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_分节阅读_第310节
小说作者:冰莲清妍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83 MB   上传时间:2020-02-25 18:45:20

  是啊,爸爸您在京都,孩子们来了京都发展,那我们的家就在京都了呀!说得多好啊,亲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所以,爸,不住沈园没关系,到时候,只要我们的心在一起,又能不时见到亲人,那就很幸福了。”

  “有亲人的地方,才是家!阿芳丫头说得好啊,沈园只是我们其中的一个家,是我们祖宗的家。以后,我们会建一个小沈园,那里会成为我们的新家。”

  沈伟明对二儿媳妇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又高看了几眼。这个妇人,可不像普通的农村妇女,怪不得能教出文芳这样优秀的孩子来。

  如果曾文芳知道爷爷是这样想的,肯定会觉得好笑。要知道,正是因为有了她这个女儿,她妈妈才会不像普通的农村妇女,变得这样优秀。

  “你们那么多人都住文干家里,会不会太挤了啊?”

  沈老爷子心里接受了孙女的解释,又听到二儿媳妇说了这么一番有哲理的话,心里已经有些松动。

  但还是觉得好不容易找回来了二儿子一家,这会儿却说不在沈园住。文芳丫头是解释了,但还是有些不合情理,他脸上尽是忐忑不安,所以又多问了一句。

  陈文干道:“爷爷,我那里有五个房间,刚好够住。”

  战友也插话道:“沈爷爷,你放心,我在华翠苑也有一套房,与文干上下楼,当时与文干一起买的,装修风格也相似。文干那里住不下,就分一些人住楼上。正好可以让偷偷懒,不用我自己去打扫卫生。”

  曾文芳不由对战友刮目相看,这家伙追女孩子,还挺有一手的啊。竟然未雨筹谋,连房子都一并准备好了。同一个小区,姐妹俩住得近,父母又可以一起住,嗯,不错,不枉她花费那么多口水劝妹妹。

  战友看向陈文干,有些得意的挑挑眉。陈文干没理他,只是盯着自家的小媳妇看。

  “算了,住哪儿的事待会再说,看你小叔与你大伯的意见吧?”

  沈老爷子见事情如此,又知道大孙女一向是个有主见的,便也没有再追究。很快,他脸上便重新扬起笑容,又跟大家有说有笑起来。

  沈伟明心里还是觉得大家先住沈园,等那边的新房子建好之后分开住会更好一些。

  曾文芳笑了笑没再跟爷爷分辩,她相信沈小叔会同意她这个计划的,毕竟自家的事情好解决,别人会怎么看沈家人,那才是最重要的。

  随后回来的战兰得知曾文芳一家的住处另有安排,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年前,丈夫与小叔去了一趟南方,只差把曾文芳一家人夸到天上去了。她对此持保留意见,一直担心年后他们一家人来了之后,不知道该如何相处。

  沈琅两口子对财富没有什么执念,自家丈夫与儿子也是个傻的,根本没有什么金钱观念。只有她,特别是弟弟战亮的事情出了之后,她心里更是忐忑不安。

  担心曾文芳姐弟得了老爷子的宠爱,会跟她儿子争家产。如今,得知曾文芳一家人不会跟他们住在一起,当然得松一口气了。起码,还是她家儿子陪在老爷子身边,曾文芳姐弟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压过自家儿子的风头去。

  曾文芳几人不住沈园,对战友来说是好事,到时候,他提出让雪儿帮忙孩子补习,以及帮忙接送孩子,都不用为难。到时候用“华翠苑离得近,小叔上班没时间”为借口,最好不过了。文雪丫头这么善良,肯定不会拒绝。

  曾文芳一家人不住沈园,既合了战兰的意,又合了战友的意,当然,最高兴地莫过于陈文干了。

  之前,文芳并没有与他聊过住哪里的问题。春节到了,槐树胡同的装修工程也搁下了。即使那边装修好了,鉴于环境安全问题,也要半年之后才能住进去。

  他以为文芳一家子会住在沈园,毕竟沈老爷子年岁大了,曾国生夫妻住在那里,正好可以照顾老人。

  谁知道,哈哈,竟然有了这个意外之喜!从来到沈园到吃完晚饭,陈文干脸上的笑容一直就没有断过,弄得沈琅心里很是不平。

  沈琅原本想让文芳晾这个家伙一段时间,无奈侄女不配合,唉,住在一套房子里,人家小夫妻要做什么,他一个小叔管得了吗?

