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太太的咸鱼人生_分节阅读_第94节
小说作者:寒小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14 KB   上传时间:2020-10-16 17:41:36

  刘二老爷只觉得自己的心口被利刃刺穿,顷刻间血流不止。

  因为儿孙太不争气,所以选择自己上。

  这确实是老太太会干得出来的事儿,可一想到自己就是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刘二老爷心痛到麻木。

  要怎么说呢?

  他看儿子刘侾有多么的恨铁不成钢,那么他老娘看他就有多么的来气。

  刘二老爷:……考个举人是有多难啊?你就不能争点儿气?

  杨冬燕:……我不就是要求你考上状元吗?连这么个小小的愿望你都不能满足我?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我终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一时间,永平王府开始各种祈福,衷心祝愿老太太在即将到来的院试之中,取得辉煌成绩。

  而此时的刘侾,早已麻溜的跑到了北方地界。

  他去年夏日里离家出走,然后惨遭失败,冬天就被逮住了,可今年开春又跑了。有过一次惨痛经验教训的他,都没喊上同窗好友,而是走了他外祖家一个家仆的路子,伪装成皇商家的小少爷,打算去北方做一笔大买卖。

  这要怎么说呢?

  反正就挺像的。

  刘侾长得就不像是武将世家出来的,也不像他爹那般通身书香气息。他吧,就是长得一副金娇玉贵小少爷的模样,说得更浅显一些,就是自带憨憨气质的败家小少爷。

  一看就是地主家的傻儿子!

  傻小子还不知道他爹如今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更不知道他祖母正在搞天搞地搞事情,他只优哉游哉的四处游玩,之后更是偷偷的一路尾随他舅舅北上。

  对了,他舅舅就是这次乡试的主考官。

  有道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刘侾深以为,家里人决计不会想到,他逃掉了乡试后,居然还会跟着乡试主考官北上。

  只这般,他带着亲卫跟随了一路都不曾被发现,直接导致他自信心爆棚,觉是自己天底下最聪明的崽。

  然后在济康郡被逮住了。

  怎么可能发现不了呢?只是生怕有人暗中尾随行刺主考官大人,这才选择在进了城门后,再行动手。

  甥舅二人四目相对,当舅舅的一口老血喷出来,一声令下,命人将这倒霉孩子捆吧捆吧送回南陵郡去。

  连着两次离家出走失败!

  刘侾态度坚决的抗议着,表示他必须去北方看一眼他爷奶生前待过的地方,不然他还会再跑第二次的!

  哦不,第三次!

  在他的强烈要求之下,他舅舅索性命人将他五花大绑,前往已故永平老王爷、老王妃的故乡。

  你想看?那就看个够!看完了,再往把人送回家去。

  就这样,刘侾被五花大绑的前往了他心心念念中的祖母故乡。

  还是连他祖母都完全不惦记了的故乡。

  ……

  彼时,省城贡院里一片安静,只闻蝉鸣声一片。

  以窝头的年岁,在院试里还是比较年轻的,但事实上比他年轻的人也有。说白了,县试、府试还是容易的,跟最后的院试那就不是一个难度级别的考试。

  所有人都在奋笔疾书,满心满眼都是这足以改变他们命运的考试。

  窝头自然也不例外,只是比起去年的忐忑不安,今年的他下笔如有神,总觉得这次考试,就算题目本身不算眼熟,但这种模式和套路……

  简直太熟悉了!

  这不就是他奶拿给他的那本巨厚的书籍里,写过的院试常用出题套路吗?

  那么相对应的,书籍里也写清楚了要如何审题、破题,以及用怎样的答题方式更能获得主考官的喜爱,用最稳妥的姿态顺利得通过院试。

  其实,像这种四平八稳的答题方式,拿第一名是绝无可能的。一般想要在考试里拿第一,精彩纷呈才是最为紧要的。可窝头没打算争这个第一,他奶对他的要求虽然是考状元,可状元是殿试第一名,至于院试就无所谓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窝头信心十足的答完了题,第一场考试顺利通过,第二场也比预期得更容易一些。

  待出了考场,窝头一眼就看到了倚在墙边打瞌睡的他奶,忙奔了过来,高声道:“奶!奶我肯定能考过!你要当秀才的奶了!”

  多么自信的娃儿啊!

  正被绑成了一颗特大号肉粽子的刘侾,坐在豪华马车上几乎要泪流满面。

  人家的娃儿有奶奶,他呢?他呢!

  他只有一颗向往自由却被无情束缚了的心。

  一阵风吹过,吹起了车窗的帘子一角。

  杨冬燕正笑眯眯的迎接她最最喜欢的孙子窝头,眼角瞥到一辆马车从旁边经过,透过那微微扬起的帘子,她仿佛看到了一个有点儿眼熟的人。

  那轮廓就莫名的眼熟,可能缩小几个号,会更眼熟一些。

  “奶你在看啥呢?”窝头一脸的不满,他都站在他奶跟前了,他奶咋还能看别人呢?胖猪崽又不在跟前。

  “没啥,肯定是不重要的人。”杨冬燕看向窝头的眼神,仿佛在看最心爱的宝贝,“奶的宝贝孙砸!想吃啥?奶请你下馆子搓顿好的!”

  窝头顿时喜笑颜开:“嗯!今个儿先吃顿一般好的,等回头放榜了,我考上秀才了,奶要请我上大酒楼吃一顿好的!”

  “成!我孙砸说了算!”

