刚才奉天城里要来电话,松坡将军和赵总督那边业已掌控大局,二十七师、二十八师还有黑省的省府卫队都在监控之中。”吴佩孚简单的汇报道。

  “很好。中村明浩还有气吗?”吴绍霆又问道。

  “应该还有一口气,元首您打算如何处理?”一旁的龙云问道。

  “过几天派人秘密押送到南京,让甫公召集外交照会,所有在华的公使都邀请出席,然后把中村明浩还有这次日本人刺杀我的事情进行外交通告!”吴绍霆有条不紊的交代道。

  “可是,单凭中村明浩这一点只怕日本人还是会抵赖的,到时候他们完全可以不承认中村明浩的身份,甚至还会否认他的日本国籍。”国防部办公厅秘书长谢汝翼马上说道。

  “是啊,日本人既然胆敢谋划这次行刺,自然也有善后之策。”吴佩孚叹了一口气说道。

  吴绍霆从没有打算让日本人承认这次刺杀,日本人应该很清楚,既然他吴绍霆知道事实真相,那么接下来的报复措施是无可避免的。他不会因为日本人的否认而忽略这件事,相反这件事还让自己联想到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婚礼时的爆炸案,爆炸凶手同样是日本人。这次,他下定决心要新帐旧账一起算!

  “这种事我还用得着日本人承认吗?我只是拿刺杀事件当借口,让全世界诸国都知道是日本人阴谋在先。之后不管是什么样子结局,都不会影响我们‘亚洲战略’的执行。今天已经很晚了,明天早上,国防部和北一集团军所有上校以上级别的军官都到场开会,届时我会宣布正式向日本人宣战的具体细节。”他掷地有声的说道。

  在场众人相互之间对视了一眼,虽然他们各自心里还有几分疑虑,可吴绍霆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事情都发展到这个份上了,日本人明目张胆的行刺国家元首,哪怕没有国际舆论的支持,中华民国本身都不能坐视不理。否则,丢掉的不仅是国家领袖、中央政府的面子,更是一个国家的声望和骨气。

  “行了,大致的安排,国防部的诸位明天早上先进行早餐小会,到时候把大纲拿给我过目即可。关于东三省的最终安排,容我今天晚上再考虑一下,明天早上一并决定。”吴绍霆最后补充的说道,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都退下。

  不过国防部的官员与其他幕僚离开之后,吴佩孚仍然留了下来。

  吴绍霆看了一眼吴佩孚,问道:“子玉兄,还有什么事吗?”

  吴佩孚微微叹了一口气,走上前一步,脸色郑重的说道:“元首,刚才警卫团的哨卡来过电话,说是您把张作霖送回奉天城了。”

  吴绍霆颔首道:“没错,是我下令的。”

  吴佩孚用更加凝重的语气说道:“元首,您要知道,并非我与张作霖有什么私人恩怨,只是今日兵变仅仅拿一个副师长开刀,只怕很难以儆效尤。张作霖身为奉系军阀有头有脸的人物,而其名义上也是这次兵变的发起人,您就这么算了,传出去只怕颇有不不利。”

  “子玉啊,”吴绍霆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可知道我们这次来东三省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吗?你当然心知肚明,我们要对付的是日本人。并非我妇人之仁,如果这次兵变的事件军情局能早一步破获,我甚至不会让他发生。传出去对我们真正有影响的不是放了张作霖,而恰恰是这次兵变事件,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您是说……”吴佩孚显然是没有弄明白了,只是从吴绍霆的口气当中,隐隐约约感触到几分想法。

  “这次兵变一旦传出去,对我们目前国内正在膨胀的声势是一次打击。我们好不容易凝聚全国上下的民心、军心,正是众志成城向日本人开战的时刻,可偏偏在这个时刻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试问,国内的老百姓会怎么想?国外的舆论又会怎么想?知情或者不知情的人,都会认为我们南京中央政府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要跟日本人开战,地方政府根本是不支持的。这可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吴绍霆深深吸了一口气,语气凝重而严厉的说道。

  “我明白了。”吴佩孚表情深沉的点了点头,“如元首所说,这件事确实可大可小。日本人既然能派人潜入到元首办公室刺杀,他们自然也能利用这件事大做文章,消弱我们中华民国内部的决心。此事一定要多加提防!”

