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太太的咸鱼人生_分节阅读_第93节
小说作者:寒小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14 KB   上传时间:2020-10-16 17:41:36

  当下,小杨氏一脸的害羞表情:“哎哟,娘您说啥呢,我跟二牛都成亲那么多年了,还说什么鱼配鱼虾配虾……这话是啥意思?般配啊?”

  猪崽吭哧吭哧的跑到她娘跟前,大声逼逼:“我知道!我知道!后面一句是,乌龟专配大王八!”

  于是,猪崽挨打了。

  连杨冬燕都救不了她。

  但比起猪崽,柳家那头才是乱糟糟的。眼见闺女好端端的出门,却是这么一副凄惨的模样,柳家男人差点儿没忍住冲出家门找老魏家算账。

  却被他媳妇拦了下来。

  “别去别去!就你这细胳膊细腿儿的,咋是他们对手呢?”

  “那也不能动手打咱们闺女啊!不成就不成,动手打人还有理了不成?”

  柳家媳妇沉默了半晌,到底还是将事情经过说了出来,又说当时因为闺女那两声惨叫太吓人了,前头的伙计和客人都忍不住跑到后头来看,所以对方连人证都有,算作意外都已经是幸运的了。

  不然呢?算作意外还能让魏家帮着付诊金和药钱,要是闹开了,是自家闺女故意撞人家……

  再看柳家闺女,那孩子已经哭疯了,她太害怕了。

  “我不要我不要!我绝对不要嫁给他!他太吓人了,我会被他打死的!”

  要是彩礼给得多,打死也不是不行……

  这个念头在柳家媳妇的脑海里闪了一下,可一想到要是还想制造机会,她就必须继续在牲口铺子里干下去,她就立马将这个念头甩了出去,忙劝男人答应不提这事儿。

  诊金也给了,药钱也付了,说白了这就是个意外,再说都是皮外伤,又没真的严重到伤筋动骨。

  柳家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下来,毕竟真要闹起来,万一有人问家里闺女去牲口铺子干嘛,只怕又会起波澜。再一个,都伤成这样了,谁会相信是二牛蓄意调戏柳家闺女呢?

  你家调戏是把人狠狠撞出去三四米开外的?

  这边暂时是歇气了,但也仅仅是暂时而已。

  ……

  随着天气愈发得炎热,一年一度的院试又要开始了。

  本来,这事儿跟他们这一片没啥关系的,就算有几户人家的孩子也在上学堂,但连一个通过县试的人都没有,自是毫不关心院试的情况。

  而今年的院试又有些特殊,因为今年是三年一届的科举年。

  一般情况下,童生试中的县试安排在二月里,府试是在四月里,院试则是在六月里。当然,具体的日子是会有变化的,但相差一般不算太大。

  之所以说今年的情况特殊,也是因为八月里的乡试。

  只有拥有秀才功名的读书人,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而通过了院试之后,自然而然的就拥有了秀才功名。

  换言之,假使六月里的那一场院试通过了,那么自然可以参加八月里的乡试。今年的乡试,就安排在省城里。

  院试六月考,七月才放榜,乡试就在八月里。也因此,今年参加院试的人,会提前规划好,多带盘缠上路,盘算着万一考上了秀才,就顺势参加乡试。

  还真别说,以前就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前脚刚考出秀才,后脚就考上了举人。

  当然,像这样特殊的情况,一般得好几届才出现一次,算上三年一届,差不多每十几二十年大概会出这么一例特殊的吧。

  窝头那个跛脚先生说得很明白,别抱希望了,能够一气通过院试就算好的了。至于乡试完全可以等下一届,横竖窝头三年后也才十三岁,哪怕再下一届高中了,那也是少年举人。

  杨冬燕认真的回想了一下她上辈子的倒霉儿子,就是刘老二刘诰,具体几岁考上的二榜进士,她已经忘了。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会儿刘诰已经娶妻生子了,且是及冠之后了。

  虽然先生也说了,二十几岁考上举人都算是很了不起了,但杨冬燕仔细的品了品,还是觉得刘老二蠢如驴。

  她一面帮窝头收拾好要带的东西,一面还要抵抗猪崽的歪缠,甚至不光是猪崽,连小杨氏都想跟着一起去。

  省城啊!