  旁边的人都在看这俩,讲道理,祖孙情是蛮感人的,可瞅瞅窝头那小胳膊小腿儿的矮敦子样儿,没人觉得这孩子能考上秀才。

  大概就是哄奶奶开心吧……

  路人倒不会这般没眼力劲儿的泼冷水,横竖过些日子就放榜了,就让人家做做梦,多高兴几天吧。

  作者有话要说:

  #喜新厌旧杨冬燕#

  #薄情寡义杨冬燕#

  #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杨冬燕:呸——

第065章

  是不是做梦, 等到放榜那天就知道了。

  院试放榜还是很快的,像去年就是六月底考试,到七月十日。当然, 今年的情况也差不多。

  不过,因为八月里要考乡试的缘故, 今年有不少人考完院试后并未立刻离开, 都梦想着自己能高中,之后就能顺势参加今年的乡试了。倘若能再顺利的通过乡试,就能立马赶往国都,参加来年二月里的会试……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才是始终激烈着万千学子悬梁苦读的真正目标。

  当然,梦想归梦想,正常来说,像这种一气考上去的,百年都不一定能出一个。

  倒是因为今年八月里的乡试,省城这边显得格外得热闹, 尤其是贡院附近的街面上, 几乎处处都能看到书生打扮的人来往。或是呼朋唤友的在茶馆里高谈阔论, 或是激情盎然的说着要如何忠君报国。

  好在,因为窝头年岁太小了, 哪怕他那些同窗都不会来找他喝茶。加之他又不住在客栈里, 除了考完那天去饭馆里吃了一顿好的,之后就老老实实的待在屋里备考。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

  再说了, 院试跟乡试本就是不同的,窝头埋头翻看着他奶先前拿给他的厚书,看完了前面关于院试的内容,就开始看后头关于乡试的套路了。

  因为年岁尚幼的缘故, 窝头其实不太懂这些书的珍贵之处。要知道,像省城这边,尽管经史子集都有,但像如此直接总结考试套路的书籍,却是闻所未闻的。

  即便真有类似的,那也是独属于世家大族的不传之秘。外人轻易不能翻阅,毕竟这是世家大族立足于世的最大资本。

  窝头忙得很,杨冬燕和方氏也没闲着。

  讲道理,杨冬燕就算对自家孙子再怎么看重,觉得这娃儿哪哪儿都好,那也不至于会盲目到认为窝头一口气考过院试和乡试,直接奔赴国都继续后面的会试。

  杨冬燕盘算着,最好的情况无非就是这次能够顺利的通过院试,成为一位年轻的秀才公。

  她先前跟窝头的先生打听过了,只要能考上秀才,就可以去县学或者府学进修了。县学是最简单的,但凡有秀才功名,百分百的入学,学费几乎全免。如果是府学的话,则需要一个入学考试,一等秀才免考,所有一切费用皆免,还有一定的补贴。

  当然,除了这两处之外,省城这边也类似的官学,除非是富贵人家,一般入学的门槛就是秀才。

  换言之,一旦拥有了秀才功名,接下来无论是想在府城还是省城继续进学都会变得相当容易。

  杨冬燕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且不提大牛二牛的买卖如何,只要窝头能够考上秀才,她就打定主意要留在省城。哪怕上不了最好的官学,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横竖都比小县城里的私塾要好。这一点,她也是得了窝头先生的提醒的,先生人很好,直言那些官学里有不少举人,无论从哪方面而言,都要好过于普通秀才开办的私塾。

  也因此,就在窝头忙着最后的复习时,杨冬燕将整个省城大大小小的牙行都跑了个遍,一门心思寻摸个合适的宅院。

  这个时候,她就很想念她上辈子的王府大管家。

  哪怕不是大管家也成啊,随便来个小管事,再不济后院的管事嬷嬷也成呢。但凡有个靠谱的下人,也不用她成天跑东跑西的,还是顶着个老大的太阳,都把她晒黑了。

  置办房舍这种事儿,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倘若有人脉的话,只需要放出话去,将自己的要求详细的说了,自然有人准备好一切送到跟前来。可反之,就得碰运气了。

  很显然,杨冬燕的运气并不怎么样,跑了十来天,看了不少的宅院,不是太好就是太差。

  有些房舍不是她买不起,而是买下来就太高调了。老魏家如今只能说是普通人家,乡下出身,做的也是跟乡下地头脱不了关系的牲口买卖。在这种情况下,置办个省城的四进五进带园子的大宅院……

  您觉得合适吗?

  这压根就不是钱的问题好嘛!

  再说了,她也没那么多钱。

  老魏家自个儿挣下的家当,再算上这些年来刘家兄弟供的银钱,杂七杂八的算在一起,老魏家的家当大概在千两银子以上。但这个不是现银,是算上了乡下地头的田地,以及县城里的铺面和房舍的,算现银的话,大概也就五百多两。

  五百多两银子搁在小县城里可就太了不得了,放在省城却屁都不是。

  稍微好一些的三进院子就差不多要这个价格了,如果还要算上地段环境等等,只怕这些钱还不够。

  可要是去买二进院子,买倒是买的起,小也能接受,但地段却是太差了。

  道理很简单,地段好的地方多半都是富裕人家,二进院子不够住啊!如今很少有分家单过的,谁家都起码是七八口人,到十几口的。这还没算上伺候的人,所以一般稍微好点儿的地段,多半都是三进以上的宅院。

  买房难啊!

  只凭双腿丈量省城四处跑着看房子的杨冬燕,觉得自己太难了。搁在上辈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4/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太太的咸鱼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