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60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你说的没错,这一点我们当然要多加注意!”吴绍霆不疾不徐的点着头说道,“我的计划是调遣国防军北上预备策应,国防军是精锐部队,只不过后勤调度和部队转移需要一些时间,因此东三省的地方军可以先打头阵,等到国防军北上之后再由国防军接手。”

  会场交头接耳的议论了一阵,说到在青岛打过胜仗的国防军,他们心中理所当然就放心了许多。国防军是老兵新练,武器、装备、人员素质都中华民国各路军队中拔尖的人才,再加上青岛战争时与日本人有过作战经验,由他们北上作战,自然是没话说的。

  “如果这样的话,那开战日期索性就定在六月初,至于宣战日期任何时候都可以。”吴佩孚微微点头说道。

  “嗯,就定在六月三日。这个日期属于国防最高级机密,所有人给我管好嘴巴。另外,到时候再让军情局在放出几个混淆视听的假消息。”吴绍霆最终决定的说道。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08章,沸腾反应

  仅仅隔了一天时间,南京城早已是轰动一片。

  各界人士对日本人行刺国家元首吴绍霆的事件反应极其迅速也极其强烈,从国民大会召开的那会儿,学生团体就在使馆区附近高呼反日的声音,只是事情过了两个月后人们渐渐淡忘了,而这次行刺事件无疑是重新点燃了那股怒火,甚至比之前的程度还要浓重。

  行刺国家元首那就是向这个国家宣战,而且还是宣战之前最卑劣的手段。南京城内不仅是学生们愤怒不止,商人、工人、社会名流或者市井小民,无一不是暴跳如雷。天刚刚微亮,学生团体就举着旗帜、带着喇叭开始向使馆区游行,沿途被吵醒的老百姓们也不见怪,反而穿起衣服加入到游行的队列。

  七点钟时,使馆区外早已是人山人海,各种反日、谴责、谩骂的口号弥漫在附近的大街小巷。当越来越多的人群聚集过来时,凑在一起的激动情绪终于越过了最后的临界点,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冲进日本公使馆,血债血偿”!最前面的学生团体如同决堤洪流一般,疯狂的开始向使馆区涌进,寻找挂着日本国旗的公使馆。

  凌晨的时候,使馆区就被外面怒火中烧的人群惊醒过来,英法美俄德等使馆虽然知道这是冲着日本人去的行为,可毕竟使馆区就这么大一块区域,万一被迷失理智的人群误伤那可划不来。各国公使馆一边打电话向警察局求救,一边又向总统府外交部领团要求控制人群。可是这个时候连警察局的警察都震怒不已,外交部还在忙着向日本人要说法,根本顾不来其他使馆的情况,最后在八点左右时才派了一支宪兵到现场维持秩序。

  然而,当宪兵赶到时,失控的人群已经开始冲击日本公使馆,后面的人还在向公使馆丢石头、烂果子甚至酒精瓶。公使馆的日本士兵奋力的守住大门,他们已经开枪示警了,可是根本不起任何效果。公使馆安全官也不敢下令向人群开枪,一方面是行刺失败而感到心虚,另外一方面也是害怕激怒外面的人群,造成更强硬的冲突。无论是哪个方面,南京政府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倒头来遭殃的可不止日本公使馆一处了。

  宪兵队看到这一幕,赶紧冲上前去试图制止疯狂的人群,只是情况并不理想。

  无奈之下,宪兵队长又派人去最近的警察局,调来一批警察到现场维护秩序。在好不容易争取到人群最前面的时候,宪兵队长几乎喊破了嗓子向人群道:“诸位,诸位,听我说一句话,就听我说一句话。我也是中国人,我当然不会帮小鬼子,总统府派我过来是为了公务。同胞们,冷静一下,听我说一句话!”

  为首的学生体谅这些宪兵是从总统府过来的,于是问道:“有什么话,你说!”