  这小县城瞅着就很好了,省城该有多好啊!

  “娘啊,你不是最嫌弃我了吗?我觉得我才是全家里头最该出去见见世面,长长见识的!”小杨氏极力推销自己。

  杨冬燕斜眼看着她:“你觉得你比你嫂子强在哪里?”

  小杨氏苦思冥想了好一阵子,猛的一拍巴掌:“比她能吃!”

  方氏:……我输了。

第064章

  最终陪同窝头去省城参加院试的, 还是只有杨冬燕和方氏。

  很简单啊,真让小杨氏跟方氏调个个儿,那一路上的活儿谁来干?小杨氏就是个祖宗, 不愧是跟杨冬燕一个娘家出来的。可要是让方氏也跟着去了,那家里的三只小猪谁来管?

  杨冬燕还是那句话。

  “等你生出儿子, 再等你儿子考过县试和府试, 到时候就让你陪着一同去省城里。”

  小杨氏满脸绝望,哪怕一切顺利,不得十年以后啊?

  带着小杨氏的不甘不愿,杨冬燕一行人还是顺利的启程去了省城。

  同行的人还不少,包括了窝头的跛脚先生。

  饶是杨冬燕这种不太了解科举细则的人,都忍不住多瞧了跛脚先生几眼,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尤其等他们到了省城以后,马车停在了贡院附近的客栈上,这两条街的客栈如今住满了读书人,看向先生的眼神充满了怪异。

  “客栈房舍不够住了, 咱们索性在省城里赁间小院子住吧。”杨冬燕倒是没去管别人的闲事, 只是盘算着, 他们至少要在省城待月余时间,住客栈格外得不方便。

  方氏和窝头自是毫无异议, 先生等人虽是同行者, 却不会插手这些琐事。

  杨冬燕就将行李暂时寄存在先生的房内,自己则带着方氏和窝头, 外出寻找空闲的房舍了。

  “娘,咱们要上哪儿去找房舍?先前在县城里,大牛说是寻了大半年,才碰上一家要卖房子的。”方氏一脸的担忧, 她觉得还不如暂时住在客栈里,哪怕房舍不够,他们仨住一屋总是可以的,别的读书人自然会去找同窗好友拼在一起住的。

  可惜她说了不算。

  杨冬燕问了下路人,不久之后就找到了牙行。有了专业人士的帮忙,当天下午就将房舍定了下来。

  房舍不大,离贡院也不算特别近,属于正常走路至少要走两刻钟的。不过,优点也不少,房舍九成新,里头家舍一应俱全,虽说略小了点儿,可他们就三个人,完全够住的,且相当得安静。

  对于最后一点,窝头是最满意的。

  去年来省城考院试的时候,他们就是住在客栈里的。旁的倒是没啥不方便,可吵闹这个事儿却是没法子的。有人挑灯夜读,也有人天不亮就开始洗漱,再加上客栈还包了吃食,经常有人在大堂里高谈阔论,想不听都难。

  当然,去年窝头没通过院试的主因,还是因为他学识不够,倒是没必要怪罪到环境上头。

  有方氏在,收拾个小院子快得很。

  杨冬燕索性安排方氏收拾院子,自己跑去客栈将行李搬了过来。至于窝头,就先待在院子里好了,就快考试了,还是少往外头跑更稳妥一些。

  等杨冬燕走了,方氏还纳闷呢:“你奶咋了?啥时候变得那么勤快了?还主动说要去客栈搬行李……咱们的行李是不算多,可她平常连饭菜都不端的人,还能乐意搬行李?”