  顿了顿之后,吴佩孚又说道:“元首,难道正因为如此,你才需要张作霖站出来做一个表态,然后借机把兵变的事件大事化小?”

  吴绍霆脸色略有缓和的说道:“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当然,也是我最担心的一点。除此之外,我们中央政府主动挑起战争,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策应和支持,这场战争绝不会得心应手。前清那会儿留下来的地域之见一定要彻底消除,我们中央政府必须代表整个中华民国,因此与地方政府之间要有密切的协调。”

  吴佩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元首的打算,就是让张作霖来做这个协调?”

  吴绍霆说道:“张作霖并非没有野心,他也不会完全臣服中央政府,对付他这种人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犹豫了片刻之后,吴佩孚问道:“我之前也听卜公说过,当年他督抚东三省时就看出张作霖有权欲面相,一旦放松对其监管,必会如同脱缰之野马,迟早要干出一番不为人臣的事业。既然元首您同样也看出这一点,为什么还要选他?比起张作霖,许芝田、孟树村等人更容易掌握在其中。”

  笑着摇了摇头,吴绍霆怅然的说道:“归根结底,我要的是一个能干的人。孟树村此人左右逢源,处事圆滑,却不是一个真正带兵的料。许芝田虽然练家子出身,勇气可嘉,却缺乏大局观的素养,毕桂芳大老远的跑来通知他情况有变,他还是顽固不化,可见此人有冲锋陷阵之力,无统筹大局之能。”

  吴佩孚听着吴绍霆的这番话,心中早已揣测出几分意思,看来元首对这次中日之间的决战仍然不敢放松,哪怕承担风险启用一个有隐患的能人,也不用一个可靠的庸人。中日一战,只许胜利不许失败,这是赌两国国运的一战,也是赌元首个人荣辱的一战!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06章,大动作之前

  次日一早,北方第一集团军司令部聚集所有上校军衔以上的军官,包括凌晨时从奉天城内匆匆赶过来的人员,前前后后差不多有一百二十多人。小楼的会议室容不下这么多人数,只能在一处军官宿舍里进行会议。

  吴绍霆在会议开场,将昨天晚上发生的兵变以及日本人暗杀时间做了通告,不过他强调眼下一定要弱化兵变的事件,要做到既能起到震慑作用,也要消弱负面的影响。在这方面,他决定让张作霖来做一场秀,以张作霖出面发布兵变通电,只说这是一次东北地方军为了争取北方第一集团军的待遇而发起的一场游行活动,而日本人趁机混入军营,企图行刺中华民国国家元首,不过在中央政府与东三省地方政府合力之下,最终化险为夷。

  弱化兵变的影响仅仅是宏观上的舆论调控,细节上则要求所有军官严守机密,不要节外生枝。除此之外,还要将整个兵变的重心侧重在日本人行刺的环节上,尽可能扩大日本人的阴谋野心,顺便强调中央与地方团结一致的协作。

  不仅如此,关于章淳钰、袁金铠以及一众罪大恶极的汉奸走狗被枪决的事情,对外的官方声称是企图煽动进谏士兵军心,制造混乱,勾结日本人并协助日本人行刺,属于叛国、卖国的死罪,予以当场处决,以儆效尤。冯德麟、许兰洲等人因为游行活动安保不全,分别受到撤职、有期徒刑的严肃惩处。

