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_分节阅读_第311节
小说作者:冰莲清妍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83 MB   上传时间:2020-02-25 18:45:20

  “比起你在东湖那边上班,要远多了。等周末就去选一部合适你的车子,到下周一,你就可以自己开车来了。芳芳,我送你上去吧?听我朋友说,通讯社很大,部门多,下属单位也多,我怕你找不到。”

  “切,真是傻哥哥,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啊?上个班还要人陪,你确定这样不会有人笑话我?”

  “傻哥哥?嘿嘿……”

  陈文干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竟然嘿嘿地笑了起来。曾文芳倒没想歪,白了他一眼,拿起包包,还有装着杯子、笔记本、笔之粗的袋子,顺溜地开门下车。

  陈文干也打开车门下了车,绕到另一边,对曾文芳道:“芳芳,下午我来接你!”

  陈文干用的是不可质疑的陈述句,可是,曾文芳却太有理由反驳他了。

  “我坐公交车吧?你们那边初六就开始上班了吧,你迟了这么多天去,肯定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再说,我昨天查过了,有一班公交车可以直达华翠苑的美食街。从美食街走回去不过十分钟时间,我还可以顺便吃点美食。”

  陈文干沉吟半晌,只好道:“如果实在抽不开身,我再打电话给你吧。你可以打车回去,如果实在想坐公交车,记得是8路公交车。”

  “知道了,我又不是刚毕业的学生,你别把我当小孩好吗?”

  曾文芳有些无语,这人怎么了?要知道她14岁的时候,就走南闯北,做服装生意了。如今她都二十几岁了,难道这十几年的时光是白过的?

  “文芳,你看这栋楼就知道了,这个地方不是普通的报社,这份工作不是普通的工作,人际关系很复杂。与你以前实习的小报社,和东湖市政府都不一样。

  说实话,我宁愿你去我帮你找的几家中小型报社上班,也不愿意你来这里。”

  曾文芳听了,心里也有些怵。再抬头看向这栋与“东方银座”差不多高的大楼,心里也是五味杂陈。要知道,答应小叔来通讯社上班的时候,她只是不想去丹琼市政府,还没有想过通讯社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

  想当初在东湖日报社,那也是东湖最大、最具权威的报社了。可是,报社却是窝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地方也不大,一楼只有一个大堂,大堂两旁边都是别人开的商店,报社就占用了二三层,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五六百平方的样子。

  如今这地方,从外观上看,估计每层的面积都不低于五六百平方,还至少有十六七层,听说这一栋楼全部都是属于通讯社的地盘。

  即使上一世在电视上见过更高的楼,但是,这会儿,曾文芳也知道,这才1999年,国家还并不富裕,又刚刚经历了1998年的金融震荡,许多行业还在整装待发。在这样的情形下,通讯社能有这般大的规模,可见这个单位,在国家领导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了。

  见到曾文芳也是一脸迷茫地看着这栋大楼,陈文干意识到自己再说这些,会让文芳心里更有压力,大手不由自主地去牵她,她的小手一直放在口袋里,暖暖的,柔若无骨,握着很舒服。

  曾文芳的小手被握得紧紧的,她目光往下看,这手好大好暖,骨节分明,却又白皙修长,看着就舒服,而这么被握着,她没来由地便能生出一种安心的感觉。

  只是,她的小手呢?找不到,只能看到与男人的手腕相交处,自己那半截如藕白般白嫩的小胳膊,那只小手全在人家的掌心里呢。

  “芳芳,我知道你是最棒的,任何困难也难不倒你这个南方有名的才女。再说,如果做得不舒服,那就辞职单干,你想干什么,我都支持你。”

  曾文芳不由腹诽:哼,老大,你这样打一棍子给一颗甜枣好吗?