  窝头无言的望着他娘,半晌才提醒道:“二婶不在呢。”

  “也对,没人替我挨骂了。”方氏果断的住了嘴,提了屋里原先就有的水桶往外头走,跟人打听水井的地点去了。

  事实证明,方氏对杨冬燕还是非常了解的。

  杨冬燕压根就是两手空空的回来的,至于扛着行李的,则是客栈的店小二,后头还跟了个提着大食盒的伙计。

  “东西放下,你们可以走了。”杨冬燕摸出铜板给了俩人,很快就将他们打发走了。

  干活是不可能干活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在杨冬燕的金钱攻势之下,小院子很快就有了生活气息。方氏花了两天时间,将这屋子里外都收拾一新,还去买了柴禾木炭,购置了锅碗瓢盆,一副打算长期安家落户的模样。

  杨冬燕其实也是这么打算的,不过她没想过要将这个小院落买下来,而是托了帮他们租赁这院子的牙人,留意一下省城的房舍。

  她的要求特别之多。

  又要地段好,离贡院近一些,还要足够清静不吵闹。又说院子不能太小,房舍也不能太少,还讲究一个坐北朝南,要求房舍合眼缘,最好是那种自带水井的……

  拉拉杂杂的要求一堆,差点儿没把牙人给整懵了。

  好在,省城可不是区区一个小县城,如此之大的地方寻个合心合意的宅院,其实还是很容易的。

  ——前提是有钱。

  杨冬燕有钱啊,她上省城来的时候,在兜里揣了二百两银子。

  当然,这点儿吃吃喝喝是足够的,买房舍是绝对不够的。但是没关系,有事找儿子。

  ——歪,儿子啊,你们老娘又上省城来考院试了!

  ——资助一点儿路费生活费啊!再给点儿祝福好吗?

  很难形容刘家兄弟二人得到老太太最新消息时,那精彩纷呈的脸色。

  不过,想起上回那无比惊悚的“媒婆上门”,刘家兄弟就觉得考科举也还能接受,那就给钱给书籍,临阵抱佛脚还是很管用的。

  再就是,给祝福吧!

  却说永平王府二房的小儿子刘侾,他去年就跑掉了,理由是爹娘都不关心他,唯一拿他当成心肝宝贝的祖母又没了。他不要参加科举,他要去游学,顺便去他祖母的老家走走看看。

  想法就很美,然后出去没半年,他就被逮回来了。

  他爹娘说得很明白,无论怎么说今年的乡试都不能放过。哪怕明知道考不上,也要考。但他们同意等乡试结束后,送这倒霉孩子去北方游学,到时候一路上的安排都没问题,王府会负责到底的。

  刘侾前脚答应,后脚又开溜了。

  气得刘二老爷差点儿忍不住爆粗,他堂堂二榜进士,怎么就偏生摊上了这么个祸害玩意儿呢?

  “老太太都一心考学,他怎么就不能跟老太太学一学呢?白瞎了老太太生前这么疼惜他,他就不能考个状元让老太太高兴一下?”

  刘二老爷简直要被这儿子气傻了。

  然而,二太太却是一脸同情的看着他:“咱儿子考不上状元的,就他那学识,搞不好就是因为知道乡试通不过,才故意提前开溜避开的。比起这个,我倒是觉得老太太更能耐一些。”

  “你的意思是,老太太能考上状元,咱儿子不能?”刘二老爷惊呆了。

  二太太迟疑了一下,纠正道:“我的意思是,哪怕某一天老太太都考上状元了,咱家侾哥儿依旧……”

  夫妻俩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行叭,横竖刘家富贵无双,哪怕是二房的嫡幼子,想要一生富贵荣华,也是没问题的。

  只有一件事儿。

  二太太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咬牙道:“我想我大概明白老太太为何人都没了,还是坚持在阴曹地府考科举了。”

  “为什么?”

  “因为老太太有个状元梦,既然儿子、孙子都不争气,她就索性自个儿上了!”二太太如是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太太的咸鱼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