  唉呀!真正便宜这家伙了!

第五百六十一章 认祖归宗

  二儿子一家人回京都,沈家自然又想摆宴席向大家介绍一番。

  沈伟明觉得,儿子并不如他印象中的农民伯伯那样黝黑、粗鲁,二儿媳妇也不似电视剧里那些农村妇女那样拿不出手。他很想为儿子举行一个隆重的认亲仪式。

  可是,上次的认亲仪式已经搞得够大了,曾文芳建议这次要低调。她跟老爷子说,最好跟几家至亲及相关的老朋友家里提一提即可,不要搞其他认亲形式了。

  曾文芳拿出了很多理由反对老爷子的提议,最后,她无比诚恳地道:“爷爷,我爸妈在众人的眼里,还是乡下来的农民。并且,这也是事实,即使在您看来,我爸妈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自家人看自家人,怎么看都是好的。至于在别人眼里会怎么样?这却是个未知数。

  我只希望我爸妈能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名声这些东西,对我爸妈来说,并不算什么。如果,大家认识了我爸妈,却总是用同情怜悯的眼光看街他们,您觉得他们会好受吗?

  爷爷,我们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我们是为自己活着。爸妈能见到京都的亲人,他们已经很满足了。之前,您认我的时候,已经够高调了。

  我怎么样都没关系,不过,文峰与文雪还小,我们希望他们能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要因为自己是沈家人,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曾文芳说服了沈老爷子,沈老爷子年轻时候,也是一个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思考过了,自然知道文芳说得有理,也就依着她的意思来办了。

  不过,虽说是小范围请,算起来却还是有了不少人。首先是沈家同宗同房的人,沈家是百家世家,“沈”在京都可是一个大姓。全部请不太可能,沈老爷子便决定只请没有出五服的宗族兄弟,还定下了每家派出一个代表来,这一算就有好几桌人。

  而沈伟营与沈伟云是他亲弟弟,这两家至亲,当然得全家到齐,这一算,又是好几桌。

  再然后,就是战家、程家这些姻亲,钟家、谢家、刘家这些老友。最终敲定在元宵节的时候请,大家一起吃过晚饭后,年轻人就可以出去看花灯,年纪大的就聚在沈园一起聊天。

  在此之前,上族谱一事提上了议事日程。户籍上,曾文芳一家人,除了王娟英之外,其余人等全都改成了沈姓。

  得知文芳一家人已经改姓,身为族长的沈伟云最为开心。他选了一个吉日,拿着族谱,带着宗族里几位得高望重的老人和沈伟明一家老小,包括曾文芳一家一起去祠堂拜祭祖先。

  沈家宗族祠堂就在沈园后面,其实是沈园的一部分,但是,在很久之前,祖先为了方便其他人沈家祭拜,就把它与沈园隔了开来。如今也算是好事,这足有四五百平方米的祠堂不再属于沈园,却得以保存下来,成为沈家共有的地方。

  沈琅不用问过其他沈家人就把沈园捐献给国家,这也是其中一个很大的理由。在丹琼国,一直有长子继承家族大部分的产业的习俗,虽然在近百年这一习俗已经不再受人推崇,但是,沈家仍是如此。

  比如沈伟云兄弟,沈伟明一直提出让他们住在沈园,可是,沈伟云与沈伟营都不愿意。他们谨记祖宗的话,“家不分不发”,没有能力的人,才会聚在兄长的身边,盼着能得一些祖产。

