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叔万福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九月流火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86 KB   上传时间:2019-12-31 20:43:21

  程元璟走到门口,就在程瑜瑾以为是自己多想的时候,突然听到熟悉的声音:“程瑜瑾。”

  程瑜瑾反射性地站了起来:“九叔。”

  程元璟看着她,笑的非常从容坦荡:“你不用回去练字吗?”

  程瑜瑾整个人都不好了,都晚上了,人都挤在程老夫人这里,她去练字?

  程老侯爷听到他们这里的动静,问:“九郎,怎么了?”

  程元璟依然看着程瑜瑾,勾唇一笑:“千秋节在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侄女你说对不对?”

  程老侯爷奇怪,让人扶着过来一探究竟。程瑜瑾叹了口气,心说来日方长,她明天再来刷徐之羡的好感也不迟。

  程瑜瑾直起身,低头应道:“九叔说的是。”

  “那就走吧。”

  程元璟看样子并没有单独离开的意思,程瑜瑾只能咬牙,忍痛和众人告别,追着程元璟出门。

  出门后,程元璟并没有刻意等她,程瑜瑾得很努力才能跟上程元璟的步伐。她看着眼前人的背影,心想怎么回事,她怎么觉得程元璟今天不太对劲?

  似乎有点生气的样子。

第17章 不悦

  程瑜瑾好好的嫁人计划被打断,回到屋里后,连翘伺候着程瑜瑾换了家常衣服,问:“姑娘,您要练字吗?”

  一提起这个程瑜瑾就恨,然而她是一个很理智的人,遇事从来不发脾气,她只关心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将利益最大化。反正今天晚上势必不能和徐之羡联络感情了,若是她赌气,岂不是一无所获?

  还不如练一会字。嫁一个好夫婿讲究的就是广泛撒网重点捞鱼,徐之羡这里不能松懈,给皇帝的寿礼也要跟进,指不定哪一个就有回报了。

  程瑜瑾说:“将笔墨备好,我一会去练字。”

  连翘听了暗暗咋舌,大姑娘天不亮就起身,先是去给程老夫人请安,随后去九爷那里临了一天的字,好容易晚上回家了,她竟然还要写字。这样的毅力,许多赶考的学子也比不上吧?

  连翘十分钦佩,杜若已经铺好宣纸,在砚台里放了清水,悄无声息退下。

  程瑜瑾看书时不喜欢旁边有人,奴婢知道程瑜瑾的规矩,都安安静静退到外面。程瑜瑾从懂事起就自己独住一个院落。庆福养她的时候还没有生育,闻到小孩子身上那股奶腥味,嫌恶心,等程瑜瑾能自己行动了,就忙不迭把程瑜瑾扔到外面。这倒也好,程瑜瑾从小就自己管奴婢和财物,心性比其他闺秀成熟的多。

  她的院子不及程元璟的大,但是五脏俱全,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坐落着两间厢房,南面是正门,正门两边各两间倒座房,由抄手游廊将整个院子串连起来。从门到正房铺着一条十字形青石甬道,花圃里种着一颗高大的花树,春日里格外热闹。四个角都开了角门,开门出去便汇入门庭深深的侯府,关上门便自成一体,自给自足。

  她的正房一样是五间格局,但是没程老夫人和程元璟的那么宽敞,程瑜瑾将最西边一件安置成卧房,用一道木格月亮门隔断,木隔上根据节气挂各色帷幔锦绣,遮住外来的视线。西次间放了罗汉床和精巧的红木座椅,用来接待亲近的客人。最中间的那间是正堂,接待访客,新年下人磕头,都在这里。东边就是程瑜瑾自己的空间里,最里面是书房,另一间是做绣活的地方。

  程瑜瑾定下规矩,洒扫婆子和粗使丫鬟只能在院子里活动,二等丫鬟才能进正房,但也只能在正堂里擦擦座椅,跑跑杂务,她的书房和卧房,唯有贴身的一等丫鬟才能进。

  程瑜瑾在桌前坐了一会,突然想起程元璟今日给了她一瓶药膏。

  她记得中午时让杜若收起来了,收在哪儿了?