  不过,她没反驳,而是对着这个俊美的男人猛地点头:“嗯,我知道了。”

  她扫视了一下周围,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在打量他们这对俊男靓女了,不行,得让这家伙快点走,别又弄些桃花来烦人。

  “行了,你快去上班吧?你们公司离这里还有些远呢,哼,什么叫顺路?你以为我是路痴啊。”

  陈文干摸了摸鼻尖,嘿嘿笑了一下,见周围已经聚了不少人。挥了挥手,上了车,心里轻叹一声:可惜不能再抱一下媳妇,顺便亲一下。

第五百六十三章 肖社

  曾文芳见这家伙终于开车走了,才提着包,在众人的打量下,挺直腰背向大楼的大门处走去。这个时候,正是上班的时间,大楼门外,不少人都往大门那边去。

  进了大楼,曾文芳没有跟着人流去乘坐电梯的地方,她四处打量,很容易便发现,这栋楼的大堂跟“东方银座”一样,也有整栋楼的部门分布图。她急忙走过去查看,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密密麻麻写的各部门,让她头皮直发麻。

  妈呀,这也太多部门了吧?怪不得要一栋大楼来容纳。

  单单报刊部门,就有十几个,《每日信息》、《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丹琼证券报》、《东方周刊》、《丹琼记者》、《世界军事》、《环球报导》等等。

  还有各个电视台,国内信息新闻、对外信息新闻、丹琼视讯、国际专题电讯等等。

  曾文芳闭了闭眼,然后定了定神,她应该找社内机构部分才对。仔细查看,终于发现,这栋大楼的一至六楼,分布着办公室、总编辑室、体育新闻编辑部、国内新闻编辑部……

  最后,她在六楼找到了总经理室、人事局、外事局等部门。

  “人事局,在六楼往左是吧?”曾文芳心里嘀咕了一下,才转身往电梯而去。

  这时,已经有六七个男男女女在等电梯,这些人看着大多沉稳内敛,年纪也相对比她要大得多。

  她过去的时候,发现这里有两辆电梯,其中一部电梯显示正往上,还有一部显示往下,大家自然站在往下的那辆电梯面前。

  曾文芳见那边也没有什么位置了,但站在了另一部电梯门外,这里,那里,有两个人还在聊着什么,看到她走过来,抬起头瞥了一眼,并没有多少表情。

  在京都这所国际大都市,大家什么人没见过?应该不会因她这么个丫头片子惊讶。曾文芳微微勾了勾唇,这里的人她一个也不认识,也不需要跟别人打招呼,于是,她便安然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等着电梯下来。

  她瞥了一眼往上的电梯,发现电梯上得很慢,应该是好些楼层都有。她想一想,又觉得有些释然,这个年代的电梯,估计技术也还不怎么样,慢一些也是应该的。

  她打量了一下众人,有了一个有趣,却又令她有些沮丧的发现。那就是,在这么多的男男女女中,她是最矮的那一个。即使她特意穿上了中跟鞋,可是,跟站在这里的四五个女士来比,她还是显得矮,看着真的不起眼。

  曾文芳想起东湖市政府,她在办公室一群女子中,算得上偏高的了。那些不到1.60米的女孩经常会一脸羡慕地看着她,没想到换了个地方,她变成了那个羡慕别的女孩的矮个子了。

  相对来说,往下的电梯要快很多,应该不到三分钟吧,电梯停在一楼,电梯门打开,站在电梯门外的人涌了进去。她跟在这些人后面,最后一个进的电梯。

  电梯三面有护手,护手上面的电梯墙面银光闪闪,像一面面的镜子。曾文芳瞥向一处,从其中一面镜子里,发现在这些人中,她确实是最矮的那个。她有些气馁,下意识地偷偷地踮起脚跟,挺起胸脯。

  过了一会,又觉得自己有些幼小幼稚,俏皮地吐了吐舌头,意识到自己做了不应该做的动作,便又迅速地低下头。

  三楼、四楼、五楼都有人出去,最后,与她一起在六楼出电梯的,是一个三十四五岁、戴着一副眼镜的高挑女子。她朝依旧留在电梯里的人微微点了点头,曾文芳出门的时候,下意识地往后瞥了一眼,隐约见到一名三十左右、戴着一副眼镜、高大挺拔,却又挺斯文的男人。

  曾文芳没有注意到,在她出电梯门的时候,这个男人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这是《经济参考报》的社长,这栋大楼里的钻石王老王——肖庸。

  说起肖庸,这栋大楼里,不管已婚还是未婚的女子,无不两眼闪光。首先,当然是他长得高大俊美、英俊潇洒,以及他31岁未婚的身份。其次,是他的学历之高,也让人仰望。他毕业于京都大学,修的是金融与政治经济学,后出国继续进修,在Y国取得博士学历后才回国任职。

  第三,当然是他的能力,回来后,他从记者做起,然后是经济参考报的副编辑,再然后是总编辑,从工作到现在,也不过四年时间,他已经是《经济参考报》的社长。能力如何,毋庸置疑。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他的名字偏偏叫做“庸”,有人叹息,幸亏,他姓“肖”,不姓“吴”,不然,不就叫“吴(无)庸”了吗?