  最后,沈伟明还是建议父亲把大多数动产分给了两个兄弟,自己只留下了沈园与其他少量的产业。

  如今,沈园要捐给国家,沈伟云与沈伟营都觉得自己占了哥哥的大便宜,还提出要给回一些钱财给大房,被沈伟明拒绝了。

  “你们大嫂留下那么多产业,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要你们的东西干嘛?又不是缺衣少食的。以后,这事不得再提。”

  沈家的家风之纯厚,由此可见一斑。

  曾文芳得知此事,很为自己是沈家人而自豪。京都的豪门世家,能如沈家这样相亲相爱的,估计也难于找出第二家来了。

  所以,她下决心,他们家除了山庄与以后的那栋新房子,不要沈家的其他家产。虽然,爷爷说过,除了大伯母战兰后来添置的产业,其他产业会给分成三分,但是,曾文芳还是觉得没有必要那份财产。

  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自己手持“重生”这把金手指,想要赚钱还不容易吗?家产由长房继承,她就带着沈小叔换一种方式赚钱,好好地守住沈家这一优良家风。

  反正,她家只有大哥一个男丁,没有什么长房二房之分。

  还有,她家老公是谁呀?稳稳地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老总,到时候,估计也看不上自己娘家这点财产。

  哈哈,这一世,她真是白捡了这么好的一个老公,然后还帮爸爸找到了亲人。这样的人生,真是没有再爽,只有更爽!

  曾文芳跟随着众人跪拜的时候,心里是充满的虔诚。她在感谢沈家的老祖宗,一定是他们看不惯自己的子孙被人这样糟蹋,然后生气了,才会让自己重生在14岁,改变一家人的命运轨迹,然后让他们一家有机会认祖归宗。

  沈伟明见到大孙女眼里的感激与虔诚,心里很欣慰。二儿子其他人他不担心,最为担心的就是这个大孙女。因为,他有些看不懂这个大孙女,而自家这个大孙女,看似内敛,其实骨子里很张扬,并且还特别有主见。

  他算明白了小儿子以前说的话,也相信了“二儿子这个家,不是二儿子夫妻在当,而是这个大孙女在当”。

  事实也是如此,就像不住在沈园,当初他提出反对时候,他观察到二儿子神情有些松动,可是,最终还是扭不过大孙女。

  如今,大孙女对认祖归宗这件事如此虔诚,能不让他感动吗?

  他哪里知道这个大孙女是以为自己的重生得益于沈家祖先,才会对这些祖先充满了敬意。不但规规矩矩地上香、跪拜,心里还说了很多感激的话。

  沈伟云主持了一连串的仪式之后,最终宣布:“沈国生,沈家25代传人,配偶王氏,育有长女沈文芳、儿子沈文峰、小女沈文雪,三孩均为沈家26代传人。”

  然后,又严肃地对曾文芳一行人道:“你们已经是沈家人了,沈家有沈家的家训,你们每个人,都要牢记沈家家训,传承沈家家风,让沈家发扬光大。”

  大家自然应是,认祖归宗的拜祭仪式整整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这一圈下来,大家都有点累,但精神却都很好。

  中午,一行人都回沈园吃饭,沈琅请了厨师过来做厨,几个老人,加上沈伟明兄弟的妻室老小,加起来一共五桌人。

  席间,曾国生夫妻带着孩子给长辈敬酒,感谢大家接纳他们,能让他们认祖归宗。

  曾文峰不无感慨地道:“我为自己是沈家人而骄傲,以后,一定不会丢咱们沈家人的脸。”

  沈伟明看着孙子,高兴得红了眼眶:“好,不愧是我们沈家的孩子,你们都是好孩子。”

  然后拉过沈泽铭的手,道:“我们这一房子嗣不丰,这一代的男丁也就你们兄弟了。以后,你们一定要互相帮衬,相亲相爱,把我们沈家发展光大。”

  “爷爷,我们会的!”