  如果事情是按照这样的情况来看,冯德麟、许兰洲等人受到的惩处则是非常严重,而章淳钰、袁金铠的处决也足以震慑人心。

  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吴绍霆听取了国防部对东三省军务整顿的草拟计划。

  由蔡锷负责主持,谢汝翼等随行的高级官员参谋建议,在今天早餐小会时制订了一套东三省军务整顿草案。蔡锷是依据昨天晚上发生的兵变事件为方向,要求这份草案的中心思想是尽快施行东三省军务一体化,将东三省地方军队的最高指挥权牢牢掌握在中央政府手里。按照他的思路,他决定遵照共和国精英师的编制,规定黑省、奉天省、吉林省三省各编成一个大型整编师单位,而这三个大型师暂时合编为一个军。军司令部隶属于集团军司令部管辖,同时军司令部的后勤与装备也都由集团军司令部监管。

  “在番号上面,我们可以继续采用共和国卫队的番号。三个省的整编师分别定名为共和国黑省卫队、共和国奉省卫队以及共和国吉省卫队。至于军的番号,可暂定为东三省第一路军。三个整编师师长由集团军司令部任命,东三省第一路军军长按照元首的意思,可由张雨亭代理。不过为了可靠起见,军部的军官以及参谋部都应该有集团军司令部派驻。”蔡锷有条不紊的把自己制订的草案介绍了一遍。

  “很好,这个办法很好。”吴绍霆点着头赞同的说道,“关于三省整编师编制的具体情况,你们现在可有打算吗?”

  “我们国防部目前掌握的东三省军务资料看来,三省的军队数量、装备、素质参差不齐,不过按照松坡将军的意思,一定要把东三省的军队整编成大致相同的样子,也就是三省的卫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制衡。”谢汝翼接过蔡锷的话继续说道。

  “有这个必要吗?”吴绍霆若有所思的问道,他觉得在这个时候把三个省的军队整编成实力相当,不仅非常耗时,同时也非常耗力。在他看来,对日宣战也就是一个月之内的事情,自己给张作霖的时间正好是一个月,可如果再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折腾,反而会误了大事。

  “既然是整编师,理所当然要把旧有的体制拆散然后重组,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要遵循我所制订的原则,东三省的军务一定要牢牢掌握在中央政府的手里,否则昨日的兵变谁也不会长记性。索性趁着这次军务大整顿,消灭一个地方军阀就少一个地方军阀,无论是对亚洲战略,还是对我们中华民国未来的发展,都是一件好事,也是迟早要做的事。”蔡锷不疾不徐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那时间进程上来得及吗?”一旁的吴佩孚向蔡锷问道。

  “一个月的时间或许太紧促了,不过如果元首一定要在一个月之内完成东三省的军务整顿,我必将全力以赴,在规定时间之内尽力而为。”蔡锷郑重其事的说道。

  “我不要听尽力而为,可以或者不可以,就是一句话的事。毕竟接下来的所有计划都要遵照这个先决条件来布置,若是到了时间未能完成,从而牵动了整个战略计划,这个后果可就太大了。”吴绍霆加强语气强调的说道。

  在场的众人听到这里,几乎每个人心里都在犯嘀咕,元首大人从南北战争时期一直对蔡锷礼遇有加、敬如上宾,关于这次东三省军务整顿,本来就不是一件谈之容易的工程。再者,也确实没有必要一定要规定死死的一个月时间,日本人在朝鲜的增兵还遥遥无期,多等上几天功夫并无甚大碍。不管怎么说,蔡锷是为了东三省长治久安的局势着想,怎么好像元首是在故意向蔡锷施压似的?

  想到这里,有人还偷偷的向蔡锷瞟了一眼,不过蔡锷一副不动如山的淡然姿态,丝毫不觉得吴绍霆的话是在针对自己似的。

  沉思了片刻之后,蔡锷平静的开口说道:“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十五天之内必定完成东三省军务整顿工作。”

  众人倒吸了一口冷气,很多从广东时期就跟随吴绍霆的军官,至今都没听说过要立什么军令状的,可是蔡锷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大家不禁开始猜测,吴绍霆与蔡锷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似乎二人之间已经不再有任何旧情可言。