  所以,很多人猜测他的家世,有人说他是普通百姓的孩子,要不,怎么可能会叫“庸”?这个字,无论跟哪个字搭配,好像都不是个好词:附庸、中庸、庸碌、庸才、庸医……

  有人说他是高官之后,能出国留学的学生,怎么可能没有一定的家庭背景与经济?

  也有人说他是富商之子,他开的车、他穿的衣着、他出手之大方,这些,无比彰显着他的身价。

  即使说什么的都有,但是,却都是猜测,肖庸的身世在这栋楼里,与他为什么还没有结婚一样,成了一个迷。

  遇到他而不多打量几眼的女孩,十六岁之后,肖庸还没有发现过。没想到,在他31岁的时候,还是他高居社长之位后,却见到了一个。

  肖庸在一楼等电梯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了这位矮个子女孩。

  穿着打扮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不像其他女职员那样端庄中带有一种死板的感觉,而是得体大方,又大气洒脱的那种,看着很舒服。

  然后,肖庸又悄悄地观察了一会,发现这位女孩有一张漂亮的鹅蛋脸,五官精致,眼睛像会说话一样,水汪汪的,总之长得水灵灵的,很惹人喜欢。

  不过,他目测这个女孩穿着高跟鞋也不到1.65米,站在自己身边,比他不止矮了一个头。与其他女职员相比,也矮了不少。

  在电梯门外等电梯的时候,其他人都跟他打了招呼,但是,那个女孩子只朝所有人笑了笑,就从容地站在那里。

  进了电梯之后,这个女孩就盯着电梯壁看,然后还下意识地踮起脚后跟,似乎是嫌弃自己太矮了些。可是,后来,又仿佛意识到这个动作有些不妥,急忙站直了,吐了吐舌头,低下头偷笑。

  这个女孩倒是可爱,并且,见到他也没有多瞅几眼,似乎并不惊讶他的年轻与外貌。不过也是,那个女孩好像比他年轻多了。这么年轻能进通讯社的,估计也是各个部门的后勤人员,或者是新来的打字员。

  通讯社各部门的精英,大多是从别的报社或政府部门调来的。很少直接招聘大学毕业生,而这个女孩分明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只是,如果大学毕业就分配到这里来,那在这里也应该工作大半年了。

  他凝神思考了半晌,肯定了他这是第一次见到那个女孩。肯定过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对那个女孩过于关注了些。他见过的漂亮女孩何其多,今天怎么这么无聊,会去关注一个刚毕业的黄毛丫头。

  肖庸不由自嘲地笑了笑,迈着大步进了社长办公室。

第五百六十四章 报到

  曾文芳这边,跟在那位戴眼镜的妇女后面进了一家办公室,也就是人事局。人事局她知道,毕业报到的时候,她去了县里的人事局和市人事局。还有县教育局那边的人事股,市政府里边的人事科。

  如今,她进来的地方,是通讯社的人事局。与市政府那边的“人事科”一字之差,区别可想而知。

  戴眼镜的妇女见她跟进来,有些疑惑地打量了她一下,问:“请问你有什么事情吗?”

  “同志您好,这里是人事局吧?我姓沈,是来报到的。”

  “报到的?姓沈?”戴眼镜的妇女重复着这些信息,然后又反复打量了她几眼,才指了指里面左侧的门,道:“你找一找里面的同志,我不清楚这个事情。”

  “谢谢!”曾文芳礼貌地道了谢,看向左侧里间,发现门牌上写着“主任办公室”。

  里间的办公室不大,大概有三十多平方吧,里面摆着几桌办公桌,只是现在才坐了一个人,应该是还没有到上班时间,其他人还没有来的缘故。

  坐在那里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穿着灰色西装,凳子靠背上搭着一件绛红色大衣,应该是刚脱下来放在那里的。这位妇女脸形较方,五官端正,她手里拿着笔,正凝神看桌面上的一份文件,表情认真严肃,让人不忍心打扰。

