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细水长流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卉苗菁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5 MB   上传时间:2020-09-11 16:35:28

  郭氏……

  一向要强的郭氏第一次知道原来鹌鹑似的王氏动起嘴皮子来也是不弱。她小看了她。

  眼见李高地一行走了过来,郭氏不敢再吵,只恨道:“统共就一个丫头片子,你爱宠就宠着吧。”

  “将来有你后悔的!”

  三房现遭了婆婆的厌弃,大房,这个庄子,将来一准是她儿子的。到那时,不拘王氏,还是红枣,看谁还敢跟她呛声!

  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郭氏口角不过,又拿王氏没儿子说事,直把王氏气得心肝乱颤,无可奈何。

  红枣见了,大为心疼,立挽了她娘的手道:“娘,等过了这阵,我让爹带你去城里城隍庙烧香。”

  “然后再去城里医馆找郎中瞧瞧,咱再多买点莲子花生桂圆啥的回来天天吃。”

  “娘,您一准能替我生个弟弟。”

  “气死那些说嘴的人。”

  虽然前世只是一个剩女,红枣并不知道什么生儿子的秘方,但架不住她同学、同事里结婚生子的多啊,见惯了或去普陀山求子、或半夜去医院排专家号、或两者兼顾的成功案例。所以红枣对王氏生儿子充满了信心––以前,那是没钱,红枣没办法折腾,现有钱了,红枣自然是无论如何,也得给她娘整个儿子出来。总之,红枣坚信,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红枣的话不仅抚慰了王氏,也让蹲地上的李满囤看到了希望:是啊,可以到城里看病求神。城里的法子总是比村里多的。

  树荫下旁观这场口角的村人,当下也是无言:李满囤没儿子确是硬伤,加上李满囤一家素来寡言,和他们都不相熟,所以这场口角也只是给他们下个饭罢了。

  红枣好事,抚慰好她爹娘,便即朝蹲地上吃饭的李高地、李满仓和李满园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开心

  招呼:“爷爷、二叔、三叔,你们吃饭呢?”

  搞得她爷和两个叔叔好像很待见她似的。

  李高地不明就里,放下碗道:“是红枣啊,吃过饭了吗?”

  红枣瞧瞧李高地碗里,也是红烧肉,便即笑道:“爷爷,刚我问二婶今天杀鸡了吗?”

  “二婶说没有。我不信,就过来瞧瞧。”

  “现瞧到了,果然没有。”

  “爷爷,我回去了。”

  丢下话,红枣溜溜达达地走回了王氏身边。

  一听红枣问鸡,李高地心里就一咯噔,往年,农忙,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家里必杀鸡,煮汤,给全家补补身子。但,今儿午饭,只是普通菜汤。

  今天,本来是分家的第一天,但因昨晚他说钱家的有身子,让郭氏送饭时帮忙给满园带下饭,结果,往年的鸡汤就没了,成了菜汤。

  李高地转向郭氏,郭氏给李高地瞧得极不自在,躲闪着说:“早起,我忙着打草喂猪,这鸡就收拾得晚了。”

  “现才下锅煨着,晚饭一准有。”

  晚饭!李高地一口气卡在胸口:这是诚心不给满园吃呢!一碗汤也要计较,这还是亲嫂子吗?

  李满仓闻言狠狠瞪了郭氏一眼,瞪得郭氏浑身发凉,心里则恨透了红枣:坏透心的小蹄子,将来落她手里,看她怎么收拾她!

  李满园也听明白了郭氏的潜台词,当下笑道:“爹,吃饭吧。”

  “鸡汤,晚上有也是一样。”

  “只可惜,我尝不到嫂子的手艺了。”

  李满园可不是忍耐的人,他一向想说啥就说啥,压根不顾忌别人是否有脸。

  对着这样的李满园,郭氏能说啥,只能强撑笑道:“一碗汤罢了。今儿晚饭,三弟只管过来,汤一准有的。”

  李满园和郭氏的对话信息量太大,有那灵巧的,当即就领悟到了几句话背后的真相:李满仓、李满园兄弟虽然还住一个院子,但锅灶分开了。嫂子郭氏煮了一只鸡,不想给小叔吃,但为孩子给说开了,抵不过,只得又给小叔一碗。

  没想到啊,李满仓、李满园这两亲兄弟,在合力挤走同父异母的大哥后,自己也闹翻了。

  李家三房,这出分家大戏,可真热闹啊!

