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_分节阅读_第58节
小说作者:春狂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4 KB   上传时间:2022-10-21 20:39:11

  不过太后还是极为舍不得这几个孩子, 尤其是其中最为天真乖巧的宣瑶,因此一番商议之后, 最终他们还是决定让宣瑶留下来住段时间, 好陪陪太后。

  世子对此也没什么想法,毕竟瑶瑶也挺喜欢京城的, 这些时日与太后相处得也不错。

  他们几人平常也没有什么与祖父母这样年长的长辈相处的经验, 这一回下来,宣瑶倒是切实感受到了对方对她的关怀。

  因此她自己考虑过后, 虽然有些不舍得兄长他们, 但是又觉得太后对她这样好,自己只不过是留在这里陪她一段时间,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一决定商议好之后,世子便去了信, 告知母亲自己即将回来的消息, 以及宣瑶会暂时留在京城的事。

  至于带回去的那两样东西, 他准备等回到了昭地再细说。

  宣文帝则在朝堂上宣告了早就准备好的诏令,由世子宣泽继任昭王之位。

  这件事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现在这么一遭不过是在明面上大肆宣告一番, 昭告天下而已, 自然也不有什么不长眼的家伙出来搞事。

  因此新任的昭王,便顺利地带着皇帝盖着印玺的旨意,准备踏上回程的路了。

  他原本初来京城的时候,心中还带着几分忐忑不安,毕竟父亲去了,他便要成为支撑这个家的人了,虽然有母亲和明先生帮忙,但是他还是会忍不住质疑,自己能不能做得像父亲那样好,昭地的百姓,会在自己死后,也像那日一样来为自己送行吗?

  而且昭地虽然这些年来已经改善了许多,但是见识过京城的繁华之后,他也深深意识到了,昭地还是太过苦寒,与京城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他真的能有办法,让昭地的百姓过得更好吗?

  但是这次回程,他心中却是又有了几分自信。

  原本他还想着,自己与皇伯父及太子堂哥搞好关系,继续联系着两边,不致于太过生疏,日后若是想要建设昭地,总是要向京中求援的。

  但这毕竟是打秋风的事,很容易消耗两边的情分,而且对于昭地来说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总是靠着京中帮助,自己没能立起来,若是日后遇上了什么灾祸,便很难抵御了。

  只有自身富足起来,昭地才能建设得更好。

  但是这实在是太难了,昭地简直可说得上是穷山恶水了,便是最简单的温饱问题,便很难解决了。

  毕竟这里种植的很多粮食都难以成活,每年的收获也极少,连一家人的口粮都不够。

  如今他手中有了从国师那里得来的两种奇异作物,这不由得让他的心也安了几分。

  虽然宣泽只是听国师讲述了大致的产量,并没有亲眼目睹,但是既有了之前那么多神异事情的佐证,以及自己的亲眼所见,他确实相信了这位国师确实是有大本领的。

  更何况,还有之前稻谷丰收的记载,他对于这两样东西就更加信任了。

  稻子虽然亩产更高,但是也确实不适合在昭地种植,即便是播下种子,也很容易因为缺水少肥而死。

  但是这土豆和玉米,却是最适合他们昭地种植的好东西了,有了这两样,或许昭地便能吸引来更多的百姓,更让昭地不再是那样贫瘠荒凉的地方。

  因此,与妹妹告别之后,他便带着人踏上了回程的路,这一回,他心中不再忐忑,反倒是充满了信心。

  他看着已经被处理好,仔细放在箱子里储藏着的两样作物,眼神明亮,它们,或许便是昭地可活千人万人的救命宝贝。

  宣泽离开之后,宣文帝倒是苦恼起该如何向国师表达谢意了,苏联这两样东西是国师送给宣瑶的,但是这东西实在有用得很,太过珍贵,他们总不能就这么收下没有却任何表示。

  但是国师如今也不缺东西,宣泽之前送去的礼物,对方退了大半回来,只留下了一些不是很值钱,但是胜在稀奇有趣的小玩意儿。

  想着想着,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召了人前来问话,“城外的庙宇修建的如何了?”

