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_分节阅读_第57节
小说作者:春狂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4 KB   上传时间:2022-10-21 20:39:11

  他却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极为困难的问题,竟在今日便被解决了。

  姜虞走到近前,指了指玉米秆上的被包裹着的玉米,“这两样东西可不是果子,不过也是能吃的。”

  “此物名为玉米,若是精心侍料,亩产或许能有五石。”

  然后,她又蹲下身子,看着眼前的有些低矮,只能看到叶子的土豆植株,“此物唤作土豆,其可食用的部分埋藏在地种,亩产应当也能达到八石。”

  这两种作物的真实产量当然不止于此,但是考虑到这里的耕作技术,水利设施等等,她还是十分谨慎地将原本的产量打了极大的折扣,只说出了大约三分之一的程度。

  但是这也已经足够让眼前几人感到震动了,毕竟原本的小麦稻子产量,至多也不过二石左右,能达到三石便算是丰收时节了。

  如今突然冒出这么两种产量更高的作物,这让太子也不由得感到仿佛是天上掉馅饼了。

  只多一种产量高些的作物,便可以让许多人能多种些粮食出来,多活上几个人了,现在一出现便是两个,这让他激动得都有些眩晕了。

  不过下一刻,姜虞的话让他们更加激动起来。

  “并且,这两样作物,都能在山地,贫瘠苦寒之地种植。

  这话比前面几句话还要让太子兴奋,他甚至有些按捺不住自己,想仔细询问这两种作物的情况来,但是最后还是不想在国师面前失礼,忍下了。

  要知道,如今已经有了那样高产的稻种,再出现什么其它相似的作物,意义也并不是很大了。

  毕竟质量上乘的良田就那么多,反倒是那些不毛之地,多山地区,本就没有什么平坦的地方,而且土壤质量也不行,极难种植。

  如今这种作物不仅产量可观,并且还能利用好那些原本不被人看重的荒地,劣田,这实在是让人不由得大喜过望,恨不得将这些东西好好带回去,立马便种下去。

  一旁的世子听到这几句话,也不由得心思浮动起来。

  这样的好东西,岂不是正适合他们昭地,产量又高,又不挑地方,还能在昭地那些贫瘠山地种植,实在是个好东西。

  怪不得国师会说这东西和瑶瑶有缘,如此看来确实缘分不浅。

  瑶瑶可真是个福星啊,只不过来这国师府一趟,便得了这样宝贵的馈赠,实在是幸运。

  他已经开始联想起来,将这两样东西带回昭地的景象了,或许,日后他便能见到昭地不再是那般荒凉样子,能看到一片青翠了。

  见他们一副没回过神的样子,姜虞便示意下人将上面的土豆和玉米取来,送去厨房烹饪,吩咐着只需将玉米蒸熟,土豆切块与肉食同炖便可。

  三人便见着下人小心翼翼地在众人瞩目下,掰下几个玉米,装进篮子里。另一边则有人小心地将土豆挖出,一同送去了厨房。

  太子看着那从玉米秆上长出来的黄色玉米,以及地里挖出来,显得灰扑扑,沾了泥土的土豆,神色间好奇极了。

  怎么一个长在这样轻的枝干上,一个却又被埋在土里呢,这样的东西也不知味道如何。

  虽然他觉得这两样东西相比不会很好吃,但是又一想,这可是国师带来的东西,想必只是其貌不扬,味道应当差不到哪里去的。

  而且,国师所言的耐旱又是何种程度呢,也不知极北边的冬云城,能不能也种下这两种东西。

  要真是如此,那可比他想的还要有用的多。

  或许他也该考虑,要鼓励百姓多加开垦荒地了,到那时,孟朝的耕地想必要比如今翻上个几倍呢。

  世子也在暗自思索着,若是真带着这两样东西回去,要先在哪里种下去,不对,还是应该先找经验丰富的农户来,先种上一垦再说。

  三人中唯一没有想那么多的便是宣瑶了,她看样子十分期待这两样没见过的吃食,甚至还想去灶台那儿亲自看看,这些东西到底要怎么做。

  也不知道,地里种出来的那个东西,吃起来会不会有土腥味?