  吴绍霆微微的笑了笑,说道:“松坡兄有这样的气魄,那我就放心了。这件事就全权交给松坡兄来督导,张雨亭则负责全权协助松坡兄。”

  在讨论完东三省军务整顿的事情之后,会议的话题很快转入了最严肃的一节,也就是如何对日本人行刺国家元首的阴谋事件做出回应,以及具体向日本国采取报复措施的安排。按照北上奉天之前制订的计划,北一集团军在完成春季军操之后,会转入东三省边境地区和辽东半岛地区安营驻扎,随后在六月初的时候任意寻找一个借口发动战争。

  可是现在看来,开战的时间肯定要有所提前,毕竟不可能对日本人行刺国家元首的行为坐视不理。当然,国防部并非没有做过提前发动战争的准备,为了应付与日本人的大决战,所有战前的规划都细致入微,务必要一战决定亚洲霸主身份。

  北京大本营总秘书官张孝准拿出自己的建议说道:“既然元首已经决定明天中午召开总统府外交照会,到时候会严肃的向日本驻华公使提出质问,并且就此事昭告天下,正式向日本国问罪,那么我认为这件事可以先以外交手段的策略来入手,首要任务就是扩大刺杀事件的影响力,要让国内和国际的舆论都站在我们中国的立场上,同时加大各方面的压力,压倒日本人的反驳和抵赖。”

  吴佩孚说道:“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张孝准不疾不徐的接着说道:“以日本人目前在朝鲜的准备,以及国内政治上的争论,他们绝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挑起战争,所以他们一定会尽可能运用外交手段,化解或者消弱这次刺杀事件的影响力。而我们,则可以捏准日本政府的这个心理状态,进行一系列外交欺骗,为我们的军事行动提供更多的掩护和伪装。”

  本来张孝准在说前面那番话时,大家都觉得是一席废话,即便张孝准不说南京方面也要照照这样的方向来办,可是听到后面这番话之后,大家不禁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一次有机可乘的时候,不仅要死死扣住日本国的脉门,逼迫对方做出更多的让步,反过头继续按照计划进行,该打的时候丝毫不必犹豫。

  吴绍霆一边深以为然的点着头,一边赞同的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只要有任何消弱日本国力的机会,任何对这场大决战有利的手段,在这个时候都可以毫无顾虑的运用出来。你尽快拟一份报告出来,直接发到南京即可。”

  张孝准点头应道:“是。”

  这时,蔡锷说道:“关于具体对日本人的报复措施,不仅外交上要施压,军事上也要采取足够强度的行动,不仅是为了打压日本人,同时也决不能忽略‘复仇’这一点。我听说元首昨天已经做出一个决定,借这次行刺事件立刻收回汉阳、旅顺两处租界,并且取消以前与日本签订的所有在华特权。我很赞同这一点,认为应当尽快实施这个计划,趁着日本政府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最好以强硬的军事手段来收复租界,制造一些枪火伤亡,以此来突出‘复仇’的性质。”

  谢汝翼深以为然的说道:“没错,强调‘复仇’不仅是向日本人报复、削弱日本的威胁,更重要的是彰显我们中华民国的决心和不容侵犯的强硬态度,是在国内和国际奠定我们大中华威严的好机会。”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07章,紧锣密鼓

  吴绍霆饶有兴趣的思考着蔡锷的话,如今日本在汉阳、旅顺的租界虽然加强了设防,可面对周围驻防的中国军队而言,要想突破这两处可谓是探囊取物一般容易。考虑到日本行刺这番恶劣的行为,是该发生一些“枪火报复”来做回应,而一旦顺利收回日本租界,还能更加有力的凝聚全国军民的信心。

  他“嗯”了一声,果断的说道:“这件事刻不容缓,国防部明天就出一道密令发到武汉中央第三集团军司令部,让他们后天就开始行动。另外,我不仅是要收回日本人在华的所有特权,还要将他们在华的所有产业、投资统统收归己有,你们明白吗?”