  程瑜瑾到多宝阁翻了翻,果真在一个小抽屉里找到瓷瓶。她今天说那句话本来是开玩笑,谁知道,程元璟竟然当真准备了东西,还是伤药。

  伤药不能乱给,一般都是提前准备好的。程瑜瑾有点好奇又有点不相信,程元璟那样的人,会提前给别人准备药?

  她是不太信。程瑜瑾扒开药塞,轻轻嗅了嗅。程瑜瑾本来是存着防人的心思,没想到这样一嗅,她更迷惑了。

  她怎么觉得,这一瓶药和程敏先前给的那瓶味道一样?程瑜瑾找出程敏的闻了闻,程敏堂堂一个公府夫人不至于骗她,这明明是淑妃娘娘赐下来的宫廷御药,怎么和程元璟拿来的这样相像?

  第二天程瑜瑾照常去临摹,她看向程元璟的目光充满探究。程元璟话不多,程瑜瑾也从来不说没用的话,他们俩人经常在屋里待一下午,彼此都不打扰,各干各的事。

  程瑜瑾心底想这个人安静自律,相处起来倒舒服,然而一到晚上,程瑜瑾就有些无奈。

  连着几天,她一空闲下来,程元璟就不紧不慢地喊她“程瑜瑾”,之后她就得硬着头皮回去练字。程敏在侯府待的这几天,程瑜瑾竟然再没有找到机会和徐之羡独处。

  程瑜瑾简直怀疑程元璟在故意搞她,但是转念又想,她一没得罪程元璟,二和程元璟没有利益冲突,他不至于这样无聊罢?可能他急着做贺寿绣屏,所以才督促她好好练字。

  兴许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今日,程瑜墨和徐之羡几人堆在一起玩,程瑜瑾很自觉地站在门口,等程元璟。

  不劳他老人家喊了,她自己来。

  徐之羡玩了一会发觉程瑜瑾不在,隔着屋子喊:“瑾姐姐,你要去哪儿?”

  程瑜瑾已经穿戴好披风和鹿皮靴,说:“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练字。”

  “哦。”徐之羡呆呆地应了一句,这时候程元璟已经走到跟前,程瑜瑾匆忙对徐之羡打了声招呼,就追着程元璟出去了。

  徐之羡看着那两人一前一后离去,良久后挠了挠头,喃喃:“瑾姐姐可真勤勉。我明日就要走了,今晚还以为能和瑾姐姐说说话。”

  程敏第二日便套车回昌国公府,国公府的下人亲自来二门迎接。程瑜瑾随着祖母站在垂花门后,静静看着国公府的马车远去。

  有钱有权真是好,连马车都比侯府的气派,程瑜瑾嫁入高门的心更坚定了。嫁人是第二次投胎,她决定不了自己的父母,就只能尽可能找个高门夫郎。她受够了寄人篱下的感觉,谁都不能拦着她往高处走。

  姑太太回家去了,程老夫人不舍,而程家其他人却集体松了口气。姑太太在,她们无论做什么都要提着心,小心捧着小姑子和徐家的两个儿女。阮氏回到院子,坐在塌上,长长松了口气。

  “可算走了。这几天陪着她走动,真是累死人。老夫人只是动动嘴,她们母女俩倒是开心,受累的都是我们。”

  程瑜墨爬上塌给阮氏锤肩膀:“娘,您辛苦了,女儿给您松松筋骨。”

  阮氏被女儿这个举动感动得眼眶发酸:“女儿大了,懂得疼人了,娘真是没白养你。”

  一旁的丫鬟见隙说道:“女儿是娘的贴心小棉袄,二姑娘已经十四了,以后孝敬太太的时候多着呢。”

  阮氏点头:“是呢,墨儿日后嫁个好夫婿,非但能孝敬父母,还能提携你弟弟,可比养个儿子省心多了。”

  程瑜墨被说的满面通红,她撒娇地扭过身子,说:“娘,人家好好给您捶背,您却说这些话。再说我就不理你了。”

  阮氏和陪嫁丫鬟都笑,程瑜墨在她们的笑声中红了脸,爬下塌跑出去了。里面的笑声更大,程瑜墨让风散了散脸上的热意,虽然害臊,但她不由想,都一个月了,长渊哥哥这么还不来提亲呢?