  她又看看姜虞,见她一副飘渺的样子,又忍不住多看两眼,既然是国师姐姐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吧,园子里那些果子看上去也很好吃呢。

  说不定就是这东西看上去普通了点,味道其实跟园子里那些东西差不多的。

  三人来到了正厅等候,姜虞并不在此处,只是吩咐着,待他们品尝过后,便可以将东西带走了。

  原本拿去的玉米土豆数量也不多,本就是让他们尝尝的,并不是用来当正餐招待的。

  因此并没有等很久,后厨便将烹饪好的两样食物端了上来。

  说实话,那些厨子以前也不曾接触过这两种东西,因此得了姜虞的吩咐之后,也不敢随意处置,俱都小心翼翼地处理着,连蒸熟的玉米都要查看几回,生怕弄错了时间,蒸过了头。

  太子闻着眼前的肉汤,感觉其中仿佛还混合了一种其它的味道,小心地尝了一口,感觉仿佛有一种沙沙的口感。

  再试了那沾了汤汁的土豆,一入口,两种滋味全都包裹其中,他甚至觉得这分明算是素食的东西,竟比单纯的肉还要美味几分。

  他不由得眼前一亮,这东西竟果真滋味不差,而且想到土豆的亩产以及适宜种植在高寒地区的特点之后,他甚至觉得这东西更好吃了些。

  又能饱腹,又高产,却并不像是其它作物那样只限制在南边种植,这样的好东西,实在可以说是毫无缺点了,或许真是仙人从天上一并带下来的呢。

  他继而又看向桌上看起来十分晶莹的玉米,果真是物如其名,上面缀着的都是如玉般米点大小,闻起来味道也很不错。

  只是这,该如何下口呢?

  他看着盘子上完整的一个玉米,然后又看向其他两人,昭王世子还品尝着眼前的汤,宣瑶却是已经拿着玉米,开始啃了起来。

  尝了一口之后,顿觉滋味实在不错,还撺掇着哥哥也吃上一口,世子在昭地也习惯了父亲的狂放,因此也很不以为意,捡起了盘子上的一个玉米,开始尝了起来。

  倒是太子,一直以来的君子教育,让他实在有些不好意思直接上手便吃,最终他还是让人切成了小片,用筷子挟着吃,倒也品出了几分甜意。

  这两样东西,竟然味道都不差,甚至可以说是别有风味。

  太子浅尝过后,等着世子和宣瑶也尝过了,东西撤下之后,才开口说着,“阿瑶,这东西既是国师赠你的,你便带回去吧。”

  宣瑶年纪小些,但是也意识到了这东西似乎很重要,不然哥哥和太子兄长两人也不会这么在意了。

  因此她扭头看向世子,“全凭哥哥做主就是。”

  世子也猜到她会这样说,便从善如流地应下,对太子回道,“此物即是国师大人所赠,功用甚大,自然是要交给皇伯父和堂兄的。”

  他神色间倒没有什么不甘或是不情愿的样子,毕竟世子也知道,自己二人不可能将这东西据为己有的。

  作者有话说:

  饿了,想吃土豆炖牛肉里面的土豆。

  ◉ 第82章

  太子见他们二人确实不甚在意, 并且好似并不清楚这两件东西的作用,还是开口宽慰着。

  “成安, 阿瑶, 你们的心意我自然是知道的,这件事待我告知父皇之后,定会为你们商议些好处的。”

  太子似乎是觉得这两个弟弟妹妹年纪还小, 还不明白这东西的重要程度,也不愿强夺了他们的东西。

  心里其实是在暗自思索着, 等自己和父皇商议后,看看是否要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便交由成安带回去, 在昭地先试验着种植下去。

  另一部分便交由农署,让他们看看, 这玉米和土豆, 究竟该如何种植,又适合在那些地里种, 再将这些东西推广到其它各处去。

  世子见他这样宽和的样子, 原本有些焦躁的心也不由得沉静下来,这短短的几日相处下来,他也摸清了,太子堂哥实在是个谦和孝悌之人, 知道他的人没有不对他交口称赞的。

  因此他也愿意相信对方, 不是那样强取豪夺的人, 便也对着太子露出笑意来,“阿瑶也是宣家人, 这东西交给伯父, 自然也是理所应当的。”

  太子原本就因他们早早丧父有几分怜惜, 如今听得这话,更是觉得这两个孩子果真念头通达,是个为人着想的好孩子。

  一旁的宣瑶却没仔细听他们的来回对话,只是在心里暗自回味起刚刚吃的那两种食物来。

  真的好好吃啊,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吃了,她瞧了太子哥哥一眼,虽然她把这东西送出去了,但是如果想再拿一两个尝尝味,应该也可以的吧。