  在场的众人仅仅迟疑了一会儿,随后外围的低级军官中发出了赞同声,紧接着如同传染病似的一下子席卷了整个会场。

  “应该的,小日本实在太可恶,就应该跟他们决裂到底!”

  “既然是战争,就应该有战争的做派。当初日本人入侵我们中国的时候,可没对我们手下留情过。”

  “就是,庚子赔款其他七国列强多多少少有所归还,可偏偏小日本一毛不拔,咱们现在根本不算抢夺,只是把早些年送出去的东西要回来罢了。”

  “哼,日本人掠夺我们中国人民的血汗才是,索性收的干干净净,一毛不留。”

  看着全场振奋的样子,一个个爆发出军人原始的野蛮性,吴绍霆非但没有责怪,反而感到很是欣慰。军人的野蛮就是代表着攻击力,只有具备发动入侵战争的军队,才是真正合格的军队。看到这里,他心中的信心又增加了几分,中日决战必然会打出令人震撼的效果。

  会议的最后,国防部与集团军司令部公布了春季军操的最新计划,决定仍然按照之前的时间开展军操,不过把前后三天军操会演缩减到两天,并且在结束之后当天晚上开赴各部制订驻扎点。集团军各师的工程兵部队,以及在东三省本地征召的民夫,从今天开始正式向各师预计驻扎点转移,开始全天候抢修军营和营防工事,方便各师直接入驻。

  在会议结束之前,吴绍霆照例进行了更细化的分工,让国防部与集团军司令部以及麾下各团部、营部、工程部以及后勤部等等都知道自己的工作重心是什么。到了十点钟时,历时两个半小时的统筹会议总算结束,所有人散场之后即可投入到工作之中。

  中午的时候,苏家屯军营在新闻电报线上发布了一则通知,简要的公布了昨天晚上发生的情况,一切都按照早晨会议制订的内容来描述。仅仅几个钟头后,这条新闻电报被全国各省邮电局接收并传播,全国人民都为之震惊,日本人竟然派人刺杀吴绍霆元首?这简直就是无法容忍的弥天大罪!

  到了傍晚时,各国使馆以及西方各大报纸的记者站都收到了这个新闻消息,业内人士在震惊之余也为接下来中日冲突大放猜测之词。之前面对吴绍霆大张旗鼓的举行奉天城春季军操时,各国媒体人和时政版面就已经开始推测中国是在应对日本增兵朝鲜的风险,而站在日本国的视角来看,在一个强力并且拥有铁血手腕的新兴元首领导下,中华民国日益剧增的威胁同样严重的威胁着日本的利益。因此,说到这次行刺吴绍霆元首的行动,日本确实有极其之大的嫌疑,而采取行刺这种阴谋手段,也给很多国际时评人另外一种猜测,那就是日本国内对应付北一集团军进驻东北三省缺乏信心,故而铤而走险的选择行刺。

  当天晚上的各大晚报能够及时换版的全部换版,有些报馆甚至不惜重新印刷、延迟派送,也要把吴绍霆元首遇刺的报道登上头版。

  日本驻奉天领事馆虽然一大早就接到任务失败的消息,这对于日本外交官来说无疑成为最头疼的外交危机。领事馆第一时间用加密电报将消息发往朝鲜,再由朝鲜发回国内,面对这样沉重的压力,领事馆的职权范围已经无法应付,只能由国内外务省来接手处理。

  天色入夜时,东三省总督卫队来到奉天城内日本领事馆区,名义上是保障领事馆免受“即将发生”的不明危机,实际上是彻底采取军事戒严,不准日本领事馆内的任何人出入。到了晚上六点钟时,卫队又接到一项密令,要求截断领事馆的电报和电话线。目前对于中国来说,已经没有必要监听日本人的电报往来,把资源浪费在破译日本电报密码上面,反而从局面开始实施对日本的打击才是最重要。