  “回禀陛下,两日前已经落成。”

  那庙宇是京中富户自发出钱修建的,因为国师从前便说,不愿大兴土木,因此宣文帝原本心中想修建的豪华殿宇的念头,也被打消了。

  但是这回既然是百姓自愿自发修建,那么想必国师也不会拒绝了,宣文帝私下里还拿了自己私库里的钱捐了出去,还派了人去查看。

  虽然不是朝廷监造,但是这毕竟是为国师所建,自然要极为重视,可不能偷工减料,得好好认真地办才行。

  里面的塑像,也是寻了城中最好的石刻师傅,用上好的石料,花了数个月功夫才做好的。

  那石像工艺的确十分出色,原料虽然是极为坚硬的石头,但是却能将其衣袖飘飘、神态安然的样子完美地展示出来。

  匠人师傅并未亲眼见过国师,但是也听说过不少故事,自然也对其十分神往,却一直苦恼于该如何雕刻面容。

  毕竟若是按照一向的习惯来,那也太过流俗,看上去跟寻常庙宇里的神仙像都长得一样。

  最后他还是决定,便不雕刻国师的具体面容,只刻了一层面纱,留下一双似垂非垂的眼睛。

  远远看去,只仿佛对方面容一片平静祥和,却又看不真切,只觉得对方似乎并没有看着自己,好像在看底下的芸芸众生一般。

  走近前去,细细瞧来,却觉得那双眼睛正看着自己,眼含慈悲,令人不由得升起一股怅惘之感。

  原本宣文帝还想着要用真金为国师塑一个纯金像,在别人的劝告之下,他才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

  后来,亲眼见到了那尊雕像之后,他便觉得自己想要的效果正是这样的,没有比这更好的雕像了。因此他也不再提什么纯金像了。

  如今听得国师庙宇已经完成,他也有些按捺不住,想要亲自过去瞧瞧了。

  因此,他很快便下定决心,“好,那明日安排好时辰,朕要亲自过去瞧瞧。”

  “另外,派人去国师府告知一声,国师明日若是无事,请她一并前来。”

  底下人应诺之后,便顺从地退下安排去了。

  那些出资的富户们,原本还盘算着什么时候开门,又该邀请那些人来,如今乍然得知陛下竟然会亲自前来,一个个都喜不自胜,赶忙打理好自己,想着明日该找什么机会,和陛下也见上一面。

  对他们来说,建造这国师庙宇的初心,其实很大一部分便是为了彰显财力,以及搏得一个好名声,还有一小部分,则是暗自期待着,能不能借此机会同那些大官们打上交道。

  至于陛下,他们自然是想过的,但是却不敢抱太大期望,毕竟那可是一国之君。

  却没想到,事情真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发展,这实在是让他们高兴得找不着北了。一时间,这些人全都行动起来,只想在明日能有个露面的机会,若是能再与圣上说个几句,那可就是天大的福分了。

  这些人为了这庙宇高兴得要命,听到这消息的姜虞却是有些傻眼,她听着来人开始狂吹那庙宇所建之地如何清幽,正合国师的气度。

  又说里面的雕像简直巧夺天工,世间无一,极其令人震撼,仙气十足,也刻出了国师一两分的神韵。

  甚至开始展望起来,这庙宇日后必定是人流如织,京中百姓必定都会慕名前来的。

  姜虞的表情看上去依然没有什么波动,只是问了两句是否劳民伤财,是否会强迫人修建之类的话,得到了满意的回答之后,便开口婉拒了明日一同前去的请求。

  待人全都走了之后,她才缓缓地捂着眼睛,不再去想刚才那人说的话了。

  要是祭祀什么的事请她去也就算了,为什么为自己修建了庙宇,搞了塑像之后,还要让她亲自去看一眼啊,这不是公开处刑吗?

  她是不是该感谢那些人,至少没有把她弄成殿里那种金身菩萨像啊?

  姜虞很是无奈,但是这种东西,她也没什么好理由开口阻止,毕竟常人都觉得,神仙是需要凡间信仰香火的,这些事情对她来说其实算不上什么。

  但是这实在是个让人尴尬的事,反正她不会去那里亲眼看上一眼,就可以假装那里并没有这样一间庙宇,里面也没有自己的塑像。

  难道这就是宣文帝对于她这次的感谢吗,那可真是太谢谢他了,早知如此,她就应该收下那些珠宝古玩了。

  作者有话说:

  ◉ 第84章

  宣文帝虽然有些失望于国师并未同意和他一同去的建议, 但是这并没有打消他的兴致,他甚至还带上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同去。