  不知道这东西好不好储存呢,她还想带着这两样好吃的回昭地,让母亲也尝尝呢,想必母亲也没尝过这些国师拿出来的东西吧。

  而且那个叫玉米的东西,还是甜甜的,很合母亲的口味,也不知道能不能送去府里种上许多呢。

  接着,几人便向国师辞行,并且还让下人仔细地将这些东西全部移栽出来,连根须也不要破坏,就这么送去宫中的农官那里。

  回到皇宫之后,太子便立马前去觐见了宣文帝,并且仔细告知了今日发生的所有事情经过。

  在听到太子和世子都没有看见眼前的东西,反倒只有宣瑶看见的时候,宣文帝不禁有些心中提了一下,这种神异的经历实在是让他容易联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来。

  但是听到后面国师讲述起这两种作物,并且太子还刻意强调了其中亩产以可以在贫瘠山地种植的事之后,他便立马将之前的想法全都抛之脑后,噌地一声站起身来。

  “这么一说,这两样东西可真是宝贝了。”

  宣文帝也很清楚,如今开垦出来的良田其实并不多,更多的还是那些荒地以及山间难以种植的地,若是有了这两样东西,又能不占良田,又能增加两种高产作物,实在是个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东西。

  他也开始夸奖起宣瑶来,“朕就知道,阿瑶看上去就是个好福相之人,如今看来,果真如此啊。”

  宣文帝很快便打算着赐一些珠宝赏赐给她,以示嘉奖,如今也是真正上了心,看对方着实满意得很,想在京城为她挑一门好婚事了。

  之后,他又听得太子开始讲述起三人品尝的玉米和土豆的滋味来,听得他也不由得想要尝尝看,这从国师手中得来的东西,是否味道真如太子所说这般美味,难道这也是仙人品尝的东西吗?

  太子也很理解他的意思,便吩咐了人,依旧按照方才的做法,照做下去,自有随身侍卫在国师府听过那做法,在旁指导的。

  很快,宣文帝也尝到了这两样东西的味道,也不住地点头同意太子的看法,这两样东西实在是不错,好处多多,味道又不逊色,确实该好好推广。

  因此,二人仔细商议过后,宣文帝也同意了太子的想法,将这些东西分作两部分,一部分便交由成安带回昭地去,毕竟这两样东西是国师赠给宣瑶的,总不能全都拢在自己怀里,那岂不是跟小辈抢东西了。

  当然,更大的原因还是,从国师府带出来的玉米土豆不少,即便分了一半出去,也足够农署种植的了。

  因此,宣文帝很快便下了令,让农署的人试验这两样东西的做法,国师府还派人送来信来,指点了两句关于玉米和土豆的种植法,以及告知,若是土豆生了芽,身上或便带了毒性,就不可以再食用了。

  这还是姜虞刚刚想起来的,虽然土豆生芽并不一定绝对会中毒,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她还是要说出来的,万一有人真不小心吃到了,那可就糟了。

  因而听闻之后,其他人对土豆的态度就更加小心翼翼了,生怕一个不小心出了什么差错。

  另一边,世子知道宣文帝将那两件东西都分了一半给自己,心里也是颇为讶异的,他还以为,自己应当会收到一些钱财补偿呢。

  没想到,伯父兄长他们,都是这样磊落的人。

  第二日,在他告知这消息之后,便见到原本一直都泰然自若的明先生,看上去一副喜不自胜的样子,世子也颇为惊讶。

  “先生,你这是?”

  明先生很快便收敛了神色,速度极快,又恢复了以往波澜不惊的样子,假意咳了一句,“无事。”

  “既然如此,你也不必长呆在京城了,也可收拾收拾准备回昭地了。”

  他对于那两样东西实在好奇得紧,迫不及待地想在贫瘠的昭地试试,看看是否真能种出点名堂来。

  若当真如此,那么建设昭地,让那里变得更加繁华的想法,便不再那么遥远了。

  只要百姓能有东西种出来,能填饱肚子,那便是一处地方最重要的根基了。

  之后生活逐渐宽裕了些,他们不必再为了填饱肚子而耗尽心力,自然也会开始有余力,有余闲,做些其它活计,如此自然也能让更多的人住进来,更多的人有活干。

  这里才会成为商人愿意主动前来,而不是因为一些优惠政策来的地方了。

  作者有话说:

  ◉ 第83章

  原本宣文帝还想着让昭王世子在京中多留些时日, 也好慰藉太后的丧子之痛。

  不过如今昭王世子既得了一半的东西,又思及母亲一人待在昭地, 心里实在担心, 想早日回去陪伴母亲左右。

  因此听了他的话之后,宣文帝也知道不好强留他下来,这孩子孝心十足, 他又如何能阻止对方回去照料母亲呢。

  而且昭地的封地之主,也确实不该离开太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