  又有朝着后面大喊道:“大伙先安静一下,安静一下,总统府的人有话要说!”

  “哎哟,别踩我,我是来打倒小日本的!”

  “对,打倒小日本鬼子,总统府有什么话要说?元首大人现在怎么样?”

  人群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安静了下来,虽然整个场面还是熙熙攘攘,不过总算比刚才波涛汹涌之势要好的多。宪兵队长清了清嗓子,伸长脖子对在场的所有示威群众喊道:“同胞们,目前总统府接到的消息,元首大人只是受了轻伤,并无生命危险。就这次日本人行刺我们元首大人的事件,总统府决定严肃处理,正式发起紧急外交照会,向各国公使展示日本行刺元首的所有证据,之后还会采取强硬的应对措施。现在,同胞们,我们要带日本公使以及其他各国公使前往总统府,还请各位配合一下。”

  有人喊道:“既然证据确凿,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一定要制裁日本。”

  又有站出来愤怒的说道:“就是,收回日本人的租界,要日本天皇亲自到中国来赔礼道歉,还要让他们赔款,让他们归还台湾!”

  随着人群的起哄,愤怒的呐喊声再次席卷全场,眼看情况就要再次陷入失控。

  宪兵队长赶紧又喊道:“你们说的没错,一点都没错。制裁日本,不仅是你们的想法,我们这些当兵的同样是这个想法。现在我就带日本公使去总统府问话,联合其他各国一起制裁日本。同胞们,现在国家正需要你们出一份力的时候,你们千万不要因为意气用事而让小日本鬼子有机可乘。”

  听到这里,人群中不少有理性的人觉得有道理,尤其是那些正在读书的学生,他们仇日的情绪不是一天两天,现在正是中国联合各国制裁日本的好机会,可不能因为逞一时的痛快而误了国家大事。在几个带头学生的带领下,他们把宪兵队长的意思传递到后方,很快拥堵在日本公使馆门口的人群开始松动,恢复理性的让开了一条道。

  “同胞们,好样的,我代表总统府感谢你们的配合,同时也让外国人看看我们,中国是团结一致的,是众志成城的。大家说,是不是!”宪兵队长看到这里,总算松了一口气,然后鼓舞似的又说了道。

  “是,说的太好了。大家团结一致,不给小日本有机可乘!”

  “对,我们全部支持吴震之元首制裁日本!”

  “众志成城,拥护中央,制裁日本,扬我国威!”

  “大家都有点骨气,别让外国人小瞧了我们!”

  在看到人群得到控制之后,宪兵队长马上派人守住外围,自己在出示证件之后走进日本公使馆。五分钟过后,日本公使滨口雄幸乘坐轿车离开公使馆,不过在经过外围人群时,还是有不少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轻则冲着轿车拍打、大吼,重则还向轿车投掷石块。直到轿车来到外围,与宪兵队的车辆会合之后才好了一些。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09章,紧急外交照会

  此时,法国公使康德好不容易来到英国公使馆,外面愤怒的中国民众已经把使馆区大大小小的街道都站满了。朱尔典正在更换出行的衣服,半个小时前他接到南京总统府的电话,由副总统冯国璋发起紧急外交照会,自己必须尽快赶过去。

  康德还没走上楼梯,就看见一边扎着领带一边下楼的朱尔典,他赶紧迎了上去,脸色急切的说道:“这下可闹大了,真不知道那些日本蠢材脑子里在想什么,难道大隈首相的脑子里全是糨糊吗?这种事他们居然派人去刺杀吴绍霆,这不是没事找事、火上浇油吗?”