  这一回毕竟行程匆忙, 而且也并非什么依例出行, 因此除了必要的护卫及侍奉宫人以外,一切从简。

  因此也并没有很多人知道这消息,但是那些知道消息的人却是为了一个在圣上面前露面的机会打破了头, 一个个都想能和这几位贵人说上几句话。

  还有一小部分既富又贵,往日也不是没见过宣文帝, 因此面见陛下的兴致并不高,反倒是更想再看一眼那位国师大人。

  他们或许在祭祀求雨时曾看过一眼, 或许在国师一行人前往青州时在城门外见过对方一面, 登时目眩神迷,从此便一直心里记挂着。

  后来再想找机会见上对方一眼, 却也没了机会, 国师这段时日都是深居简出,常常闭门不出, 或者是改换身形, 即便是在自己身旁路过,也很难有人能认得出来。

  想必能常常见到国师的,只有那些国师府的下人以及侍卫们了。

  他们这些人出钱,有些人确实是因为感念国师救了两州百姓, 还有些人则是想借此讨个好, 这二种想法兼有的人也不少。

  因此, 他们心中也是暗自期待着,这回也不知能不能见到国师现身, 让他们再见上一面。

  宣文帝来到这处庙宇游览了一番后, 倒是颇为满意, 此地看上去虽则古拙,却处处透露着精致,细微之处便可见用心。

  当然,他最为满意的,还是正殿的那尊雕像,他还从未见过如此神似,简直完美展现出曾经初见时,国师那副飘渺仙姿的样子。

  神色深藏,只留一双悲悯双目,却足够符合世人对于仙人的幻想。

  那工匠并未亲眼见过国师模样,为了这雕像,还特意寻了一些曾有幸见过其真容的人,甚至还见了最初曾是雩祀随行一员的宫廷画师,这人手上还有一幅尚未完成的《仙人降世图》。

  匠人正是靠着这些,和自己的一些想法,花了几个月的功夫,才做出这一尊像来。

  但是,即便是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回真的是“妙手偶得之”,或许自己也是冥冥中受了什么点化。

  但是自此,他也很难再做出比这更出色更完美的作品了,这一次,或许便是他的巅峰之作了。

  也是因此,这国师庙前来参拜的人每日都没有少过,即便是那些住得远些的人家,也宁愿舍近求远,亲自来上一趟。

  虽然他们家里已经有了一尊小些的像供奉着,但是哪里比得上这里这尊更大,更有神韵呢。

  ……

  郑乔也恰好在这城郊附近,随着师父一同出来义诊,这也是林太医一贯的教徒弟法子。

  以前的三个徒弟都是开医馆的时候收的,那时也不缺病患和疑难杂症,待到这些人学成,随他治治宫中小病,也不算什么了。

  收这个小徒弟时却不同了,他如今是宫中太医,即便传授了对方一身所学,看遍医书,没有实际病患试手,也很难有所进益。

  因此,他才想了这么一个办法出来,让她多接触接触百姓,见见不同的病症,拓展一下见识。

  郑乔也没有浪费这机会,每次义诊都十分认真。

  虽然她模样看上去年轻,不像什么有资历的大夫,但是毕竟是免费的,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占占便宜,来这里瞧一瞧的,说不定就能省下一大笔银子呢。

  因此,郑乔也着实见识到了各种不同的病症,虽然还是会遇见些不讲道理的家伙,但是为了不让这个免费又医术高明的大夫就这么被骂跑了,众人便立刻上前,将一些来找茬的家伙拉走了。

  不过自此之后,她也吸取了教训,随师父出门看诊的时候,开始转移地点,不会总呆在一个地方了。

  她一时竟也忘了,自己这般举动,对那些贫苦百姓来说是一件大善事,但是对一些替人问诊看病的医师大夫来说,可就不一定是什么好事了。

  今日她选定的地方,本是京郊,照理来说人并不算很多,但是这么一天下来,来来去去的车马却不少。

  无论是什么高门显贵,还是市井小民,都能在这里见到他们的身影。

  原本郑乔还有些困惑,不过询问了来问诊的病患之后,她便明白了,原来这里便是国师庙宇所在之处,其他人都称之为“仙人庙”。

  郑乔自然也听其他人提起过这,毕竟圣上都亲自去过,大加赞扬,但是她每日都忙忙碌碌的,还真没注意到这庙宇究竟具体在哪个地方。

  如今乍然得知,心里也暗自盘算着,该找个休沐的时候,带他们也来这儿上柱香。

  若非他们这群人碰巧遇见了国师一行,想必他们如今也不能全都活下来,还能有安稳日子。

  自己还如此幸运地得了师父看重,收了自己为徒,这实在是一辈子都难以偿还的恩情。

  林太医这时敲了敲她的脑袋,“回神,想什么呢?”

  “可不要跟你师兄一样,仗着自己有天分,就不愿听了。”

  郑乔扭头朝他讨好地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抱歉,师父,下次不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