  当初明明说好了,和姐姐退婚后,就来娶她的。

  程瑜墨即便相信霍长渊,现在也有些着急了。祖母和母亲都在给她物色人选,最重要的是,她听徐念春说,也有人向霍家打听霍长渊的婚事。再不赶紧订下,她和霍长渊岂不是又要走前世的老路?

  程瑜墨这里焦躁不安,而靖勇侯府里,霍薛氏却一边敷衍霍长渊,一边相看其他府邸的女儿。

  天底下又不是只有程家有闺女,配得上她儿子的,得是最出挑的姑娘。程瑜墨不是宜春侯府正经的千金,老侯爷一死,爵位就归她大伯了,和她们家有什么关系?而且程瑜墨父亲官职不高,自己才能平平,为了勾引长渊还做下那等事,霍薛氏才不愿意选她做儿媳。

  霍长渊偶尔问起,霍薛氏就说快了快了,而私下里,她已经挑选起其他人。

  程瑜瑾却没有心思再关注霍家和程瑜墨的事,在她这里,霍长渊已经是个死人了。她眼睛里有了下一任目标夫婿,手上也有绣屏风的任务。她连续半个月都在临摹程元璟的字迹,昨天程元璟终于开口说有点形像的样子,程瑜瑾让丫鬟将她的绣架搬出来,这几日就要动针了。

  这扇屏风非同小可,程瑜瑾的绣功极好,但还是练习了好几日,确保能将程元璟的字完完整整地临摹出来后,才慎重落针。

  给皇帝祝寿的屏风并不是大件,而是一扇小插屏,程瑜瑾将绣好的一角带去给程元璟看,程元璟看到,讶异地挑了挑眉:“你竟然亲自绣?”

  “当然。”程瑜瑾明白程元璟为什么这样说,高门大院里主子的“亲手”就是动一动嘴皮子,实际上都是下面的婢女代劳。而女红枯燥又艰难,娇小姐们越发吃不了这个苦,连给婆家做见面礼都是陪嫁丫鬟绣好,主子挑上两针,就算亲手绣的了。

  程老侯爷也是这个意思。而程瑜瑾竟然真的亲自执针,难怪程元璟会惊讶了。

  程瑜瑾笑着说:“既然我担了这个名,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外面的绣娘不放心,不如我亲自来。”

  程元璟轻笑了一声,她还真是自信。他多少给程瑜瑾颜面,随手翻开半成品看了看,他本来没放在心上,程瑜瑾年纪才多大,她技能学的又杂,几乎什么都要试一试,这种情况下,女红能有多好。

  可是等程元璟视线触碰到上面的绣迹,着实意外了:“双面绣?”

  “是。”程瑜瑾笑着又补充了一句,“准确说,是双面异样绣。”

  程元璟对双面绣略有耳闻,绣娘一次下针,同时绣好正反两面,一点线头都没有,称为双面绣。而双面异样绣就更厉害了,同时绣好两边的同时,正反面的图案还是不一样的。

  程元璟对程瑜瑾真有些刮目相待。双面绣要至少几十年绣功的绣娘精心排针,难度极大,所以市面上双面绣成品屈手可数,大部分都当做贡品送进宫廷,流传在外面的,少之又少。而双面异样绣就更难了,堪称刺绣最高技法,纯粹看天赋,无论有多少年经验,说不会就是不会。程瑜瑾小小年纪竟然会双面异样绣,简直不可思议。

  程元璟好生打量了程瑜瑾一眼,道:“难怪。”

  难怪敢说要绣就绣最好的,她来执针。果然有这个底气。

  程瑜瑾没听懂:“什么?”

  程元璟从来不说重复的话,他没有回答,突然生出些好奇来:“你为什么会双面绣?”

  “九叔大概忘了,我外祖父的封地在江南。这是母亲嫁给京城时,外祖父精心挑选的陪嫁。”

  程元璟对宁王有印象,宁王在江南世袭多年,他给嫡女陪嫁的人,想来是当地水平最高的绣娘了。最厉害的绣娘赖以谋生的技艺,程瑜瑾十四岁就学会了。看她的样子,恐怕比她的女红师父还要厉害。

  程元璟问:“你会双面绣,为什么从没听人提过?”