  朱尔典同样气愤的说道:“我赞同你的说法,对我们来说,现在问题最严重的不是该怎么帮日本人善后,而是考虑到协约国的联盟关系,如果中国人认为这次刺杀行动与我们也有关联,那才是真正的大麻烦了。”

  康德沉思了一下,摇着头说道:“我倒认为中国人不可能这样去想,他们现在必须把矛头紧紧对准日本,这毕竟是一个好时机,有了这个理由,中国完全可以不得罪我们协约国的其他国家,只向日本一国下手。”

  朱尔典看了一眼康德,继续保持着忧虑的语气说道:“这仅仅是一个方面,你明白吗?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的一点,是一旦中国以这件事为理由向日本宣战,我们协约国是否要遵守军事同盟的约定,继而向中国宣战!”

  康德缓缓的点了点头,他在来之前就考虑过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是自己来找朱尔典的首要原因。深深吸了一口气,他沉着脸色说道:“这的的确确是一个难题,你有想好怎么样处理这次的外交危机吗?”

  朱尔典心里的打算仍然是保持以前的外交态度,让中国和日本在亚洲打起来,两个国家相互之间制衡、消弱,而这样就能维护大英帝国在远东的殖民利益。只是考虑到目前欧洲战场不妙的处境,日本盟国在一定程度还是有一些作用,更何况如果协约国现在抛弃日本不顾,只怕整个协约阵营内部都会失去公信力。

  沉重的叹了一口气,朱尔典走到公使馆大厅,拧着眉头说道:“这可真是一件让人讨厌的事,可恶的东瀛猴子……要是让我知道他们是故意用这件事刺激协约国向中国开战的话,我一定不会让他们好过。”

  康德忧心忡忡的说道:“可是,现在到底该怎么办?我今天来找您,就是希望能在前往南京总统府之前,先串通好我们两国的表态。”

  朱尔典没好气的说道:“你急什么。这件事还会有一段时间的过渡期。再者,昨天晚上日本公使已经给我打过电话了,我相信他也应该给您打过电话,大隈重信首相对刺杀吴绍霆的事情丝毫不知情,日本官方也否认这一说法。”

  康德依旧是一副不放心的样子,说道:“我知道,我知道。滨口公使还说,这有可能是中国为了挑起中日战争,故意制造的假象。可是他真当我们是傻子吗?万合堂那边早就收到风声了,行刺吴绍霆的主谋就是日本外务省官员中村明浩,据说中村明浩已经被中国人抓了,这还有什么好辩解的?”

  朱尔典沉吟了片刻,随后说道:“你现在让我给你一个态度,很抱歉,我只能说这件事已经超出了我的公使职权范围。为了这件事我昨天一晚上都没有睡好。不过您放心,我已经发了加急电报回国,最后的定论还要由首相阁下决定。”

  康德问道:“那我们现在什么都不做?”

  朱尔典若有所思的说道:“你可以什么都不做,但是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认真关注各国公使对这件事的看法、态度,然后把这些情况做为参考依据!”

  到了早上十点钟时,各国公使陆续抵达总统府东朝房的大会堂。这次紧急外交照会属于闭门会议,除了各国公使、副官、秘书长之外,其他随员一律不准入内,即便是翻译也只能是一名,更别说各国记者。不过冯国璋向外界承诺,在这次紧急外交照会结束之后,南京中央政府新闻部会召开记者发布会,将外交照会的内容公诸于众。

  此时的总统府大门外,已经围聚的人山人海,放眼看去只能看到人头涌动。各国记者现在还没办法进入总统府,只能站在大门口焦急的翘首以盼。许多南京市民也跑来围观,满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中央政府制裁日本人的结果。

  在几名侍从官的带领下,各国公使陆续走进了大会堂。大会堂的主席台布置成像电影院一样的帷幕,几名技术人员正在安装和调试一台投影仪器。在秘书处官员的招呼下,各国公使按照已经分配好的座次落座,很快大会堂的入场口大门全部关闭。

  又过了一小会儿,冯国璋、陆宗舆、伍廷芳以及顾维钧带领着一众中央政府官员,从主席台左侧的小门走进了会场。他们众人先去在场各国公使简单的问了好,唯独将日本公使滨口雄幸等人视而不见。

