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年代小美人(作者:三春景)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三春景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6 KB   上传时间:2021-04-19 20:16:50

  郭佩佩妈妈这么一说,她大伯母难免咋舌:“真要是这样,那工资不是比四十一吊五还多了不少?啧啧,人家这上班才多久...不一样,真是不一样!”

  ‘四十一吊五’是一个戏称,因为旧社会的钱有个单叫‘吊’,所谓‘一吊钱’这种说法在古代小说里很常见。这个时候走出旧社会其实也没多久,很多人都喜欢沿用过去的一些说法。

  四十一吊五,其实就是四十一块五毛。当学徒工转正成为一级工之后,又一年就能升为二级工。如果是国企的二级工,工资待遇就是四十一块五毛钱,在此时可以说是高薪。

  郭佩佩妈妈又笑了笑:“是厉害...关键是人热心,要是人家是个清高的,带佩佩这个徒弟就是个面子情,那也不好,还不如一个没什么能耐的师父呢。佩佩和我说了,她师父待她好,给她补习英语。佩佩那个单位就是这样,不会英语都拿不到多少津贴...他们的津贴又是特别高的...”

  “那是得尊敬一些。”大伯母磕着瓜子点点头:“这有能耐的师父还不上赶着孝敬,那就是脑袋坏掉了!以前旧社会的时候,对教本事的师父是怎么孝敬的?现在虽然是新社会了,但有些道理是不变的。像我家玉峰吧,他当初跟着厂子里师父的时候,他师父就是五级钳工!那才真是处处孝敬,连早上进厂擦脸的热毛巾都帮着拧。他在家时是什么人?酱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一个!如今怎么着?最得他师父看重就是他,学的最多的也是他!”

  这个时候的工人是有一个评级制度的,钳工又是诸多工厂里相对而言最讲究技术的一个工种。按照级别有八级,不过所谓的八级钳工更像是一个传说,在国家层面也没有多少!要是哪个厂子有这样的大师,那估计都是顶级大国企,并且顶级大国企的一把手见到这样的宝贝也得处处恭敬!

  基本上来说,普通的国企厂子,五级工这种程度已经是非常厉害了,也没几个。他们带出来的徒弟,这就好比江湖帮派中重要长老的弟子,一般的弟子是完全没办法比的。

  郭佩佩可不知道家里人已经议论起这些了,她只是提着拜年的礼物,踩在雪里,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出了胡同,爬上了公共汽车。这个时候北风忒利了,没什么人会选择骑自行车拜年。

  等到到了站,她又爬下车,走了一截路,这才进了毛思嘉家所在的胡同。和胡同口一个拿着炮仗玩儿的小孩儿打听:“小朋友,你知道毛导游是住哪个院儿的吗?”

  这个时候的人,对自己居住地区的街坊邻居非常之了解。外人过来打听的时候,随便问个人也很少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

  眼前这孩子大概十一二岁,歪头看了看这个小姐姐,指了指一个院子:“我领你去!”

  毛思嘉在胡同里也算是‘名人’了,至少是存在感相对比较强的人。相比起其他人的职业,她的职业也是比较有辨识度的那种。不然说个‘张师傅’‘李干事’‘赵老师’什么的,很有可能出现撞名,一时之间想不起来的情况。

  ‘导游’什么,一说不就知道了么!这个胡同也就毛思嘉一个导游了。说不定周围数条胡同也只有她一个...

  孩子跨过院子门口的门槛,朝院子里探了探头,大声喊:“思嘉姐,有人找你!”

  然后就是一阵动静,有个人从院儿里胡搭乱建的房子边上绕了出来。

  郭佩佩一看是毛思嘉,连忙举了举手里的点心匣子,欢快道:“师父,我来给你拜年了!”

  毛思嘉笑了笑,从口袋里拿了几块糖给带人过来的小孩子:“去玩儿吧——你来的可真早,外面可冷了,快和我进屋。”

  这个时候正是年后,拜年的陆陆续续都有,所以各家都是进进出出,很热闹的样子。有人就注意到了外面的动静,特别是站在屋檐下面取冻柿子的大妈,笑着问毛思嘉:“思嘉,这是你徒弟?你可真出息,这才上班多久啊,就能给人做师父了!”

  语气中是浓浓的好奇...现在大家的娱乐生活也比较贫乏,再加上很少有尊重私人空间、隐私的概念,八卦是凶猛的。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有的是人拿出来叨逼叨,更别说是这种有点儿反常的事了。

  毛思嘉没有特别解释,只是打马虎眼:“也不是,就是领导安排的...说起来惭愧,我才工作多久,哪能教人家什么...”