  以程瑜瑾精于算计的性子,应当会运作到众人皆知才是。

  “那可不行,要是她们都知道我会绣,岂不是人人都来找我了?我又没有母亲替我拦着,为什么要做这些损己利人的事。”

  程元璟顿了片刻,失笑。果然,她还是她,不是不算计,而是算计到家了。

  她这样的人,日后无论嫁给谁,都能活的很好吧。他见过许多贡品都会惊讶,她日后的夫婿看到她会双面绣,岂不是高兴如捡到宝了?

  程元璟不知为何生出些不快。

第18章 新人

  三月,程老夫人的屋子里照例站着满满当当的人。庆福抱着程恩宝坐在小茶桌旁,程恩宝都四岁的男孩了,还是成天抱在怀里,等闲不下地走路。

  阮氏就没有庆福这么大的体面,她站在程老夫人身边,不断揪着帕子,看起来有些坐立难安。过了一会,外面终于跑进来一个小厮,远远停在门槛外磕头:“小的给老夫人请安!各位太太安,各位少爷、姑娘安康。”

  阮氏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就连庆福也抬起头来。程老夫人年纪大,养气功夫最好,闻言依然不紧不慢地问:“九爷的调遣令下来了?报喜的人怎么说?”

  “大喜,九爷领了工部的缺,授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

  女眷们“啊”了一声,阮氏最关心这个,她没听懂那长长一串官名,只知道问:“是几品官啊?”

  “正五品。”

  “正五品啊。”阮氏喃喃,她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得意于程元璟官职才五品,官阶不升反降,一方面又有点为程家担忧。毕竟,程元璟是侯府官职最高、前途最好的人了,他都升不上去,那宜春侯府只会衰落的越发厉害。

  屋里除了阮氏没人说话,但无疑阮氏说出了众人的心声。程敏劝程老夫人动用钱财给程元璟打点关系,程老夫人老大不乐意,但是她理智知道程敏说得对。程老夫人想利用这个关卡拿捏拿捏庶子,好让他知道别以为做了官,就能摆脱嫡母的掌控。结果还没等程老夫人摆完架子,程元璟的调令发下来了。

  正五品,还是工部的官,程老夫人听到这个官职有点失望,但更多的是暗爽。这个官位不是说不高,只不过和众人想象的,少年天才一路翰林清官外放入阁差远了。

  官职授予也是很有顺序的,真正顺畅的青云路,乃是进士出身,入翰林,熬几年清苦日子,之后外放去上州做知府,外放两任后,调回京师进六部,一般能进户部、吏部这等地方的,便是默认的内阁大学士了。再在六部熬上七八年,从侍郎做到尚书,如果任期内没有大差错,便能入阁做阁老,熬死一个,往前升一位。

  这才是天下文人最理想的仕途履历。如果会试没进二甲,不如不参加,下半辈子的仕途注定不会高,如果进士第一个官不是清官,没进翰林,那此人日后的升官空间,亦十分有限。

  向程元璟这种殿试后被调到外地下放的,委实是高开低走,难怪昌国公府觉得是程家不打点,耽误了儿孙前程。现在好容易调回京,众人都眼巴巴等着程元璟进修史馆等清贵之地,结果,竟然去了工部。

  六部之中,吏部为首,户部、兵部次之,工部,乃是下下行。

  程老夫人听不懂什么是虞衡清吏司郎中,只知道程元璟进了最穷最累的工部。按照她多年的生活经验,没成翰林,进了工部,日后升官空间恐怕断绝了。

  程老夫人不知不觉安下了心,默默想,什么少年四品,进士出身,说的再好听,还不是庸庸碌碌。和程老夫人同样想法的还有庆福,她心里轻嗤,不过表面上不显露出来,笑着吆喝:“授了官职就是好事,多少人在京城赋闲两三年,也排不上官呢。来人,给赏。”

  小厮领了赏,欢欢喜喜出去了。程瑜瑾看到庆福等人的表情,暗暗摇头。她为了能精准找到潜力股,特意研究了朝廷官职,她知道的更多,就更能看懂官职变更的门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叔万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