  接着,陆宗舆以外交部发言人的身份走上主席台,表情沉重的说道:“相信诸位已经收到关于我们吴绍霆元首遭到日本刺客行刺的消息,而今天召开这次紧急的全体外交照会,正是我们中华民国正式向各位公使提交关于吴绍霆元首遇刺的详细情况,以及第一批证据。”说到这里,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眼角冷冷的瞥了一眼日本公使滨口雄幸,突然提高了声音,严肃的说道,“并且,我们也要向日本公使发出强烈质问,就此事要求日本政府在一天之内给出明确答复,否则后果自负!”

  各国公使开始与自己的幕僚们交头接耳议论,会场“嗡嗡”的响成一片。滨口雄幸表情严肃,额头隐隐约约涔出了冷汗。在进入会场之前,他还特意与英国公使、法国公使碰过面,从这次简短的谈话当中,可以很明显的听出英、法公使是责备态度。至于俄国公使则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一时半会摸不清楚态度。

  滨口雄幸不得不感到他目前正处于危机之中,不仅仅是来自中国方面的压力,同时于国际盟友之间也缺乏太多的信任。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10章,不必再谈

  陆宗舆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事不宜迟,现在请诸位公使先生注意,你们即将看到的映影画面以及稍后我们将呈递上来的证据,全部是实地拍摄以及通过飞艇从奉天城连夜送到南京的现场证据。”他说完,向主席台下方守候在投影仪附近的技术人员点了点头。

  技术人员接到命令,很快将一卷胶片安装妥当,接着大会堂的灯光关闭,窗帘也都拉上。当放映设备打开之后,技术人员一边摇动轮机把手,一边调整投影光线,最后在主席台的帷幕上播放出一段段黑白画面。

  陆宗舆站在一旁对每一副画面进行解释,这些画面全部是苏家屯军营吴绍霆办公室现场拍摄的,包括当时凌乱的现场,事后吴绍霆遭到枪击的礼服,地面上的血迹,四个日本刺客尸体的特写,刺客使用的手枪等等。当然,这些证据多多少少都有经过加工,而且也没有切实的说服力。不过在放映的最后,出现中村明浩受审讯时的画面,甚至还公开了此人的外交证件、日本官方材料书以及其家庭照片,这一点再次引发了全场议论声。

  “中村明浩,东京人,三十九岁,于一八九九年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政法学系,之后入职久留米县法务局。两年之后加入立宪政友会,之后从久留米县调任东京协助立宪政友会组织党内大选以及党内行政工作。一九零八年调任朝鲜总督府担任外务秘书官,负责筹划朝鲜与日本合并的法务工作,历时两年完成前期准备,正式颁布日朝合并的区域政法条令,也因此受到明治天皇嘉奖,授予勋二等旭日重光章。一九一二年由朝鲜总监寺内正毅举荐,返回国内任职外务省外务审议官。”陆宗舆将中村明浩的资料详详细细介绍了一遍了。

  各国公使一片唏嘘,面对这样详尽的消息,可见日本人这次是难以推卸了。

  不过由于目前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关系,每位公使都不好轻易表示态度,此时此刻他们任何一步表态都有可能牵动整个远东地区的变化。

  陆宗舆微微吸了一口气,表情严肃的转向日本公使滨口雄幸,严厉的质问道:“请问滨口公使,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滨口雄幸与他的副官低声交流了几句,最后怀着沉重的心情站起身来,说道:“我对此事暂时无法表达任何言论,不过就目前而言,我们日本驻华公使馆对此次事件丝毫不知情。同时,我以日本驻华公使的身份向贵国政府发出理性质疑,我个人深表怀疑这份资料的可靠性,以及刺杀贵国元首的真实性。”