  说话间已经把郭佩佩给领进门了。

  留在外面的大妈撇撇嘴,显然并不觉得事情像毛思嘉说的那样平淡,转头回到屋里,就和满屋子的亲戚朋友说起了刚刚看到的事。

  毛思嘉家里也有来拜年的客人,刚刚走了一伙儿妈妈那边的亲戚,现在正在喝茶聊天的是爸爸这边的同事。

  看到毛思嘉竟然有徒弟来拜年,看着她长大的叔叔伯伯不免调侃毛爸:“毛铮,咱闺女可真是争气,这才多大,就挣上徒弟孝敬了!你当初有小钱孝敬,那是工作多少年后的事情了?”

  ‘小钱’是毛爸的第一个徒弟,如今也算是运输公司的骨干了。

  毛思嘉可不会让郭佩佩和一帮叔叔伯伯在外面寒暄,大家都不是一辈儿的人,调侃玩笑也就算了,真要是聊天肯定聊不到一起去。便拉着郭佩佩进了自己的房间,又用搪瓷茶几端来瓜子花生松子糖块和茶水什么的招待她。

  郭佩佩站在房间里一边解围巾,一边打量这个房间,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人的私人空间...心里非常羡慕。

  她家就俩孩子,她和她弟,住房条件在街坊邻居之间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好了。但她也没有自己的房间...小时候她的床就放在客厅里,这在这个时候是很常见的情况。后来弟弟稍微长大一点儿,也被挪出了爸妈的卧室,爸妈这才上心把客厅用薄木板隔断。

  这样,至少有了一定的隐私空间。不过这个小空间不是她一个人的,得和她弟弟分享。

  毛思嘉就不一样了,有个完全单独的空间,可以在家里来了这么多客人的时候单独招待朋友。再看看房间里的布置,在毛思嘉自己看来可以说是简陋的安排,在同龄女孩眼里已经好的不能再好了!

  看着收拾地井井有条,处处都透露着精巧劲儿的屋子,鼻子里有一股说不清什么味道的香味儿,郭佩佩真的觉得这就是自己理想中的房间了...只可惜,这个愿望没希望实现。

  这个时候北京的房子别提多稀罕了,人均居住面积小的可怜。以她家的住房情况,是不可能换大一些的房子的...这个时候很多年轻人还正处于结婚都分不到房的阶段呢!

  毛思嘉把搪瓷茶几搁在写字台上让郭佩佩随便吃,郭佩佩也没有客气,这个时候大家过年都是这样的。你到我家吃辛辛苦苦排队买来的花生瓜子,我又到他家吃去,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活动。

  手上捧着热乎乎的茶,郭佩佩和毛思嘉说着话,说话间目光停留在毛思嘉的大衣上,再也挪不开眼了。

  这不是过年么,毛思嘉就穿了一身新衣服。其中别的不说,大衣是真的非常惹眼了。

  这是一件纯白色的羊绒大衣,羊绒在衣服表面柔软厚实,像是云朵。领口则是人造革栽绒的领子,栽绒也同样是白色的。另外,扣子是一种乳白色的有机玻璃扣子,半个圆球的样子,同样透着一股子精巧。

  还有衣服的剪裁,其实是略带了一点儿‘公主线’的。

  其实这个时候在冬天的大衣上掐‘公主线’纯属多余,因为首都的冬天多冷啊!里头不知道穿了多少层衣服,难免臃肿。罩上大衣,里面是鼓鼓囊囊的,公主线有个鬼用!

  但这件大衣不太一样,里面的内衬用的是兔子皮(毛爸今年跑了一趟东北,在一个当地老乡的集市上看到的,都是猎户自己打的,攒了不少呢!他全给买了下来。不只是毛思嘉,毛爸毛妈今天也做了一件兔子皮为里衬的外套。因为是穿在里面的,谁也瞧不见,所以不用在意其他人的看法)。

  这种皮子当然比一般的材料要保暖防风,毛思嘉得以里面少穿一两层。再加上她本来就十分苗条,穿上这件大衣自然没有臃肿,微微勾勒出来的线条只是显得人气质好而已。

  这件大衣就算放在几十年后也不算土气,在这个时候绝对是女孩子梦里才会出现的仙女大衣。就算是对于毛思嘉来说,做成的时候也是喜欢的不得了的——这件衣服来的可不容易,兔子皮就不说了,外面的羊绒面料哪里来的?这在国内可不好找!

  事实上确实不是国内来的...孙继东有一发小现在在中外合资船运公司工作,也是就做了海员!