  对于红枣跑李高地跟前给她二婶上眼药,李满囤也是目瞪口呆。他早知红枣胆大,却不知道这么大,敢当着她爷李高地做妖。可对着跑回来的红枣,李满囤却说不出责备的话。毕竟,红枣到底也没说啥不好的话,不是吗?

第42章 鸡腿的故事

  一时, 吃完了饭, 王氏把篮子,水罐收好, 便即把地里扎好的稻穗搬上了手推车。搬满一车,便就推到了家。

  家里人口少,没法匀出人在村里晒场看场, 新下的稻谷便只能推回家。

  家里的前院已经铺好了晒席,王氏把卸下的稻穗,堆在晒席上,然后又返回田里继续推,红枣则帮忙把一小把, 一小把的稻穗斜竖起来,以便阳光尽快晒干。

  傍晚的时候, 李满囤终于割完了一亩地, 和王氏一起推了最后一车稻谷和水罐回来了。

  一进家,王氏便忙不迭的烧火, 做晚饭。

  李满囤则先打空了井里的泥水后方搬出村里木匠做的打谷桶, 开始打谷。

  红枣就拎着小篮子在打谷桶外捡溅出的谷粒。

  颗粒归仓,这四个字,搁前世,只是红枣书本上的

  文字,在今生,却是红枣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晚饭后,王氏收拾好厨房, 也来帮着李满囤打谷。

  如此,李满囤、王氏一刻不闲的干到半夜,然后方才歇下。

  次日早上,天一亮,李满囤一家又开始和昨日一样辛苦的劳作。

  如此忙活整两天,李满囤家终于完成了稻谷的收割,然后又两天,忙完了稻谷的草谷分离。

  至此,李满囤家的秋收大头完成,后续,只要每天早上把稻粒摊开来晒,等日头晒干后入仓,即可。

  忙完家里的活计,李满囤又去与他爹李高地、李满仓割了两天的稻,帮他们把稻全部割完,方才与李高地道:“爹,我明天得去庄子一趟。”

  庄子是正事,对此李高地能说啥,只能答应了。虽然他内心里极希望满囤能帮他把稻子也都打好。

  这个秋收,李高地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无力。

  与满囤一样只两亩水田的满园,现他自己的那点稻子都还没打完呢。无论李高地如何催促,李满园都只是口头答应说好,但实际行动,没有。

  满园干活不行,吃饭却是跑得飞快。

  偏于氏疼满园。秋收头天的晚饭前,于氏把郭氏午晌烧的一只鸡拽了一条腿子,偷偷地交给李贵富,让他端回屋给满园收着。

  于氏以为她做得机密,且家里她分饭,没人能知道少了条鸡腿。结果,于氏没想到李贵富也馋嘴,他竟把鸡腿给吃了。

  于是,李满园收工回来后便记着午晌的话来堂屋蹭饭。

  于氏拿不出鸡腿,便即就分了鸡胸肉给满园,不想满园不满意,当即叫道:“娘,我干了一天活,你咋给我这个?”

  “好歹给我一个鸡腿咋!”

  郭氏早就对于氏偏心三房不满,现见餐桌上只公公李高地碗里有个鸡腿,自己丈夫李满仓和儿子李贵雨的碗,里面都只一个鸡翅,还有啥不明白的

  郭氏当即就笑道:“娘,你就给三弟一个鸡腿吧!”