  陆宗舆冷冷的说道:“你的意思,就是在说这次谋刺事件是我们中国诬陷你?哼,我告诉你,当时在现场不仅是我们吴震之元首本人,还有随行的国防部官员、东三省军政要员,众目睽睽之下,你居然还想抵赖?另外,我不妨告诉你,这次行刺我国元首的主谋中村明浩现已被押送到南京。”

  滨口雄幸反驳道:“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明这件事与我们日本官方有任何关联。据我所知,在事发当天东三省地方军队的几位将军试图发动兵变,或许是东三省的这些将军为了掩人耳目,故意雇佣日本籍浪人进行行刺。”

  听到这里,全场再次起了一阵议论声,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音调,却在为同一件事而沸腾。关于东三省地方军发动兵变的消息,各国公使虽然略有耳闻,不过这与南京政府公布的官方消息大相径庭,究竟是否与行刺吴绍霆有关暂时不能确定。只是滨口雄幸突然的反驳,显然给原本犹豫不决的各国公使留下了一条后路,如果事态发展倒向日本一边的话,他们或许可以利用这个借口。

  陆宗舆对滨口雄幸的反驳非常生气,他刚要拿出更为强硬的一面进行斥责,可是这时坐在主席台侧面席位上的冯国璋忽然站起身来,迈着大步走上了主席台。冯国璋向陆宗舆交代了几句,后者点了点头然后退到了一边。

  “滨口公使,今天请你到场,并不是跟你讨价还价什么。关于你们日本谋刺我们国家元首的事情,你我之间没有什么其他要谈的,只要求你给出一个交代。至于你们日本政府是否承认,这已经不再是我国考虑的范畴,面对如此卑劣的行为,我们中华民国必然会做出强硬的回应。如果滨口公使还以为可以通过几句‘不知情’、‘深表怀疑’的话来托辞,老夫现在就把话说明了,那么中日之间没有必要再尝试外交交涉,我们南京政府会立刻采取实质的行动。”冯国璋表情严肃,语气虽然没有像陆宗舆那么带有情绪化,可同样充满着一股不怒而威,而他所说的这一番话干脆利落,直接把话题死死扣在了一个点上。

  滨口雄幸立刻感到一股压力使然,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中国会直接采取报复行动,在日本国内还没有完全做好战前准备之际,一旦中国抢先发动战争,日本军队在战场上将会非常被动。而这也是策划东三省兵变、行刺吴绍霆的最主要的原因,只可惜外务省没有考虑的太全面,对兵变和行刺失败之后的应对措施欠缺准备。

  “副总统先生,请您见谅,在下刚才的意思并无任何冒犯和推辞,只是出于对我们日本国的公平起见,有必要对这件事详细查证。”略微沉思了一会儿,滨口雄幸表情认真的说道。

  “公平?这个时候你还有资格说公平?刺杀我们国家元首这等重大事件,现在却要我们给你一个公平?哼,既然滨口公使没有任何交代,那么今天的照会到此结束。”冯国璋一点都不拖泥带水,直接的把话说完,然后转身退场。

  滨口雄幸不禁有些着急,在来总统府之前他确实打算尽量拖延这件事的交涉,为国内争取更多的应对时间。可是现在看来,南京政府上上下下早就有自己的一套的打算,这次紧急外交照会仅仅是例行公事似的走一个形式,顺便把中国的态度向各国公使展示出来,根本就没有打算跟他尝试外交沟通。

  他心中有强烈的冲动想要追上去,拦住冯国璋继续谈下去,无论如何都要为国家争取最大的条件。可是当着这么多公使的面子,如果他这么做了,一定会让人认为是做贼心虚。最终只能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捏紧拳头在原地呆愣了一阵。

  “阁下,我们还是赶紧回去,把消息通知国内吧。”一旁的副官着急的说道。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我们能做的很有限,要怪只能怪外务省太武断了!”另外一名高级幕僚叹了一口气说道。