  新中国建立以后自然是有海运需求的,不过这种对外接触的事做的非常谨慎。一般来说,都是和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成立合资公司。而这些公司里自然有不少在船上工作的中国海员!这恐怕也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一批常常和外国打交道的人。

  其实这个时候还有一些人,他们往往会带着国家安排的任务去非洲援建,也算是在国外工作、和外国人打交道。不过着性质是不一样的,所以海员才算是新中国第一批和外国日常打交道的职业。

  这个时候的海员是当之无愧的当红工作,工资本身就很高了,有能够拿美元做津贴(他们的津贴是按照在公海和外国领海上跑的时间算的,每个小时就补贴一定的美元)。

  这还不像毛思嘉他们的导游,说是有美元做津贴,实际上到手的是人民币和外汇券。因为他们可能在外国港口下船,那个时候有消费的需求,所以说是发美元就是真的发美元。

  这个时候不少东南亚港口都有专门的商店一条街,这些商店卖的东西在发达国家来说都是些便宜货(此时东南亚,哪怕是港口,也不见得多有钱),以布料这类商品为主...说白了,就是做中国海员的生意。

  这些海员们可以在这里买到国内很难买到的布料,带给家人和朋友,真是美滋滋!

  孙继东托这个朋友在国外买了羊绒料子送给了毛思嘉。

  虽然这是一份很贵重的礼物,毛思嘉却没有推辞。一方面是因为她真的喜欢,看到的时候就开始想象要做什么样的衣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并不觉得自己不能接受贵重礼物——反正她也有回孙继东很贵的礼物。

  做出来的大衣是如此惹眼,即使毛思嘉之前的不少衣服已经很惹眼了,也远远比不上这件衣服!说实在的,如果是之前,毛思嘉还真没有这个心思这样打扮...和所有人差别太大,这未免不太好。

  但是,今年有点儿不太一样!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吧,风气已然不像前几年那么拘束了,特别是到了下半年,不少人都做出了新的尝试。单单就女同志的衬衣来说吧,以前基本上就是白色的,最多有一些细条纹或者格纹,还得是比较素的颜色,剪裁上也是特别宽大的样子。现在商店里摆出来的衬衫却多了不少小碎花的款式,据最近去过上海的毛爸说,那边的风气变化更大。

  没办法,上海人嘛,时髦的!

  毛思嘉工作的旅游公司,许多同事因为能够接触到外国的人和东西,本来就属于这个时候比较时髦的一批人。眼下风气开了不少,自然跟进的很快...毛思嘉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胆子更大了一些。

  总的来说,这样一件大衣,虽然依旧挺扎眼的,但并不会比之前毛思嘉穿过的一些衣服更扎眼了。

  郭佩佩对这件大衣喜欢归喜欢,心里却是知道价格会非常‘美丽’,所以根本就没问毛思嘉衣服怎么做的。又说了一会儿话,说是要回家了。毛思嘉知道今天都是在到处拜年,所以也没多留,送她出了院子。

  送走了郭佩佩,原本屋子里喝茶聊天抽烟的叔叔伯伯们也走了。毛爸干脆打开门窗散烟气——虽然保持温暖很重要,但毛思嘉闻不了这么重的烟味。

  这个时候毛思嘉就在屋檐下面多站了一会儿,和同一个院儿的邻居聊聊天儿。

  聊天期间,有个爱八卦的大妈看到一行人往杨雪燕家里去,就捂着嘴笑了,然后就站在杨雪燕家外面透着玻璃往里看——这个时候确实是不太讲究隐私的,站在谁家门口看,谁也说不出个不字来。

  另一个留在原地的大姐对毛思嘉笑:“思嘉不知道吧,那是杨家的亲家!”

  毛思嘉有点儿迷茫了,杨家有五个孩子,上头三个男孩儿,下面两个女孩儿。男孩儿和女孩之间隔了好几年!也是因为这个,杨家的三个男孩儿都赶在上山下乡的潮流之前找到了工作。

  又因为杨雪燕属于70届,同样被留城了,大家都说老杨家运气好,简直是祖坟冒青烟了!胡同里这么多人家,除开毛思嘉家里这样,只有一个独苗的,谁家没一两个,甚至更多孩子离开了北京,一年到头见不到一次呢!

  而杨雪燕的三个哥哥,只有大哥已经结婚几年了,二哥却是迟迟没有消息——人已经二十七,男孩子这个年龄不结婚虽然不能说是老大难,也确实是个问题了!

  只有一个大哥结婚的话,那亲家就应该只有一家。而毛思嘉记得杨雪燕她大嫂娘家人,不是刚刚那一行人啊!

  “他家老二也要结婚了!这是老二媳妇家的人。”大姐说着啧啧了几声,然后低声说:“其实两年前就和人家姑娘谈对象了,只是因为申请单位分房一直没成,这才拖着呢!”

  毛思嘉忍不住跟着点了点头,杨家的情况她是知道的。几个孩子都没有离开首都,这是好事,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住房问题更加严峻。

  里外两间房子,里屋卧室睡的是杨爸杨妈,以及杨家老大夫妻两个。两张双人床之间只拉了一道帘子,杨爸杨妈也就算了,杨家老大夫妻两个却是正年轻呢,哪能没有夫妻生活!