  “一只鸡,两条腿,碗里应该还有一个鸡腿。”

  “我记得三弟就爱吃鸡腿。”

  “对,对!”脑子被鸡腿糊住的李满园也跟着附和。

  对你个头,这一刻,于氏恨死了李满园的馋嘴。

  于氏把鸡腿给了李贵富,哪里还能拿得出鸡腿,当即不过在汤了捞了捞,便即道:“没有了,就这么多。”

  “怎么可能?”在家任性惯了的李满园压根就不看他娘的眼色,他抢过于氏手里的汤勺在碗里搅和,嘴里还唠叨:“怎么可能没了呢?”

  “一只鸡,两条腿。”

  “从来都是爹一只,我一只,咋会没了呢?”

  “不会是被谁给吃了吧?”

  说着话,李满园的眼神又转向李满仓和李贵雨的碗里寻找。

  听到这儿,李高地再忍不住,当即一拍桌子:“吃就吃,不吃就滚。”

  “你不吃饭,别人还要吃饭呢!”

  至此,李满园方安静下来,但脸一直拉着,就跟谁欠了他十个鸡腿似的。

  是夜,李高地私下和于氏道:“往后啊,你别再给满园单独留鸡腿了。”

  “现既分了家,那么这家里的东西你就别再私下给满园了。”

  “儿子们都大了,你就少操些心吧!”

  一只鸡,两条腿,分饭的于氏能不知道?

  结果鸡一经她手,就少了条腿,屋里,即便是大些的孙辈,比如贵雨和玉凤,也都能想明白。他们看着虽不说话,难道心里就真没一点想法?

  说实话,李高地自己也觉得丢人,为有李满园这个儿子。

  多大的人了,为口吃的,都抢到兄弟、侄子碗里来了。

  次日,也就是九月初二,李满园一早就花150文跟族人买了只鸡,使钱氏做了,赶午饭让郭氏给带到地里,然后连他爹李高地都没让,自己一人独吃了两个鸡腿,把郭氏给气得够呛。

  李高地虽然不馋一个鸡腿,但看着这样的儿子,也是头疼:好吃、懒做,庄户人最厌的两个恶习,他一下就占全了。

  再说当晚,于氏受了李高地这些话,也是气得心口疼。

  自打进门,三十年来于氏把持家务,一向说一不二,即便家里有隔了肚皮的长子长媳,也都没敢跟她高过声。

  好不容易,她才把碍眼的大房分家给分走了。她本以为能过两天安生日子,不想老了,老了,却被男人说藏私,而亲生的儿子,偏又不与她裹嘴,非得当着一家老少的面拆她的台,白让儿媳妇和孙子们看她的笑话。

  恨一刻李满园,于氏转又恨火上浇油的郭氏。亏她平素看她郭氏是个好的,谁想私心竟这么重!家里的鸡,明明是公中的,她不过分家时少说了一句分满园几只,现就全变成她的了

  小叔吃只鸡腿,她也看不得。也不想想,这次分家,她这一房,占了三房多大便宜?

  现她还在呢,郭氏就敢这样!若是将来她不在了,满园是不是连往这宅子门前站的地都没了?

  越想越恨,于氏恨不能去撕了郭氏的嘴。但可惜不行。

  过去十来年,族人都知道她大房儿媳妇王氏懦弱无能不省心,二房郭氏和三房钱氏都是能干孝顺的好儿媳。

  不想分家还没三个月,族里就有了王氏能干的口风。偏八月节钱氏又送私财与娘家,坏了名声。现她若再与郭氏撕了脸,她可就成了族里的笑话了––她三个儿媳妇,若只一个不好,搁别人口里那都是儿媳妇不好;如若两个不好,舆论就会对半,会议论做婆的偏心或者两个儿媳妇不懂事;但若是三个,全不好,舆论则会一边倒的骂她,恶婆婆。

  于氏是个要面子的人。她不想平白地给族人看了笑话,那便即就只能隐忍着郭氏。

  俗话说“忍”字头上一把刀,于氏任性惯了的人,何尝能忍得住气?所以,于氏不过忍了一夜,早起牙帮子就肿了,牙疼得张不开嘴,只能躺炕上哼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7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7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细水长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