  “竹本,你说,我们现在还能做什么?”滨口雄幸忽然转过身来,对着名义上是自己秘书官的竹本公久质问道。竹本公久向来是直接向外务省负责,甚至这次刺杀吴绍霆的确切消息还是昨天凌晨时从竹本公久口中得知。如今事情闹成这个样子,公使馆已然失去了解决危机的能力,自然要向外务省的人来“请示”。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拉拢协约国阵营站在我们这边,不管在外交立场上的声援,还是在日中开战之后的支援,这对我们都有极大的帮助。”竹本公久叹了一口气,意味深远的说道,他相信这是现在唯一能做的,并且也是唯一有效的事情。

  “马上安排跟英国公使的见面,我现在就过去。”滨口雄幸向自己的副官交代了一句。

  “是。”副官站起身来,先一步跑出去了大会堂。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11章,第一阶段制裁行动

  十分钟后,新闻部部长邹鲁在总统府秘书厅召开记者发布会,受邀到场的记者多达上百人,秘书厅的会场显然有些拥挤,大部分记者甚至连座位都没有,只能站在走廊或者后方。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外界非常关心南京政府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报复日本。

  邹鲁在发布会开始做了简要说明,复述了日本谋刺吴绍霆元首的事件概括,同时强调已经逮捕事件主谋中村明浩。紧接着他又对目前存在的几处疑问做出官方答复,包括日本人所说的“兵变”,东三省将军雇佣杀手之说,全部做出了明确答复。

  会场的记者快速的用笔记录下邹鲁的没一句话,包括邹鲁说话时的态度、表情都不放过。

  开场过后,副总统冯国璋来到发布会现场,借助发布会正式宣布南京中央政府对此事的态度。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对日本公使无言以对的外交交涉,决定执行第一阶段报复措施,决定取消前政府时期与日本签订的所有条约,不再承认对日本的优惠特权,并收回日本在中国的所有租界,勒令日本政府限期七天撤出在中国境内的所有军队,逾期将视为入侵国土,中国军队将坚决捍卫国土权益。

  “这份决定从宣布之时正式生效!中华民国总统府一九一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冯国璋大声念完了声明书,然后在一阵阵镁光灯的爆鸣下离开了发布会。

  这份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的决定在短短两个小时之内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高级官员,全部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应。中国人自然是大感痛快,而且这还仅仅是第一阶段行动,取消了日本人的在华特权,收复汉阳和旅顺租界,简直是太快人心。当然,也有人感到这还远远不足以算得上报仇,毕竟这些特权、租界都是羊毛来自羊身上,报仇就要真正拿日本人开刀。

  各国公使对这则消息多多少少都感到担忧,南京中央政府拿日本人开刀,收回国家主权利益,或许这仅仅是第一步,又有谁能担保下一个不会拿其他国家来动手呢?

  日本公使滨口雄幸在接到这个通知后,整个人的情绪都有些失控,连连大呼“这简直是狂妄,狂妄至极,在事情还没有彻底搞清楚之前,在我们政府还没有做出正式表态之前,中国人岂能如此?岂能如此?”

  可是他现在也无法做出任何反应,一边赶紧联络协约国驻华公使,一边又派人紧急催促国内的消息,真正是到了焦头烂额的状态。

  正午刚过,以德国公使辛慈为首的同盟国驻华公使,陆续在各自的使馆发布了外交声明,强烈谴责日本阴谋刺杀中国国家元首的行为,并称将全力支持中华民国制裁日本。几乎就在十几分钟之后,美国公使赖茵施同样在公使馆发布声明,表示美国将会严肃捍卫公理和公义,同情吴绍霆元首的遭遇,赞成中国方面制裁真正的凶手。

  美国公使的这番话从表面上来看是站在中国这一边,不过事后美国公使馆又做出官方解释,认为有必要认真审查整个案件的细节,彻查阴谋背后的真相,可见之前的那番言论仅仅是冠冕堂皇、模棱两可的话。