  所以这夫妻生活等于是完全暴.露在爹妈耳中了...不过这在这个时候也不算稀奇事。虽然这么说非常‘不合理’,但也只能说是习惯就好...存在即合理。

  至于外间,除了要作为客厅使用,还要做为另外四个孩子的睡房,搭了有两张上下铺。平常一家人吃饭,这叠桌子一打开,还有人得做在床上吃。

  至于杨老大夫妻两个生下来的孩子,则是晚上跟着爷爷奶奶睡一张床...现在怀上第二胎了,杨家人看起来很高兴,为家里的多子多福。背后呢,难免也为越来越紧张的住房发愁。

  唯一好一点儿的是杨雪燕翻过年去就十八岁了,杨爸杨妈比胡同里任何一对夫妻都期待早早嫁女儿。嫁出去一个,家里的地方就能空出来一些...

  这种情况摆在眼前,想要再给老二娶老婆,确实得先落实房子的问题。不然就算是杨家受得了这种越来越挤的生活环境,人家姑娘来家里走一遭,恐怕也不乐意嫁进来了。

  “那这是排到分房了吗?”毛思嘉随口问...这亲家都上门了,应该是事情快成了吧。

  没想到大姐却是压低了声音:“没有!听说是要排上了,结果给人插了队,又得等下一批分房了!”

  毛思嘉‘唔’了一声:“这就没办法了...干脆等下一批吧,他家的住房条件差,也算是比较突出的,总不可能次次都让他被插队吧?”

  也确实有那种每次都被欺负的‘老实人’,次次都不发脾气,如果没有遇到有良心的领导,确实容易成为总是被牺牲的那一个。但总的来说,这种人是极少数的,毕竟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呢!真要是惹急了,也是会去闹的!

  困难是真的困难,难道要看着年轻人因为房子问题始终结不了婚?真闹开了,在这个时候可不是什么好事!领导也顶不住那么大的舆论压力。

  “本来是这样的...”这个时候大姐的表情变得有点儿神秘:“你知道吗,杨家那个老二,让人家闺女怀孕了!这就逼着要结婚了!”

  !!!

  毛思嘉惊的说不出话来,虽然她知道这个时候也是有很生猛的年轻人的,但这到底是极少数。这种事,她也是第一次离得这样近啊!

  见到毛思嘉惊讶,大姐更有八卦之心:“听说是之前以为分房十拿九稳了,准备年底结婚的,所以年轻人嘛...结果没想到分房不成了...人家姑娘现在怀孕了,未婚先孕,工作的厂子不得通报批评啊?所以哪怕是没房子,也只能先商量着结婚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3-03 23:58:32~2020-03-04 23:58: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蒲扇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5章

  “听说是之前以为分房十拿九稳了,准备年底结婚的,所以年轻人嘛...结果没想到分房不成了...人家姑娘现在怀孕了,未婚先孕,工作的厂子不得通报批评啊?所以哪怕是没房子,也只能先商量着结婚了!”

  大姐这番话让毛思嘉立刻有了惊掉下巴的感觉!

  这个操作...可以啊!挺时髦的,都会先上车后补票来。

  再想想,毛思嘉又觉得不对劲来,皱了皱眉头:“这样不太好吧?结婚说的容易,怎么住呢?难道去人姑娘家里住?再者说了,年轻人如果不趁着结婚的档口申请分房,以后再想申请分房就麻烦来!”

  这并不是毛思嘉胡说的,是真的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年轻人结婚想分房,这属于理由正当,如果家里住房确实困难,那就更正当了!领导也不可能对这种情况视若无睹的。

  但是,如果已经结婚了呢?在自身对厂子并没有特殊的前提下,过了结婚这个当口还想分房,不是不可能,只是难度不免上升好几个等级——再申请房子,领导指挥让你谦让等着结婚的同志!

  反正你已经结婚了,老婆还能跑了不成?几十年后会,但在这个年代,这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再者说了,既然你没分房都顺利结婚了,那就说明你家的住房情况没有困难到那个程度!之前能够克服困难,怎么这会儿不能了?得把房子先分给最需要的、实在克服不了困难的同志才对啊!

  至于解释他之所以能够没分房的情况下结婚...这要怎么解释?未婚先孕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弄的严重了,甚至要极大影响前途的!

  这个时候再去闹都闹不起来,因为人民群众不会站在自己这边。作为单身汉,想要一个可以过夫妻生活的婚房,这能够得到广大厂子职工的同情加支持。可要是一个已经结婚的,大家就没办法当他是阶级兄弟了。

  他只是一个来和大家竞争分房资源的对手而已。

  这个时候结婚,确实能解眼前的燃眉之急!但背后对应的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焦头烂额——以杨家越来越挤得生活空间来说,这是无法不去面对的困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9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1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年代小美人(作者:三春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