  “同志您好,我姓沈,是来报到的。”

  不过,即使再不忍心打扰,曾文芳进来了就得打招呼。她跟着那位妇女进门的时候,已经抽出了包里的一个文件夹,里面,是她所有的证件与复印件。

  陈文干叮嘱过她,在单位这些地方,不要喊大妈、大姐、叔叔、阿姨类的称呼。可以称呼男人为“先生”、女人为“女士”,不过,喊“同志”最为保险。

  曾文芳嫌麻烦,认为不如干脆全部称呼同志,这样也不至于犯错。

  “姓沈?报到?”这位大妈也跟刚才那位戴眼镜的妇女一样,重复着曾文芳的话,然后抬起头,上下打量曾文芳。

  “额,我知道了!”她抚了抚额头,有些恍然:“你可是昨天就应该来报到的沈文芳,沈小姐?”

  曾文芳不好说自己是因为昨天要认祖归宗,所以才推迟了一天来上班,她只得另找了一个借口,不好意思地朝中年妇女点点头:“是的,我是沈文芳。前天刚从南方赶过来,但是,因为户籍手续的事情来不及办,所以今天才来报到,这是我的调令与相关资料。”

  曾文芳把手里的资料递过去,其中那张调令,她特意抽出来,放在文件夹的外面。

  中年妇女指了指对面的凳子,笑道:“你先坐,我看看资料,然后给你办理手续。”

  曾文芳点点头:“好了,谢谢您。”

  中年妇女先看了调令,看得很认真。这份调令很奇怪,但是,她的抽屉里已经放了一份,领导说,只要拿了内容相同的一份过来,又盖了东湖市政府办公室大印的,就是要报到的人。

  她拉出抽屉,把抽屉里的那份拿出来对比了一下,审核无误。她把调令放在一边,又去查看其他资料,发现这个女孩的户口落在“沈伟明”的名下。与户主的关系为爷孙,户口本里写得清清楚楚,曾用名“曾文芳”,而户口本上的地址清清楚楚地写着“沈园”。

  他们这里是搞新闻的,自然知道前些时日闹得纷纷扬扬的沈家事。她不由瞅了一眼曾文芳,心里有了数:原来,这就是沈家刚刚认回来的孙女,原名曾文芳,如今更名为“沈文芳”。

  命真好啊!从南方偏远山区的一名普通百姓,一跃成为沈家嫡系孙女。这位中年妇女眼里的羡慕一闪而过,心里却有些不屑:这是领导看在沈家捐赠沈园的面子上才收进来的人吧?

  一个靠后门进来的人,能有什么值得看的?她心不在焉地翻看着里面的资料:户口本、临时身份证、大学毕业证及几种学位证书。

  咦?几种?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学位证书?汉语言文学、政治经济学、环境管理学、财务管理学?而这些学位证的主人,无一不是“曾文芳”。

  中年妇女不由坐得端正了些,收起了刚才的不屑与心不在焉。她是真没想到,这个沈文芳,除了毕业于全国排名第四,南方最好的大学,还修了这么多专业。

  里面好像还有什么?什么呢?大妈把里面的东西全部抽出来,还有一份简历,与一叠一看就是从报纸剪下来的文章。而这些文章的署名,还是“曾文芳”。

  嗯,原来之前在报社做过,还写了不少文章,怪不得不是从东湖市政府调到京都的其他政府部门。

  这位大妈舒了一口气,抬头瞅了一眼曾文芳,心想:不愧是沈家人,不是在沈家长大,却一样有沈家人书香世家的遗传基因。

  她想起昨天开会时,领导还说有些部门缺人,让她整合一些手里的资源,看能不能调用一些合适到缺人的部门。之前不知道这个沈文芳的情况,如今看来,倒是一个可用之才。

  九点半,那些缺人以及能抽出人来的部门会集中开一个会,她是这个会议的主持人。到时候她把资料带过去,让他们看看,如果有哪个部门的领导看中了人,那就让这位姑娘去哪个部门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5页  当前第3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1/4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