  沈泽铭是兄长,他拉着曾文峰的手,郑重地向爷爷保证。以前,总是被长辈的期望压着,如今,多了一个兄弟,他很高兴。再说,这个弟弟充满阳光与朝气,说话直率爽朗,他很喜欢。

  “爷爷,我一定会与哥哥互相帮衬,不会让爷爷与各位长辈失望的。”

  曾文峰握着大堂哥的手,心里生出了一种神圣感。姐姐说,堂哥喜欢设计,对做生意没有什么兴趣,以后,振兴沈家,还得靠他。

  他知道,姐姐都嫁人了,以后会有她自己的家。这个家,他是家主,确实得靠他。

第五百六十二章 送媳妇上班

  认祖归宗之后,曾文芳一家五口,除了王娟英的姓名没有改外,其他四人自然全部改成了“沈”姓。当然,这些其实也是对别人而言,因为,沈家众人,打一开始,都没有名带姓称呼过他们。

  即使那次丹琼市长主持曾文芳与陈文干的婚礼,也是故意忽略了“曾”姓,直接称呼她为文芳小姐。

  如果说不习惯的,应该他们自己了。曾国生还好,在京都也不认识其他人,而几个诸如战友那样的晚辈,都是喊他叔叔,没有加上姓。

  曾文芳虽有心理准备,无奈两辈子都姓“曾”,这么多时间加在一起,也都有六七十年了。这一下子,改了姓“沈”,还真有些不习惯。

  幸亏,身边除了亲人朋友,其他人都是新面孔,人家直接喊了沈文芳或者沈小姐,又或者文芳,她最多怔忡一会儿。

  也是沈琅有先见之明,早在年前那一趟去南方,就把他们一家子调入京都的户籍手续带在身边,初八那天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把他们的户籍关系全部办妥了。

  因为认祖归宗,曾文芳上班又耽误了一天。直到初十一大早,曾文芳才拿着户口本、临时身份证、调令、大学毕业证及几种学位证书等资料去报到,当然,这个时候,她的户口本与临时身份证里的名字已经变成了“沈文芳”。

  “芳芳,你快点,我送你。”

  丹琼通讯社就在丹琼市中心,离沈园不远,但离他们住的华翠苑,开车就要半年小时了。这也是沈琅一直希望侄女住在沈园的原因之一。

  可是,曾文芳这次却不愿意为了上班方便就住在沈园了。要知道,“方便虽可贵,自由价更高”,开车半个时辰而已,在这样的大都市,开车一个多时辰才能到上班单位的上班族比比皆是。

  再说,又不是像东湖那样的小市区,中午还要回家吃饭、午睡。她了解过了,单位中午管饭,还有地方午睡。她一天也只需要两个来回,费不了劲。

  “不用了吧?又不顺路。”

  第一天上班,曾文芳其实想自己开车去,可是,陈文干不肯啊。即使两家公司的职员们都在巴巴地等着他这个大总裁,他也得把第一天去上班的媳妇送到单位。

  “没得商量,上车。”

  曾文芳只好上了车,心想:早知道再早些起床,等送她到了单位,陈文干再去公司,肯定会迟到。上次战友就取笑她了:“文芳,你不知道,以前文芳从不迟到早退。自从你去年来京都那次开始,他可算是破例了。”

  “那当然,要破例也是为我破例,如果因为别的女人破例,那我饶不了他。”

  说这话的时候,她还有些得意。可是,之前她只是在京都呆了十多天,以后可是一直住这里的,可不能再让陈文干为她破例了,免得他在公司的员工面前为难。

  “芳芳,到了,要我陪你上去吗?”

  或许是担心她迟到,又或许他公司那边有事,陈文干把车开得又快又稳。等曾文芳回过神来时,车子已经停了下来,还听到陈文干温柔似水的声音。

  曾文芳坐正了位置,从车窗里往外看,右边有一栋大楼,看上去很是高大上,目测至少有十几层楼高吧。大楼前面有一块很大的石头,石头上写着“丹琼通讯社”几个大字。

  “哇,到了,也不远嘛!”

  其实,应该说如今“有车一族”的人不多,如果再过十多年,家家户户都有了车,那国家说不定又会出“单双日”禁行条例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5页  当前第3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0/4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