  由于美国公使的表态,于是给了许多国家一个台阶下,不少其他国家的公使仿照美国人的态度,发表了一番煞有其事的官方声明,却仍旧没有切实的态度。

  协约国各国公使在早上的紧急外教照会结束之后进行了一次碰面,滨口雄幸在这次碰面会上极力游说,强调日本国是协约国一员,从青岛战争开始就一直在为协约国集团利益谋动。不仅如此,他还大义凛然的向各国公使承诺,即便这次刺杀确实是中村明浩主使,也绝不是日本政府官方授权的行动,更何况整个事件没有经过联合调查,完全是中方片面之词,甚至还有可能是中方为了发动中日战争而故意制造的假象!

  朱尔典、康德等人依然没有在这件事上明确表态,只是反复强调日本现在应该尽快拿出证据证明与此事无关。他们告诉滨口雄幸,不管日本增兵朝鲜的原因是什么,也不管日本拿什么来支援欧洲战场,现在欧洲诸国要求的是远东地区维持现状,千万不要出任何波澜。

  滨口雄幸强烈要求协约各国公使发表声明,最起码要求中方彻查这件事。不过朱尔典等人目前还没法确定该如何表态,只能含糊其辞的敷衍了一阵。

  下午三点钟,南京总统府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外交部长伍廷芳和副部长陆宗舆在发布会上发表新的补充:中华民国不仅会坚持早晨新闻发布会的决议,同时还额外补充对台湾主权的收回,正式否认日本对台湾的统治权,勒令日本政府在一个月之内归还台湾,否则中国将采取军事手段强行收回台湾。除此之外,伍廷芳还亲自发言,声明此次对外决策仅仅是针对日本阴谋刺杀吴绍霆元首,与其他友邦无关,南京政府会尽可能保证其他友邦的在华利益。

  这份补充声明的作用,就是在与日本外交官争夺国际的立场。不仅如此,这是中华民国首度否认日本对台湾的统治权,并且破天荒的决定收复台湾,为此还放出了武力收复台湾的言论。其实这也是“亚洲战略”其中一部分计划,在这个节骨眼上放出风声,正是要激怒日本,同时让日本军方不能一心一意应付东三省的作战。

  当天的晚报报道了这一消息,全中国再次为之一振,各界人士高声叫好,夺回台湾的豪言可比收复租界要更有力量、更有尊严,对日本也更有打击力。

  四月二十四日,在奉天举行的春季军操正式开幕,同样是在这一天,位于武昌的中央第三集团军司令部接到南京的密令,限期一天之内强行收回汉口日本租界。随同这份密令的附录中还有另外一条批示:无限制武力,无限制伤亡。

  中央第三集团军总参谋长韦汝骢原本陪同吴绍霆在奉天,不过两天前乘坐飞艇秘密返回武汉。一个月前集团军总司令蔡锷已经调任北方第一集团军担任总司令,此时由他来负责管理整个中央第三集团军。

  凌晨四点钟时,韦汝骢在司令部召集了师长会议,六个精英师师长、两个区域卫戍区司令、一个铁道警备司令以及一个江防司令全部到场。这些长官昨天中午接到的命令,当天即启程从各自的驻区汇集到武昌司令部,不少人一夜未曾合眼,但想到自己即将接受的任务,不由自主的充满信心和激动之情,丝毫不在乎通宵达旦的疲惫。

  事实上汉口日本租界的日本驻兵仅仅只有一千余人,即便加上租界日本侨民的动员兵,也绝不会超过三千人,要想收复日本租界根本没必要如此兴师动众。不过韦汝骢知道这是一次彰显国威的大好时机,也是提炼这些手下发扬国家大义的好时机,即便抛开这些至高精神不算,在收回租界之后之后,还有许多善后的工作需要处理,比如“接管”日本企业、物业等等,自然要更多人手来帮忙,通俗的说就是给这些手下一次“收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3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0/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