  日本驻奉天领事馆立刻陷入一片混乱,领事馆成员强烈要求外面的卫队撤离,不过卫队士兵一个个面色冷漠,端着步枪纹丝不动。对企图冲出使馆的人,先是强行阻挡,接着又用警棍驱打,到最后索性什么都不做,一见有人意图离馆,马上开枪威吓。

  到了晚上八点钟时,吴绍霆于苏家屯军营再度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这次出席会议的全部是参与“亚洲战略”的核心成员,会议的内容则是制订正式对日宣战的时间,以及发起进攻的切入点。

  蔡锷和吴佩孚做为北一集团军司令部的领导人,他们早先已经开始筹划开战事宜,关于最佳开战日期以及开战之后的步骤,基本上完成了大致框架。

  “以我们目前的后勤调度和各师的转移效率,最佳开战日期应该在五月二十二日或者六月三日,这段时间正好是东北三省雨季节之前的晴暖天气,利于我们发动大规模作战。之所以设定一前一后两个宣战日期,正是为了应付外交突变。”吴佩孚说道。

  “五月二十二日,正好是一个月之后,可是东三省的军务整顿不是需要三十五天时间吗?”吴绍霆看了一眼蔡锷说道。

  “是的,不过如果元首您决定在五月二十二日开战的话,我们大可按照最先前的原计划,以北方第一集团军为主力部队发起进攻,在进攻的同时集团军司令部同样可以应付东三省军务整顿的后期工作,基本上到那时不会有太多工作量。按照原计划,我们会在三天之内拿下旅顺要塞,并且在之后的两天确立进攻朝鲜的路线。当正式进入朝鲜境内作战时,东三省军务正好也就全部完成。”蔡锷不慌不忙的说道。

  “我有一个新的打算,让东三省的地方军收复旅顺,北一集团军则以最快速度攻入朝鲜,把主战场确立在朝鲜境内。”吴绍霆表情带着几分严厉,语气却是轻描淡写的说道。

  蔡锷与吴佩孚对视了一眼,在场其他几位国防部高官也都露出几分疑虑,元首似乎对东三省的地方军有过分重视了。东三省的地方军有一定数量就是从土匪招安而来,而且武器装备也都是日本军方的旧装备。旅顺要塞虽然在青岛战争遭到飞艇部队的空袭,至今都未能恢复元气,而一直驻扎在旅顺和南满铁路的日本军队,除了之前的第五师团之外,还有六支铁道卫队,不管怎么说总兵力也有二万多人,再加上日本在满洲的侨民可以应召成为动员兵,预计兵力可以达到三万以上。

  “元首,这恐怕有点困难吧。东三省的地方军队战斗力可大不如精英师,武器装备是一个原因,人员素质也是一个原因。再者,三个省的整编师是拆散之后重组的部队,新任命的将领未必懂得手下的兵力,甚至连兵与兵之间多了新面孔后也欠缺默契。”集团军司令部的一员参谋官马上说道。

  “一个整编师兵力不足两万,三个整编师合计最多五万兵力,用他们去对付满洲的日军,诚实的说真有些一些悬乎。”张孝准叹了一口气说道。

  “既然要打决战,自然要打出大规模来了。”这时,吴绍霆在等到所有人都表示疑惑后,不疾不徐的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我没想过东三省的地方军能很顺利的拿下旅顺,但是最起码他们能跟旅顺的日军耗下去。日本是一个岛国,他们的资源有限,对发动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必须肩负极其沉重的经济压力,而我们中国虽然贫穷,但倚靠的是整个大陆资源,完全可以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拉锯战。我的目的只有一个,我要让旅顺战场变成一个烧金窟,日本人不仅要承担陆面作战的压力,同时也要承担海上运输的负担,以此来拖累他们在正面战场上的作战效率。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

  听到这里,众人才渐渐反应过来,原来吴绍霆是从战略角度来做打算。

  “不过,元首,万一东三省的地方军作战有失,岂不是还会连累我们在正面战场上的效率吗?”先前那名集团军司令部的参谋官再次开口提问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3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9/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